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3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3课-人教部编版(共29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下册 第23课 内容一 论语·里仁篇第四(二) 内容二 诗经·魏风·园有桃 内容一 论语·里仁篇第四(二)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里仁篇第 四(一)》。 (二)师生合作吟诵《惠崇〈春江晚景〉》 《画眉鸟》。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论语·里仁篇第四(二)》,老师读 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无适(dí)也、无莫(mù) 也、义与之比(bì)、放(fǎng)于利而行、曾子 曰:唯(wěi)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4.7 1.文白对读。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各人犯的过错,是各种各样的。看一个人 犯什么样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的观点与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相通之处。同样类型的人,往往会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比如急性子的人,办事比较容易疏忽;慢性子的人尽管做 事细致,但往往又比较拖沓。孔子这句话还是在教我们怎样 观察、了解别人,并以他人为镜子,来反思自己。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4.8 1. 文白对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听到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没有遗 憾了。”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这句话其实也表明了他对生死的态度。一般人都 害怕死亡,但孔子却坦坦荡荡,只要自己寻得了“道”,就 能求得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也就死而无憾了。 链接:《海伦·凯勒的故事》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4.9 1. 文白对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耻于穿不好吃不好, 就不值得与他谈论道。” 2. 素解文意。 拓展:积累立志奋进的相关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 子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张载《张子语录》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4.10 1.文白对读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认为非要怎样做,或 者非要不怎样做,只要怎样做是合理恰当的,就怎样做。” 2. 素解文意。 点拨:天下事,瞬息千变万化,因此,我们为人处事必须随 机应变,但所有的做法都要合情合理,这就是君子的做法。 换一个角度来说,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 态度严肃却又灵活,不会厚此薄彼。可见,本章谈论的仍是 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拓展: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天下人的老师,就是因为他既坚持 君子的原则,又有灵活的处事方法。比如孔门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所以他提出“因材施教”, 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这样,学生也会学得更开 心、更有效果。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4.11 1.文白对读。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德行,小人心怀故土;君子关心法 度,小人关心恩惠。” 2.素解文意 点拨:这里的“君子”和“小人”不是狭义上的好人和坏人, “君子”是指德行特别高尚的人,“小人”是指普通老百姓。 君子考虑的是德行,小人考虑的是安逸的生活。所以君子能 够随遇而安,而小人一离开安乐窝,就会觉得非常痛苦。君 子考虑的是礼法,但小人想的是小恩小惠。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六)学习4.12 1.文白对读。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孔子说:“只围绕个人利益而行事,会招致很多的怨 恨。”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 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 会招致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是谈先义后利。大家还记得 《论语·里仁篇第四》的4.4吗?我们把4.4和本章连起来, 刚好可以凑成一幅好“对联”,上联是:苟志于仁矣,无恶; 下联是:放于利而行,多怨。横批是:先义后利。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七)学习4.13 1.文白对读。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 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 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仪干什么呢?” 2.素解文意。 点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孔子认为社会混乱是由礼乐崩坏导 致的,所以他主张要以“礼乐”来治理国家。但“礼”是以 “仁”作为基础的,仁者爱人,大家相互关爱,就会有敬重 之心,有谦让之心,才能其乐融融。孔子的这句话,放到我 们的班集体、家庭中也是一样的。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八)学习4.14 1. 文白对读。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 也。” 译文: 孔子说:“不要发愁没有职位,要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 不要发愁没人了解自己,要完善自己,使别人足以知道自己。” 2.素解文意。 点拨:孔子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专注于自身的学问、修养、 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某一官职的各方面素质。用现在的 话来说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你得先让自己成为金子。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九)学习4.15 1. 文白对读。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彻着一个基本理念。”曾 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便问:“老师说的是 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基本理念就是忠和恕罢 了。” 2.素解文意。 点拨:这一章非常精准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两个核心,那就 是“忠”“恕”。“忠”是对自己的要求,“恕”是对别人 的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可谓 “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可谓 “恕”。比如,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在认真教课,学生在 努力学习,师生都竭尽全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做到了 “忠”;“恕”,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将心比心,从身边小事 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链接:《楚庄王绝缨》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魏风·园有桃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里仁篇第四 (二)》。 二、解诗题 “园有桃”就是园中有株桃树的意思。诗人借桃、 枣起兴,感慨它们结出来的果实可以供人食用,而 自己却无人理解,不能施展才华,报国无门,故以 此为题。 三、正诗音 (一)初读《诗经·魏风·园有桃》,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 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殽、子曰何其(jī)、盖(hé)亦 勿思、棘、罔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园有桃,其实之殽。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 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译文 园里有株桃树, 摘下桃来填饱肚。 心里忧愁,我唱着歌儿聊解烦忧。 不相识的人,说我狂傲。 他说的是这样吗?你自问是这样吗? 心里忧愁,有谁知道! 有谁知道,何不把这愁绪抛掉! 园里有酸枣树,摘下酸枣填饱肚。 心里忧愁,姑且在国中游荡。 不相识的人,说我不正常。 他说的是这样吗?你自问是这样吗? 心里忧愁,有谁知道! 有谁知道,何不把这愁绪抛掉! (二)字词释义。 ①士:古代对知识分子或一般官吏的称呼。 ②彼人:那人。 ③聊:姑且。 ④行国:离开城邑,周游国中。“国”与“野”相对,指城邑。 五、品诗味 (一)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 知之,盖亦勿思! 点拨:“殽”通“肴”,本来指烧好的菜,这里当动词,是 “吃”的意思。“盖”通“盍”,是何不的意思。 品味:从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来看,这首诗的作者很有 可能是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他因无人理解、有才华而无用武 之地,只好放声高歌以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 (二)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 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点拨:《诗经》中很多诗歌都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即各章 的句式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 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尽 情抒发情感。 品味:诗人其实是要表达自己的烦闷,可在每章的开头却先 写桃树、枣树,这种表现方法叫“兴”,先言他物,再抒发 自己的感情,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拓展:积累《诗经》中运用起兴手法的句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郑风·野有蔓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 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 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园有桃》抒发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苦闷情绪,人们将他有 时高歌、有时行游的行为视作反常。因此,无法得到众人理解 的他感到委屈和矛盾,最终只能以暂时的逃避来排解忧愁,情 感的表达具有“欲言又止”的特点,风格沉郁悲凉。 九、本课总结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读书人怀有“兼济天下” 的美好愿望,可惜很多时候因为贫穷等种种原因,他们不能 施展自己的才华,只好“独善其身”。除了今天学习的《园 有桃》,还有不少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心情,让我们积累以下几首: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临江王节士歌 〔唐〕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