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美术三上《第13课 化平凡为神奇》word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小学美术三上《第13课 化平凡为神奇》word教案

第 1 页 共 3 页 第 13 课 化平凡为神奇教案 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评价建议 1. 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 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 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 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 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 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1 月 15 日——11 月 16 日 活动一: 1. 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活动二: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 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 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活动三: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 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 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 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课后拓展 1.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 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札记:我向学生们展示了历届学生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我告 诉他们这也是三年级的同学做的,只要肯动脑,你们会做出更好的。受到了鼓励,孩子设计 的思路非常广,效果图画得很好。我很庆幸自己积攒了这么多的学生作品,这些积累工作永 远有效。 第二节 施教时间:11 月 17 日——11 月 20 日 第 2 页 共 3 页 活动一: (出示范例) l 同学们,这件工艺品漂亮吗?(漂亮) l 这件工艺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人物) l 你们能不能看出这件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可让学生用手摸一摸] [学生小结] 那么,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得呢?[学生自由猜] 小结:这么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用一些废弃物做成的。 活动二: 1. 材料展示: 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旧之后都会被我们丢弃掉,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学生交流] 你今天都带来了哪些废旧物品?[学生展示] 2. 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废弃物都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分析造型与色彩] 3. 构思练习 [讨论形象的组合与材料的选择] 出示几样大小不同的废弃物,请学生进行联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一个简单的草图。 交流构思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的感想] [出示形象] 谁来帮老师设计一下,这个形象的每一步我都该选择哪些材料最合适?[学生交流并可以动 手来试一试][鼓励学生大胆去研究、试验] 4. 制作步骤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将自己手中的废弃物来设计一下使其变废为宝呢? 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进行制作呢?请同学们分组交流拿出制作方案来。 请学生进行小结。 5. 欣赏 课本中就有许多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的工艺品,请大家来欣赏一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我 们学习。 小结:我认为在这些工艺品中一些小的装饰运用的十分巧妙,真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都可以运用什么材料来做小的装饰呢?[学生交流] 活动三: 我要开一个工艺品商店,我这个工艺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艺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都是用废弃物来制作而成的。而你们就是这些作品的设计师,好,就请大家快动手吧。 l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几个人完成一件作品。 能力弱的同学可以进行临摹制作,也可以制作的形象简单。 [放音乐] 小结: 今天是我们工艺品商店开业的日子,请大家来当顾客选择你最喜欢的工艺品。[评析] 化平凡为神奇教学设计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第 3 页 共 3 页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2、合理运用各种材料。 教具学具: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 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 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 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 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 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 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五、课后拓展 1、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 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札记: 评价时我说:“如果不知道我真不相信这些工艺品是利用废弃物制作而成的,由此可见每一 样东西只要我们能留意加以精心的设计就能将其变废为宝。”这句有些夸大事实的话学生却 很爱听,因为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努力。所以说,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成为促进学生创造 力发展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毁灭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