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课件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2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 (共28张PPT)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语文课件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2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 (共28张PPT)_人教版(2016部编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字词学习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部分?一共有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0):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部分(10~14):写十二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伯父就嘱咐他不要去租界地,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15、16):写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却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四部分(17):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的志向。 2.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之后,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 (3)从这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从中看出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1.阅读第一部分(1~10),思考下列问题。(1)面对魏校长的“你们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有哪些?“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以及少年周恩来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解读 (2)当听见魏校长的问题后,少年周恩来的反应是怎样的?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3)少年周恩来回答这个问题时,语气是怎样的?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魏校长听见周恩来的回答,有怎样的反应?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睁大眼睛追问周恩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得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高兴地连声赞叹。(5)这个发出豪言壮语的男孩后来成为了什么?周恩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2.阅读第二部分(11~14),思考问题。(1)周恩来刚到沈阳的时候,伯父跟他说了什么?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2)少年周恩来听了伯父的话,有什么反应?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3)面对周恩来的疑问,伯父又是什么反应呢?伯父回答说“中华不振”,接着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4)和伯父的对话中,什么让少年周恩来难以忘怀?“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让他难以忘怀。 3.阅读第三部分(15~16),请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写租界繁华热闹?对租界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与别处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反衬出别处的萧条冷清、破败不堪。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过得富足,中国人却很贫穷。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2)进去租界后,周恩来目睹了一件什么事?一个中国女人受到洋人的欺侮,在场的人却没人为她伸张正义。 (3)作者围绕受害的妇女,主要描写了哪几种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华不振”?作者主要描写了三种典型人物来反映“中华不振”:一是洋人,代表的是帝国主义的嚣张与霸道;二是耀武扬威的巡警,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他们不为中国人主持公道,反而为外国人撑腰;三是围观的人群,他们的表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敢怒不敢言的状况。 3.结合整篇文章,回答问题。(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周恩来目睹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霸道,中国人备受欺凌,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因此,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修身课上,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件事是周恩来初到沈阳,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是在外国租界,周恩来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欺凌,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胸怀祖国,有着远大抱负的人。 (3)如何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是兴起的意思。写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以自身和家族为出发点的。而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他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相比,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设问)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设问)佳句积累 衬托衬托是对描述对象采用的一种间接表现手法,是通过对其他人物或事物的记叙,从侧面形容、渲染,以达到突出主要描写对象、深化主题、提高文章感染力的艺术效果。写法借鉴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第一处是修身课上,面对“你们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其他同学以个人和家族为出发点而读书,周恩来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衬托出周恩来的远大志向。第二处是写租界的繁花热闹与别处大不相同,衬托了当时中国的萧条冷清、破败不堪的景象。 怎样运用衬托手法:衬托不同于对比,它有主次之分;作陪衬的事物、人物,总是用来说明或突出被陪衬事物、人物的。因此,运用衬托手法,要宾、主分明,作陪衬的事物或人物,与被陪衬的事物或人物,要让读者一看便清楚;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冲淡了被陪衬的事物或人物。 运用示例:徐翔揣着少得可怜的成绩单,茫然、麻木地踏上了回家的路。死气沉沉的斜阳,爬过光秃秃的山岗,钻过黑魆魆的树冠,透过沉沉的花和凌乱的枝条缝隙,将破碎、灰暗的影子,散落在满地的荒草上。蝉,在绝望地悲鸣,风,在粗重地喘息,噪音与燥热搅成一锅粥,让整个世界烦得闹心,闷得喘不过气来。(通过描写暗淡、凄凉的环境,衬托出人物失意、压抑的心情) 关于爱国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拓展延伸 2.描写爱国的句子。爱国不是用嘴说的,而是要用行动来落实的。那些热爱祖国的人,会团结互助不会不讲爱国,如果不讲爱国,那国家就像一盘散沙。损人利己的人,人人都讨厌他。要爱国,就要诚实守信,不能不讲信用,要时时刻刻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要关心国家大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古至今,无论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范仲淹,还是“一枪热血勤珍重”的秋瑾,亦或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都懂得爱国是作为一个公民必备的素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讲述周恩来少年时代在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之后,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立下宏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到“中华不振”——疑惑不解周恩来读书:为中华之崛起同学读书:为自己为家族租界见闻——中国人忍气吞声爱国忧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