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 一、 文本教学解读 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是统编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两句例句第一句是课内的,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句是课外的,选自泰戈尔的《职业》,“更夫”是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意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指导学生交流时,一要紧密结合本组课文展开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阅读中有意思的地方,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二要适时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养成积累有新鲜感语句的好习惯。 “词句段运用”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供8个成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结构特点,从而促进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第二部分选取的三句话,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表现出对句意的准确理解。三个句子都来自学过的课文,比较容易理解。第一句需要通过正确的停顿深入体会句意;第二句是通过读对重音“一点儿”来感受人物的“不懂”;第三句是要读对语气,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认知和看法。第三部分编排了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名字中或能体现出活动特点,或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教师可结合本班兴趣小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名,开展招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词语。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清代袁枚的《所见》,目的是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所见》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通读顺。对于这首诗的意思,学生只要粗知大意即可,不要求串讲,最后再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2.积累和身体有关的成语;通过正确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句子体会句意;结合学习经验给兴趣小组取名。 3. 正确朗读《所见》,背诵积累。 教学重难点: 1.养成积累新鲜感的句子的习惯。 2.抓住句子中的节奏和重音, 把句子读得更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活动一:找找“有新鲜感”的语句。 (1)回顾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如: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选自《大青树下的小学》 (2)展示课前收集的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 如句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选自《花的学校》 句2: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选自《不懂就要问》 2.活动二:交流“有新鲜感”的语句。 (1) 出示第一句,说新鲜感。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提示:这句话新鲜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树枝、鸟儿、蝴蝶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静,同时也说明了同学们不仅读课文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而且声音还十分好听,读得让人入迷。 (2)出示第二句,说新鲜感。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提示:“更夫”是个有新鲜感的词,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是一种职业。“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把更夫打更枯燥的工作写得生动而令人向往。 (3)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找到的很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提示: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找到的有新鲜感的语句,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具体明确,能言之有理即可。 3.活动三:选选“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一:小组交流自己课外收集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各自说说新鲜在哪里。 步骤二:小组讨论评选小组中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 步骤三:小组代表交流小组最具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在什么地方。 步骤四:收集积累有新鲜感的语句。 4.活动四:开办“有新鲜感”句子超市。 步骤一:准备一份有新鲜感句子“采购单”,课外采集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步骤二:小组合作对“采购单”上的有新鲜感句子进行分类上架。可以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进行分类,如:用了有新鲜感词语的句子,用了有新鲜感修辞手法的句子等。 步骤三:带上自己的“购物清单”,去采集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和同伴交流“新鲜”在哪里。 步骤四:整理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1.活动一:火眼金睛。 步骤一:出示8个成语,指导正确认读。 步骤二:再读成语,说发现。 要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可以提示学生圈出每个成语中代表人身体部位的字。 提示:这些成语中都带有身体器官名称,都和人的动作表情有关。 步骤三:举一反三,说说还有哪些这样的成语,自主积累成语。 2.活动二:看谁读得好。 (1)出示3句话,学生自由朗读。 (2)同桌互读,讨论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提示:第一句“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第二句“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指导学生读对重音“一点儿”,突出“不懂”。第三句是人物说的话,要关注提示语“笑了笑”,朗读时要读出人物对“学问”的肯定,为了“学问”挨打也值得的决心。 (3)同桌练读,相互纠正。 (4)展示朗读,交流评价。 3. 活动三:招兵买马。 步骤一:说说自己平时接触过哪些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班。 步骤二:出示课文中出现的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兴趣小组,说一说自己怎么猜出来的。 提示:关注“泡泡”提示。 步骤三:请成立一个兴趣小组,并为兴趣小组取名,写在老师下发的“招募板”上。 步骤四:把自己设计的兴趣小组“招募板”贴在讲台上,招募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板块三 日积月累 1.活动一:古诗我会读。 通过借助注音自己读、同桌互读、老师范读等方式,将《所见》读正确、读通顺。 提示:把前鼻音“振”和“蝉”读正确,“忽然”不能读成“突然”。 2.活动二:古诗我会说。 (1) 自己读一读古诗,你从古诗里读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干什么? 提示:从古诗里能读到有牧童、黄牛、树林和鸣蝉。牧童骑着黄牛在唱歌,蝉在树林里鸣叫,牧童想去捉蝉。 (2)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画了什么,试着连起来说一说。 提示:引导学生能大致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可以了。如:夏天的树林里,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听到树上的蝉叫,忽然停止歌声想去捉蝉。 (3)借助插图,根据古诗的文字说说古诗大致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学生根据字面理解意思,或者借助图片理解意思。诗意大致是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捉蝉。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 3.活动三:古诗我能读。 步骤一:圈出古诗中的动词,读一读整首古诗,动词读得重一点。 步骤二: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读一读古诗,思考哪里需要停顿,试着做一做标记。再读给同学听。 提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械。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步骤三: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可以加上动作。 3. 活动四:古诗我会背。 (1)出示古诗(去掉动词):牧童( )黄牛, 歌声( )林撼。 意欲( )鸣蝉, (2)出示动词补充古诗:( )骑( ), ( )振( )。 ( )捕( ), ( )闭口立。 (2)多形式背诵古诗。 步骤一:和同桌你一句我一句互背。 步骤二:看着投影仪上的插图,试着背诵古诗。 步骤三: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播放笛声和蝉鸣声,配乐入境背诵。 步骤四:同桌一人扮演牧童,一人扮演袁枚。“牧童”做动作,“袁枚”背诵古诗。 三、教学资源链接 (一)语文知识 停顿:指语音上的间歇。一般分语法停顿、强调停顿(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结构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的结构关系。朗读时常依据标点符号的要求来停顿。 强调停顿是指句子中特殊的间隔。或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故作朗读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给听者以思考的余地,便于理解、接受,从而增强朗读的语言效果。又可叫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 结构停顿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作的停顿。 重音:和停顿一样,重音也是朗读的基本技巧之一。重音又分词的重音、语法的重音、感情的重音。重读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我们称为重音。 (二)拓展阅读 职 业 泰戈尔 清晨的钟敲了十下,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我每天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他没有什么急事要做,没有哪条街道非去不可,也没有什么时间非要回家。 我希望我是一个小贩,整日在街上混日子,叫着:“手镯,亮晶晶的手镯!”下午四点,我放学回家。 我从一家门口看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土。 他用他的锄子,想怎么挖,便怎么挖,他的衣服落上了尘土,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被雨淋湿了,没有人会骂他。 我希望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土,没有人来阻止我。 天一黑,妈妈就送我上床睡觉。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更夫摇着他的灯笼,他的影子随之一起移动,他一生从没有上床歇息过。 我希望我是一个更夫,整晚在街上行走,提了灯笼去追逐影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