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2课 蚕的生长变化(教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2课 蚕的生长变化(教科版)

科目版本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章节课名 第二单元 第2课 蚕的生长变化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重难点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页码 内容 多媒体素材 设计要求 ‎1.教师上课 ‎1.集中话题 ‎1.1‎ 同学们饲养小蚕的过程中,蚕宝宝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2.探索调查 ‎1.2‎ 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你们的蚕宝宝长大了吗?大家说说自己的养蚕体会吧!‎ 交流时,可以出示自己的观察日记、照片、图画或实物等。汇报时可以从蚕的体长、吃食、排便、活动、蜕皮等方面进行交流。‎ ‎(提示: 学生交流15分钟)‎ ‎1.3‎ 蜕皮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前食欲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 ‎1.4‎ ‎ 眠 眠是蚕的特性之一。‎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人一个新的龄期。‎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 眠起后进人第二龄; 再次蜕皮后进人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人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人第五龄。‎ ‎1.5‎ 观察蚕的外形 蚕宝宝在渐渐地长大,让我们仔细观察蚕的外形,你发现了什么?‎ ‎ (提示:学生观察5分钟)‎ ‎1.6‎ 交流我们的发现:‎ 蚕是圆筒形的,分头、胸、腹3部分。‎ 头小,有单眼;下方是口器。‎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有3对胸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有4对腹足(负责爬行)和1对尾足(固定身体)。‎ 在身体背面有尾角。‎ 身体侧面的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1.7‎ ‎ 蚕长到五龄,又会有什么变化?‎ ‎ (提示:学生讨论1分钟)‎ ‎1.8‎ 可能继续长长、长粗;‎ 会吐丝做茧。 ‎ ‎1.9‎ 我们要做的事:为蚕搭一个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 ‎ ‎3.回顾反思 ‎1.10‎ 现在我们来通过视频再回忆一下蚕的外形特征。‎ ‎4.拓展应用 ‎1.11‎ 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吗?‎ 比如,蚕是咀嚼式口器,对它吃桑叶有什么好处,如果它有像蚊子一样的刺吸式口器行不行?‎ ‎ ‎ 蚕口器 蚊子口器 ‎1.12‎ 蚕不同部位的足对它的爬行和进食又有什么作用?‎ ‎(提示:学生讨论5分钟)‎ ‎2.学生自学 ‎1.跟我学 ‎2.1‎ 让我们通过视频再来回忆蚕生长的过程:‎ ‎2.2‎ ‎ 说一说,看完录像你又获得了什么新信息?‎ ‎2.学生练习 ‎2.3‎ 蚕幼虫期的三种足各有不同的功能,请将三种足所对应的功能用直线连接在一起。‎ ‎2.4‎ 答案 ‎3.拓展资源 ‎1.教学设计 ‎3.1‎ ‎ word001‎ ‎2.常见问题 ‎3.2‎ ‎(1)本节课教学时间建议 本课教学建议在蚕孵出2周后进行。这样做的好处:‎ ‎①此时的蚕食量逐渐增大,长得也很快,身体的变化较大,体色也逐渐变淡;‎ ‎②它已经从黑黑的蚁蚕变成又白又壮的四龄蚕了,学生们可交流的话题较多; ‎ ‎③可以对蚕2周时间的观察记录进行小结,为继续观察好蚕的生长做准备。‎ ‎3.3‎ ‎(2)本节课课前老师和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养蚕情况,通知学生把自己养的蚕连蚕盒及桑叶一起带来。如果学生蚕的数量不够,教师也要准备一些供观察的蚕,要保证每个组都有几只蚕供学生观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