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的小车》说课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的小车》说课稿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小车》说课稿 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运动的小车》。‎ 一、说教材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包括让物体运动起来的动力和阻碍运动的摩擦力。本节课将从能量的角度去研究运动的物体,同时也是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聚焦板块通过一些生动的现象,如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并指出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引出研究我们的小车或其他物体有能量吗?‎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不同敲击速度下的音叉震动情况,体会“小槌运动的越快,传递给音叉的能量越大”;通过观察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后的距离,体会“小车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 研讨活动,学生通过对象不同、实验现象不同的两个对比实验,都会发现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运动速度的关系,即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能量越大。‎ 拓展板块,教科书用一段说明性文字给出了关于能量的知识。第一句话是让学生明了一切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不会构成我们身边变化的世界。第二句话是告诉学生自然界的能量丰富多彩,例举了包括本单元涉及到更多的一些具有能量的事物和现象。最后用一句话告诉学生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比如,它们被储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中。‎ 二、 学情分析 不少儿童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发光、发热的物体是有能量的,也听说过光能、水能、风能等,但是在儿童的认知中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概括性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2.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四、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难点:通过观察具有能量的物体所产生的现象来认识、理解能量。‎ 五、 说教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 ‎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 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六、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 七、 说教学过程 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用课件展示图片:飞速前进的赛车、子弹把盘子击破、被风吹弯的树、滴落的水珠。]‎ ‎1.提问:同学们看完图片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物体都在运动。)‎ 飞速前进的赛车、子弹把盘子击破、被风吹弯的树、滴落的水珠,这些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板书:运动 能量)‎ ‎[用课件展示图片:小车、橡皮筋球、音叉]‎ ‎2.提问:小车或其他物体具有能量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以运动的小车为载体来认识能量 《运动的小车》(板书:运动的小车)‎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教师实物出示:音叉、橡皮槌、小车](简单的介绍音叉让学生熟悉)‎ ‎1.提问:它们什么时候会具有能量?通过什么现象说明它们具有能量?‎ ‎(预设:运动着的橡皮槌和小车具有能量,音叉有声音、小车能前进等)。‎ ‎2.敲击实验 ‎[课件出示图片及活动1. 缓慢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2.较快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3.快速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 ‎(1)提问:用橡皮槌敲击音叉,你怎么做到“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 ‎(小组交流,比划并感受缓慢地敲和快速地敲手部的力度,建立起缓慢地敲就是轻轻地敲,快速地敲就是重重地敲的认识。)‎ ‎(2)提示不要太用力敲击音叉。‎ ‎(3)分组研究:研究用不同速度挥动橡皮槌敲击音叉时,有什么现象?(预设观察能发现声音大小的变化、振动大小的变化)‎ ‎(4)交流: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橡皮槌具有能量?(敲击的速度越快,代表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大,转化为声能也越大,音叉的振幅越大,反映出声音也越大;相反,当敲击的速度越慢,代表运动的橡皮槌具有的能量越小,转化为声能也越小,音叉的振幅越小,反映出声音也越小。)‎ ‎2.撞击实验 ‎[教师课件出示材料]‎ ‎(1)提问:有了这些材料,可以怎么做这个实验?(生分组讨论)‎ ‎(2)交流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过程。(怎样确定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的终点 位置?可以将木块被撞击滑行后离起始位置最近的一点确定为终点位置。)‎ ‎ (3)观看实验视频。‎ ‎(4)温馨提示:‎ ‎①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其他标记,释放小车去撞击木块。‎ ‎②用小旗或其他标志标记木块被撞后的位置。‎ ‎③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5)解读记录表,指导记录。‎ ‎(6)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及我的发现。‎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1.提问:橡皮槌和小车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能量?我们是怎么知道的?(预设:挥动着的橡皮槌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从橡皮槌敲击音叉时声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动强度大小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从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的滑行距离可以判断能量的大小。)‎ ‎2.提问: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预设:缓慢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小,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小;快速挥动橡皮槌时,橡皮槌具有的能量大,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大。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小,具有的能量越小,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小;坡度越大,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越大。)‎ ‎3.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四)、拓展(预设4分钟)‎ ‎(1)教师小结:挥动的橡皮槌、运动着的小车具有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板书: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出示图片,提问:运动的小车、充足气的气球、拉伸的橡皮筋等都具有能量,说一说怎样判断它们具有能量?(动着的小车可以把物体撞倒,可以行驶一段距离等;充足气的气球具有能量能驱动小车,放手后能飞行等;拉伸的橡皮筋具有能量能驱动小车,被拉伸后的橡皮筋弹到会痛等。)‎ ‎(3)生活中还有一些可能并不容易被识别的能量,比如,它们被储存在食物、燃料以及一些化学物质中。(板书:能量还存储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八、板书设计: ‎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6. 运动的小车 运动 能量 ‎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 能量还存储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以上是我对《运动的小车》这节课的说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