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导学稿+整理与复习(教案)+全册教案表格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导学稿+整理与复习(教案)+全册教案表格式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导学稿+整理与复习(教案)+全册教案表格式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课题整理与复习所属单元第四单元审核领导备写人王德龙学习目标:1.回顾前四个单元知识,从不同角度交流学习中的体会。2.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3.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应用,养成整理知识,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重点:回顾前四个单元知识,从不同角度交流学习中的体会。难点: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所学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过程:教学调整温故知新开学至今,我们学习了四个单元,你能想起那些知识?写一写导学释疑——新授导:关于分数加减法、乘法你学到些什么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呢?学:形体相同点不同点面棱点面的形状棱长之和表面积体积长方体 正方体研:分数加减法知识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展:巩固提升——训练1.完成教材52页第1、2、3题2.完成教材52页第4、5题基础训练:完成教材53页第8题总结提高——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有那些收获呢?作业设计必做题:教材53页第6题第7题选做题:教材53页第8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 教后反思:《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0~54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学生对“分数加法”“分数乘法”和“长方体”的整理与复习,巩固、深化单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设计】一、整理知识1.对第一单元进行简单的整理。先让学生自己整理要点:异分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和大小比较。可用图例表示。2.整理第二、四单元长方体。(1)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一样长。(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说一说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归纳整理:3.整理第三单元的分数乘法。教师活动:用图例的形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教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对已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整数与分数相乘,分母不变,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二、提出问题,尝试解决根据学到的知识,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将学生提出的所学内容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进行解决,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指名说说“你学到了什么?”三、习题巩固1.教材第52页第1题。让学生在教材上涂一涂,并根据画图结果及计算方法算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再次强调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2.教材第53页第7题。学生分小组计算,集体订正。3.教材第53页第8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提醒学生注意写单位,并熟记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4.教材第53页第9题,教材第54页第13、1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关注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四、总结通过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 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四)数学好玩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三、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重视与家庭的联系。课题一分数乘法分数乘法(一)学校设计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计算原理,学生能熟练准确计算整数乘以分数。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教学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主题图贴纸,涂一涂算一算贴纸。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1、揭题导入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有一位小朋友正在为墙报剪花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主题图---一个占整张纸的1/5,3个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你是怎样得出这个3/5的呢?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的思考过程吗?1/5+1/5+1/51/5x3这里的1/5表示什么?3呢?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你能迅速地说出1/5+1/5+1/5的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计算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分数学生认真看图并思考同桌、小组同学思考并交流自己的意见,全班汇报梳理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问题呈现:你能根据1/5x3的意义,写出1/5x3的计算过程吗?方法11/5x3=1/5+1/5+1/5=1+1+1/5=1x3/5=3/5那么,你能计算出3x1/5=?吗?为什么?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1)完成涂一涂,算一算和练一练1交流(2)完成试一试12交流3、在多个活动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方法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试算,选出有代表性的做法交流动脑做题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一)1/5+1/5+1/5=3/51/5x3=1/5+1/5+1/5=1+1+1/5=1x3/5=3/5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课题分数乘法(一)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计算分数乘法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二、讲授新课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全班汇报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三、巩固练习:1、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2、做课本试一试1、2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提问学生回答)同桌讨论小组总结方法涂一涂做一做思考总结,小组交流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一)4×=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课题分数乘法(二)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二、讲授新课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回答全班汇报(学生1:6×1/5=;学生2:6×1/5=……)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三、巩固练习: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和分别是多少?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动脑做题同桌或小组之间进行总结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6×=6×=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课题分数乘法(二)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教学难点】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方法练习法交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4×1/512×1/5=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学生自主做题,并找学生板演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动脑思考,做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同桌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480×=180(千克)180×=150(千克)课题分数乘法(三)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折纸操作,理解分数乘以分数和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对学生进行合作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地教育,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学习中获得对数学的认知与感悟。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及计算法则。难点: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计算,如何计算。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及实物投影仪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 1/12 ×3       7/12 ×6      12× 5/18问:整数乘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引入新课。二、导入新课出示上图:庄子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每天截一半,这里的一半,是指什么?如果用分数来表示,一半怎么表示?教师在黑板上板演。三、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此时,剩余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分析,问:从图上看,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也剪剩余部分的1/2,从这句话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并口算出得数。学生分析,学生尝试用乘法式子,表示出庄子说的这段话的意思。看投影示意图,学生读题。学生折一折,回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如果从这句话引申出数学问题,你觉得,应该怎么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列出如下式子:师生一起讨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四、实践尝试、概括讨论。1、 引导学生用如下的方式操作: 在涂抹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这一次,我折的分数是多少呢?2、第7页中间的讨论。3、你能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吗?六、学生实践活动:教材第8页第2题七、试一试:课堂板演,P8,第3、4两题。板演后让学生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八、数学实践故事分析:看教材第9页最下面的图,听故事,八、课堂讨论活动:1、你认为这里分数与分数、整数相乘的的计算过程里,哪些部分可以省略?他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吗?九、作业:P95、6、7部分。学生分析想一想,方框中该怎么填数? 学生分析:如果第三次再剪去余下部分的,那么余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学生质疑。学生折一折,并且边折边思考。分析讨论,说说结果。折一折,涂一涂。学生尝试分析黑板上所列的计算式子,得出计算方法。尽可能运用他们自己的言语。边做左边习题,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得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分数大吗?还是小呢?你能发现了什么规律?试分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说出不同和相同板书设分数乘法(三)3/4×1/4=3×1/4×4=3/16课题练习一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方法总结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教学准备小黑板、及实物投影仪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二、完成练习1、完成练习第一题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3、完成练习第3题要求看清数字,准确计算,注意约分的问题  学生说一说1、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列式计算1000×=1000×=3、反馈1、学生读题2、分析题意3、列式计算4、集体订正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2、说说这些分数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并能说一说你计算是怎么做的,根据是什么?4、集体交流反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4、完成练习。10页第4、5、6、7题。1)这些题目都是分数乘法在具体中的应用。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了什么新的收获?四、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1、学生仔细读题2、分析题目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4、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板书设计练习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练习板书: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课题练习一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方法总结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教学准备小黑板、及实物投影仪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二、完成练习1、完成练习第8题。(出示图表)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如:原价:50元七折:50×7/10=35元原价:20元八折:20×0.8=16元或20×8/10=16(元)如果有时间,可以把剩下用品的现价全部算出来。2、完成练习第10题。注意:“吨”和“千克”的换算。3、完成练习第11题。  学生说一说1、学生观察图文。2、明确“七折”、“八折”的意思3、交流4、先用分数表示5、再进行计算 1、复习单位换算。2、读题,理解题意。3、列式计算。4、全班交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先算,再验证结果的合理性通过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教科书第12页第12、13、14题。三、拓展练习教科书第11页第9题。要求:每人提出三个问题,并尝试解决。四、尝试练习教科书第12页“你知道吗?”你能设法求出小石块排成一行的长度吗?五、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新收获?1、学生先估算。2、进行精确计算。3、比较方法,交流反馈。 同桌互相讨论完成,集体讲评。看懂题意,每人提三个问题后尝试解决。同桌交流。有异议提出来让全班评议。鼓励学生回家查找资料,把问题求出来。比一比,谁完成得最好。学生说一说板书设计练习一原价:50元原价:20元七折:50×7/10=35元八折:20×0.8=16元或20×8/10=16(元)课题二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说一说。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出示课件)师: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认一认。师: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二、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1、同桌讨论,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自学后,指名回答。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4页的表格中。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1)师:请同学量一量正方体的长、宽、高,你发现了什么?(2)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四、练一练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题。2、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2题。五、课堂总结学生填14页的表格中。小组讨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学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学生总结板书设计二、长方体1.长方体的认识顶点面棱长方体861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8612课题展开与折叠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2、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1、正方体的展开图。(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2)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什么样的展开图可以折成正方体了吗?2、正方体的折叠。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第1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3、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师指导操作,师:请观察自己手中的展开图,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1、学生动手操作(1)通过剪盒子,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学生剪好后,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2)发现展开图必须由六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正方形组成。2、学生完成做一做3、学生动手操作再组织学生交流指名让同学回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4、长方体的折叠投影出示教材17页第二题5、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二、练一练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题。2、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2题。三、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1、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2、先让学生按展开图说说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再联系长方体说说展开图中的各个长方形对应的是长方体中的哪个面。学生总结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实物演示教学准备电脑课件、长方体纸盒、长方体展开图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寻找联系、引入新知图形的世界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一起看大屏幕(出示长方形),认识吗?你知道长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指名说,师板书)再来看(出示长方体),这是新认识的长方体,你还记得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特征吗?(重点板书:长方体6个面)(前—后,左—右,上—下)(出示相关数据)关于这个长方体,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读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发现相对的面,颜色相同。)同学们手中也有一个相同的长方体,你能像老师这样摆放,并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谁能说一说将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将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还知道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到的长方体的展开图也是不一样的。下面,老师就将这个长方体展开,得到一个像这样的展开图(出示展开图)。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揭示长方体表面积概念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找出了长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联系,那么你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本领知道我们做这样一个纸盒需要多少纸板吗?其实就是求什么?认真看图动脑思考举手回答看长方体回答特征获取信息有所发现试一试,指一指动手标记将得到一个六个面相连接的平面图形,即长方体展开图,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以及它的展开图,分辨长方体六个面对应的部分,将合适的数据填在方框中。适时思考得出就是求所有面的面积之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引导感受长方体的表面积2、估计长方体纸盒表面积谁能先来估计一下这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多少?3、交流计算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结合这个长方体及它的展开图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四人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让其他同学给予相应的评价。4、概括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方法一:6个面面积相加方法二:计算3个面的面积×2,依据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的特点。方法三:计算三对面的面积再相加谁能说一说,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之处?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灵活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要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知道了长宽高,应该怎样计算?5、知识推广求正方体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课本第19页练一练第一题)。2、拓展练习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它的长、宽、高分别是6.5cm、3.8cm、10.5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拿出手中的长方体,摸一摸它的6个面,体验一下它的表面之和。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全班交流与汇报板书汇报自己的方法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法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需要知道长宽高按照刚才所说三种方法灵活进行计算看课本第18页试一试动脑思考进行解答独立完成集体纠正说出喜欢的方法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S=长×宽+长×宽+长×高+长×高+长×高+宽×高+宽×高S=长×宽×2+长×高×2+宽×高×2S=(长×宽+长×高+宽×高)×2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火柴盒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为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你们能帮淘气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是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来解决的,对吗?二、回忆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如何来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选择题(课件出示)1.下图长方体的表面积是①(6×3+3×15)×2②(6×15+3×15)×2③(6×15+3×15+6×3)×22.一种长方体硬纸盒,底面是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高4分米,现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有多大?①(2×4+2×4+2×2)×2②2×2×4+2×4×2③2×2×2+2×4×4根据要求,说解答方法。运用上节课所学知识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回忆思考举手回答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举手回答说明选择的理由认真读题仔细思考灵活选择小组交流通过观察灵活应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1)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鱼缸所需的用料。(2)求粉刷教室的面积。(3)火柴盒的用料。(提供实物,火柴盒壁厚不计)这道题有点难,同学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解决的办法。(4)游泳池贴瓷砖要贴哪些部分?四、课堂练习1、教科书第19页“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先说商标纸的面积纸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再计算。2、教科书第19页“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一个电视机布罩要做几个面,哪个面是不需要做的,再让学生尝试计算。3、教科书第19页“练一练”第5题。如果学生列综合算式有困难,允许分步计算。4、教科书第19页“练一练”第6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全课总结本节课有何收获?长方体表面积的意和计算方法解题,使学生在研究、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智能。体会生活中长方体表面积是变化的。仔细读题同桌之间说一说再动笔计算想一想尝试计算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列式计算纠错独立思考全班交流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要求,说解答方法。(1)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鱼缸所需的用料。(2)求粉刷教室的面积。(3)火柴盒的用料。(4)游泳池贴瓷砖要贴哪些部分?课题露在外面的面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学重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教学方法归纳推理教学准备电脑课件、长方体、正方体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这个长方体的几个面?看来,我们最多能看到三个面。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个长方体只有三个面露在外面?对,我们虽然看不到其他几个面,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物体有六个面露在外面。这节课,我们就要发挥空间想象力去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探索露在外面的面(教具演示)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实物(1)把一个棱长是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哪几个面?(2)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猜猜在墙角堆放了几个正方体箱子?为什么?(3)那么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想的?(4)试一试明确不可以,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露在外面,另外几个面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认真倾听明确学习任务仔细看教具演示有序观察动脑思考动笔填写书上全班交流同桌一起摆一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这四个纸箱如果换一种方式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会有变化呢?这些都是由四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发现了什么?(5)小结这里答案是多样的,不同的堆放方式,摆的方式不一样,露在外面的面个数也不相同,露在外面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2.找规律刚才,我们是随意摆放,如果是有规律的摆,你们又会发现什么呢?①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②每增加1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③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书21页第三题2、如果是奇数个的正方体竖着摆放,露在外面的正方形面数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一数小组交流认真倾听明确道理进行思考①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②讨论:外面的面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③推断“6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露在外面”④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独立完成交流想法畅所欲言谈收获板书设计露在外面的面统计:露在外面的面有个挂图每个面的面积总面积课题练习二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自制的长方体正方体盒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在长方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二.课堂练习(一)练一练第1题请学生拿出长方体,说一说它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的算法。(二)练一练第2题1.指导学生读懂题意。2.强调5个面的面积和。(三)练一练第3题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2.让学生注意涂的面有几个。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2.它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1.对长方体进行测量。进行反馈。2.想一想说一说3.学生到黑板计算。1.学生独立尝试解答。2.全班进行交流。1.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尝试解决。2.学生交流算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四)练一练第6题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2.关注学困生的辅导。(五)实践活动搭出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看谁搭得最多。教师巡视并指导。三.课堂小结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1.学生尝试解决。2.学生交流算法,用表面积减去没有的面积即可。用学具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汇报学习的收获提出不懂得问题板书设计练习二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正方体铁盒有五个面,6×6×5课题练习二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梳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简单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自制的长方体正方体盒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2.怎样求它们的面积?二、课堂练习:(一)练一练第4题1.拿出3个正方体摆一摆。2.完成第4题。(二)练一练第5题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2.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变化。3.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教师让学生用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4.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1.小组合作学习。2.组织学生交流。1.学生上讲台演示过程,说明道理。2.观察思考说说自己的想法3.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并进行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练一练第7题1.让学生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2、教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进行集中订对答案。(四)练一练第8题1.让学生用正方体按照课本上的符号,找一找相对的面。2.允许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等手段思考问题。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理解题意。组织学生交流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全班交流。整理知识内容学生汇报板书设计练习二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课题三分数除法倒数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过探索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⒉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课前谈话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所以老师想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二、游戏导入请同学们结合语文的学习猜几个字,如果把“杏”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了?(呆)把“吴”字颠倒呢?(吞)师:数学王国里的一些数也有这样的特性。如:倒过来是2/3。1/5 倒过来是5。你们能根据这些数的特性给他们起个名字吗?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倒数)三、探索倒数的意义⒈师:看到“倒数”这个新名词,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整理后出示)⒉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先来看两组口算题。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师:那么,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倒数吗?(师指名回答)师: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师:为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不直接与老师互动生:倒数。讨论:⑴什么是倒数?⑵倒数是指一个数吗?⑶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⑷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归纳1:每个算式的积都是1。2: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生1:互为是互相的意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说是倒数,而要说成互为倒数呢?互为是什么意思呢?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师:像这样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你能再说出几组吗?(指名回答)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四、探索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⒈师:你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吗?怎么求的?能举例说明吗?⒉讨论求“1”和“0”的倒数。⒊反馈练习①完成24页试一试。(学生练习前,教师强调一下书写格式)②完成24页练一练。五、拓展延伸⒈师:你们会求带分数的倒数吗?⒉讨论如何求小数的倒数。⒊反馈练习。⒋总结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六、总结全课生2: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说说自己求倒数的方法小组讨论“1”和“0”的倒数是多少?小组汇报。出示:求0.2的倒数。学生会想出两种求法。第一种:把小数化成分数再颠倒分子分母的位置继而求出倒数。第二种:根据倒数的意义,用1除以这个小数。板书设计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的倒数是1/2,1/2的倒数是2,2和1/2 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课题分数除法(一)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与自主探索实践与观察教学准备直尺彩色笔长方形纸或方格纸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2.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3.举例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各是什么?二、探究新知,总结方法(一)涂一涂,算一算出示例题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在第1题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此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从而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学生举例写除法算式举例说明1、学生可以先用画图、分数的意义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4/7÷2。在画图、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得出4/7÷2=2/7。因此,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分子”。(2)学生探索第2题,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说明把4/7平均分3份,也就是求4/7的1/3,从而理解其基本算理。即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二)填一填,想一想1、出示教材26页习题:在方框里填上得数,在圆圈里填上“>”“<”或”=”2、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3、让学生先列举出分数除法算式,并利用手中的学具具体地分一分,涂一涂,借助图形语言进一步理解。(三)试一试,出示习题练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沟通起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三、巩固练习1、第26页第2,3题,让学生独立解决。2、第26页第1题以比赛形式出示。看看谁做得最准确。四、全课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在计算式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1、独立完成反馈答案2、变换探索的角度,学生实际运用,谈自己的发现,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3、列举算式,动手操作两人互评全班汇报在书上填写汇报订正独立解答汇报订正每人一张题纸,计时作答全班汇报互批奖励全部正确的孩子1、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补充2、谈计算中注意的问题。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2÷3==×=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课题分数除法(二)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愿意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教学方法讲授与自主探索实践与观察教学准备直尺圆纸片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考你们好吗?看题目。出示3道题。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一)、出示分一分1、有4张同样大的饼。(1)每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2)每1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3)每1∕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4)每1∕3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5)每1∕4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二)出示画一画:教材第27页画一画,请同学们动笔画一画,得出结果。引导学生利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三)填一填,想一想。1、出示教材第28页2、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计算,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并评价(1)指名回答,4/2=?并说出列式的依据(2)指名回答,4/1=?并说出列式的依据(3)用圆片画一画,涂一涂。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4)和(5)在小组内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在书上画一画,想一想,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小组同学研究研究,寻求帮助。指名回答评价1、独立完成反馈答案2、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问题中蕴含的规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四)试一试两道题,其中一道除数是分数,另一道题除数是整数。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运用计算方法进行练习2、练一练第2题:提问:针对第二题如何解方程?3、练一练第3题:利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方法可能会不同,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4、练一练第4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当除数分别小于、等于、大于1时,商与被除数有怎样的关系。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发现: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先计算,再观察题的特点,思考得出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1、独立完成指名版演订正评价发现: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2、懂得了方法,独立解答。订正。思考解答,订正,说解题思路。计算、观察,总结: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生回顾全课,谈收获。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二)一个数除以分数8÷÷3=8×=÷3==×=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课题分数除法(二)(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以及计算能力。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题卡习题纸小黑板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请你说一说。二、出示准备题。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1∕91113∕512∕3三、基本练习。1、计算:6÷1∕42∕3÷1∕54∕9÷2∕38∕3÷4∕32÷1∕27∕12÷7∕82、解方程:小黑板出示3X=6∕51∕2X=105∕6X=254∕3X=5∕6提问:解方程时需要注意什么?回忆,思考指名回答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汇报,订正每组一号同学到前面版演集体订正评价指名说说第小题的解法,其余题目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有关书写方面,计算方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四、综合练习。1、商的大小与除数的关系。在O里填上“>”“<”或“=”。6÷3∕5O66÷3∕4O66÷1O66÷3∕2O66÷5∕2O62、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在O里填上“>”“<”或“=”。20×4∕5O2020÷4∕5O2020×3∕2O2020÷3∕2O2020×2∕2O2020÷2∕2O20五、小测试:1、计算:6÷1∕33∕4÷6∕74∕5÷8∕154∕7÷8∕97∕15÷21∕408∕15÷4∕252、解方程:4X=2∕712X=3∕45∕6X=203∕4X=9∕20六、全课总结:赞赏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希望填一填,说一说商的大小与除数的关系。在打印好的题卡上完成集体反馈,订正在题纸上完成独立完成上交题纸体验成功的喜悦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二)练习课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课题分数除法(三)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能正确解方程;2、也可以用分数除法解决此类实际问题,但不作基本要求。教学方法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大屏幕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除法的应用。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有哪些活动?你会提出哪些问题?(2)出示例题,如果告诉你跳绳的人数和参加活动的总人数的数量关系,你能求出总人数吗?怎样求?鼓励自主探究(3)反馈结果:鼓励用方程解,强调说一说方程如何解设,找等量关系,怎样解方程。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引领学生做好分析,借助线段图理清思路。三、巩固练习1、教材29页试一试的第1题(1)小题(1)读题,找出题中最关键的一句话,列出等量关系,用方程解。(2)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会做错,怎样思考的。认识到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认真观察大胆提问读题,明确题意独立探究,尝试解答说出解决策略学习怎样列方程,解方程算术方法不作基本要求,依个人能力来掌握。审题,说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板演订正找出错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2、教材29页试一试的第1题(2)小题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全班探讨,小结方法3、试一试第2题独立完成说说算法四、课时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独立列式后组内交流算法说说这两道小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说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怎样列等量关系。个人汇报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解法一:解法二:解:设操场上有Ⅹ人参加活动。2/9Ⅹ=62/9Ⅹ÷2/9=6÷2/96÷2/9=6×9/2=27(人)Ⅹ=6×9/2Ⅹ=27答:操场上有27人参加活动。课题分数除法(三)(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能正确解方程;2、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投影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提出学习任务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同时巩固了分数除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基础练习1、练一练第1题指两名同学板演1、2小题,其他同学做练习,做完后全班订正,重点让同学检查板演中的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2、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3/4是120,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的2/5正好等于150的1/5,求这个数。(3)120的3/4是多少?(4)一个数的2/3是60,这个数的1/5是多少?师问:(1)(3)题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想的?回忆所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明确学习目标板演独立计算全班订正改正错误鼓励列方程解决也可以用算术方法独立列式集体订正讨论交流,积累解题经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练一练第2题审题后说说一律八折是什么意思,题中告诉了什么,求的是什么如果此题改为已知原价而求现价,那么该用什么方法列式?为什么?三、综合能力1、练一练第3题指名读题,独立解答。组内交流说出列式的依据。2、练一练第4题师提示:认真审题,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评价自由发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独立完成,同桌订正此处容易混淆,集体讨论,总结方法,懂得分数应用题认真审题,明确题意,弄清数量关系很重要。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组内交流,订正错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汇报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的练习课解方程打八折:现价是原价的8/10现价÷8/10=原价应用题:数量÷对应分率=单位一课题练习三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能正确解方程;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学方法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投影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提出学习任务这节课主要是练习分数除法的计算,目的是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还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快乐计算1、火眼金睛辨对错(1)1÷3/4=3/4()(2)一个数的1/2是5/8,求这个数,列式为5/8÷1/2。()(3)1/8的倒数是1/8的64倍.()(4)0的倒数是0,1的倒数是1。()(5)如果A和B互为倒数,则1÷A=B。()强调说出判断理由2、练习三第1题指名说出倒数的概念,然后说出这几个数的倒数。其他同学评议。3、练习三第2题回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然后独立计算,针对错误,重点讲解。明确学习目标独立判断,集体订正说出判断理由说一说集体订正说出计算方法独立计算,全班订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4、练习三第3题。用做游戏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抗赛,看那个小组作的又对又快,老师计算时间,看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三、灵活解题,提高能力1、练习三第4题。独立解题,教师评价。2、练习三第5题。方法同第四题。四、课堂总结评价分组做游戏明确错因改正错误列出算式,说出结果。同桌判定独立解题,同桌判定说收获,问疑难。板书设计练习三倒数分数除法解方程课题练习三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能正确解方程;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教学方法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投影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趣题引入今天老师用我们班的男女生人数编了一道有趣的分数应用题,大家愿意解答吗?出示题目:我班有男生25人,女生是男生的3/5,男生是全班人数的5/8,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有多少人?指导解题老师根据实际解答情况表扬评价下面继续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要掌握方法,会轻松完成。二、快乐解题1、图书馆里有科技书120本,是故事书本数的12/17,故事书是小说的17/20,故事书和小说各有多少本?教师指导学困生2、练习三第6、7、8、9题采用分组比赛形式,调动学习热情,做对一题得25分,小组学生得分相加,总分最高获胜,奖励红旗一面。读题尝试独立解答说说解题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总结方法,关键:学会动脑,找到数量间的关系认真审题尝试独立解答然后说解题思路和方法分组比赛,先做对的老师选为组长,按评分标准公平批阅其他组的成员,力求批阅准确,批后本组组长组员可以监督核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老师制定评分标准并批阅组长调控监督三、拓展提高1、练习三第10题。独立解题,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四、课堂总结评价多角度思考,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小组交流探讨,互相学习集体汇报,积累方法说收获。板书设计练习三特点:求单位“1”。方法:已知数量÷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列方程课题整理与复习(一)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2、巩固长方体的认识,熟练计算它的表面积。3、培养学生简单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悉分数乘法的计算。熟练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方法整理归纳法教学准备可以分成两个相同长方体的正方体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活动一: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2、下面你就自己整理一下“分数乘法”的知识。3、学生汇报(1)说出3/7×4、5×3/4、5/6×1/6的意义(2)如何计算分数乘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3)计算3/7×5/924×3/45×4/1514/15-4/5(4)解决实际问题1)书34页2题2)书35页7题看书回顾归纳发言归纳整理在小组中交流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指名回答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做,然后统一纠正1)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独立计算。算完之后,指名说出列式的依据,相互评议。2)指名读题,说出各分率的单位“1“是什么?然后独立做,全班订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书35页9题二、活动二:1、长方体这单元你学会了什么?2、学生汇报3、计算与应用1)书34页3题2)书34页4题3)学生看清表中的数据,独立作,全班订正。归纳整理在小组中交流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①读题,理解题意②思考10包纸巾的长、宽、高③独立解决,集体订正①先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图再亲自动手操作验证。②弄清由一个正方体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其表面积增加两个正方形的面积。③独立解决,集体订正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分数乘法长方体分数乘法意义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分数乘法计算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课题整理与复习(一)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2、整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内在联系。3、培养学生简单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熟悉分数乘法的计算。熟练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方法预习法整理归纳法教学准备小黑板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1、第三单元是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2、下面你就自己整理一下“分数除法”的知识。3、学生汇报二、练一练1、说出5/6、7/4、1、5的倒数2、0有倒数吗?为什么?3、说出1/4÷35/6÷2的意义4、如何计算分数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5、计算12÷5/82/3÷4/156/25÷3/107/20÷3/101÷2/35/12÷36、解决实际问题①书34页5题②书34页8题看书回顾归纳发言归纳整理在小组中交流1、倒数2、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3、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指名回答举手发言指名回答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做,然后统一纠正①思考怎样求全电影院的座位呢?举手回答,然后独立计算,全班评议。②先读题,说出题目的意思,思考题目中的高有没有变化?独立做,同桌订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③书34页6题三、扩展练习1、一捆铁丝,第一次用去52米,第二次用去全长的2/5,还剩38米,这捆铁丝长多少米?2、某工程队挖一条水渠,挖了全长的1/5,离中点还有270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四、回顾与交流:根据前三单元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③学生独立做完,指名说出这个题目两问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和解题方法的不同有联系吗?让学生对乘法应用题、除法应用题的不同进行比较。①学生理解题意②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③学生独立解题,订正①引导学生分析题中蕴涵的信息,选择其中有用的信息②独立解决问题③集体反馈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倒数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题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思。2、培养学生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粉刷教师这一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动手操作、交流汇报等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题揭趣。1、谈话:学校要将教室进行粉刷,要求全班学生自己负责提供粉刷面积,购买涂料的数据。问:我们需要做那些事呢?2、引入并板书课题。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要粉刷教室,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测量工具开始测量。3、我们应当先计算哪些面的面积才能最终计算出要粉刷的面积?4、你能根据课本提供的涂料的不同规格的包装,算出需要的涂料量吗?①、根据经验,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千克时粉刷教室共需涂米约千克。②根据经验,第二遍粉刷时,需要涂料约多少千克?5、讨论:怎样购买最省钱?大约需要多少钱?一、1、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2、齐读课题,明确学习内容。二、1、小组讨论,制表。2、动手测量,做好记录。3、小组讨论,计算。4、小组合作,计算。5、小组讨论,交流订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应用提高:1、练一练1(1)引导学生读题(2)启发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应知道哪些条件?(3)工人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出现什么情况?2、练一练2(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对比哪一种涂料便宜?(大桶)(3)提出:大桶便宜,但都买成大桶可以吗?(4)引导学生用列表的形式计算出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5)全班并流、选出最省钱的方案。三、总结收获,形成内化。三、1、(1)读题,弄清题意(2)房间面积约62米2每平方米用涂料0.5千克,(3)1/10的损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计算,及时反馈。2、独立解决这一问题集体反馈:62×0.5=31(千克)…房间需的涂料31×1/10=3.1(千克)…损耗31+3.1=34.1(千克)…实际用的。小组中反馈、交流。讨论,交流三、畅所欲言,概括总结本节学到的知识。板书设计粉刷墙壁1测量:教室:长宽高黑板:长宽高窗户:长宽门:长宽计算:课 题折叠学 校设 计 者 教 学目 标1.经历在想象中折叠与展开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折叠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2.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之中。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教 学重难点体会平面展开图与其立体图形之间对应关系,能描述折叠过程,感悟折叠的方法。教 学方 法动手操作法教 学准 备白纸、剪子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要想学好数学,特别是学好有关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板书:观察力——想象力)二、探索新知1、这是一个平面展开图,请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脑子里把它沿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折叠)它的形状像什么?如果用1、2、3、4、5从上至下表示中间五个长方形、6、7代表展开图上的左右五边形,你能具体描述一下你在脑子里折叠的过程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汇报。2、谁还有不同的折叠方法?(强调以哪个面为基准面,依次折叠各面的情况)师:用1、2、3、4、5、6、7代表展开图形的各个面的情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依次出示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颜色)为什么前后、左右面完全相同,而上下面却不同?师:你能想象出折叠时哪几条边会拼接在一起吗?图中给出的尺寸在拼接过程中相互吻合吗?听老师讲激起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脑海里想象、折叠,学生一定会联系长方体、正方体表面展开与折叠的经验,进行转化,建构新的图象。学生的回答主要有房子、屋形包装盒等,追问原因主要是受两侧的五边形提示。学折叠可能有以下几种把4号作为前面学生描述的折叠过程主要有三种:将4号面作为前面或后面,5、6、7号面分别向后或前折叠,并与4号面垂直;将5号面作为下面4、6、7号面向上折,与5号面垂直。再看对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你觉得把这个平面图形折叠成房子还缺点什么?(门、窗)你认为门可以在平面图的哪个位置?请上来用鼠标移动。如果要开一扇天窗,它的位置可能在哪里?你能来用鼠标移一下吗?4、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在脑子里想象,脑子里折叠的,它符合实际吗?我们需要实际折一折来验证一下,请拿出剪刀,剪下附页3图1,先画出一扇门和一扇天窗的位置,再沿虚线折一折。有几个同学画的门窗折叠后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师;大家折成了吗?有一个小仓库的形状,就是你们叠出来的样子,它各边的实际长度是上图中相应长度的100倍,这仓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小结:折叠选定基准面——折叠其余面——数据要吻合。三、练一练1、下面是两个包装盒的平面图(书上39第一题的图),这两个包装盒的形状是(1)------------------,(2)----------------。2、教师根据学生手势,如果有错的就让对的同学讲一下,老师在纠正。的过程3、(1)看书第二题图;下面两个平面展开图折叠后所围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与画出的哪个立体图形相对应?四、全课总结学生在描述房子各个面的情况以及与平面图的对应关系时进行分析、比较、想象。在回答上下面的不同时,学生想象到上面不是一个平面,上面两个面所夹的下平面就与下面相同,想象力会非常丰富。学生深入探究边与棱的拼接关系,在具体描述时,可能不够精确,还需要加强。学生在探究门窗所在的可能位置时,有同学可能将门移到最上面的长方形的下边时,适时启发学生讨论,可能有学生会指出这是把门安在了天花板上,要刘翔才能跳进家。还有学生将门移到最下面的长方形时,学生可能提出那是老鼠的家。学生看图想像,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听老师口令一起打手势表示自己的选择。动手用白纸照书画图,然后折一折看看自己判断的是否正确。板书设计折叠 测量--计算--虚线--折叠选定基准面——折叠其余面——数据要吻合课 题折叠(练习课)学 校设 计 者 教 学目 标1、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折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知识目标: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教 学重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 学方 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教 学准 备白纸、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一、回忆导入请同学们用上节课的方法来完成一些练习。二、思考练习1上节课我们是如何折叠的?2、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第4题,让学生在电脑上用鼠标拖动演示窗户、烟囱、小鸟的位置。 3、出示,这是正方体展开图,请观察想象,它折叠后会是哪个小正方体?你能说出看不见的三个面分别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4根据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想象折成正方体的上面是什么字母?为什么?其余三个面呢?5、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趣吗?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活动?你都体会到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 想象,解决问题后交流,演示。  要求学生思考想象后,能详细描述折叠的过程,思考的方法。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以哪个面为基准面,折叠的过程。  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学生列举出设计各种包装盒,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都需要先设计平面图,并要将平面图与立体图相对应。教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 次 备 课 学过程三、实践操作6、现在,请你设计一个纸房子的平面展开图,看谁的设计最有创意。7、教师巡视指导。8、组织修改设计稿。9、看谁最先把小房子折叠出来。10、引导集体评价,选出最优秀的作品。11、你还能设计什么立体图形?12、自己独立设计并折叠立体图形。13、展示评选最佳设计师,并颁发老师自己制作的证书。四、总结收获设计纸房子平面图的练习开放有挑战性,小组一起研究设计什么样的房子好?学生自己独立设计。组内评价每个人的设计,然后修改设计。把设计好的图纸折叠成立体房子。为优胜者加分。构思新的设计,完成图纸。折叠立体图形。展示评价优胜者上台领奖。板书设计折叠想象----------设计---------折叠课题四长方体(二)体积与容积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概念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3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建立体积概念1、交流昨天回家做实验的结果。(事先布置每个学生回家亲自做实验,观察变化,记录实验结果,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2土豆和红薯是占有一定空间的,还有什么物体也占有一定的空间?(1)取两个大小相同的量杯,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2)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在两个量杯中。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一生演示。交流:为什么水面会升高?归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生举例说说下面各个物体的体积是指什么。木料瓶子书沙子油桶纸盒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二、容积的概念上面哪些物体是容器?象这样的物体,我们还可以来研究它的容积。你认为纸盒的体积与容积一样吗?为什么?哪个大?师归纳。“所能容纳”是什么意思?三课堂练习:分析以下问题: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看书并讨论:什么叫做容积?交流。说说什么是这个瓶子的容积、纸盒的容积。讨论分析:1、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为什么?书P42试一试2、一小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形,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3、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红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P42、4板书设计体积与容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课题体积单位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2在交流中感受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的实际意义。3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大小,特别是升的容积大小。教学方法实践探究法教学准备硬纸板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体积和面积概念1、什么是体积和容积?2、举例说明你对体积与容积的理解。3、复习有关长度与面积的概念,。二、引出课题,并板书:如何来度量体积与容积的大小呢?用什么单位表示?1、你知道体积与容积的单位有哪些吗?2、看书并讨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概念大小:三、课堂实践回答请举例说明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分米3,记作1dm3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1、用橡皮泥切出一些体积是1厘米3的正方体。拼一拼,2厘米3、5厘米3、10厘米3分别有多大。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分米3的正方体。3、用米尺在墙角处搭出一个1米3的空间。4、每4个同学一组,手拉手,围出一个1米3的空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四、说一说:五、引入生活中的体积单位:升,讨论分析、概括1升的体积大小:六、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七、课后作业: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厘米3、1分米3、1米31升1毫升究竟是多少?从里面量,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分米3,可以容纳1升的液体。1升=1分米31L=1dm31毫升=1厘米31mL=1cm31、用滴管测量1毫升的水大约有几滴。2、一小勺水大约有多少毫升板书设计体积单位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分米3,记作1dm3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1升=1分米31L=1dm31毫升=1厘米31mL=1cm3课题体积单位(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2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体积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块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体积单位练习二、进行练习1、 求图形的体积请学生看书上P45的图然后回答:求出图形的体积。2、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一个苹果的体积约是120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8     一台冰箱的容积约是150—一盒火柴盒的体积约是12一个小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  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学生打开书,观察第1题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多少小正方体搭成的?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让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特别是数法的交流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学生先说一说方法,然后进行反馈矫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4、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购买哪种包装的酱油比较合算P453T。 三、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一些物体的体积或容积,记录下来。集体订正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可以结合实物,算一算。 与同学进行交流板书设计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一个苹果的体积约是120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8一台冰箱的容积约是150一盒火柴盒的体积约是12一个小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课题长方体的体积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大家想探索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在研究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若干个。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1、出示长方体提问: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二、做一做1、用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46页表格略)2、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教师带领学生逐一对数据进行分析三、说一说1、引导学生分析数据2、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3、测量自己的文具盒,找出长、宽、高并计算文具盒的体积四、迁移推导,再次尝试1、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2、学生进行思考。①学生体会“长、宽相高的时候,越高体积会怎样?”②体会“长、高相等时候,越宽,体积会怎样?”③体会“宽、高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反馈自己的数据,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同学说一说。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进行反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长6厘米,宽6米,高6米,求体积。是什么立体图形?教师指着长、宽、高都是6厘米的长方体提问: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你怎样想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a×a=a3五、算一算1、求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分米)2、填一填六、全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是正方体)思考过程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说明理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学生尝试练习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新问题。集体进行反馈,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全班汇报交流填一填并说一说计算方法谈一谈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课题长方体的体积(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巩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2、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3、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若干个。,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提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二、探究操作练习你还记得上节课的这道题吗?1、求下列图形的体积。(单位:分米)2、应用公式计算:(1)一个长方体,长20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6分米。(3)一个长方体,底面积60cm2,高7cm.(4)一个长方体,底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回答学生先观察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上面各个图形底面的面积,称为底面积。得出公式后再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sh学生利用所学公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1、学生理解题意。2、分析题意。说计算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我说你搭P48页3教师说4、练一练(1)用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成如下的图形,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2)P49页4、5题a、指导学生用图示表示b、通过画图,c、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3)P49页6、7题(4)P49页8引导学生应用公式计算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1~2题学生进行拼搭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在应用公式计算第三个图形可以移动小正方体后来计算a、分析题意,要先求出这个纸箱的体积和每个牙膏盒的体积,再用纸箱的体积除以每个牙膏盒的体积。b、学生独立计算c、集体反馈学生发现,由于长方体的高是3cm,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3cm。学生明白就是求体积,然后用公式计算集体反馈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练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Sh课题体积单位的换算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认真仔细的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准备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3盒子。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1、出示1dm3的盒子,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2、摆一摆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摆出正方体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学生通过摆设,得出:1分米3=1000厘米31升=1000毫升二、试一试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题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用以上方式教学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即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1000分米3,1m3=1000dm3。2、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整理复习(10×10×10=1000个)1分米=(10)厘米盒子里可以摆几层?算一算,1dm3的盒子里可装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1m3=1000dm3学生分析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学生计算:10×10×10=1000分米3得出:1米3=1000分米3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三、练一练1、学生练习(1)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选几道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2)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和过程。(3)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4)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5)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2、反馈四、总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五、布置作业家庭作业设计练习谈收获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畅所欲言板书设计体积单位的换算1分米3=1000厘米31升=1000毫升1米3=1000分米3课题练习四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在观察中操作活动中,发展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体积计算方法;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卡片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师板书课题学生打开书,观察第1题的两个长方体和1个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二、进行练习1、求图形的体积2、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知识未判断。3、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一块橡皮约10()一本词典约900()一个文具盒约0.35()一个用品约0.6()4、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5、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第一个图形:4×3×1=12cm;第二个图形的体积的策略可以多样化,可以移下面两个侧面,从而转化为一个长方体。激发学习愿望指名回答,再让学生计算看书上的图然后回答: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在课堂本上完成第2、6、8、9、10题。四、延伸课外题1.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4米,它的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体积是多少立方米?2.有一块棱长是80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现在要把它溶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3.一块正方体的石头,棱长是5分米,每立方米的石头大约重2.7千克,这块石头重有多少千克?4.学校要砌一道长20米,宽2.4分米、高2米的墙,每立方米需要砖525块,学校需要买多少块砖?5.一个长方体的药水箱里装了60升的药水,已知药水箱里面长5分米,宽3分米,它的深是多少分米?6.一个长方体油箱,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做这个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每升油重0.85千克,这个油箱可装油多少千克?7.80根方木垛成一个长2米,宽2米,高1.5米的长方体,平均每根方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课外延伸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后,完成题。注意题中是应用你哪个公式弄清升与分米的关系独立完成板书设计练习四——体积和容积课题练习四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巩固知识。教学准备实物教具。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二、教学新知:1、练习四第1题: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3、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4、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5、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6、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学生边交流时边比划。学生说说计算方法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五、布置作业:1.一块长方形的铁皮,长30厘米,宽25厘米,如果从四个角各切掉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有多少毫升?2.一个水池长6米、宽5米、高1.5米,池里所储的水是36立方米,问现在水面距池口多少米?3.有一种无盖的玻璃鱼缸,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做这样一对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能装水多少升。4.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挖一个长方体蓄水池,水池长18米,比宽多10米,深度比宽少2米。现有24个工人参加挖池工作,如果平均每人每天挖3立方米,多少天才能挖完?50.4÷1.5=33.6(车)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家庭作业独立完成。板书设计练习四板演习题课题有趣的测量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试验,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2、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实验法教学准备量杯、石块、黄豆、墨水瓶、橡皮泥、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并且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块橡皮泥,它的体积怎样求?2、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同学汇报时,请你思考,他们的方案对于你有什么提示?你还有什么要补充?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1、明确活动要求下面我们就根据大家想到的这几种方案,来设计测量一下这个墨水瓶的体积究竟是多少。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2、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1、自主思考发言预设: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2、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3、学生思考、交流。预设:生1:水溢出的方法生1: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生2: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1、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a、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b、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3、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4、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5、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三、拓展延伸: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但今天课上测量的都是相对较小的物体,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师演示。行吗?(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板书设计有趣的测量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水溢出的方法(V物体=V水溢出)课题五分数混合运算分数的混合运算(一)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准备课件一份  直尺  不同颜色粉笔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铺垫   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 6×5÷3  (32-5)÷9   24+16÷8   15×(35÷7)2、课件出示:计算            3、出示下面已知条件:⑴小明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⑵我班近视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师:要爱护我们的眼睛)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二、 自主探索  获取新知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师:这是我班本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书法组有多少人?1、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一说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3、说一说下列各分数的具体含义,找单位“1”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1、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1)独立思考,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2) 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师:可以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谁来说说数量关系?师: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鼓号组的人数)这里的单位“1”是谁?(鼓号组的人数)师: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4)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4、小 结: 师:观察综合算式,你发现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 师:针对综合算式,结合每一步的意义来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师: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呢。5、、书写格式: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课件出示:)完成书56页试一试以及数学书57页练一练第一、二、三、四题。(四)、回忆巩固,及时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3) 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列式以及结果。3、(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书法组有多少人?)(2)让学生独立思考。(3)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生独立画图)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学生思考交流汇报总结预设:1、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而以此类推。2、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3、学生看书,齐读结论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反馈及时纠正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一)航模小组有多少人?(线段图略) 气象小组的人数× 3/4   =   摄影小组的人数        摄影小组的人数× 1/3    =   航模小组的人数    综合算式:    答:略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一)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正确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在解答问题中提高数学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练习。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出示几组练习题,学生做后归纳方法1、计算。(1)÷6÷         (2) ×÷ 2、改错:15÷× =15×× =3、一根电线长200米,用去了,还剩了多少米?4、学校共用学生1200人,其中是男生,男生中的体育达标优秀,男生中有多少人体育达标优秀?5、(1)果园里有1000株果树,(              ),有多少株苹果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归纳出下列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计算中乘以一个数等于除以这个数的倒数,再按照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在乘除法的混合计算过程中注意区分两者的计算方法的不同。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对已知条件的分析,而不是套用公式,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单位一已知用乘法计算。在分析过程中重点讲明线段图的分析和运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树?1000x(2)停车场有24辆大汽车,(              ),有多少辆小汽车?24xx二、、基础巩固题1、计算。 ×÷  ×3÷    28××   ÷÷、2、、列式计算。①除以的商的是多少?②240乘以的在除以,结果是多少?3、一桶油重45千克,倒出这桶油的,平均装在3个油箱里,每个油箱里能装多少千克油?三、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根据式子,补充条件,在补充每个条件的过程中加深对此类应用题的理解。1、指明板演,集体订正,分析错误点。2、讲明算理2、说明列式方法。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一(练习课)1、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和整数乘除混合运算方法相同。2、注意分数乘法与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单位一已知用乘法)。 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学校设计者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在观察比较中,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能进行合理的估算,体会画图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新授、研讨、合作学习教学准备彩粉笔、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列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二、创设问题情况1、从情景图中,找出有关信息及问题。2、理解题意,用图来表示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三、指导新授1、看书上统计图,让学生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此第一天增加了1/5”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2、用线段图来表示第二天和第一天成交的汽车辆数之间的关系。把握算法之间的联系。1、在讨论两种算法之间关系时,让学生一方面了解算法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运用。读题列式计算(1)读题后,估一估,在讨论交流中了解学生对题意的原始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第二天与第一天这一组相比较量之间的数量关系,(3)学生观察情况图用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4)学生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的交流。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找出每组两个不同算式之间的关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5、指导学生计算。6、进行练习:书59页试一试及下面练一练的部分习题。7、根据练习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四、课堂达标测试指导计算及解方程的方法。在计算中要会用运算定律。同学之间互相订正答案。看谁能全对。纠正练习中的问题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二)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运用整数运算律解决分数运算。 3、能进行合理的估算,掌握画图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用处。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复习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1、120*(2/3+5/6)=120*()+120*()。2、比5元多1/2元是();比5元多1/2是()。3.第一块耕地面积是第二块的4/5,第一块比第二块少()。4.有一根10米长的电线,用去4/5米,还剩()米。5.甲比乙多1/5,则乙比甲少()。二、计算书59页2、3题中剩下的题三、解决问题。1.一个花坛,它的1/3种菊花,它的1/2种桃花,其余的种月季花。种月季花的面积占这个花坛的几分之几?2.1999年世界人口达60亿,预计2013年世界人口将比1999年增加1/6,那么,2013年世界人口将达到多少?复习运算定律的表示法。分析两道题的区别。找出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完成,共同纠正读题,分析题里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说出不同的列式方法,比较计算结果是否相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一种国产电冰箱,原来每台售价38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1/10,现在每台售价多少元?4.春天到了,同学们为了绿化校园,在校园里植树120棵。六年级植了总数的2/5,五年级是六年级的1/2,五年级植了多少棵?练习后总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好的方法。课上同学之间出题互考,在交流中提高解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明白增加和减少在题中的不同。分析关系再列式,掌握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问题必须知道哪些量,怎样求?理解题,解决题。明确方法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二)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在计算中结果要准确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三)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难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教学方法发展估算意识,能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引旧突新。情境谈话:同学们,我们看到了国家在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我们倡导大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我们共同来看看小刚家是怎么做的。)(电脑出示)小刚家八月份用水14吨,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了1/7,九月份用水多少吨?引导学生画图帮助解决。二、创设探索空间,发现解题路径。1.搭建探索数学问题的平台。出示例题:如果条件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用水量吗?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1)引导估算提示学生简单地说出估算的依据。(2)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没有变,只是未知数发生了变化。2.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不同的数量关系列出的不同方程。3.全班汇报交流。学生进入熟悉的生活的节约情境中来。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很容易会解决出这一问题。独立读题,审题。学生体会估算要有依据。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即可把未知条件用字母x来表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碰撞平台,质疑创新1、基本练(1)提高计算能力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完成课后练一练第一题和第四题,任选两题。(2)巩固新知完成练一练第二题为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2、综合练。以生活中的节约小窍门为情境设计练习题峰峰家从自家的马桶水箱做起,在水箱中放入了一块砖头,.原来马桶的水箱每次用水是50立方分米,现在比原来节约了1/3,你知道放入多大的砖头吗?3、发展练。业界人士预测,2005年将成为中国的电子机票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日前大胆地制定了一个时间表:今年电子机票要占有1/2的市场,2006年争取实现4/5,而2007年底,将完全实现电子机票。电子机票正对传统的纸张机票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那么电子机票究竟可以节约多少呢?某航空公司2006年电子机票的成本为17.52亿元,比纸制机票节约了31/250.五、学生小结,升华情感。谈谈本课的收获。1.动手算,集体订正2.认真解读3.自由说“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受到教育并能够独立解答。说一说从你的数学信息资料中你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学生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情感上的满足。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三)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学生画线段图板书解题过程课题数学万花筒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复习题。1、怎样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的应用题?求这个数,我们用方程来解。”2、孟泰小学五年组有学生60人,比六年组少了1/5,六年组有多少人?二、探究新知1、出示:“以碗知僧”巍巍寺在山中,不知寺内有几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和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尝一碗羹。请问先生能算者,都来寺内有多僧。2、师讲解大意: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3、组织交流。4、教师提示可利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学生读题。互相交流大意。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交流讨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5、全班交流。三、练习。出示复习题,1.完成60页第一题2.有一项工程,甲乙合作需要6天,乙丙合作需要10天完成,甲丙合作需要12天完成,三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3.孟泰小学五年组有学生60人,比六年组少了1/5,六年组有多少人?四、总结评价。谈谈本课的收获。五、课外拓展练习汇报收获独立完成,交流订正。1、动手画线段图,2、找出等量关系3、在小组内交流4、列式计算5、集体订正独立计算,一名板演,说算理。学生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情感上的满足。板书设计古算趣题——以碗知僧巍巍寺在山中,不知寺内有几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和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尝一碗羹。请问先生能算者,都来寺内有多僧。课题练习五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巩固练习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二、练习1、计算2/7×5/12×14/155/9×2/5÷4/9(1+1/15)×1036×5/8+36×3/84÷8/3—3/598÷(1/15÷2/7)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2、小明给一只受伤的小鸟做了一个笼子,这个笼子长1/2米,宽1/3米,高2/5米,这个鸟笼所占的空间有多大?审题时强调:这个鸟笼所占的空间有多大,其实就是求鸟笼的体积。3、某仓库的地面是长方形,长15米,宽是长的4/5,这个仓库的面积是多少?口答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学生独立分析、计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求仓库地面的面积就是求仓库占地面积,只求底面积,必须找长和宽,而宽不知道,所以第一步必须求出宽,再求面积,注意单位名称。4、五年二班有45名学生,其中3/5的学生参加校运动会的各项比赛,其余的学生做拉拉队员,共有多少名拉拉队员?5、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8800立方米,而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的1/4,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比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多少立方米?三、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外拓展练习光明小学五年一班同学全体都参加了课外活动小组.其中一半同学参加了体育活动小组,剩下的同学有一半参加了文艺活动小组,其余同学参加了科技活动小组.已知参加科技活动小组的是12人.五年一班共有同学多少人?交流订正。学生独立分析、计算。交流订正。1、学生独立分析、计算。2、交流订正。学生互相评价小组合作完成板书设计 练习五学生板书课题练习五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投影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回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的方法。二、练习。1、某商场某月的下半月的营业额是480万元,比上半月增加了1/4,上半月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找准单位“1”,然后理清数量关系,最好画图分析,最后用方程解或是用除法解。2、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多少?小刚:我比小华重1/5.小华:我的体重是35千克。小明:我比小华轻1/7.3、(1)一份稿件共4500字,小明录入了这份稿件的4/9,还剩多少字没录入。(2)小华录入一份稿件,录入了5/7后还剩700字,这份稿件共有多少字?1、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2、独立完成。3、交流订正。1、分析知道的信息。2、独立完成。3、交流订正。1、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2、独立完成。3、交流订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4、成人体内血液约是体重的1/13,血液中约含有12/25的水。李叔叔的体重是78千克,他的血液约含有多少千克的水?先让学生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定律使计算简便。5、儿童体内水分含量约是体重的4/5,算一算自己体内的水分含量大约是多少?先让学生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6、野鸭从南海飞往北海需要7天,雁从北海飞往南海需要9天,现在他们同时分别从南海、北海起飞,多少天能够相遇?三、总结评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外拓展练习。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独立完成,交流订正。独立完成,交流订正。小组讨论完成。学生互相评价板书设计 练习五课题六百分数百分数的认识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认真仔细的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显示课件结合自己学校的足球队比赛和科技小组黄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数据呈现问题引导点拨:好比吗?怎么办?板书:25/10028/10022/100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教学百分数的读写22/100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指名板演适当补充2、百分数的意义会读写了我们再来想一想 22/100 表示什么意思。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吗?指名回答根据回答随机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引导体会:“派谁罚点球”和“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就是求什么?学生自己解决“比一比”中让学生罚点球问题和“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发现—汇报齐读独立完成读写汇报自由发言小组讨论试答自读几遍学生答:进球率发芽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读一读说一说适当纠正拓展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你能说说你找到的百分数的含义吗?指名汇报三、巩固运用出示课件1、读百分数,并说表示的意思。 巡视个别辅导及时给予肯定2、你们能不能用百分数来表示一下成语呢~!百发百中     百里挑一    对错各半   十拿九稳3、设计图案组织学生交流4、写出下面的百分数巡视个别辅导四、课堂总结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人名言,他是一位伟大发明家,他的发明有2000多项,人们都称之为“天才”,可他却谦虚的说:屏幕显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看课件,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个情境百分数的意义。拿出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在班上交流并说含义独立练习小组交流学生抢答独立说一说、写一写、涂一涂展示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板书设计百分数的认识22/100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课题百分数的认识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2、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与运用,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中的百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题卡,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提问,回忆百分数的意义1、上节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2、说说这些百分数(分数)的意义。(1)奥数队员中,男生占60%。(2)期中练习中,我班数学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8%。(3)老师身上这件外套的成分:主面料:100%涤纶填充物:100%涤纶里布:57.8%涤纶  42.2%粘纤。小结:百分数表示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是两者关系,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不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4)奥数队员中,男生占3/5。(5)食堂运来10吨一些煤,第一个星期吃去了3/5,第二个吃去了3/5吨。小结: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当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时,后面不带单位名称,当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时,后面往往有具体的单位名称。回忆: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用语言描述,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用语言描述,进上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说说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二、在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1、说一说百分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教师补充介绍。三、巩固练习1、读出下面的百分数25.3%41.44%100%0.05%10.03%2、设计图案:(1)观察教材66页2题中的图案,说出蓝色部分分别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百色部分分别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2)自己设计一幅图案,分别说出各种颜色的方格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是什么,并展示。3、写出教材66页中第3题中的百分数。提问:你是怎样写的?4、收集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中见过的百分数,说说他所表示的意思。四、总结本课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将课前搜集的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并说出其中百分数的意义,再汇报。学生独立说一说,写一写,涂一涂,再进行交流,交流时,说出思考过程。先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再进行设计。说一说自己的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板书设计百分数的认识(练习课)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课题合格率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2.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数学卡片,情境图,小黑板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展示百分之四十     百分之三点五     百分之五百45%        1.7%        126.5% 2、师导: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百分数,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大家根据昨天学习的知识,读出或写出上面的百分数。3、板书练习:比较大小:     66%           0.68 5/64、师导:上面三个分别是百分数、小数和分数,谁能告诉我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5、导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种方法来比较它们。二、通过实际问题,学校新课 出示主题图。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课本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合格率”就是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细心观察认真审题,正确读出,写出百分数         小组内快速讨论,说出讨论结果,并说出比较的方法。学生认真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2.、想一想 做一做4、教学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当学生在比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引导学生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在进行比较。   将下面的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电脑显示)0.356         0.025    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三、巩固练习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 甲牌的合格率:43÷50   乙牌的合格率:52÷60说一说请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如何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学生汇报 1 做一做教科书“试一试”引导学生根据成活率的意义,独立解决。2.生活的百分数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求百分数的例子比如,计算全班同学的出勤率板书设计合格率甲牌的合格率:43÷50=86%  乙牌的合格率:52÷60≈0.833= 83.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课题合格率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正确熟练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重难点1.正确熟练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2.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题卡,小黑板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上节我们学习了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谁能说说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二、基础巩固1、小数化成百分数0.45=   1.7=  5=    0.015=   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23/50=48/96=7/11=18/16=3、求商化成百分数 7÷25=          .8÷4=     52÷7=          4.8÷2.4=4、完成教材68页1题回忆所学知识,温故学习方法,并回答: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自己进行试做再交流结果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自己的见解认真审题后,再独立计算,交流时,说出自己的算法借助直观图形,写出相应的信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综合应用1、完成教材68页2题2、教材68页3题3、教材68页4题4、教材75页8题四、堂小结   这节课,你记住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解答,交流自己的方法认真后,说说什么是合格率,怎么救出产品的合格率?再独立进行解答。交流后,把错误地方改正过来。学生理解题意,并说说出勤率是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互相交流,说说什么是成活率,明天成活率就是成活的棵数占所在植树总棵树的百分之几。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板书设计合格率的练习0.45= 45%23/50≈0.46=46%7÷25≈0.28=28%5=500%7/11≈0.636=63.6%52÷7≈7.426=742.9%课题蛋白质含量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练习巩固提高。情感价值观: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解决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百分数化小数、分数的方法。教学方法谈话法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有一些同学有挑食的坏习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营养中心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数据,出示课件大家看,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36%表示什么?18.4%、25%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蛋白质含量的问题。(板书题目)二、合作探究1、250克黄豆,蛋白质占36%,求蛋白质有多少克?怎样列式?(250×36%)为什么用乘法列式2、大家仔细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有关百分数乘法的计算,我们该怎样解决呢?指导学生探究活动师生共同讨论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把36%化成小数再计算*把36%化成分数再计算深入探究:A.是不是所有的百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和小数?B.如何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引起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读取数据,分析数据自由汇报自己收集的信息,体会百分数的含义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自由读题,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找到单位一,分析数量量关系,列出算式说出自己列式的依据观察,发现自由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尝试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汇报,交流讨论并归纳互化的方法1、百分数化分数,要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2、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指导归纳方法小练习: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4、现在你们能和淘气一起计算250克黄豆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有多少克吗?可以任选一个问题来解决。5、汇报交流三、练习深化1、基础练习:出示表格数学书的第70页,请打开书,填在书上师生共同交流完成表格2、重点练习:书上的第2题和第3题3、生活练习:请同学们查一查,算一算250克的鸡蛋和250克花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4、小丽家这个月的总收入是3000元,买食品支出的的钱数占总钱数的60﹪,买文化用品支出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买玩具支出的钱数占总钱数的10﹪。小丽家这个月买食品,买文化用品,买玩具各支出多少元?你认为小丽家的这个月支出合理吗?如果是你,打算怎样支出?四、课堂小结时间过的真快,紧张又愉快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有什么问题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行了.自由练习,解答问题汇报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共同矫正答案,质疑解疑独立读题,思考,解答问题。交流汇报自己的解题方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讨论解答题目,汇报,共同矫正答案小组合作完成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谈自己的收获,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疑。板书设计蛋白质含量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250×36﹪250×36﹪=250×=250×0.36=90(克)=90(克)答:蛋白质约有90克。答:蛋白质约有90克。课题蛋白质含量(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深入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能力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难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课题1、口答分数小数的互化把小数化成百分数。0.251.40.123 (3)把分数化成百分数1/83/47/252、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导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生活中去应用数学,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师板书)二、应用题练习基础练习1、填空:(1)苹果的重量是橘子的20%,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 )是单位“1”的20%。(2)乙数的45%是甲数,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 )是单位“1”的3/7。(3)实际比计划节约了15%,实际相当于原计划的(  )。(4)今年粮食比去年增加了10%,今年粮食相当于去年的()2、六年一班45人上学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合格,合格的同学有多少人?读题、思考、口答共同校正正误自由汇报互化的方法明确本节课练习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自由读题,找到单位1,口答问题,校正答案回忆并解答有关分率的问题,汇报找分率的方法。共同交流,校正答案独立读题,分析题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提问:80%是把谁看作单位“1”?怎样求合格的同学有多少?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汇报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根据所给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指名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共同矫正答案重点练习1、老师买了2千克梨,葡萄的重量是梨的25%,买了葡萄多少千克?2、某小学今年植树600棵,根据下面的条件求出去年植树多少棵。(1)去年植树的棵数是今年的80%。(2)去年比今年少植30%。指导学生找数量关系,说清思路,正确解答3、一块长方形草坪,长30米,宽是长的70%。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指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求出宽,再求面积拓展延伸某商场二月份的销售额比一月份增加了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了10﹪,问三月份比一月份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还可进一步深化等量关系式;同时引导学生寻求别的方法来解决,如:假设一月份100元来做】三、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独立列式解答。汇报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看题,了解题目要求,找出已知条件,自由补充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题目全班讨论解决自由练习,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答问题。全班共同校正对错。讨论解题方法:30×70%×30重点交流:30×70%+30错在哪里?深入理解分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转化和假设的方法思考解答问题。小组内互相讲解,全班质疑讨论。谈自己的收获,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疑。板书设计蛋白质含量2百分数——分数单位1×百分之几=对应量百分数——小数课题这月我当家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用方程或算术法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经历数据调查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统计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生活情景引入,合作探究,归纳提高。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旧知引入1.用等量关系表示下列各题中的数量关系,只列式不计算。(1)一根绳子的2/3是40米,求这根绳子的长。(2)一桶油倒出20千克,刚好占全桶油的3/7,这桶油有多少?讨论:以上都是什么类型的问题?(板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指名汇报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导言:今天,我们就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来探究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二、探求新知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在假期中,你妈妈有没有把钱交给你,由你来负责当家?当家时会遇到那些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下列统计表,说一说,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家庭月支出统计表教师:看主题图与统计表中的信息,请你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分析,解答问题。师生共同交流解题思路。总支出×40%=食品500元总支出×()=水电气总支出×2%=书报自由交流,汇报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全班共同交流归纳: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方法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起学习兴趣联系生活,汇报自己的经历,进一步激发兴趣自由看表格,交流自己的想法利用已知的条件编题,初步建立解题思路交流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案,小组内互相讲解,完成题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解?交流:方程法X×百分率=对应数量算数法数量÷对应的百分率3.小结:我们这节课所解决的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问题?怎样用方程解答应用题?4.把上面的家庭月支出统计表填写完整。(同时问解题思路)三、巩固练习1. 完成统计表中的空格。2. 填一填。(1)学校里男生人数占51﹪。( )×( )=男生人数 ( )÷( )=全校人数(2)果园里桃树棵树是梨树的120﹪。( )×( )=桃树棵树  ( )÷( )=梨树棵树3.“练一练”第1—2题。4. 实践活动统计你家上个月的支出情况,支出项目可分为食品、服装、书包等。算算每个项目的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绘成统计表。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共同汇报从以上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想到什么?。  四、全课总结   解题时多想一想。解题思路不是唯一的,解题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只要多想想,我们就会从不同的角度,用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建立方程意识,明确算数法的依据归纳小结,明确方法用方程或算数法解题,完成练习,共同校正答案自由练习,交流反馈小组内合作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并解答共同矫正答案自由练习完成内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绘制表格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明确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多角度思维的意识。板书设计这月我当家总支出钱数×买食品的钱数=40%ⅹ   ×   500   =40%课题这月我当家(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即方程法、算数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练习深化,小组合作探究。情感价值观:学生合作学习,愿意交流,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掌握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的方法。并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数法解答百分数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1、说一说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用算书法解答呢?2、列方程,独立完成下列各题。(1)养鸡专业户王奶奶用2400个鸡蛋孵小鸡,结果有百分之五的鸡蛋没有孵出小鸡,孵出了多少只小鸡?(2)五(1)班跳远成绩优秀的有12人,优秀率为百分之四十,五(1)班共有多少人?二、练习深化理解(一)基础练习1、据统计,人们在饭店吃饭,一般会浪费10%的饭菜。那么该省上半年仅在餐桌上造成的浪费约是15亿元,照这样计算该饭店营业额为多少亿元?*什么叫营业额?*写出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法2、出示72页“练一练“的第5题,分析表格信息资料,提问: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然后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引导学生从第横行中的数据入手找等量关系:总本书×20%=科技类(2400)求出总本书后,再求出学科类和故事书占总本书的百分比。自由汇报,交流,明确解题步骤自由思考,明确单位一,建立等量关系,列出算式。共同交流,明确,完成练习,加深理解解题方法读题,明确“营业额”的含义完成练习,共同校正答案观察表格,分析,明确数学信息,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第横行中的数据入手找等量关系,解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二)重点练习1、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好24千米,占全长的40%,这条路长多少千米?2、甲村修一条水渠,已经修好80%,还剩下160米没有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3、东东看一本科幻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两天共看了8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4、玩具厂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儿童玩具2500件,多生产了20%。玩具厂四月份生产玩具多少件?(三)拓展提高。1、小婷读一本数学趣味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20%,第二天读了总页数的35%,这时还剩下90页没有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2、小东从家到学校,已经行了2/5,离中点还有120米,小东家到学校有多少米?一、课堂总结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全班共同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建立方程意识,明确算数法的依据归纳小结,明确方法用方程或算数法解题,完成练习,共同校正答案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理解题目的含义,交流解答方法。画图帮助理解题目含义,找准数量关系。找准数量、对应分率指名汇报思路,交流理解谈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这月我当家(练习课)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课题练习六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归纳整理,练习深化情感目标: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爱学习,愿意合作。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用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难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引入揭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课题二、复习归纳1、说一说,你掌握了有关百分数的那些知识。指导学生交流,归纳整理相关的知识*百分数的含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率问题*百分数应用题强调: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三、练习深化1、73页第1题复习百分数、小数、分数间的互化方法。在填写表格中的空格,对学困生进行辅导。2、做73页第2题用颜色涂出62.5%要指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涂。3、做73页第3题什么是命中率?怎样求命中率?你还知道哪些百分率的含义,你还能解决更多的百分率的应用题吗?补充其他的百分率应用题明确本节课练习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自由梳理知识,指名汇报自己一方面的理解整理自己的笔记自由汇报,交流,明确解题步骤,深入理解数量和分率之间的关系自由完成练习共同交流,校正答案独立读题,分析题意自由汇报有关百分率的含义,明确百分率公式,解答问题,校正答案。解疑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4、做第5题提问: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应除到哪一位?并指导学困生练习除。全班共同交流,校正答案 5、做第6题让学生估计一天中睡眠时间有几小时,在校时间有几小时,一天共有几小时。再实际算一算。这个结果和你的实际情况相符吗,你有什么感受?6、教科书第75页第8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7.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8.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三、总结评价。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独立列式解答。汇报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看题,了解题目要求,找出已知条件,自由补充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题目全班讨论解决自由练习,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答问题。全班共同校正对错。谈自己的收获,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疑。板书设计练习六百分数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应用课题练习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归纳整理,练习深化情感价值观: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爱学习,愿意合作。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用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决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难点: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揭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谁掌握的最好。板书课题二、复习归纳怎样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①找单位一②分析数量关系,写数量关系式③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或算式④解答三、练习深化基础练习:1、列式计算25吨的75%是多少吨?多少千米的50%是24千米?40米的65%是多少米?多少千克的18%是6千克?2、“水果超市里的百分数应用题”出示:老师买了2千克苹果,( )25%,买了梨多少千克?*你会补充一个条件吗? *请你根据不同的条件,分别列出计算梨的算式,同时指明板演。*集体反馈:①逐个校对算式。②你发现这些题目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交流重点练习1、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好24千米,占全长的40%,这条路长多少听老师的导言,明确本节学习内容自由汇报,交流,明确解题步骤和方法自由思考,明确单位一,建立等量关系,列出算式。共同交流,明确,完成练习,加深理解解题方法完成练习,共同校正答案从重点句入手找等量关系,解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千米?2、甲村修一条水渠,已经修好80%,还剩下160米没有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3、东东看一本科幻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两天共看了8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提高练习A“家电柜里的百分数应用题” 有一款家电组合:海尔彩电2000元,彩电的价钱是电脑的80%,音响的价钱比彩电贵20%。当时老师身边带了5000元现金,请你帮老师预算一下,老师带的钱够吗? B“减肥中的百分数应用题” 六(1)班的刘岩同学身高1.48米,去年的体重是50千克,今年上半年体重又增加了10%,经过暑假“减肥”,目前的体重终于减轻了10%,请问他的体重与去年相比是轻了还是重了? 三、总结评价。谈一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独立列式解答。汇报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看题,了解题目要求,找出已知条件,自由建立思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遇到困难的题目全班讨论解决自由练习,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答问题。全班共同校正对错。讨论解题方法:转化法假设法深入理解分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转化和假设的方法思考解答问题。小组内互相讲解,全班质疑讨论。谈自己的收获,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疑。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题①找单位“1”②分析数量关系,写数量关系式③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或算式④解答课题数学与购物估计费用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2、体会解决问题对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探索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估算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方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数学热身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比赛,看看哪位同学反应最快。(多媒体出示算式)715+265--282=7984992÷24=280.33×990=35揭示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几个生活片段,感受估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某超市的购物柜台前;金龙鱼浓香花生油5升装79.8元/桶;妈妈要去看长辈,一共是7家,自己家也带一桶,于是妈妈准备买8瓶金龙鱼浓香花生油5升装;妈妈的钱包里全是100元的人民币;我应该提前准备好多少张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79“数学与购物之估计费用”,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三、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学生自学课本。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课本中一共给我们提供了几种估算方法?(指名说)大家判断它的对与错学生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是怎样估算的。听导言,明确本课所学学生解决问题,说一说为什么。明确要求指名举例说计算方法,然后师生一起给这种方法起名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多媒体出示练习题。(P80试一试。)4、小结: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各有各的特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四、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出示袁阿姨准备用70元钱买一袋米和一瓶食用油。大米标价每袋32.40元,食用油标价每壶45.80元。他看了看价格标签,就知道自己70元不够付。去尾法,可以去十位后面的数,也可以去小数部分。五、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总结,加深印象袁阿姨用的估算方法是()估算过程()估算的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估算很重要我们要学好估算。板书设计估计费用去尾法:16+13+8+23+6+3≈10+10+20=40(元)(最少)进一法:16+13+8+23+6+3≈20+20+10+30+10+10=100(元)(最多)四舍五入法:16+13+8+23+6+3≈20+10+10+20+10+0=70(元)(接近)凑十法:16+23+13+8+6+3≈40+20+10=70(元)(接近)凑五法:16+13+6+8+3+23≈15+15+15+25=70(元)(接近)课题购物策略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策略”。师: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让学生观看田忌两次赛马的情境,田忌在第二次赛马中获胜靠的是什么?二、师生互动,探究购物策略。1、师:如果让你去买可乐,你会选择去哪一家商店买呢?师:去哪一家商店买才是最佳选择呢?我们先别急着下结论,请同学们先解决下面的4个问题后再回答好吗?出示问题:①要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②要买1瓶饮料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③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你会建议他去哪家商店?④我们班要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一瓶200ML的饮料,去哪个商店购买合算?2、全班交流(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学生观看赛马的情景,感受策略的重要性。感受情景,明确各个商店的优惠政策。学生独立完成,组交流计算方法。小组派代表汇报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2)你们能说说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吗?(3)解决完这四个问题之后,你认为应该如何选择商家?(4)在这个例子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购物策略?三、研究随机应变的策略妈妈要买一件上衣260元,现在有4家折扣店销售,世纪联华:8折销售;丹尼斯:直降80元;家乐福:满100元减30元。妈妈去哪家店买合适?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购物的策略,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策略的运用是很广泛的。在国家的发展建设中,好的策略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在军事中,应用好的作战策略,使战争取得胜利;同学们在学习中,应用好的学习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们学习了购物策略,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启示呢?分别算出各个商店需要的钱,再进行比较。要根据商家的优惠策略和所要购买的东西来选择商家货比三家算一算,说明理由。回顾整节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学习购物策略的板书设计购物策略问题(1)甲商店:2.00元    乙商店:2×0.9=1.8(元)    丙商店:2元问题(2)甲商店:10元   乙商店:(10+2)×0.9=10.8(元)   丙商店:10+2=12(元)问题(3)甲商店:3×10=30(元)乙商店:(10+2)×3×0.9=32.4(元)丙商店:(10+2)×3×0.8=28.8(元)问题(4)丙商店,因为超过30元的商品到丙商店会便宜些?课题包装的学问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利用图形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2、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教学重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教学准备相同的糖果盒、包装纸、实物物投影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中国人有句俗语:人靠衣服马靠鞍。衣着对于一个人来叫实在是太重要了,那么商品需不需要包装呢?当我们走进大富源时,你的双眼总是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这是为什么?包装可是真有学问啊!(出示课题)二、进入角色,各抒已见  投影出示问题:   下面就请你展示自己的能力,为“好滋味”糖果公司的糖果礼盒设计外包装皮,两盒包成一包,你觉得怎样设计才能使公司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呢?能谈谈你是怎么想的吗?    师:也就是说外包装只要好看就行是吗?  那怎样包才能使包装的成本降下来呢?   怎样才能节约包装纸呢?   幻灯出示要求:让我们一起动动手,看一看谁的想法最棒!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学生对包装的含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想法一:包装应该尽量美观学生想法二:包装的成本还应该尽量降低,这样才有使糖果的价格降下来,消费者才能喜欢购买节约包装纸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动手实践   1.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学具(长方体纸盒和包装纸),先自己包,再与小组内的成员,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最佳方案。   (教师深入,了解各小组的实际情况)2.组织汇报3、三盒糖果怎么样包装最节约?四、质疑,探究将十盒糖果叠放在一起时,会怎样?五、实际应用。   你能给“好滋味”糖果公司的总裁提点建议吗?如果有,请你把想法写成建议书或书信的形式。用手中已有的材料包一包,量一量,算一算学生代表认真回答学生寻找规律,说出想法把面积大的面重叠起来,就能节约包装纸。通过实践发现两侧面长方条形的面积过大,应该将糖果盒再平均分成两组将较大的侧面重合再包装。学生写一写,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印象板书设计包装的学问两盒糖果的包装方案有三种:   A、(长×宽×1+宽×高×2+长×高×2)×2   B、(长×宽×2+宽×高×1+长×高×2)×2   C、(长×宽×2+宽×高×2+长×高×1)×2课题数学与购物 实践活动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利用图形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2、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教学重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学方法计算法、演示法教学准备相同的磁带盒、包装纸、实物物投影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言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两盒三盒磁带的包装问题都难不住大家,现在老师要准备把四盒磁带包成一包,你能在不摆磁带的情况下想象出它有几种包装方案吗?二、动手实践1.实际操作答案不统一,我们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   师到小组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2.汇报要求:在组内互相说一说,派代表班内交流。不用计算,观察这6种摆法,你能知道哪一种方案最节约包装纸吗?为什么?异口同声地回答能(3种、4种……) 6人小组合作,一起动手摆出了包装方案。在摆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互相帮助。发言的学生可以看着自己磁带的摆法说出他的包装方案需要几个A面,几个B面,几个C面,其余同学可以补充。一类,遮住的都是6个面,可以清楚地比较出第一种摆法最节约。第二类,遮住的都是8个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你发现什么规律?总结:在包装的过程中重叠的面越大就越节约,但是在摆放的过程中,有时最大的面会发生变化,此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始终使重叠的面是最大的面。三、课后余味   出示问题:(数学书83页)    把8个磁带盒包成一包,你能想出几种包装方案,哪一种方案最节省包装纸?   四、家庭作业到超市中调查,看看哪种商品的包装不够节约包装纸,为它设计一个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并思考: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包装?在包装的过程中重叠的面越大就越节约明确方法,加深印象想一想,摆一摆,计算各种摆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实践活动草图方法:课题七统计扇形统计图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能从中获取正确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2.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3.通过解决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判断。教学方法操作、探究、合作教学准备1.课件。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机等工具。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扇形统计图。二、教学新知:1.课件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自1990年至今,我国青少年肥胖指数急剧增加,造成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而日本青少年身体条件的各项平均值高于我国。看到这条信息你有什么想法?问:从图中你获得那些数学信息?请完成84页的统计表2.扇形统计图。(1)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师:巡视、个别辅导。(2)交流、反馈。师: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能获取那些信息?(3)认识扇形统计图。师:老师也绘制了一个统计图,可是和你们绘制得不太一样。(出示教材第84页的扇形统计图)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统计图吗?仔细听生答:1.加强体育锻炼。2.多喝牛奶,少吃高热量的巧克力。3.……自由回答,相互补充小组合作完成。全班反馈交流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生自由答可以从条形统计图中清楚的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师:从扇形统计图中,你获得那些信息?和条形统计图的一样吗?问:你认为那种统计图更好?小结: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3.小练习。课件出示:(1)教材第85页“说一说”的第1.2.3小题。(2)教材第85页的“试一试”。师:结合学生回答,适当板书。三、巩固练习1.出示课件。光明小学六.2班图书角图书扇形统计图。2.出示课件。集每村2000年各种无公害蔬菜的产量统计表。师:巡视学困生。问:表示“珍珠西红柿”的扇形面积为什么最大?表示“樱桃萝卜”和“翡翠黄瓜”的扇形面积为什么相等?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扇形统计图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但它不能像条形统计图那样清楚的表示出每种食物的具体摄入量。随机指名回答全班交流随机指名回答,纠正小组合作完成。交流反馈。认真审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认真观察统计表。根据题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全班交流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特点:能清楚地看到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课题奥运会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获取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2、理解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重难点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统计图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你能说说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学过的统计图的知识。(二)看图分析,回答问题1、大家都知道2008年在我国召开的第29届奥运会,在奖牌榜上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年。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近几届奥运会的获奖情况。2、电脑课件呈现下面三幅统计图。  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的内容。正确选择使用。3、提出(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5~29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听导言明确学习内容回答评议补充让学生读读表中的信息老师: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下面三幅统计图。学生弄清以上问题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再计算问题,全班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4、课堂小结(1)归纳三种统计图各有的特点。(2)说明在实践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3)组织学生交流练习(三)学习制作统计图。说一说各小题分别要表示的内容,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第(1)小题,表示各种数量占问题的百分之几,应该选择扇形统计图。第(2)小题,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第(3)小题,表示身高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统计图,学生展示汇报。先看图独立计算再与全班学生交流学生要充分的发布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谈一谈学生制作统计图,学生展示汇报。板书设计奥运会条形统计图明显的看出得的金牌数折线统计图明显的看出奖牌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看出奖牌的分布情况课题中位数和众数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理解并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会求中位数与众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过程与方法:能够知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并能根据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服务与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位数与众数的意义。2、对统计量的选择能力。难点:对众数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初步感受平均数的局限性。出示问题:草地上有五个人在玩游戏,他们的平均数是10岁,请你想象一下是怎样年龄的五个人在玩游戏?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图片:这些人年龄分别为1岁、3岁、3岁、3岁、40岁。请同学交流一下:用平均数10岁描述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合适吗?为什么?二、创设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中位数和众数。1、与学生一起欣赏图片组:小淘气应聘记。A:应聘广告:月平均工资1000元。B:勤奋工作,满怀喜悦去领工资。C:思考:怎么这么少?才600元。D:找财务部门理论。E:出示公司工作人员月工资一览表(11人,内容略)3、启发思考:你认为用怎样的数反映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比较合适?B:教师在肯定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除了平均数以外,数学上还有两个统计量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就是“中位数”和“众数”。学生听问题小组交流学生交流巩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校组内交流汇报学生欣赏图片了解题意思考问题2、观察表格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思考:1000元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大部分人的工资不到1000元呢?用1000员反映公司员工的月收入合适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A: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C:理解“中位数”及“众数”的概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归纳板书: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的中位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这组数的众数。教师小结:数据650处于中间,反映的是中等水平的工资,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6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体现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三、解除疑惑——对中位数和众数的再认识。师生共同完成三组练习。师生小结:四、解决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2、一组学生1分钟跳绳次数如下:234、133、128、92、113、116、182、125、92。(1)分别说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的表示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五、小调查:在一些比赛中,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在计算剩下得分的平均数,把它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b%K-J(A4z#M6@-d3~0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指读、齐读。D:学生找出员工收入的中位数及众数,与平均数比较,感受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4、学生交流得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及众数的方法,并说说自己还存在哪些疑惑。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中位数、众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众数不唯一,也可以没有。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可能是同一个数。1、学生谈一谈课前草地上几个人年龄的平均水平用哪个数反映比较合适。学生根据数据特点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后,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开展调查活动,便于再次的交流讨论,也使其体会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中位数和众数在所有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课题练习七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2.使学生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看懂统计图,体会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2、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二、教学练习七1、教科书第90页第1题。(1)出示统计表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呢?(2)因为这里要表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所以要用折线统计图。(3)组织学生讨论其他两个问题2、教科书第91第2题。(1)生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再解决第(2)个问题。(2)教师小结学生做题情况,表扬有代表性的学生,汇报评议补充回答评议补充(1)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讨论: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好?并说出理由。(2)同桌合作,完成折线统计图。(3)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再计算问题,全班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教科书第91页第3题。(1)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店营业额的平均数。(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但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能否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明理由,而不必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4、教科书第91页第4题。(1)个统计图,让学生读图(2)组织学生交流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有关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先看图独立计算再与全班学生交流学生要充分的发布自己的见解。自己读图,想一想了解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独立审题解决集体汇报各抒己见谈一谈明确作业要求板书设计练习七扇形统计图课件课题了解同学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这是一个以“了解同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综合运用统计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综合运用统计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提出问题阶段(主题:你了解班里同学的情况吗?)1.想一想列出你想调查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想调查的问题分析:调查的问题要贴近生活,便于了解实际情况。2.议一议汇总所有的问题,确定全班要调查的问题。二.调查研究阶段1.内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2.方法:把全班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分别开展各个问题的调查和统计。3.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设计调查表后,要组织学生先交流再调列出调查的问题(1)每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2)每个同学的生日在那个月?(3)每个同学的家距学校有多远?(4)每个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5)同学中哪几个姓氏较多?汇总所要调查的问题明确调查内容(1)全班分成生日组、身高组、家校距离组、电视节目组和姓氏族等。(2)各组设计调查记录表,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查,以防学生混乱。三.交流阶段1.组织交流从以上调查中你发现了什么?2.组织描述运用数据描述班里同学的情况。四.教师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希望同学们平时多观察生活,多发现问题。录下来。(3)求出每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并进行分析,判断哪一个能够最好的描述此组数据。各组交流调查统计情况学生都能充分的说能够用数据描述班里同学的情况,说一说有什么发现。汇报:用平均数描述每个同学的身高是有意义的,但用平均数描述每个同学的生日在哪月就不如用众数好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被激起探索发现的愿望板书设计了解同学一.提出问题阶段二.调查研究阶段三.交流阶段课题总复习数与运算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巩固和加深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内容1.请同学们回忆本学期学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要求尽量详细的概括所学知识。可以用文字、画图、表格等形式表示。指名2—3名学生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整理。①尽量纪录的详细(包括文字、举例等),避免漏掉内容。②有意识的按照类别进行板书。二:复习“数与运算”部分的分数乘法出示复习目标、自学指导。(课件)(一)出示复习目标(二)出示自学指导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2)分数乘分数3.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确定单位“1”。(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自学,可在组内交流,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知识的应用和拓展1.请你结合整理的网络图,给每个知识点举个例子。2.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中“数与运算”部分分数乘法的题目。3.结合例子,尝试总结一些数学方法。巩固练习: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个乘数吗?能否举例说明?4.结合网络图反思。①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进行解决?②对于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写在“问题银行”里面。四、展示与交流将整理的网络图贴在板报上,教室内展示,在复习时可以随时根据网络图进行系统的复习。五、谈收获学生尝试自己举例子说明问题a.理解题意,明白题目中蕴含的知识点。b.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自己做题的思路和想法。判断:并举例说明。畅谈本节课收获。板书设计分数乘法-------复习课1分数乘法的意义。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2)分数乘分数课题数与运算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巩固和加深对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巩固百分数的认识。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今天我们接着复习数与运算部分。今天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数除法、分数混和运算以及百分数相关知识:二、复习1.回顾知识点(1)分数除法包含哪些相关知识?说说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分数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你能举例说明吗?(2)分数混合运算包含哪些知识点?指导学生汇报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何简便运算、如何用方程等。(3)百分数部分有哪些相关知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小练习:分数、百分数、小数三者之间互化。2.指导学生做题(1)讲答题要求计算时要做到又快、又准、又美观。边做边思考:做完这些题,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发现?明确复习目标快速回顾“分数除法”学习中两个内容: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2、分数运算时,整数运算律一样试用。3、分数运算可以利用方程解决。学生做题观察发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3.总结发现(1)分数除法题分类: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2)分数除法容易出现的错误:除数为整数。(3)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小于1的时候,商就大于被除数;除数大于1的时候,商就小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的时候,商就等于被除数。(4)分数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有中括号和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三、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疑问吗?交流汇报:谈收获、说质疑。板书设计分数除法------复习课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算。课题空间与图形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复习单位间的换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3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   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水立方,它能让你联想到我们本学期学习的哪部分数学知识?看来同学们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关于长方体的知识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二、回顾整理   1、集体回顾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习了关于长方体的哪些知识?   2、分组整理   我们在这一单元中,就是从这四大方面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正好我们可以分工合作,一起整理这四部分知识。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温馨的小提示:   3、集体展示交流  (1)特征: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追问: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吗?    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1、特征、表面积、常用单位和换算、体积(容积)2、(1)由四名小队长抓阄决定小队所要整理的内容。(2)小队内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先讨论需要整理哪些知识?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能够清楚又美观?然后由组长负责认真记录。 3、由组长开始轮流发言;在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意见不一致时,“以大局为重”,商量解决,必要时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2)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不是总是算六个面的总面积,生活中有没有不算六个面的情况。   追问:算五个面的时候,少算的面一般是哪一个面,应该用什么条件去算?(游泳池贴瓷砖,粉刷教室,无盖的手提袋)   算四个面时一般算哪几个面,应该用什么条件去算。   (3)常用单位及换算:长度、面积、体积;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的位数。(4)体积:体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它与容积有什么不同?三、应用最近,我决定定做一个四周是玻璃的无盖鱼缸,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整理如下:   (1)如果把金鱼缸放在柜子上,需要在柜子上留出多大的面积?   (2)制作这个金鱼缸需要多少玻璃?   (3)把金鱼缸放在客厅需要预留多大的空间?   (4)如果忽略厚度金鱼缸大约可以装多少升水?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鱼缸的哪些信息?四、总结同学们刚刚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和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有联系的最基本的知识,你们认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说说对表面积的认识。表面积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长方体一般情况下都算几个面。说出体积公式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占地面是多少?容积是多少?(长1.5米,宽5分米,高8分米快速的在练习本上解决这几个问题。独立计算,集体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自己是否出错,交流自己出错的原因并改正。组长交流错例。   板书设计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课题统计学校设计者 教学目标1、巩固和复习统计知识。进一步理解中位数、众数。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4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对本学期学习的统计图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统计图)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扇形统计图的应用?二、复习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2、指导读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数学信息3、中位数和众数:说说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4、如何求中位数和众数。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是奇数个数据,中间的数就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是偶数个数据,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有可能是多个众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三、具体练习:师出示:五年级2班同学今天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排球比赛,老师带来了一组同学的成绩,出示统计表:(示第一组) 姓名李明李强陈文文贤赵军赵明卫华国庆赵丽 分9810099100101929102100 数981009910010192513102100  98100991001019251310210015观察这组数据,你能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吗?追问:有没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四、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分小组计算,寻求其他方法。板书设计统计1、扇形统计图2、中位数、众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