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教案与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1 观潮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语文要素】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的描写顺序。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江的壮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重点) 4.初步了解诗歌《浪淘沙》(其七)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释题,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思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课件出示单元导读,反馈指导。 3.师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写到自然的现象、景象,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不一样的美。学习时,要一边读描写的句段一边在脑海中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这些描写表现出的意境,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把“好”,即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让同学有去游玩的兴趣。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什么自然景象,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释题。提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观潮” 6 是观看潮水(或大潮)的意思]。根据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要表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的美呢?[课文要表现的是潮水(或大潮)这种自然现象的美。] 3.明确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观看潮水的事情,那么,作者观看的是哪里的潮水?向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潮水?表现了这潮水的什么美呢?等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品读有关的语句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读课文,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2)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谁观潮?什么时候,在哪里观潮?观的是什么潮?然后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2.反馈指导:字词。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先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再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精准指导。预设:“昂”“鼎”“崩”。 (2)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复习认读。 3.反馈指导:朗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确、读通顺了。 4.反馈预习指导:粗知课文大意。(采用理解中读,读中理解的策略进行。) 预设: 问题1:课文写了我们观潮。 问题2:农历八月十八这天,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潮。 问题3:观的是钱塘江大潮。 课文大意: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我们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大堤上观钱塘江大潮。 5.师小结:同学们做得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看看“我们”观看到的是怎样的钱塘江大潮。 三、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一)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做上记号。 2.反馈指导。 预设:从“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到结尾是具体写“我们”观潮的。 6 3.导语:那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是一个部分了。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部分,想一想,“奇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又是什么意思?这个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预设: 奇观: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天下奇观:世界上奇特的、难见到的事物或景象。 作用:(1)总括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2)点明“我们”所观的潮是钱塘江大潮,同时说明吸引“我们”观潮的原因。(板书:天下奇观) 5.导语:那么,课文接着写了哪些内容来说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具体写“我们”观潮的部分,想一想,这个部分的内容具体写了哪三个主要意思,用“‖”把它划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出它们的主要意思。 6.反馈指导。(采用读中汇报、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部分1:第2自然段。大意:农历八月十八一早,我们来到海塘大堤观潮。那时江面很平静。(板书:江面平静) 部分2:第3、4自然段。大意:午后一点左右,两丈多高的潮头随着山崩地裂的声响飞奔而来。(板书:两丈多高山崩地裂) 部分3:第5自然段。大意:潮头过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板书:两丈来高) (二)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1.导语:那么,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 2.出示任务:借助板书,同桌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预设:课文先写“潮来前”,接着写“潮来时”,最后写“潮去后”,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四、了解《浪淘沙》意思 (一)自学质疑 1.导语:钱塘江大潮天下之奇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就用了28个字的一首七绝,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潮涨潮落的壮美景象。我们一起来学学。 出示任务:借助拼音朗读诗歌《浪淘沙》(其七);结合生活体验和课文,想一想每个诗句的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在下面做个记号,然后向同学或老师提问解决。 6 2.反馈指导。 (1)检查朗读,以通顺、流利为标准评价指导。 (2)质疑。先汇报同桌互助解决的词语,再提出还没能解决的词语。 预设: 吼地:惊天吼地;触:撞击;须臾:一会儿,很快的意思;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二)说说诗句意思 1.出示任务:朗读《浪淘沙》(其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反馈指导。(农历八月的钱塘江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就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3.师小结:我们读懂诗句的意思,也就了解了诗的内容。那么,我们的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是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点) 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难点)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2.提问:[出示《浪淘沙》(其七)]谁能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呢。 二、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熟读成诵,想象说话,交流感悟 (一)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1.出示任务:[课件出示《浪淘沙》(其七)]朗读课文,然后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与诗第一、二句内容相关的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第4自然段全部句子;第5自然段全部句子。 (二)熟读成诵,想象说话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看看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几个画面,各是什么画面,分别是哪些句子描绘的?(个体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6 (1)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四个画面。 (2)这四个画面分别是: ①潮头将来的画面;句子:午后一点左右,……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②潮头涌来的画面;句子:第4自然段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③潮头过后余波涌来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1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④潮水完全过后的画面;句子:第5自然段第2、3句的内容。(指导感情朗读。) 3.出示任务:在这四个画面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画面?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句子说说你想象到的这个画面。注意内容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4.反馈指导。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有没有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交流感悟。 1.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深刻的印象?这个自然段写了钱塘江大潮的什么给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尝试用有关的句子说一说。(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深刻印象: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写了钱塘江大潮潮头的样子和潮水山崩地裂的声音;样子的句子:再近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声音的句子:那声音如同……震得颤动起来。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用实心圆点标记出来。(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词语:“横贯江面”的“横贯”;“白浪翻滚”的“翻滚”;“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的“两丈多高”(提示:一丈约等于3.33米);“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5.出示任务:同桌互相检查背诵第4自然段。教师再进行反馈指导。 三、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1.出示任务:默读“资料袋”,结合“资料袋”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原因。(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出示“资料袋”,学生读插图说话)能把“资料袋”的意思说清楚便可。 6 四、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如“潮”与“朝”,“据”与“剧”,“堤”与“提”。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点拨:“滚”,右边的“衣”字中间是个“公”字,但第二笔是点;“顿”,第四笔是竖提。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的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教学板书] 1 观潮 一、天下奇观 二、江面平静(潮来前) 三、两丈多高(潮来时) 山崩地裂的声音 四、两丈来高样子:横贯翻滚(潮去后) 出现白线 飞奔而来 风号浪吼 [教学反思] 《观潮》一文是本册书中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紧接着,我以指导学生预习的方式,了解课文大意,揣摩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顺应新部编教材的编排,我以课后习题中的古诗《浪淘沙》(其七)为切入点,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想象说话,落实本课“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语文要素,顺利完成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双线教学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地理知识储备不足,在结合“资料袋”说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时,只有少数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原因。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