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全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全册)

第 1 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培养学生总结和反思自身学 习情况的习惯和能力,提高整理和复习的效率。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及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系统地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导入。 谈话: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这个学期我们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学习 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把复习情况记录在报告单里,大家准备好了吗? 2.小组讨论。 讲述:看来同学们都对我们这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下面请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复习情况,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补充的。 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 学得最好的是哪部分知识?你觉得哪些知识有困难?(指名汇报) 师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混合运算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1 题。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汇报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像 20×40,我们可以先算 2×4,再在得数的后面补上两个 0。口算 50 ×60 时要注意,得数的末尾有 3 个 0。 2.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2 题。 指名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2)计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的 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 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3)用交换乘数的 方法进行验算。 3.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3 题。 先让学生结合算式说说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在 练习本上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归纳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 104 页“期末复习”第 4 题。 要求:不计算,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师注意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 2.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5 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估一估,最后独立解答。 师讲解:把 39 看成 40,把 88 看成 90,那么 39 与 88 的积大约是 3600,但 不高于 3600,所以估计是够的。 3.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6 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列式解答,最后集体交流,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2 课时 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 教学目标: 1.在复习中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米和吨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换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会将分数改写成小数;进 一步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能正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系统地整理知识点。 教学难点: 加深理解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与千米和吨、分数和小数的哪些知 识?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几方面的内容。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复习年、月、日。 (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师引导归纳: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通常每 4 年一闰,公历年份数除以 4 没有余数;而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400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一年有 12 个月,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是大月,4 月、6 月、9 月、11 月是小月。平年一年有 365 天,闰年一年有 366 天。 (2)回顾:24 时计时法有哪些知识?24 时计时法怎样转化成普通计时法? 怎样求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3)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7 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 2.复习千米和吨。 板书:1 千米=1000 米 om 1 吨=1000 千克 (1)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8 题。 让学生说说进率,并说出换算的思考过程,完成后进行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9 题。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结合图下的文字信息和问题,找出图中的有效信 息。 引导:钟面从几时到几时,经过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10 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条件,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说说思考 的方法。最后集体交流。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复习分数。 引导回顾: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几 份就是几分之几。 (1)完成教材第 105 页“期末复习”第 11 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意。再进行独立填写,指名说意思。 (2)完成教材第 106 页“期末复习”第 12 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 12 根小棒,分别拿出它的 3 1 、 3 2 、 6 1 、 6 5 。 要求:说说每次拿出几根? 指名汇报: 3 1 是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表示这样的 1 份,是 12÷3=4(根); 3 2 表示这样的两份,是 12÷3×2=8(根)。 2.复习小数。 提问: 10 1 写成小数是多少?(0.1) 10 3 写成小数是多少?(0.3) 回顾:小数中的圆点叫作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 分是小数部分。 (1)完成教材第 106 页“期末复习”第 13 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填写数轴上的数,然后集体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 106 页“期末复习”第 14 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比较 4 个小数的大小。 说一说: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 (3)完成教材第 106 页“期末复习”第 15 题。 让学生先说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再涂色。指名上台演示,说说是怎么 涂的。 (4)完成教材第 106 页“期末复习”第 16 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com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两种布各买了多少米吗?(8 分米是 1 米的 10 8 ,是 0.8 米,1 米 4 分米是 1.4 米) 追问:买这两种布一共要付多少元? 3.6+6.2=9.8(元)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3 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面积和周长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 的价值,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体会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本节课我们要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的知识。 (1)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 就是这个物体的面积。面积的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说说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 106 页“期末复习”第 17 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里交流并互相评价。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周长单位和面积 单位。 (2)完成教材第 107 页“期末复习”第 18 题。 先让学生说说进率,再填写,最后交流是怎么转换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 107 页“期末复习”第 19 题。 出示表格,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 107 页“期末复习”第 20 题。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2)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让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 107 页“期末复习”第 21 题。 (1)让学生读题,说说题意。 (2)进行小组合作,将两个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并说说拼成的图形的正方 形的边长是多少。 (3)让学生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让学生将两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说说拼成的图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分别是多少。(长 40 厘米,宽 10 厘米) (5)让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完成教材第 107 页“期末复习”第 22 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周围物体中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先估计它们 的面积,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对收集数据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谈话:这学期我们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从问题想起,用画线段解决问题。 2.这学期我们学过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中你学会了什么? (根据问题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揭题:本节课我们要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 107 页“期末复习”第 23 题。 (1)让学生读题,找出问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你能找出数量关系吗?(总的长度-已经铺的长度=还 要铺的长度)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求已经铺的长度) (2)让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 107 页“期末复习”第 24、25 题。 (1)让学生读题,找出问题,并说说数量关系。 (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思考方法。 3.完成教材第 108 页“期末复习”第 26 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成人服装比儿童服装多多少套?”你能画出线段图吗? 学生列式解答。 (2)解决问题“两种服装一共有多少套?” 让学生修改线段图,并列式,指名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5.完成教材第 108 页“期末复习”第 27 题。 (1)让学生整理条件,说出需要的条件,先独立列式,再全班交流。 (2)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 108 页“期末复习”第 28 题。 提问:你会背古诗吗?(学生试背) (1)出示表格:这些古诗,你喜欢哪一首?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2)让学生先分小组调查,再汇总全班同学的信息。 (3)根据整理的信息,解决问题。 ①这几首古诗,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首? ②这些古诗中哪些是唐诗?喜欢唐诗的一共有多少人? ③根据统计表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完成教材第 108 页“期末复习”思考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提问:实际上松鼠妈妈每天只存几个?(3 个)经过 1 天存满多少个?(53 个) (2)让学生接下去填写表格,并根据表格寻找规律。 四、反思总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2.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你觉得你能得几颗星? 五、课堂作业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 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去。因此,在整数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计算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把它组成一个单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 算能力。本单元安排了 6个例题,具体如下: 例 1:两位数乘 10的口算(包括几十乘几十) 例 2: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例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 5:两位数乘几十的笔算 例 6: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 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简单的估 算,并能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 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11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1 课时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 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 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 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 m (1)出示教材第 1 页例 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 10 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 9 盒,再加 1 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 2 盒,再算 5 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 5 盒,再算 2 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 12 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 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 12 个十,那就可以先写 12,再在后面添上 1 个 0。 ……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 1 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 )×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 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 0 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 1 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 1:可以看成 2×3=6,再算 20×30=600。 生 2:先算 2×3=6,再在末尾加两个 0 就是 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 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 上两个 0 即可。 2.教学例 2。 (1)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 30 千克少一些,有的比 30 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 重,而且每袋大约重 30 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 30 千克估算,60 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 3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 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2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 0,那么积也 应该多添一个 0。 2.完成教材第 2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 3 页“想想做做”第 6 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 2 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 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 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 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3。 (1)出示教材第 3 页例 3 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 箱迷你南瓜,每箱 24 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 24 看成 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 24 看成 25,12 看成 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 24 看成 20,12 看成 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 个 2 箱是 12 箱,每箱 24 个,先算 2 箱是 48 个,再算 6 个 48 是 288 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将 12 箱拆分成 2 箱和 10 箱,每箱 24 个,先算 2 箱,2 乘 24 得 48 个,再算 10 箱,10 乘 24 是 240 个,相加是 288 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 8 加 0,0 只起占位作用, 为了简便,这个 0 可以省略不写。 com 教师板书: 2 4 × 1 2 4 8 2 4 2 8 8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 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 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 24 和 12 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 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 2 乘 12,末尾的 4 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 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 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4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 正错误。 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完成教材第 5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 5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 5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 5 页“想想做做”第 6 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 com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 24 个,53 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 53 个 24 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 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 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 4 × 5 3 7 2 师:这里的 72 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 3 乘 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 5 去 乘 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 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 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 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 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 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 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 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 1 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 否正确。 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 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 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m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 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 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4 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 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 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1 题。 出示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 2.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2 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乘得的结果和哪一位对齐及进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圃中小学教育网 1.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3 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提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4 题。 先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最后全 班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5 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估计哪种球的销售额最高,再算出每种球的总价,比一比,填一 填。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和实际的计算结果。 4.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6 题。 让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上方;再竖式计算,用估算检验 竖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指名汇报,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在习题旁,并让 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5.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7 题。 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要求卡车超载了没有,需要先求什么?(货物的总重量) 让学生估一估,并说说理由。 说明:超载意味着货物的总重量大于卡车的载重。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8 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 估算:租 5 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估算 5 辆车能坐多少人,即 5×48,把 48 看成 50,大约是 250 人,不够) 提问:至少要租多少辆这样的客车?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9 题。 出示图片,使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组讨论: (1)付出 4000 元,找回一些说明了什么? (2)估计哪一种砖比较合适,为什么? (3)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10 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 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第 5 课时 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 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积末尾的 0 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 9 页例 5 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 32 元,买 30 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 32 看成 30,30×30=900,大约是 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 32×30 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 32 乘 3 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 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 32×30 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 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 0 乘 32 还得 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 32×3,列竖式时可以让 3 与 32 中的 2 对齐,把 30 中的 0 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32×3 得 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 0。注 意乘数末尾有一个 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 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 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 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 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 0 前面的数相乘,0 不参加运算,有几个 0 落 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 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9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 2 小题中乘数 50 末尾只有一个 0,而积 1800 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 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 10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 10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 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 10 页“想想做做”第 6 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6 课时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 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 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 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 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 2 元,一袋 5 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 5 个,有 6 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 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 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 5 个,每个 2 元,王老师买了 6 袋乒乓球。那么他需 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 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 6 袋乒乓球”和“每袋 5 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 2 元”,算出买 6 袋乒乓球 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 2 元”和“每袋 5 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 6 袋乒乓球”,算出 6 袋乒乓球一共 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 1 个的情况下,6 袋 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 5 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 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 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 方法进行检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 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 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com 1.完成教材第 12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 12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 5 个教室,每个教室放 6 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 了多少盆花? 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 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7 课时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 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 算方法。 2.根据 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com 1.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习二”第 2 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习二”第 3 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 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 13 页“练习二”第 4、5 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14 页“练习二”第 6 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 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 14 页“练习二”第 7 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 14 页“练习二”第 8 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 5 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第 8 课时 复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 15 页“复习”第 1 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 0 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 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 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 15 页“复习”第 2 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 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 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 么? 3.完成教材第 15 页“复习”第 3 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 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 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 近。 4.完成教材第 16 页“复习”第 8 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 16 页“复习”第 10 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 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 16 页“复习”第 11 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 3 的 1 倍、2 倍、3 倍……时,积分别是 111、 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 7 的 1 倍、2 倍、3 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 15 页“复习”第 4 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 15 页“复习”第 5 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 48 元,48×19 大约是 1000 元,超过 800 元,可能是第二种 38 元的篮球,38×19 大约是 800 元,且低于 800 元,第三种是 28 元,28×19 大约是 600 元,不需要付 800 元,所以是第二种篮 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 16 页“复习”第 7 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 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 17 页“复习”第 12、13 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 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 17 页“复习”第 15 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 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9 课时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 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 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 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 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 11 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 11 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 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 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 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 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 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 3;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 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 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 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 62×11 的积。 提问:猜一猜 62×11 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 11 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 1 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 11 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 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 十位上的数如果满 10,要向百位进 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 10 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 22×28=616、35×35=1225、 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 之和为 10 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 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 1 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 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3.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写两道这样的算式互相考一考,说出得数。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 1 课时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1000 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 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 1 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 18( ) 一枚 1 元硬币厚约 3( ) 学校跑道一圈长 250( ) 课桌长约 10( ) 3.课件出示教材第 20 页例 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 180( )?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 20 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 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 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 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 )——( )大约是 100 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 100 米,我们走 10 次就是 1000 米,也就是 1 千米。(板书: 1 千米=1000 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 下。 提问:1 千米里面有几个 100 米吗?(10 个) 追问:走 100 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 1000 米要多长时间?走 1000 米的感受和 100 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 21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 是 1 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 200 米,5 圈是 1 千米。 ②一圈 250 米,4 圈是 1 千米。 ③一圈 400 米,2 圈半是 1 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 1 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 1 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 1 千米的跑道 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 1 千米?向北?向东?向 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 约是 100 米,要走 10 个 100 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 1 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 到学校有 1 千米远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21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 5 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 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 21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 21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一、教学内容: 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 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 1千米是多 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 间的换算。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 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 分别是: 例 1:认识千米 例 2:认识吨 二、教学目标: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 初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以及 1 吨的质量概念;知道 1 千米=1000 米,1 吨=1000 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顿的含义;在丰富的操 作活动中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2 课时 认识吨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 1 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 1 吨=1000 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 1 吨=1000 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板书:1 千克=1000 克 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 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 22 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 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 (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 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 100 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 100 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 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 100 千克、200 千克地数,贴满 10 张。 提问:每袋 100 千克,10 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 千克) 指出:1000 千克就是 1 吨,即:1 吨=1000 千克。(板书:1 吨=1000 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 教师请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 25 千克,4 个学生的体重约是 100 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 4 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 千克重 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 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 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 1 吨吗? 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 10 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 10 千克的水,10 桶这样的水是 100 千克,多少桶这 样的水是 1 吨? (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22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 1 吨,各有多少? 总结汇报:一头牛重 500 千克,有 2 头牛刚好是 1 吨;一袋水泥重 50 千克, 20 袋水泥重 1 吨;一头猪重 100 千克,10 头猪重 1 吨;一桶油重 200 千克,5 桶油重 1 吨。 2.完成教材第 22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 22 页“想想做做”第 6 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 吨) 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 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 上 2 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 250 千克的牛奶和一 个 400 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 45 吨的小羊,4 千克的大象,80 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 4 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 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24 页“练习三”第 1 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 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24 页“练习三”第 2 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 1000。 板书:1000 米=1 千米 1000 千克=1 吨 (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 24 页“练习三”第 3 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 问题? (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三”第 4 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 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三”第 5 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三”第 6 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 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三”第 7 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 路程。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三”第 8 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 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 25 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1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 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 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 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 100 元,这些商品你想买什么?还剩 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 (1)出示教材第 27 页例 1 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 300 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他们可能买什么? 利用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运动服饰和运动鞋的场景中,让学生认真观察画 面。 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元? 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 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法。购买不同价 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 300 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 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 ①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②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 少元。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①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 ②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 (3)想一想:如果买 3 顶帽子,付出 100 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①最多用去多少元?24×3=72(元) ②最少找回多少元?100-72=28(元) 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 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 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28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想到的数量关 系是什么? 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 (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 条件。 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 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 28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 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再将总人 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得足球组的人数。 3.完成教材第 29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数量关系。 师提示: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 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 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 天,我们就去商场看看。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2。 课件出示教材第 29 页例 2 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画线段图。 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 3 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 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 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 48 元 裤子 ②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 3 倍,要画这样的 3 份。(指名板演) 48 元 裤子 上衣 (3)列式解答。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①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3=144(元);再算买一套衣服 ?元 要用多少元,144+48=192(元)。 ②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 48,1+3=4;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 元,48×4=192(元)。 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 (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 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的?(裤子 48 元) 要先求的是哪一部分?(上衣的价钱)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 什么变了?(所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48 元 裤子 上衣 (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 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呢?(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相同点:(1)已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 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件上衣多少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31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先算什么。 2.完成教材第 31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 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 3.完成教材第 31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先指名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 ?元 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 学生独立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具体安排如下: 例 1:初步体会从问题出发的推理过程,解决有三个已知条件的, 求还剩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例 2:利用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解决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求 一共多少或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 含义,学会从问题开始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 量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学会通过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 式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3 课时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 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 能力。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从问题想起和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本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 完成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第 1 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分析:①还剩的米数等于总长度减去已修的米数;②求还剩的米数,等于总 长度减去 8 天修的米数。 指名列式解答,师板书: 已修的米数:45×8=360(米) 还剩的米数:520-360=160(米) (2)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先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说出 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指名列式解答。 面粉的袋数:60-22=38(袋) 一共的袋数:60+38=98(袋)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第 2 题。 (1)让学生阅读题目的已知条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 式解答。师板书。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你能 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数量关系变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第 7 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小宁走到的地方一样吗? ②小宁走了多少米? 600-300=300(米) ③怎样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00÷5=60(米) 4.完成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第 8 题。 出示问题(1),并提问:从问题开始,要求一共缴纳的水费,数量关系式是 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问题(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第 4 题。 解决问题(1):让学生先读题,从问题想起,说说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 再列式解答。 解决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说出数量关系,更改线段图,再列 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第 5 题。 提问:这两题的问题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过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并反馈交流: (1)32×3=96(页) 150-96=54(页) (2)40+32=72(页) 150-72=78(页) 3.完成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第 10 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并提问:怎么比?(求出每袋多少元) 让学生先计算,再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并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岁 小芳 妈妈 师讲解:从线段图中分析,妈妈比小芳多出的 27 岁,正好是小芳岁数的 3 倍,小芳的年龄是 27÷3=9(岁),妈妈是 9×4=36(岁)。 27 岁 ?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 吗? 五、课堂作业色 第 1 课时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 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 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 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 (1)课件出示教材第 34 页例 1 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 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 3 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 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 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 50 元里去掉 2 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 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35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 35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 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 35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师强调:第(1)题,先算 4 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 式是 15×4+8。第(2)题,先算 12 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 合算式是 100-12×8。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 减法混合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用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 问题。 2.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18-8×3 4×5-10 学生计算,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揭题:上节课我们在购物商场解决了小军和小晴的购物问题,这节课我们 继续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2。 (1)出示教材第 36 页例 2 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买 1 支钢笔和 1 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引导: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什么?(1 支钢笔和 1 个订书机的价钱) 题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是 什么条件? (2)思考:怎样求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交流。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40÷5+12 12+40÷5 说说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40÷5 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12 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 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 40÷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5+12 12+40÷5 =8+12 =12+8 =20(元) =20(元) (3)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40÷5+12 12+40÷5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要先算乘 法,再算加、减法。今天的这两道算式是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计算时 应该先算什么? 明确:把乘法换成除法的,计算的时候也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再列出综合算式,最后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列式:15-40÷5。 引导:在这个算式里,“40÷5”表示什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 追问:这道算式,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该先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指名板演: 15-40÷5 =15-8 =7(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37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教材第 37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先让学生估计出上下两题哪一题的得数大一些,并说说估计的方法。再让学 生独立计算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合理。 3.完成教材第 37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错 例适当追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 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 15-6×2 时,得到的结果是 18,你知道 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 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 38 页例 3 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 1 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 5 元,30 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 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 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 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50-20)÷5 = 30÷5 = 6(本) 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归纳小结。 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分析,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像 这样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不管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38、39 页“想想做做”第 1、2 题。 让学生先用线画出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 39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提问:变式和原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 39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1)让学生先读题,在列综合算式。 (2)学生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内容包括: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 一步列式的含义、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适时评析错例(如综合算式时忘了加括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 四则运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 统计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的计算。本单元教学混合 运算,把计算从加减或乘除的同级运算扩展到加(减)乘(除)不同 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 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考虑到三年 级学生的水平,本单元只教学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安排了三道例题, 具体安排如下: 例 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 2: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 3: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材把不同级的混合运算分成了“有乘法也有加减法”和“有除法也 有加减法”两段,各安排一道例题教学,降低了认知难度,能方便教 与学。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两级 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 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含有 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4 课时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2.能通过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 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 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1 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2 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3 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4 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 追问。 5.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5 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0 页“练习五”第 6 题。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 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完成教材第 41 页“练习五”第 7 题。 要求:不计算,比较两道算式的大小。 3.完成教材第 41 页“练习五”第 8 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说说运算顺序。 4.完成教材第 41 页“练习五”第 9 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解决“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你认为应该先求什么?(5 天看了多 少页)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解决的方案,并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32-72)÷5 (2)引导:“如果只能借阅 9 天”说明剩下的书只能几天看完?你能列综合 算式吗? 师根据汇报板书。 5.完成教材第 41 页“练习五”第 10 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引导:从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中,你读懂了什么?要求长方形 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5 课时 算“24 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 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算“24 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 4 张牌算“24 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色?几个数字?是的,这是 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们,你会用扑克牌玩哪些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 点”。 提问:你会玩算“24 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出 示游戏规则:(1)每人准备扑克牌 A~10 各一张(A 表示 1);(2)在我们准备的 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 24。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 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 3。 谈话:加入不限定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牌,你手上的 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 24。 方法一:出 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 3 和 7,三七二十一,加 3 就是 24。 方法三:出 3 和 9,三九二十七,27 减 3 就是 24。 ……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 2、4、6、8、10、12,让学生说出如何算出 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想到了其他 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 24 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你知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 24 吗? 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 3 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 3 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 24。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 6 去找 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 4 吗?怎么找?根据 3 去找 8, 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 8 吗?(不能)那么,这 3 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 24? 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 3 张牌:7、8、9。 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里有 8,如果去找 3,行吗?(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如果乘不行,就用加法试一试。 学生试算出汇报,教师板书: 7+8=15 15+9=24 小结:我们在算“24 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可以换其他方法再进 行试算。 (3)组织活动:分小组,用下面各组牌上的 3 个数算出 24。 课件出示以下三组牌: 第一组:2、3、4 第二组:3、8、9 第三组:3、5、9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把各自的想法写出来,最后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3、4: 2×3×4 3、8、9:9÷3×8 3、5、9: 3×5+9 (4)教师任意摸 3 张扑克牌,让学生比赛算“24 点”,对算得又快又准的 学生予以表扬,并明确:有些是算不出“24 点”的。 第二关:挑战自我。 谈话:下面加大游戏难度,刚才我们用的是 3 张牌,现在我们用 4 张牌,游 戏规则还是一样,注意:每张牌只能计算一次。 课件出示 4 张牌:A、2、5、8 提示:这里的 A 代表数字 1。先和同桌交流想法,然后写在本子上。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5+1=6 8÷2=4 6×4=24 ②5-2=3 8÷1=8 3×8=24 ③1+5=6 6÷2=3 3×8=24 学生还可能得出不同的算式,如:(5-1)×(8-2)、2×(5+8-1)、(5-2) ×8×1 等,教师应给予鼓励。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43 页“试一试”: 你能用下面每组 4 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 24 吗? 让学生说方法,教师适时指导。 第一组:8-7=1 1+5=6 6×4=24 第二组:9-7=2 2×4=8 3×8=24 或 9-7=2 3×4=12 2×12=24 或 3×9=27 27-7=20 20+4=24 第三组:6÷2=3 3+1=4 4×6=24 或 6+6=12 12×1×2=24 2.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 算得 24,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 24,就换牌再算。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视。收集学生算不出的加以展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 计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1 课时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 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 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 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 识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 2014 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观察黑板上 2014 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介绍:一年有 12 个月,有 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有 30 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 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介绍:一年有 12 个月,有 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有 30 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 发现? 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 ①大月有 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小月有 4 月、6 月、 9 月、11 月。 ②一年中有 7 个大月,4 个小月。 ③2 月有 28 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①7 月和 8 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 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 月以后的双 数月是大月。 ②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 45 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 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③儿歌记忆法: a.7 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2014 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 2 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小结:2014 年全年有 365 天。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 答案。 2.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 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3、4 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 1 月 1 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 12 岁生日那天种下了 第 3 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2。 (1)课件分别出示 2005~2016 年的年历,将每年的 2 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 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这是 2015~2016 年 2 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 2 月有多少天?填 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 (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 月的天 数(天) (2)组织交流。 ①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 (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 月的天 数(天) 28 …… 28 28 29 ②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08、2012、2016 年的 2 月有 29 天,其他年份的 2 月有 28 天) ③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 2 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 月只有 28 天的年份是平年,有 29 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 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 年圈出来。 通常每 4 年里有 3 个平年、1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4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 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400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 年是闰年,而 2100 年是平年。 (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 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 月 29 日。 2.数学文化。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 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 48 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 400 的倍 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 2000 年、1600 年是闰年,2100 年、1800 年、1700 年是平年。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48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 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48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年有 4 个季度,把 12 个月平均分成 4 份,每 3 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年 ( )个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 2 月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的 2 月有( )天, 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 数除以(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六”第 1 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 1 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 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六”第 2 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 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六”第 3 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 1 日是星期几,制作 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50 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 3 个数,说说这 3 个数之间的关系,算 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 3 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 3 个数,说说这 3 个数之间的关系,算 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 3 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 50 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24 时记时法 教学目标: 1.认识 24 时记时法,会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 会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 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 5 时 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 5 时赶到 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 5 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 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 2 个 5 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 5 时, 还是傍晚的 5 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 5 时就到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 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 24 时记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 24 时记时法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 51 页例 3 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 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 14:00 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 24 时记时法,14:00 是下午 2 时。 2.课件演示钟表。 (1)出示倒计时的场面,提问: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 1 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 几?(12)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 12 时),月亮 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 8 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 续走,中午 12 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 面的一圈,回到了 12 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 8 时,我 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 12 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 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 2 个 12,是 2 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 小时) 小结。 3.介绍 24 时记时法。 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 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记时法的时刻。 4.24 时记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提问:24 时记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1)24 时记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 0 时起过了几小 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 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2)中午 12 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 时之后, 表示的时刻相差 12 小时。 追问:16:00 是下午几时?18:30 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 是下午 4 时,18:30 是下午 6 时 30 分。 三、反馈完善 1.说一说:羊村运动会上喜羊羊早到是谁的错?如果你是懒羊羊你会怎样通 知喜羊羊?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 5 时或明天 17 时。 2.完成教材第 52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 52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出示图标,提问:你认识这个图标吗?(禁止机动车通行),7:30~18:30 表 示什么?从上午几时几分到下午几时几分禁止机动车通行?绿色圃中小学教 om (提醒学生将 24 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 52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 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五单元 年、月、日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计量单位中,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难以体验一个 单位具体有多少,而且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不完全一致。所以, 教材把时间单位的教学分成两段安排。本单元是教学时间单位的第二 段,在二年级教学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再来教学年、月、日的知 识,以及 24时记时法。全单元安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 1:认识年、月、日 例 2:认识平年和闰年 例 3:认识 24 时记时法 例 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 1 年中的月份数、 大月、小月的天数,以及判断平年、闰年;认识 24时计时法,会用 24 是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大 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 方法。 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 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 能正确进行互换。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5 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24 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 24 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 24 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 53 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 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第 课时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 24 时计时法,24 时计时 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 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 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om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 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 2:00 到 3:00 经过几小时?(1 小时)从 3:00 到 4:00 经过 几小时?(1 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 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 14:00 到 16:00 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 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 53 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 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 播出,8:40 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 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 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 8:10,应该把 8 时和 9 时这一段平均分成 6 份,表示 60 分钟。 教师演示从 8:10 到 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 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 8:10 到 8:40 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 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2.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 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 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 5 时减上午 9 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 24 时计 时法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 54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 的 8 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 6 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 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 24 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 即 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 8 时到第二天上午 8 时经过了 12 小时,再减去 2 小时, 即 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6 课时 练习七 教学目标: 1.巩固 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 24 时计时法的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 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 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知识及两种时间表示法的转换方法。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七”第 1 题。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完成 24 时计时法的相关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七”第 2 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反馈。教师适当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七”第 3 题。 从 9 时开始,每一次向后推 4 小时,或用加法计算。 3.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七”第 4 题。 引导学生看图,从问题中找到数学信息,进行分析理解。 4.完成教材第 56 页“练习七”第 5 题。 先让学生填空,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 时=60 分 1 分=60 秒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57 页“练习七”第 6 题。 出示小华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动安排表。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值 得改进的地方。 (3)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与同学交流。 2.完成教材第 57 页“练习七”第 7 题。 (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小 组交流,明确思路。 (2)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表格。 (3)提问:王叔叔 11:40 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班 车? 3.完成教材第 57 页“练习七”思考题。 (1)课件出示火车票,让学生观察火车票。 (2)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推算时间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必 要的指导。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1 课时 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 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 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 4dm,宽 3dm;另一个长 10dm,宽 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 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 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 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 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 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 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 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 58 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 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 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 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 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 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59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 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 较。 2.完成教材第 60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课件出示第 4 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 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 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 1 格。 3.完成教材第 60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 方分米、平方米,知道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 6 个篮球场那么大, 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 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 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交流共享 1.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 1 厘米、1 分米),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 用符号 cm 2 表示。 摸一摸,1 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 大约是 1 平方厘米? 画一画(徒手):画一个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估一估:一张普通的邮票的面积大约是多大?橡皮上面的面积有多大? 2.让学生拿出边长是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的 面积是 1 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 dm 2 表示。 比一比:用手比划 1 平方分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分米? 3.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做单位去测量怎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应该 是什么呢?怎样规定它的大小呢?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 出示 1 平方米的纸,初步感知大小。 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 1 平方米? 估计:在 1 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验证,实地站一站。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63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在图形中摆满 1 平方 厘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后进行全班反馈。对于估得较准确的学生,可以问问 他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 63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提问:哪个图形表示 1 厘米,哪个图形表示 1 平方厘米?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完成后指名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3.完成教材第 63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 1 平方米的正方形。并用拼成的 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门窗的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 3 课时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 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 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第 2 题。 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分别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 正方形和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第 3 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 64 页“练习八”第 4 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 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 1 个小方格代表 1 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 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第 5 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 1 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 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第 6 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第 7 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 10 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 65 页“练习八”第 8 题。 提出问题:比较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 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 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 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 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 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4。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组合 作摆出 3 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再分别填写在表 格里。 学生小组合作摆长方形,互相交流,各自填表。 展示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 om 问:每个长方形中正方形卡片的个数你们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说 给大家听听。表中长方形的面积的平方厘米数与所用卡片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学例 5。 (1)出示例 5 左图,谈话:要求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量出它 的面积,想一想,量长和宽用什么工具?量面积用什么量?怎样量? 学生动手测量例 5 左图。 谈话:你测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在小组内交流。 (2)出示例 5 右图,谈话:这幅图你打算怎样测量它的面积?每人各自在 书上测量,如果面积单位不够用,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无法解决可与同学商量。 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量 面积的?(可以沿着长摆一行,共 5 个面积单位;沿着宽摆一列,共用 4 个面积 单位,说明每行 5 个面积单位,可以摆 4 行,一共 20 个面积单位,面积是 20 平方厘米。 3.教学例 6。 出示题目。谈话:这个长方形已经量出了它的长和宽,你能利用刚才量长方 形面积的经验,想象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量并说出它的面积吗? 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并汇报。 4.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谈话:通过刚才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 的长和宽的关系。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讲述: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更简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 示这个公式,S=a×b。在这个公式里,S 表示什么?a 表示什么?b 呢? 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能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 式,解释一下刚上课时我们讨论的两组图形为什么宽相等、长越大面积越大,长 相等、宽越大面积越大吗? 5.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问: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特 点和边的名称,你认为用什么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更合适?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 问:如果用 a 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吗?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67 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出要求的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 68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om (1)集体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所运用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完成教材第 68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谈话:现在让你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你打算怎么估计? 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和结果,以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4.完成教材第 69 页“想想做做”第 7 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剪下最大的正 方形?并让学生用纸片和剪刀动手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剪下的图形。 小结:要从一个长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 形的宽相等。 5.完成教材第 69 页“想想做做”第 10 题。 教师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在小组中讨论: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必须先求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这个长方形 的长和宽。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5 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知道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 米=100 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 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呢的大小吗?那么在三个面积单位之 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究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 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答案: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 中的纸片的大小。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 1 分米,面积是 1 平方分米。另一种量的边长是 10 厘米,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2.探究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 1 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3.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如:因为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米,5 平方米里面有 5 个 1 平方米,所以 5 平方米=500 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上进率的方法;将低级单位换 算成高级单位,用除以进率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71 页“想想做做”第 1、2 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 讨论:这两道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第 1 题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上进率;第 2 题由 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2.完成教材第 71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1)指名学生读题,然后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追问:知道了交通标志牌的长和宽,怎样求出它的面积?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和单位名称。 (3)引导思考:我们算出标志牌的面积是 4500 平方厘米,把它折合成平方 分米,应该怎样算? 3.完成教材第 71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问题一: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问题二: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求一块地砖的面积,再求 90 块地砖的总面 积,最后将总面积和卫生室地面面积进行对比。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 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面积的含义,常用的 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些知识是平面图形面 积的起步知识,在以后教学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全单元安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 1、例 2:认识面积 例 3:认识面积单位 例 4、例 5、例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 7: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 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认识常用的 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9 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6 课时 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什么是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追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导入: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九”第 1 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九”第 2 题。 第(1)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周长用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呢? 明确:周长用的是长度单位,面积用的是面积单位。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九”第 3 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花边指的是正方形台布的周长。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九”第 4 题。 让学生读题目,同桌讨论:水稻田四周的小路大约长多少米,求的是什么? 提问:每平方米施肥 3 千克,一共施肥多少千克?先要求什么? 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九”第 5 题。 引导学生讨论:每平方米水面养 9 尾鲫鱼苗和 5 尾鲤鱼苗,需要购买两种鱼 苗各多少尾?先要求什么? 3.完成教材第 72 页“练习九”第 6 题。 让学生互相量一量,走一步大约长多少厘米,用本子记录下来。 分组活动,沿着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走一走,看看各走了多少米,做好记录。 根据步测的结果,估计篮球场的周长和面积。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7 课时 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懂得单位间的 换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 2.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周长计算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谁能说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举例说说什么时候用长度单 位,什么时候用面积单位?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 73 页“复习”第 2 题。 2.完成教材第 73 页“复习”第 1 题。 提问: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是什么?什么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 73 页“复习”第 3 题。 让学生读题目,然后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最后交流各自的 想法。(用数方格和割补法) 2.完成教材第 73 页“复习”第 4 题。 出示图形,让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 73、74 页“复习”第 5、6 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计算。 4.完成教材第 74 页“复习”第 8 题。 出示表格,提问: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让学生计算,指名说说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5.完成教材第 74 页“复习”第 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集体交流,理解“四周围上篱笆”指的是求苗圃的周长。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 74 页“复习”第 10 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多长的木条”指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多大的玻璃”指 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让学生列式解答,得出: 周长:(100+60)×2=320(厘米) 面积:100×60=6000(平方厘米) 2.完成教材第 74 页“复习”第 11 题。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白菜地和萝卜地的面积相等吗?周长呢? 课件将图抽象成平面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每个图形的面积描一描,看看有 什么发现?(共同的中间曲线,剩下两条边分别相等,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 小结:白菜地和萝卜地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萝卜地的面积比白菜地的 面积大。 3.完成教材第 74 页“复习”第 12 题。 课件出示图形,提问:这些图形都是用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分 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吗? 让学生先观察图片,再解答。对于空间观念发展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 用长方形学具拼一拼,再解答。 4.完成教材第 75 页“复习”第 13 题。 要求:在图中画出几个周长是 20 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它们 的面积。 想一想:要使画出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20 厘米,长和宽应各是多少厘米?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面积不一定相 等。 5.完成教材第 75 页“复习”思考题。 让学生先读题目,弄清题目的关键是什么?(扩大后形状仍是正方形,面积 是原来的 2 倍,不移动这 4 棵树)再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 必要时提示学生反过来想:如果把一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该怎 么办?要求其中的一部分仍然是正方形,又该怎么办? 6.完成教材第 75 页“复习”“动手做”。 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提问:你如何理解“最多能分成多少个”? 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反馈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1 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 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 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 (1)村长把 2 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 块) (2)如果把 1 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 人得到几块?( 4 1 块) (3)如果把 1 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 2 1 ) 小结:1 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 这样的 1 份,就是几分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 (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 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 出示一盘 6 个桃子图,提问:6 个桃平均分给 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 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小结:把 6 个桃平均分给 2 只小猴,就是把这 6 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 平均分成 2 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 2 1 。 (2)提问:如果是 4 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 2 1 吗? 让学生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2 份,表示出 2 1 。 (3)追问:如果是 8 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 2 1 吗? 得出:把 8 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 2 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 是这盘桃的 2 1 。 (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 2 1 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 2 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2 份,每份就是 2 1 。 2.教学例 2。 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 6 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 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 6 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 3 1 表示什么意思。 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 77 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 12 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 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绿色圃中小学教 om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 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 12 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 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77 页“想想做做”第 1、2 题。 (1)第 1 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 1 份,每个是这个整体 的几分之一。 (2)第 2 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 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 78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 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完成教材第 78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 2 1 和 3 1 。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 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com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题目: (1)8 个苹果,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12 朵花,每 3 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 (3)10 个蘑菇,平均分给 5 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 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 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3。 (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 36 个蘑菇。 (出示教材第 78 页例 3 情境图) 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 3 1 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2)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 3 1 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 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 6 个 平均分成 3 份, 3 1 是 2 个 。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 6 个蘑菇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2 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 3 份,白蘑菇是其中的 1 份,是 2 个。 提问:把 6 个蘑菇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 得出:6÷3=2(个) (4)比较方法。 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试一试。 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 2 1 是多少个?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6÷2=3(个)”表示的意思。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79 页“想想做做”第 1、2 题。 (1)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 1 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先摆 8 个 ,拿出它的 2 1 ;再摆 12 个 ,拿出它的 2 1 。 提问:都是拿出 的 2 1 ,为什么个数不一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整体的 2 1 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不同。 (2)分一分,完成第 2 题。 读题后,要求学生先画竖线分一分,再独立填写算式。 提问:12 个草莓的 3 1 和 12 个草莓的 4 1 哪个多? 师小结:同一个整体的 3 1 和 4 1 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 79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出示小猴图)还记得它们吗,上一次我们在小猴子分桃子中学到了 什么知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4。 (1)出示教材第 80 页例 4 情境图,提出问题。 出示图片。 谈话: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 3 只小猴,2 只小猴一共 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让学生图上分一分,涂一涂。 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 1 ) 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 3 1 ,2 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 份)是几分之几?( 3 2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 3 只小猴,每只小猴 分得这盘桃的 3 1 。2 只小猴一共分得 2 个 3 1 ,2 个 3 1 是 3 2 。 2.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 10 个桃平均分成 5 份,2 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 份、 4 份呢? 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 10 个桃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明确:把 10 个桃平均分成 5 份,1 份是 2 个,每份就是 5 1 ,2 份就 是 2 个 5 1 ,是 5 2 ;3 份就是 3 个 5 1 ,是 5 3 ;4 份就是 4 个 5 1 ,是 5 4 。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 10 个桃平均分成 5 份,2 份就是这些桃的 10 2 ,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81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 81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思考:把灯笼和鱼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灯笼或几 条鱼,应该把这样的几份图上颜色。然后让学生涂一涂。 3.完成教材第 82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 18 根小棒,分别拿出这些小棒的 3 2 和 6 5 。 提问: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这样的几份?(指名上台演示) 说一说: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几? 4.完成教材第 82 页“想想做做”第 7 题。 让学生先观察线段图,说说把这条线段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独立填空,最 后指名汇报答案。 5.完成教材第 82 页“想想做做”第 9 题。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几角是 1 元?(10 角)1 角是 1 元的几分之几? (把 1 元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元的 10 1 ,即 1 角) 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4 课时 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认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 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例图。 提问:认识它们吗?小兔采了 6 个蘑菇,上一次我们帮助小兔求出了这篮蘑 菇的 3 1 ,你还记得怎么列式吗? 6÷3=2(个) 追问:它表示什么?(把 6 个蘑菇平均分成 3 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2.揭题:同学们的记性真好,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帮助小兔解决问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5。 (1)谈话:我们来看看小兔提出了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一共采了 6 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 3 2 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 少个? (2)提问:把这些蘑菇的 3 2 分给小兔,要知道分给小兔多少个,该怎样分? 学生先动手用 6 个圆片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并说明这 样分的理由。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 6 个 ,平均分成 3 份, 3 2 是 4 个 。 同理,把 6 个蘑菇,平均分成 3 份,给小兔 2 份,所以是 4 个。(让学生投 影分的过程) (3)归纳算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解决了“分给小兔多少个蘑菇” 的实际问题,你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动手分蘑菇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小组交流列式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怎样列式) 6÷3×2=4(个) 师小结:把 6 个蘑菇,平均分成 3 份,每份 2 个,给小兔 2 份,就是 4 个。 2.分析比较。 (1)出示课前复习的题目及例题。 ①一共采了 6 个蘑菇,这篮蘑菇的 3 1 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 6÷3=2(个) ②一共采了 6 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 3 2 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 6÷3×2=4(个) (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小组交流想法) 小结:6 个蘑菇的 3 1 ,就是把 6 个蘑菇平均分成 3 份,求出每份是多少,再 算出 2 份是多少。 3.归纳总结。 在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把这些物体平均分 成几份,求出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再乘所需要的份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84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让学生利用图片自主进行操作,并与同桌交流算法。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 生实物投影演示分的过程。 提问:都是拿出 4 3 ,为什么拿出来的个数不同?(因为总数不同,所以拿出 的个数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 84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让学生根据“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每幅图中用虚线分一分,并讨论:分别 分成几份,每份几个?要求的份数分别是几个? 3.完成教材第 84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说说你 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5 课时 练习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或 几分之几的认识,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 交流讨论,并把知识点记录下来。 揭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85 页“练习十”第 1 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写,再同桌交流想法,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 85 页“练习十”第 2 题。 让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 85 页“练习十”第 3 题。 提问:1 分米是几分之几米?6 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追问:1 角是几分之几元?4 角是几分之几元? 4.完成教材第 85 页“练习十”第 4 题。 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以及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 订正,集体交流。 5.完成教材第 85 页“练习十”第 5 题。 让学生先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列出算式,并说说每次分别拿出了几根。 讨论:每次都拿出 3 2 ,为什么拿出的数量不同?(因为每次摆出的总数不同, 所以拿出的结果也不同) 6.完成教材第 86 页“练习十”第 6 题。 想一想:1 时的 2 1 是多少分?在钟面上先怎样分,分针应该走到了几?涂一 涂。1 时的 4 3 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86 页“练习十”第 7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分母相同,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反 而小。 2.完成教材第 86 页“练习十”第 8 题。 先让学生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完成教材第 86 页“练习十”思考题。 学生读题,理解:先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 4 份,再把其中的 1 份平均分成 更小的 4 份。 提问:可以将其他的小三角形平均分后,再计算。 4.完成教材第 86 页“练习十”“动手做”。 (1)出示图形,让学生理清题意。 分小组讨论,把下面的图形都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 4 份。 (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作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的基础上编排 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会在直观图形的帮助下比较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 子是 1 的分数的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 元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相同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认识整体的几 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单元一共编排 5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 1、例 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例 3:“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例 4: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例 5:“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认识一个整体的几 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用简单的描述一些生活现象, 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认、读、写简单的分 数。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会用分数来 表达信息。能正确运用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6 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1 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 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 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 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 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 10 5 米? 4 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 认识整数部分是 0 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 1 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 1 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 1 分米,师板书)所以 5 分 米就是这样的 5 份,也就是 10 5 米;4 分米就是这样的 4 份,也就是 10 4 米。 介绍:(边板书) 10 5 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 读作:零点五,0.5 米就表示 5/10 米。 0.4 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 88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 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 0 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 87 页例 2 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 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 6 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 1 元 2 角是 1.2 元?你是怎么想的?3 元 5 角呢? 板书:1 元 2 角 1.2 元 1.2 读作一点二 3 元 5 角 3.5 元 3.5 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 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 88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 88 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 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 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88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 想的。 2.完成教材第 88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 个小格表示 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 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 89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 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 90 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 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 0.8 元,冰棍 0.6 元,冰砖 1.5 元,蛋筒 2.2 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3。 提问:如何比较 0.8 和 0.6 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 元是 8 角,0.6 元是 6 角,8 角大于 6 角,所以 0.8>0.6。 想法二:0.8= 10 8 ,0.6= 10 6 , 10 8 > 10 6 ,所以 0.8>0.6。 出示两个正方形,让学生在正方形中分别涂色表示 0.8 和 0.6,再比一比。 (得出 0.8>0.6) 小结:两个小数都是零点几的,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 这个小数就大。 2.试一试。 提出问题:比一比雪糕和冰砖的价格,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出示:0.8 ○ 1.5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想法。 想法一:0.8 的整数部分是 0,1.5 的整数部分是 1,那么 0.8 肯定小于 1.5, 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 写成分数是 10 8 , 10 8 <1,而 1<1.5,所以 0.8<1.5,雪糕便宜。 想法三:因为 8 比 15 小,所以 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 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 0.8 和 1.5 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 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 0.6,比较 0.6、0.8 和 1.5 这三个数哪个最大, 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 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 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 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 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91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 厘米和 9 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 分米<0.9 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 91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 91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 91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 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体 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笔算下面各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98 98-87 91-29 56+2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 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出示教 材第 92 页例 4 情境图)这是李阿姨刚开张的早点店,这节课,让我们到她的早 点店看一看吧! 二、交流共享 1.教学小数加法。 出示例 4 主题图,提问:从价目表上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馒头 0.5 元,豆浆 0.7 元,馄饨 2.8 元,面条 3.4 元) 追问:你想选购李阿姨早点店里的哪些食物? (1)出示问题:买 1 个馒头和 1 杯豆浆一共要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0.5+0.7。 提问:你能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汇报:将 0.5 元看成 5 角,将 0.7 元看成 7 角,5 角加 7 角是 1 元 2 角, 也就是 1.2 元。 (2)谈话:刚才我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换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得 出了结果,下面我们探究如何列竖式计算。 引导:小数的整数部分用元,小数部分用角,想想竖式怎么列? 学生尝试列竖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0 . 5 + 0 . 7 1 . 2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com 小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要注意什么?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 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运用小数直接计算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的 数位就会对齐,计算时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归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点。 小结:共同点是数位对齐,低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同点是要点上小数点。 2.教学小数减法。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知道了 1 个馒头和 1 杯豆浆一共要 1.2 元, 那么 1 碗面条比 1 碗馄饨贵多少元? 学生列式,师板书:3.4-2.8。 (2)提问:能不能也用竖式把你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元 角 3 . 4 - 2 . 8 0 . 6 引导学生讨论: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数前面的 0 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 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异同点? 3.归纳总结。 引导:观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你觉得小数的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计 算法则计算,再把小数点移下来,写上小数点,同时在加法中“满十进一”,减 法中“退一作十”。 追问: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何对准数位? 4.试一试。 除了刚才已经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先求这两种食品价格的 和,再求其价格的差,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93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请大家独立计算,在小组内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一位小数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小 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com 2.完成教材第 93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易错的题目,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 进行辨析,总结易错点。学生容易做错,教师要给予示范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 3.完成教材第 93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 (1)请学生根据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 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组织交流,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4 课时 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法,学会小数 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揭题:本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对本单元掌握的情况。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94 页“练习十一”第 1 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填写,再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第三幅图是表示几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合起来的?(2 个正方形和 1 个十分之五即 0.5)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2.5) 2.完成教材第 94 页“练习十一”第 2 题。 出示四样商品图,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小数,再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 想的。 3.完成教材第 94 页“练习十一”第 3 题。 出示数轴,先让学生独立在数轴上写数,再指名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 法。 提问: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 0.5,哪个最接近 2? 让学生说比较的方法。 4.完成教材第 94 页“练习十一”第 4 题。 师:比较三只青蛙的跳远成绩,你能把三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吗?(1.1 米>0.9 米>0.8 米) 提问:谁跳得最远?谁第二? 5.完成教材第 95 页“练习十一”第 5 题。 (1)出示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找出下面各数的点。 (2)让学生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指名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 95 页“练习十一”第 6 题。 学生先用竖式计算,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竖式的写法:得数中的整数部分是 0 时,0 不要漏写。 2.完成教材第 95 页“练习十一”第 7 题。 要求:比一比,在得数比 1 大的算式后面画“√”。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并举例证明。 3.完成教材第 95 页“练习十一”第 8 题。 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 95 页“练习十一”第 9 题。 (1)请学生根据表格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允许遇到困难的学 生与同桌交流意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完成教材第 95 页“练习十一”第 10 题。 先出示数据,让学生先发现规律。(相邻两数相差分别是 0.2、0.4、0.6) 然后让学生根据找出的规律,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6.完成教材第 95 页“练习十一”第 11 题。 提问:比一比,看谁填得多,怎样写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有序 地写) 先让学生有序地写出方框里的数,再集体校对。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 往采用小数表示。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 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 1、例 2:认识小数 例 3: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 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 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 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 1 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 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几月份吗? ××蛋糕店想做一个市场调查,想在学生生日最多的月份做一个促销活动, 你能告诉××蛋糕店的老板,我们学校的学生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 生的人数最少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提问:你们刚才说的只是自己的猜测,怎样才能知道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的生日。 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把信息反馈给蛋糕店,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 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并揭题。 二、交流共享 1.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1)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 要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 里。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1)汇报交流。 分小组指派代表出示表格,并说说自己小组一共几个人,哪个月出生的人数 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小组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和其他小组的一样吗?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 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 表格,即全班同学的生日月份汇总表。 (2)按月份汇总。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下表中。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 发现。 追问:我们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3)按季度汇总。 提问:一年分成几个季度,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蛋糕店还想调查每个 季度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如果上面的数据 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月份 1 月 2 月 3 月 …… 11 月 12 月 人数 月份 1 月 2 月 3 月 …… 11 月 12 月 人数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多,哪个季 度出生的人数比较少? (4)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 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5)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3.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97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1)提出要求: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 1~6,四 人一组做游戏。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教材中的表格(1)和表格(2)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第 98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1)调查本班同学的艺术特长,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全班汇总。 空白的艺术种类可以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分组活动,共同填表格。 (2)师生合作,汇总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提问: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少?你还知道了什 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根据某一事物的标准,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行描述和分 析过程。 2.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3.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 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你能告诉我你的身高是多少 吗? 学生汇报。 出示我国正常儿童 9~10 岁的身高标准表格: 男 女 9 岁 126.5~137.8cm 125.7~138.7cm 10 岁 131.4~143.6cm 131.5~145.1cm 师:这是我国正常儿童 9~10 岁的身高标准,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懂了什么? 师:9 岁的男生身高在 126.5~137.8cm 之间是什么意思? 揭题: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我们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2。 (1)提问:认真对照,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 学生对照表格,说出自己的年龄和标准范围判断自己的身高是否正常。 追问:男生和女生的标准相同吗?(不相同) (2)统计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情况分析自己的身高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 我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学生活动: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 果记录在表格里。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姓名 身高/cm 汇报交流: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写在表格里。 提问: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是多少厘米? 追问: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 发现? 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只要说得合理 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提问:刚才我们统计了每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 最高是多少厘米?最矮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可以把每组最高的比一比,把每组最矮的比一比, 再找出全班同学中最高的和最矮的。 追问: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的有多少人?女生呢?(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合作分类统计。 分成四类:9 岁男生,9 岁女生,10 岁男生,10 岁女生。将记录结果进行统 计。 师:说说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99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 出示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 1 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让学生读表格。 (1)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2)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 99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 同桌合作,测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2)联系例 2 的身高排序,你认为一庹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其他小 组的发现与你们一样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制作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 分析。 2.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 进,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 100 页“练习十二”第 1 题。 (1)出示表格: 13 16 19 29 18 20 24 26 12 24 25 36 21 0 7 24 31 32 33 22 17 38 9 27 32 30 37 14 13 22 31 30 谈话:这是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从这些分数中你看懂 了什么? 提问:这位运动员在每场比赛中得分最高是多少?最低呢? 再问:一共几场?得分在 20 以上的有多少场?得分在 30 分以上的呢? 追问:你怎么评价这位运动员的得分能力? 2.完成教材第 100 页“练习十二”第 2 题。 小组拿出准备好的 5 个同样的依次标有 1、2、3、4、5 的乒乓球,放进不透 明的口袋里。 (1)出示规则:每次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两个球,记录两个球上的数相加的 和,一共摸 20 次。 (2)让学生先小组分工合作,填写记录单,然后汇报摸球记录的结果。 (3)提问:一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和?和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4)要求:按和的大小整理数据,把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中。 三、综合练习 1.学习教材第 101 页“你知道吗”。 师:我们平常买鞋必须知道买的鞋子是多少码,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你 知道“鞋内长”和“码数”是怎么计算的吗?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脚长的厘米数+1=“鞋内长”的厘米数 “鞋内长”厘米数×2-10=码数 2.完成教材第 101 页“练习十二”第 3 题。 m (1)提问:你通常穿多少码的鞋子?其他同学呢?要统计我们班男生、女 生穿多少码鞋的人最多?要怎么办?(分小组统计) (2)按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记录小组里每个同学鞋的尺码。 (3)分男、女生进行全班汇总。 (4)小组讨论: ①你们小组穿什么码数的人数最多? ②全班男生穿多少码数的人数最多?女生呢? ③如果在三年级其他班级调查,估计会得到什么结论?在不同年级调查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上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懂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 重要性。 2.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 进,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纪录时间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纪录、讨论一周的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 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将这几天每天上学途中大约花的时间做好纪录了吗? 再问:你家住在哪儿,走路来上学还是坐车,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校? 花了多长时间?(指名回答,表扬早晨起得早的同学) 追问:和同学比,你用的时间是比较长,还是比较短?每天上学用的时间一 样吗? 引导:每天上学用的时间可能不一样,怎样估计才比较合理呢? 学生可能回答:找出 5 天中经常出现的时间,或这 5 天平均每天的时间。 师小结:要找出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连续记录几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再进 行估计。 二、收集数据 1.记录方法。 (1)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首先 要记录从家到出发的时间点,再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的时间点,要保证两个时间 节点都要记录下来。 (2)尽量用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并和学校时间保持一致。 2.收集数据。 出示表格: 日期 从家出发时间 到校时间 经过时间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 )月( )日 ( )时( )分 ( )时( )分 ( )分 学生将自己的记录填入表格。 指名展示,让学生算出每天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 三、汇总讨论 1.谈话:我们要比较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 学上学途中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师: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收集数据。 2.(出示表格)让学生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 按要求整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姓名 时间/分 时间 20 分以下 20~40 分 40 分以上 人数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 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40分钟的有多少人? 在 20~40 分钟的有多少人? (3)将你们小组的上学时间从小到大排一排,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用的时 间最长?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 4.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 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 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 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 时间 20 分以下 20~40 分 40 分以上 人数 指名汇报答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一、教学内容: 例 1:简单的数据汇总 例 2:分析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 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先分组再汇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掌握 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了解把数据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体验统计结果过在不同分 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 结果。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 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