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3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轴对称图形丨苏教版 (8)
课题 轴对称图形 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现象,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和神奇。 4.经历和体验“材料感知—分类分析—归纳提炼—抽象命名”概念建构的过程,逐步提升学生比较和分类、概括和抽象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规 积累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 呈现:(图片资料:人民大会堂、故宫、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印度泰姬陵、东方明珠塔、京剧脸谱、民间剪纸艺术……) 静静地欣赏图片。 谈自己看过以后的感受。 初步感受 “对称” 给生活带来的美! 分类 比较 形成 概念 谈话: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类美丽的图形。我们先来看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呈现: 提问:你会把这些平面图形对折吗?请大家先把这些平面图形对折,然后再把它们分分类。 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预设:根据图形是否能在对折后重合进行分类。 采用视频记录学生操作过程 采用照片记录学生分类状态 “对折”和“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概念中的关键词。学习活动的推进从“对折”入手,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了清晰的方向。学生在对折的过程中感知学习材料的特点,并将材料进行分类分析,在寻找不同中归纳提炼出“对折后完全重合” ,直接指向“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点。 组织交流: 核心问题:对折后发现什么?按什么标准将图形分成了哪几类? 与学生互动交流中重点解决: (1)明确“折”与“对折”; (2)明确“部分重合”与“完全重合”。 (3)明确“两边一样”与“重合后一样”; 资源预设: (1)一类是对折后重合的,另一类是对折后不重合的。 (2)一类是对折后的两边一模一样,另一类是对折后两边不一样。 (3)一类是对称的,另一类是不对称的。 归纳概念: 我们把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平面图形叫做“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对称轴用“点划线”表示;能找到“对称轴”的平面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感悟:什么是“对称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用点划线表示对称轴。 采用视频记录学生画对称轴 观察 操作 深入 感知 提问:我们学过了很多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可以怎样判断? 呈现: 弹性化要求:有把握的同学先用眼睛观察,找出“轴对称图形”,再动手对折,验证自己的想法对不对,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对称轴。 组织交流: 第一层次: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层次:有的图形有多条对称轴。 学生先观察判断,再操作判断。 预设: (1)把平行四边形看成了“轴对称图形”; (2)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产生争议。 (3)圆有许多条对称轴。 (4)正方形和正五边形的对称轴没有找全。 明确: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判断的方法。 感悟:有的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不止一条。 采用反馈器分类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采用反馈器交流对称轴的条数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在判断的过程中,力求体现思维的递进性,从第一层次的先看再折,到第二层次的直接画对称轴,到第三层次找更为复杂图形的对称轴,不仅让学生不断感受“对称轴”位置的丰富性,同时让学生的思维逐步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推进。 组织交流不面面俱到,而是找准学生的疑难问题重点突破。 思考 想象 提升 认识 提供: 提出要求:不对折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呢? 交流:怎样正确地画出? 学生直觉判断,画出对称轴。感悟:图1感受连接顶点与底边中点画对称轴的方法;图2不仅感受画的方法,同时感受怎样能依次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呈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或图案。 提出要求:在脑子里想象对折的过程,比划出他们的对称轴。 学生观察想象后比划对称轴。 拓展 延伸 出示一个陶瓷工艺品。 质疑:一位同学认为这个瓷娃娃是对称的。 另一个同学认为不对称。是怎么回事呢? 观察体悟:“对称”物体的某一个面是“轴对称图形”。 感受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平面图形,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两个不同的概阿念。 再次感受对称美。 要求: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学生观察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小结:对称是一种美,它给人平衡、匀称、圆满的感觉。人们真是利用了对称美,创造了奇迹。你能想办法也创造出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