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真分数和假分数 冀教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真分数和假分数 冀教版 (2)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15页。‎ 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再次认识分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分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分数的数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但那时只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即真分数。本节课上,学生将学习三种类型的分数,学生在前面学习分数的基础上能较好的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教学难点:‎ 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区别。‎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 一、旧知铺垫 取其中2份 ‎1.出示例题(让学生回忆什么叫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 如:‎ ‎2.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包括几个这样的单位。‎ ‎ ‎ ‎3.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填一填。‎ ‎3÷4= 8÷11=‎ ‎( )÷( )=‎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出示教材例1图形。(电脑课件显示)‎ ‎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比较两组分数,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第(1)组的分数分子比分母小,分数值都比1小。‎ 第(2)组的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分数值都比1大或等于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各分数值与1比较,从而使学生看出真分数都比1小,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3.说明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认清真分数、假分数的区别后,可以由教师明确告知学生真分数、假分数的定义。‎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4.请学生说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 如:真分数: ‎ 假分数: ‎ ‎5.课堂练习(出示练习题)‎ 及时练习,巩固知识 ‎(二)认识带分数。(出示例2)(课件)‎ ‎1.提出问题。‎ 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猜一猜:每人大约分到多少?(每人分到1个又多一些)‎ ‎3.分一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1)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用纸片代替苹果,动手操作,剪一剪、分一分,看看每人到底能分得几个苹果?交流各组的分法和结果,并用纸片演示过程。‎ ‎(2)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每人先分一个,把剩下的一个苹果 平均分成4份,每人再分个。这样每人一共分到1个苹果和个苹果。‎ ‎4.怎样用算式表示呢?(师生共同完成算式)‎ 用算式5÷4=表示对吗?‎ 一般结果都写成带分数形成,所以可以这样表示:‎ ‎5÷4=(个)‎ 教师点明带分数的意义和读法。(观察算式中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带分数的概念)‎ ‎5.让学生举带分数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提问整数部分可以是0吗?为什么?‎ 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教师强调概念中应注意的地方:0除外、真分数)‎ ‎ 读作:一又四分之一 整数部分 分数部分 ‎6.试一试。‎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学生观察图形,说一说图(1)与图(2)有什么不同。‎ ‎(2)分别用带分数和假分数表示。‎ 三、课后拓展 四、课堂小结 ‎1. 说一说: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什么是带分数? 它们的值与1比较,有什么不同?‎ ‎2.带分数与假分数在画图表示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真分数小于1‎ ‎ 假分数:分子等于分母或者分子大于分母,假分数大于等于1‎ 带分数:有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 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类、比较、交流等活动中,自己领悟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主要是通过观察图形的涂色部分,以及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理解假分数与真分数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了思维水平,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自己的预设,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当然教学中也有不足,教学设计问题过多,不够精细,学生在自学中容易忽略个别问题。‎ 今后在教学中,努力克服不足,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