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认识负数 丨苏教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认识负数 丨苏教版 (1)

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2.掌握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 ‎3.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 ‎4.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意义感知 ‎1、需求激发,引入正、负数 ‎(1)导入:同学们,微信抢红包有没有玩过啊?过年的时候微信红包是最忙碌了,我们收到微信红包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红包。下面,夏老师想请大家来做个小小记录员,来记录我大年初一这一天收到的钱和发掉的钱。该怎么记呢,请大家先想一想。‎ ‎(2)尝试:请大家拿出记录单。‎ 收到红包50元,发出红包30元,收到15元,发出20元,‎ 发出40元,收到30元,发出70元,收到20元 ‎(3)交流:同桌两人看看,看看都是怎么记的? ‎ ‎(4)方法展示:我们来看这些同学是这样记得。‎ 7‎ ‎(5)择优:大家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呢? ‎ ‎(6)小结:恩,简单,而且一看就懂吧!+就表示收到红包,钱变多了,-就表示发出红包,钱变少了,钱增加,钱减少,这就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这位同学想到了这种简单、清楚的记录方法。‎ 哪些同学也想到了这种方法? ‎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快速记录的手段,迫使学生想办法用清楚、简洁的方法来进行记录,初步体会用+、-符号记录相反意义的量简洁、方便、科学。)‎ ‎(7)介绍: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要记录这样相反的量,比如啊,在劳动的时候,要记录粮食运进、运出;做生意的时候,要记录赚钱、亏钱, 那么他们想到了用哪些方法来区分呢? 我们一起来听下面的介绍: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首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红与黑来区分,另一种使用小棒的正与斜来区分,之后还出现了画斜杠、加圆点、画箭头的方式。直到,400多年前,法国数学家吉拉尔创造了这种表示方法,一出现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一直用到现在。‎ ‎(8)读写:数学家就把这样的数(+2)称为正数,读作:正二,,正数前面的符号叫什么呢?(不对,这里不是运算符号),他是正数特有的符号,他叫正号;这样的数(—2)称为负数,读作:负二,负数前面的符号叫作(负号),(你们太聪明了)对,他叫负号。‎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正数、负数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突显数学文化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段文化史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而且从中体会到“负数”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逐步走向简洁,试图呈现符号化的思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提问:刚刚收红包、发红包咱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记录。老师这啊,有这样几条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能不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记录? ‎ 7‎ ‎(1)本学期城中实验小学转进16名学生, 转出7名学生。‎ ‎(2)上个月夏老师收入5500元, 各项支出3500元。‎ ‎(3)升降机上升8米,下降5米。‎ ‎(2)口答 ‎(3)小结:刚刚我们记录的这三条信息,(手指)转进转出、收入支出、上升下降,他们都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板书),所以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4)相反的方向 a.设疑:我还有一条信息,仔细思考,能不能用正数和负数来记录?‎ ‎ b.质疑:为什么能?(这里也有一对相反的量)‎ c.结语:其他同学听清楚了吗?向东和向西也是一对相反的量。‎ d.两种记法:怎么记呢?‎ 还可以怎么记?‎ ‎(5)小结:生活中,我们一般约定俗成的把转进、收入、上升、增加等用正数来记录,把转出、支出、下降、减少等用负数来记录,像这样相反的方向,我们既可以东为正,西为负;也可以西为正,东为负。‎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深化正负数的应用,丰富对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生活中,用正数和负数来记录的地方还有很多。‎ ‎(2)举例:瞧,这是一张仓库的记录单,有正数和负数吗?这是什么数?(正数)这表示什么意思?(运进大米2吨)这个呢?(负数)什么意思?(运出面粉1吨)‎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看到见过正数和负数?(出示存折、电梯)‎ 7‎ ‎ 有没有正数、负数?(有)这是(负数),这是(正数)。‎ ‎(3)省略正号:你们来看看这两幅图里的正数和我们刚刚见到的正数有什么不一样呢?(没有正号)‎ 对啊,生活中我们为了简便,也可以把正数前面的正号省略,直接就读作(1、2、3····)‎ 正号能省,那负号能省吗?‎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准确定义 ‎1、温度计 ‎(1)过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里有没有正数和负数?‎ ‎ 2017年1月20日北京最低气温是零下10℃(-10℃),南京最低气温-1℃、三亚最低气温30℃,广州最低气温15摄氏度。‎ 有没有用到正负数?‎ ‎(2)标位置:刚刚播报的四个温度,谁能到温度计上来找一找? ‎ ‎(3)校对说理:他找的对吗?为什么要找在这些位置上,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 ‎(4)再次体会相反意义 ‎(5)小结:零上、零下也是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温度计,他是这样的标注的,这里的10、20、30他指的就是零上温度,这儿的10、20、他指的就是零下温度,也就是同学们刚刚找的负数。‎ ‎(6)体验温度的高低 ‎ ① 这四个温度中,哪个温度最热?(30度)热的我们都只要穿(短袖了),我们来看看这一天三亚的市民穿的什么? 接下来呢?(15度)‎ 7‎ ‎ 哪个最冷呢?(-10度)想一想,-10摄氏度咱们要穿什么? ‎ 我们的祖国真是地域辽阔,同一天,南北气温差距真的很大。‎ ‎ ②我们还有一个温度,让你们感受一下,他是-58摄氏度,你觉得怎么样?(更冷了)在温度计上来找一下,大概在哪?在这个温度计上没有设置,如果要来设置这个温度,大概在什么位置?(学生指)哇,这么低,那真是太冷了。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中国最冷地方,内蒙古根河市的温度。‎ ‎ 如果有一个地方的温度是49摄氏度,大家觉得怎么样?(太热了)如果要在温度计上显示出来。大概在什么位置?(在上面)‎ ‎(7)小结:那这个水银柱就要不断升高,温度也越来越高;反过来,随着水银柱的不断降低,温度也越来越低。‎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借助学生熟悉的温度计明确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是相反意义的量,初步感知对应关系,并通过体验感受温度计上温度高低变化的规律,为抽象到数轴作准备。)‎ ‎ 2、数轴 ‎(1)过渡:温度计上的正数和负数我们已经会找了,看,如果我们把温度计倒过来就像是一条数轴。‎ ‎(2)完善数轴:这条数轴上其他的数,你们会填吗?‎ ‎(3)校对:他是这样填的,你们呢?‎ ‎(4)观察发现: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呢,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5)准确定义: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一下子有了这么多发现。你们发现了,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你们还发现了,这些数都是一对一对的。‎ 7‎ ‎ 0的右边都是(正数),他们都比0大;0的左边都是(负数),他们都比0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 ‎(设计意图:借助上一环节温度计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观察,感受正数、负数的排列规律和对应关系。直观的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构建完整的数系,从而实现从直观生活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 三、综合练习 师: 我们在数轴上,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正数和负数的了解。‎ (1) 下面老师要出示很多的数,会读吗?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 (2) 那你会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3) 你是怎么填的?(学生汇报)找对的同学举手,找的真准!‎ ‎(4)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找的?(正数)你是怎么找的?(先找负数)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找啊,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2、4、18、-992、-59.6、0、+200、+‎‎1‎‎2‎ 正数 负数 ‎ ‎ 我们在来看这一题,‎ ‎2、数轴 四、全课总结 7‎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正数和负数),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海拔 过渡: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的地理中也运用到了。‎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大约高出8844米,海拔高度记作+8844米,我国的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海拔高度记作( )米。‎ 讲评:配图,比海平面高记作正数,比海平面低记作负数,那海平面的高度用什么表示呢?(0)‎ ‎(电梯图)电梯里的正数和负数是一谁为分界的?(地平面)‎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目的是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第一题是基础型练习,巩固学生对正、负数的的读写和认识。第二题是深层次练习,深入理解正、负数的对应关系。第三题是应用型练习,实现对0的再认识。)‎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