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搭石》教案 (2)
《搭石》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的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导:(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就是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生板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搭石—— 二、预习探究 师导: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自由读课文4分多钟,指导读书姿势) 三、合作交流 1、师引:好,声音渐渐小了,说明同学们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了。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认真,肯定会有许多收获,我们一起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吧! 2、师:出示词语 生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3、师评并随机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仔细看,清晰地读”“好,真准确”“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声音真好听,好似农夫山泉有点甜!…”) 4、师导: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生字词掌握的也不错。下面老师想问一问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预设生读“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评:你找得真准,你再读。(注意指导学生有没有填字漏字) (生再读) 5、师导: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预设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 预设生:卷起来的意思。 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预设生1:脱鞋绾裤 师:人们收工就必须—— 生2:脱鞋绾裤 师:人们赶集就必须—— 生3:脱鞋绾裤 师:人们访友就必须—— 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生齐:脱鞋绾裤 师导: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1:我觉得总要脱鞋绾裤,家乡的人过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认为会很辛苦。 生3:还会很麻烦。 师小结:(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课件出示(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 6、师导: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生1:我觉得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很方便了。(师评:你是说这种过小溪的方式很方便) 生2:搭石一块接一块地铺在水里,我觉得很美。(师评:你体会的很细腻) 生3:我觉得搭石很难走,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得慢就容易掉进水里。师:他说的意思,家乡有一句俗语,叫作—— 生4: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小结: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预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相机板书齐读) 四、品读体验 1、 师导: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 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2、师导:我看到很多语句上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依顺序来交流、交流。 (1)预设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相机处理(课件出示语段)你找的是这幅画面.(“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生可能有的读xínɡ,有的读hánɡ) 师引:意见不统一呀,想一想: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生:行(hánɡ) 师: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 生:一行(xínɡ)人 师:齐读两遍。 (生读) 师:这还有几个词语,谁再读一遍?课件出示(“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变红)男生来。 (男生读一遍) 师:“人影绰绰”要读准确,女生读。 (女生读一遍) (2)师: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预设生:我从“协调有序”体会到美。 师引: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预设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评: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预设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评:你联系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引:(指这组问)你们现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师引: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进水里,有信心吗? 生:有。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前面的—— 生(组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组2):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评: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引: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3)师导:体会得好。你们还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 预设生:我从“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体会到画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师引:“绰”是生字,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吗? 师引: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这是学习的好习惯。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师:想一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师评:不错,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是“宽”的意思。 师评:是吗?你知道“绰绰有余”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就是很宽。 师引:“绰绰有余”不是“很宽”,而是“很宽裕,用不完”的意思,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宽裕;富裕”。 师导:理解了吗?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预设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师评:体会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来丰富,用心来体会这两个词语,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生2: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 师评: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 师引:请读读这两个词语。 生2: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评: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画前,谁能把大家带进画里呢? 师导:生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3(声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师引:还有想读的,全班一齐读。 (全班读) 师引读:水波在轻轻地荡漾呀,再读。 (全班再读) (4)师导: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课件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师范读)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师导:谁来读?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来,咱们推荐一位同学吧。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 师引: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生齐读) 师引: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过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3、师导: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生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师:能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吗? 预设生:我觉得家乡的人能够互相地谦让。 师评:好一个谦让,你读懂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感受这份美。 (男生齐读“如果有两个人……”) 4、师导: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读:“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你会带着问题读书,这有个生字(课件中“伏”字变红),齐读三遍。 生:fúfúfú 师导: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生自由地读几遍) 师引: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预设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家乡的人觉得是应该这么做的。 师评:有你的读书体会,还有其他的吗? 预设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师引:是的,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读书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伏”,“伏”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3:是“弯”的意思。 师引:我们再看看这个“伏”字,什么结构? 生:左右结构 师引:(出示字理图)左边—— 生:一个人 师:右边—— 生:一条犬 师小结: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 师导: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 (一男生上台) 师引: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 师(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师引:(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 预设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预设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评: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 预设生:不会 师引:为什么? 预设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小结: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指课件文字)—— 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师引:因为(指课件文字)—— 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 师引:因为—— 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尊老爱幼 师引:你 们的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书)—— 生: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导: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1:我觉得家乡的人一代一代都是这么做的。 生2: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 师评:我注意到你的发言中有两个“十分”,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导:我们捧起书,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生读课文的3、4自然段。) 师引: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预设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 师引: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生发挥想像想) 师导:咱们来交流交流。 预设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评:你的想像真丰富,还用上了文中“假如……总会……”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预设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师评: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预设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 师评:这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还有很多的假如……假如……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总结: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生齐说——心头) 五、巩固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搭石上还有哪些美? 2、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21搭石 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刘章爷爷的家乡,领略了那里的风景。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作者为什么觉得家乡最美的就是这平凡而普通的搭石?搭石有什么魔力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搭石》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发现美 1、师导: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品读体验,感受美 师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1)预设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预设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引:从哪可以看出来呢? 预设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评: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 预设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板书:善良) 师引:理由呢? 预设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引: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 师引: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 预设生:第一句话更合适。 师引:为什么? 预设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师引:“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师评: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指名读) 师引: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生评:我觉得他读得一般。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把那几个关联词语读得重一些。 师引:哦?那你能为大家读一读吗?(生读) 师评:读得确实不错。 师小结: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师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生齐读。 (2)师导: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并感受到了美? 预设生:我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发现了美。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这句话中的“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说明人们走搭石时都想着后面的人,我觉得这也是家乡人的一种美。 师评:对,心中有他人也是一种美。谁还愿意说一说你找到的美? (3)预设生:我找到的美也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预设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协调有序的美。因为这是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所以他们在走的时候必须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是说谁的步子也不能出差错,这样才能配合默契。 师评:对,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板书:和谐)从这句话中,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预设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声音美。 师引:声音美?声音美在哪? 预设生: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 师引:你能模仿一下过搭石的声音吗?(学生模仿,师评价) 师小结:踏踏的声音,真象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出了家乡一首首动听的歌谣。 师引:你还能感受到这句话中蕴涵的其他美吗? 预设生:还有画面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引: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范读句子) 师引:谁愿意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预设生1: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上工,下工的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的情景。他们走得很整齐。 预设生2:我的脑海中想象的是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微波荡漾,人影绰绰的那副很美的画面。 师引:谁愿意把大家带到那美好的画面中?(指名读) 师评:你读得太美了。谁还愿意试一试?生读 (4)同学们仿佛已经陶醉其中了。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了美? 预设生:我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发现了美。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这句话是说两人同时过桥的时候,谁也不会抢着过,而是让对方先走。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 师评:对,美还体现在互相谦让中。(板书“谦让”) 预设生:“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从这句话中我感到家乡的人彼此都非常友善。 (5)师评:有道理。或许,乡亲们的友情就在这彼此相遇时的拉家常中形成了。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 预设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 预设生:理所当然 师:理所当然?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 师引: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呢? 预设生: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 师导: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预设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的家乡只要年轻人遇见老人过搭石,就一定会背老人过去,人人都这么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师导: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呢? 预设生:刚才说的那几件事,老人摆搭石,人们过搭石时互相谦让,这些在家乡可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引: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事情呢?想象一下。 预设生1: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 预设生2: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预设生3:即使俩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也绝不会大声吵架,我想这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 师引:对,正是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搭石这道风景中,我看到了老人躬身搭石,你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生1:我看到了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 预设生2:我看到了年轻人伏身背老人过搭石 预设生3:我看到了两人相遇过搭石时互相礼让 师小结:所以说,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师引读,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表达美 1、师引:这一桩桩,一幕幕,事虽小,情却浓。搭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搭石无语心有情”,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那 搭石对年轻人说( ) 搭石对大家说( ) 预设生1:搭石对年轻人说,你们背老人过搭石,谢谢你们! 预设生2:搭石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 2、师导: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啊,就是因为家乡人具有了(指板书)善良,无私,尊老,谦让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才会有家乡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民情。我想,这种美,不仅感动着搭石,也感动着你,感动着我。在作者刘章的家乡,美就是秋天里溪水中那一块块排列整齐的搭石,美就是乡亲们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美就是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的那一瞬间。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哪些美呢? 预设生1:美是妈妈的微笑 预设生2:美是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 预设生3:美是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 预设生4:美是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预设生5:美是献给老师的一杯热茶 预设生6:美是和同学闹矛盾后彼此握手相视一笑的那一瞬间 预设生7:美是老师的微笑 ………………………….. 师总结:是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象作者刘章一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四、作业 小练笔 身边的美 板书设计: 搭石 和谐 善良 无私 尊老 谦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