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 古诗三首【教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 ‎2‎ ‎1.会认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5.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燕子 ‎2‎ 荷花 ‎2‎ 昆虫备忘录 ‎1‎ 口语交际 ‎1‎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的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 习作 ‎2‎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语文园地 ‎2‎ ‎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2.能运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识记“‎ 10‎ 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3.能辨析近义词,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4.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10‎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 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分小组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融、燕、崇、溪”等。“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横;“燕”的上面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崇”的下面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用彩色突出这些易写错的部分,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 ‎2.朗读教学 三首古诗朗读起来轻快而愉悦。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教师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绝句》一诗的前两句,朗读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点落在“燕子”一词上,拉长重读“燕”字,轻读“子”收尾,读出燕子的轻巧灵动;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惠崇春江晚景》第一句中“竹外桃花”要一气呵成读完,重读“花”字,“三两枝”慢读,读出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二句中“暖”字要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引出“鸭先知”;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 10‎ ‎《三衢道中》第一句重点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第一个“日”字读得稍长一点儿,稍重一点儿,语调上扬,读出“晴”带来的意外之喜;第三句语速加快,重读“路”字,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3.语言运用 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自主理解有难度的词语,并将主要景物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认识三衢山,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三衢山风光图片。‎ 宋代诗人曾几在游览三衢山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衢道中》。‎ ‎(2)板书诗题,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欣赏三衢山风景,初步感知三衢山之美,为下面学习古诗做铺垫,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学生评价朗读效果,教师点拨易读错的生字。‎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10‎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完成自学,结合教师范读,学生可以从读正确变为读出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反复识字。‎ 板块二 走进古诗,寻“三衢”美景 ‎1.课件出示思考提示。‎ 课件出示:‎ l 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他沿途看到了什么?在课本上用“”画出来。‎ l 请画出诗人游玩的路线。‎ l 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1)游玩的时间。‎ ‎①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梅子黄时”是指什么时候?拓展诗句,理解“梅子黄时”。‎ 课件出示:‎ l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苏轼《舶趠风》‎ l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师:“梅子黄时”本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诗人出行正好碰到了——日日晴。‎ ‎(2)游玩的路线。‎ ‎①展示学生画的游玩的路线。‎ ‎②结合诗句“小溪泛尽却山行”判断路线是否正确。‎ 师:“泛”和“尽”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诗中找出游玩的时间并画出游玩的路线,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意思,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板块三 再读古诗,品“游三衢”之情 ‎1.借助插图,想象画面。‎ ‎(1)图文结合,想象美景。‎ 10‎ ‎①边读古诗边看插图,说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理解“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②补白想象画面。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2)运用关联词说话。‎ 你能用一组关联词把这两句诗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游玩中看到的美景吗?(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而且)添得黄鹂四五声。‎ ‎2.想美景,品诗情。‎ ‎(1)感受诗人的心情。‎ 师:如果你是诗人,欣赏了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师:整首诗表现出了诗人喜悦的心情,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种心情呢?‎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游玩之景的美,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 板块四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梅、溪、泛、减”4个字。‎ ‎(1)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梅、溪、泛、减。‎ ‎(2)熟字比较法识记:梅—每;泛—眨;减—喊。‎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 ‎3.教师示范重点字的书写笔顺及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梅”的右下部分“母”的笔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用红色标注。‎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5.写字展评。‎ ‎【设计意图】对于写字教学,三年级依然要高度重视,本课中“梅”“溪”是难写的字,所以要重点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0‎ ‎1.会认“鸳、鸯、惠、崇、豚”5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诗人的情感。背诵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揭示诗题 ‎1.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现在一起来背一背。‎ ‎(2)巩固方法:(师)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总结的学习写景诗的方法?‎ ‎2.板书诗题。‎ ‎(1)师:我们将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一起来学习新的两首诗。(板书: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指导书写“惠、崇”二字。‎ 惠:“日”扁宽,横画等距,横上一点不要忘记。崇:上面是山字头。‎ ‎(3)读懂诗题: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题。‎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学法对于后面的学习很重要,“惠、崇”二字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板书诗题,随机指导写字,为后面的写字做铺垫。‎ 板块二 感受节奏,感知诗意 ‎1.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学生评价朗读效果,教师点拨易读错的字。‎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4)全班齐读。‎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把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里有疑惑。学生通过注释、插图等方式先行解决容易懂的内容,难点由教师点拨。重点理解“迟日”“泥融”“鸳鸯”“欲”等字词。通过偏旁猜认“蒌蒿”“芦芽”两种植物。‎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反复地读也有利于学生背诵。‎ 板块三 自主合作,想象画面 10‎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清单。(课件出示学习清单)‎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清单。‎ ‎(1)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解说学习清单。‎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利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清单。学习清单意在训练学生抓住主要事物及几个基本要素说清诗意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清单的使用也能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板块四 品读诗句,悟意明情 ‎1.品味《绝句》中的色与味。‎ ‎(1)师:同学们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风景图。这首诗,不仅有美丽的景,还有好闻的气味呢!你发现了吗?(春风花草香)谁想来读读这花香扑鼻而来的句子?(指名读)‎ ‎(2)师:看到优美的风景,闻着扑鼻的花香,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3)补充新燕衔泥筑巢的知识。(教师补充)燕子在忙碌地筑巢时,鸳鸯在做什么呢?为什么它们睡得这样香?‎ ‎(4)想象体验。‎ 师:看着这样的春景,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试背古诗。‎ 师:是的,这样又香又美又温暖的春天,怎能让人不爱呢?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热爱,结合你们的学习清单,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吧!‎ ‎2.感受《惠崇春江晚景》的灵动鲜活。‎ ‎(1)师:刚刚我们领略了杜甫笔下的春日美景,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苏轼笔下美景中的植物吧!‎ ‎①诗中写了哪几种植物?指名回答。(竹、桃花、蒌蒿、芦芽)‎ ‎②师:引导学生体会“满地”“短”的含义和意境,感受春天植物的生机勃勃。‎ ‎③师:这样生机勃勃的春天,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 ‎(2)师:动物们也闲不住了,你看课文的插图,鸭子在水里干什么呢?(课件出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 指名学生根据课本插图造句。‎ 10‎ ‎(3)师:老师有个问题,这四句诗写的景都是诗人看到的吗?(结合“欲”字的解释,明确第四句诗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4)师:看到这样生机勃勃的植物和活泼快乐的小动物们,诗人会想些什么呢?(请学生说一说)‎ ‎(5)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在学习清单中完成对古诗的普遍性学习后,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个性化学习。感受不同古诗的韵味。通过多次引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板块五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课件出示生字: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 ‎(1)形声字识记:央、鸟—鸯。‎ ‎(2)图片识记:燕子、鸳鸯、芦芽。‎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 ‎3.教师示范重点字的笔顺及笔画。提醒学生注意:“燕”是上中下结构,上面部分是“廿”;“鸳、鸯”是上下结构,“鸳”的左上部分是“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5.写字展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三首古诗,教学中始终把握“以生为本”‎ 10‎ 的主导思想,但三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中把古诗读通读懂,理解、感悟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尽量避免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的过程中注重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在静态画面中抓住“动”的生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不断受到熏陶,培养他们的语感。‎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