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课件
语文园地一 四年级上册 王同学: 我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 《 观潮 》 ,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张同学: 读了文章,我不仅能想象画面,还能“听”到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 《 走月亮》,我似乎就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 …… 李同学: 读文章,我还能“闻”到味道 .... 交流平台 根据以上同学的对话和你自己的经验进行小组交流,试着总结出读文章的好方法吧。 小组交流 1. 运用 “ 五觉 ” (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加以想象。 2. 边读边想,读思结合 。 3.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4. 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5. 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 6. 圈画批注的方法。 读文章的方法: 火眼金睛 你能分别用一个词或词组概括下面两个片段的内容吗? 1. 一到假日,大街上就热闹起来。“叮零零”的自行车铃声清脆悦耳,那是大姐姐骑着自行车带妹妹回姥姥家呢!“嘀嘀嘀”的汽车车笛声激昂跳跃,那是一家人出游呢! …… 热闹的大街 2. 会场非常安静,我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周围的人好像被定住了,甚至没有听见他们的呼吸。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只苍蝇,嗡 嗡嗡 吵得我心烦意乱,伸手 “ 啪 ” 的一掌。赶紧收回手,好像所有人都盯住我,认为我打破了这安静,我一怔,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实在太静了 ! 安静的会场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 彻 云霄 低声细语 窃 窃 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chè qiè 窃:这里形容声音细小 彻:通,达 词句段交流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1. 比较一下第一排词语和第二排词语有何区别? ( 1 )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语。 ( 2 ) 第一排的词语可互为近义词,表示声音很大,场面很热闹。 ( 3 ) 第二排的词语可互为近义词,表示声音很低甚至没有,场面安静。 ( 4 ) 第一排与第二排的词语可互为反义词。 小组探究: 2. 请从每排词语中选一 个说说你由此想到的 画面。 由 震耳欲聋想到的画面: 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加油声震耳欲聋。 由鸦雀无声想到的画面: 同学们都在上自习,教室里鸦雀无声。 词: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思考:你能找出下列词语的特点吗?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时间很短,多用来写某一事物的变化很快。 想象一下,风、烟花、雷雨、小狗这些事物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怎样的变化? 1.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2. 小练笔。 示范:雷雨 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就像一个巨人在洁白的云朵上洒了一层漆黑的墨汁。过了一会,一阵阵狂风吹得树枝东倒西歪,“沙沙沙”地作响。 “啪”的一声, 门也被狂风吹得关上了,把我吓了一跳。这时,一道闪电犹如一把利剑把那乌黑的天空劈成两半,紧接着,是一声惊雷,像战场上的炮火般打了下来。过了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儿密密麻麻地落下来,我连忙关上窗户。雨越下越大,这场倾盆大雨在闪电与惊雷的伴随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雨小了,雷公公收起大鼓“回家”了。 书写提示 1.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 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zhài 日积月累 鹿 柴 [ 唐 ] 王维 王维, 唐 代著名诗人、画家。“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 “ 王孟 ” 。代表诗作有《相思》《鸟鸣涧》《山居秋暝》等。苏轼评价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诗人介绍 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这首诗描绘的是 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 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 以动衬静 ,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 唐 ] 王维 ( 1 )鹿柴: ( 2 )但: ( 3 ) 闻:( 4 )返景: ( 5 )照: 注释: 夕阳返照的光。 “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只。 听见。 照耀(着)。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 闻 人语响。 返景 入深林, 复 照 青苔上。 译文: 空旷寂静的 山中看不见人,只听见有人在说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空山不见人 ” 直接描写空山深林的寂寥静谧,次句 “ 但闻人语响 ” 以动衬静,空谷传声,更能提现出空山之 “ 空 ”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夕阳返照的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 苔上。 以局部的夕阳美景衬托出傍晚空山深林全局的幽静。 古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声反衬空寂,后两句则以光突出幽暗。这首诗将诗、画、乐融为一体,为我们描摹出颇为神奇的境界。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细心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思想感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