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 整百数)▏沪教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 整百数)▏沪教版 (2)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乘整十数、整百数1‎ 一、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整十数是个位是零的多位数,整百数是整十数的特例。一位数乘整十数、乘整百数的问题为后面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问题和乘法估算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后期乘法估算问题做好铺垫。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分别有两个计算模型:“推算”以及“同数连加”,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2.学生实际:‎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并且在概念层面上对于乘法的意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利用“几乘几”就是“几个几相加”这样同数连加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困难不大。而“推算”法,学生很容易能从技术方面进行计算,但是对于其表示的意义,在理解与表达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并熟练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 ‎2.理解推算:从4×3推出4×30,锻炼类推能力。‎ ‎3.通过陈述所学内容,培养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从4×3推出4×30的积 三、板书设计:‎ 乘整十数 ‎ 4×30= ‎ ‎ 同数连加 推算 ‎ 30+30+30+30=120 4×3=12‎ ‎ 4×30=120 4×30=120‎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5个十是( );12个十是( );‎ ‎280是( )个( );‎ ‎360是( )个( );‎ ‎(2)3×6=( )+( )+( )=( );‎ ‎4×9=( )+( )+( )+( )=( )‎ ‎①这两道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小结:乘法可以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解决 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 通过复习数的组成以及乘法的概念意义为接下来一位数乘整十数方法的探究做好铺垫 评价观察点(学习习惯):对旧知的掌握情况 ‎(一)出示点图 ‎1.你知道这里有多少个小圆片吗?如何列式?‎ 学生列式 学生回答 二、算法探究 对应目标:1、2‎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3.揭示课题:乘整十数 ‎4.将你的计算过程记录在本子上 ‎(1)资源呈现 ‎(2)你看懂了哪种方法?‎ ‎(3)你能给这些方法取个名字吗?‎ ‎4.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利用乘法的定义——同数连加来计算;也可以先想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推算出结果。‎ ‎5.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尝试 预设:‎ ‎①4×3=12 ‎ ‎4×30=120‎ ‎②30+30+30+30=120‎ ‎4×30=120‎ ‎③4×30‎ ‎ =30+30+30+30‎ ‎ =120‎ 学生交流 通过学生亲自经历利用已有经验与知识自主尝试一位数乘整十数的过程,加深“同数连加”与“推算”两种计算模型的认识与应用。‎ 评价观察点(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愿意自主探究并流畅表达算理的情况 ‎1、计算 ‎(1)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 ‎ ①4×30 ②90×2‎ ‎(2)用“推算”的方法计算 ‎ ③50×7 ④7×50‎ ‎(3)资源呈现 分小组计算 反馈交流 学生交流 三、实际运用 对应目标:1‎ ‎(4)你对第三/四两个算式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在乘法算式中,因数互换位置,积不变 ‎2、口算 ‎2×60= 3×50= 5×70=‎ ‎4×30= 9×20= 8×40=‎ ‎(1)你们在口答时有没有快速计算的技巧?‎ ‎3、三纸板鸡蛋一共有几个?‎ ‎(1)要求三纸板鸡蛋一共有几个?要先知道什么条件?‎ ‎(2)列式解答 ‎4、每所小学得到多少个新鲜鸡蛋?‎ ‎(1)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2)资源呈现 快速口答 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 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 同桌讨论 反馈交流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充分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两种计算模型,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寻找到快速计算的诀窍,从而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评价观察点(学业成果):能准确运用两种计算模型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况 四、课堂总结 对应目标:3‎ ‎1、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2、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 反馈交流 练习设计:‎ ‎1.一起作业APP 教学反思与重建:‎ 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只是从技术层面知道了计算方法,但无法准确表达计算方法下的含义。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流畅而自然的,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将课堂放开给学生,但是在“推算”这一方法的推进过程中,我缺少了让学生表达算理的过程以至于学生对于该方法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另外在练习的设计上也显得过于简单,缺乏层次性,在这部分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系统性地再设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