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司马光》教案 (1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司马光》教案 (15)

‎24 司 马 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等多种途径理解词句的意思,生生、师生互动交流,重点放在故事的高潮部分,理解全文大意,掌握古文的主旨。‎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形式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  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教学难点】‎ ‎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司马光图片。‎ ‎  同学们,看着这幅画像,你想知道什么?‎ ‎  预设:想知道他是谁?哪个年代的人?‎ ‎  小结:这个人就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谁呢?老师把他的名字写下来:司马光(板书)。谁来读一下?‎ ‎  同学们,你们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 ‎  预设:司。‎ ‎  小结:复姓司马。‎ ‎  谁来说说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呢?‎ ‎  预设:司马光砸缸。‎ ‎  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光》,看看你还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人物介绍引出故事,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2页,先自读课文。希望大家遇到生字词能多读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同学们的朗读情况。‎ 出示生字:‎ sī司 tíng庭 dēng登 diē跌 jiē皆 zhòng众 qì弃 chí持 指名读 齐读 去拼音读 领读 预设:联想记忆字形,如:跌=+失 三人为“众”‎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不错,再浏览课文,谁来说一下这篇课文和别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  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板书:简练)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现在,请听老师范读,你们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停顿,做上记号。‎ ‎  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看作的停顿记录是否合适。‎ 课件出示:‎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5.现在的感觉和刚开始自己读不一样了吧?古文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 再试试……(齐读)‎ ‎6.谁能给大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结:司马光砸瓮救友。‎ 设计意图:‎ 在正确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而学会总结课文内容。‎ 三、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  预设:事情发生的地点(院子里)。‎ ‎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庭”。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我们把它做上记号。‎ ‎  故事里的人物——“群儿”。‎ ‎  这群孩子在做什么?哪个字能说明?——“戏”。‎ ‎  “戏于庭”就是……(抽学生翻译)“于”就是“在”的意思。‎ ‎  谁能把我们刚才理解到的信息连起来,给大家说一说?(翻译全句)出示:‎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 ‎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肯定是玩得非常……(生:开心、高兴)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 出示:群儿戏于庭。‎ ‎  教师指导阅读(心情更加愉快,语气再高兴点儿)。‎ ‎2.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过渡)‎ 指读(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注意:“足跌/没水中”的停顿(指导:范读、齐读)。‎ ‎(2)原来,院子里有个大家伙,是什么?——“瓮”。‎ ‎  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义的?——注释(齐读)。‎ ‎  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  还可以结合课文插图看看“瓮”的样子。‎ ‎(3)在本句中,还有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弄明白的?‎ ‎“足”“跌”“没”……(汇报学习情况)‎ ‎(翻译本句)一个小孩爬到瓮上,失足落入瓮中淹到水里。‎ ‎  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瓮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着急)那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一读,尽量读出紧迫的感觉来?(抽读、范读、齐读)‎ ‎3.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抽读(课件出示:众皆弃去)。‎ ‎(1)范读、自读、反复读,“其义自见”,试一试。‎ ‎(2)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皆”“弃”“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众皆弃去”。‎ 板书:众  弃  去 ‎(翻译)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 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进一步理解体会)‎ ‎4.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合课文插图看看司马光的动作、神态。‎ 情景感悟:请一位学生上台模仿。‎ ‎(1)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2)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3)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  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瓮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  小结:原来砸瓮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的这口瓮砸得好!‎ ‎5.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  同学们想象一下:“水迸”是什么意思?水从瓮里向外涌出。‎ ‎(板书)儿  得活 ‎6.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 ‎7.从司马光砸瓮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板书:沉着 勇敢)‎ ‎  根据回答指导阅读:那你们能不能也来沉着、冷静地(或带着佩服的语气……)读一读呢?‎ 设计意图:‎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走进故事,创设情景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 四、课堂小结,讲述故事。‎ ‎  《司马光》这篇古文篇幅极短,同学们是否可以发挥想象,再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呢?大家先想一想,想好了对同桌说一说,让他提出建议。‎ ‎(教师巡回指导)动作、心理、语言……‎ 设计意图:‎ 生动的故事配上精彩的动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五、指导背诵。‎ ‎1.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读课文也一定要读得声情并茂,并要懂得加入自己的体会。(领读)‎ ‎2.“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 ‎3.(指导背诵方法)同学们都背得很认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合适的背诵方法。老师背诵类似的古文,一般会先想想故事的内容,再背。想一句,背一句,就容易很多。不信,我们来试试?(教师说句意,学生背对应的句子)‎ ‎4.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吧!(齐背)‎ 设计意图:‎ 背诵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特点,进一步领略古文的魅力。‎ 小结:理解本课内容的方法。‎ ‎1.结合注释诵读理解。‎ ‎2.结合现代白话文故事理解。‎ ‎3.看课文插图进行联想。‎ ‎【板书设计】‎ ‎24 司 马 光 众:弃  去 光:持  击  破  (沉着 勇敢)‎ 儿:得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