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3×30=47×20=42×19≈58×41≈69094080024001.口算。 2.计算。1118408×438625811182612×36484083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43×26=12×34=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45×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同学们,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我是这样想的:估计约有1500千米。145×12≈150015010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45×12= 14512×0514290174第二部分积该怎样写?1740(千米)用笔算比较准确,得……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45×12=笔算对了吗?用计算器验算一下。 14512×0514290174145×2=290145×10=1450290+1450=1740讨论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法则 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做一做。×268第二部分积该怎样写?121341341608 2.做一做。×4717612327048272×364252550127515300×82237474189619434 ×16134804134938十位上的1和4相乘,所得的积要对准十位。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1613480413421443. 4.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129元∕套129×36=4644(元)答: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4644元。×361297743874644全校共36个班,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课堂小结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乘法14512×0514290174145×2=290145×10=1450290+1450=1740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口算。30×2460×30040×7023×3050×30502×2305×5908×360×50205×7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20152510041800028006901500272414353000 2.笔算。605×9270×8605×95445270×82160=5445=2160521×34208415631771434×521=17714 160×30106×30仔细观察这两道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4800先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1)160×30=______怎样笔算更简便?可以这样想:16×3=48,10×10=10048×100=4800所以160×30=4800 笔算:160×30方法1:160×304800方法2:160×300004804800哪种更简便? 160×30=4800160×3048003个十48个百16个十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总结方法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怎样可以简便一些?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零。写竖式时要对齐末尾的0前边的数。 你学会了吗?230×40=340×120=23040×92009200340120×68344080040800 笔算:(2)106×30方法1:106×303180方法2:106×300003183180=3180哪种更简便? 笔算:106×30=3180106×300003183180为什么这一步可以省略?0乘任何数都得0。106×303180 220×408800160×609600360×25180072900580×121160586961. 240×22=482404822×528052802. 305×50=153052550×015250 504×2630241084104(×)504×2630241008131043.判断: 课堂小结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60×30480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106318030× 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6×2=6×20=6×200=10×4=5×4=12120804012002020×4=(1)(2)口算。 认真观察刚才的算式,按下面方法思考研究:1、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观察这几个算式,其中一个因数有何特点?另一个因数有何变化?积有何变化?2、你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吗? (1)6×2=126×20=1206×200=1200×10×10×10×10220020121201201200×100×100202200121200第(1)组题中,第2、3题同第1题比,第二个因数分别乘了10、(),积也分别乘了()、()。10010100 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写出下列各题的积。16×50=80032×50=1600(8×2)(8×4)(400×2)(400×4) (2)20×4=8010×4=405×4=20÷2÷2÷2÷22051080404020÷4÷4102058020第(2)组题中,第2、3题同第1题比,第一个因数分别除以了2、(),积也分别除以了()、()。424 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写出下列各题的积。8×25=2002×50=100(50÷2)(8÷4)(400÷2)(400÷4)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1.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12×3=120×3=120×30=48×5=48×50=48×500=8×50=8×25=4×50=363603600240240024000400200200 2.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8米560平方米560÷8=70(米)70×20=168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80平方米。 560平方米8米560平方米8米560平方米8米24米一个长方形的果园,如果长不变,宽要增加到24米,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多少?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也就是宽乘3,那么它的面积也要乘3。560×3=168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果园面积是1680平方米。24÷8=3(倍)瞧,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问题。 3.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8×24=432(18×2)×(24÷2)=(18÷2)×(24×2)=432432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课堂小结积的变化规律 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 情景导入 判断:下面哪句话表示完整商品的单价A、巧克力13元B、一袋巧克力13元C、苹果5元D、苹果每千克5元E、《格林童话》每套8本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探索新知 拿出购物清单,你能指出哪个量表示的是商品的单价?矿泉水每瓶3元,买3瓶薯片每包9元,买2包棒棒糖每根1元,买10根小面包每个5元,买2个 那么3瓶、2包、10根、2个表示的是什么?(商品的数量)小结:数量就是指购买商品的多少。 每件商品的价钱---单价买了多少,---数量一共用的钱数,---总价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钱?(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单价------数量------------单价数量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还知道买了多少件商品,最后算总价 同学们仔细想想,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存在另外的关系吗?80×3=240(元)10×4=40(元)(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钱?(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买4个同样的篮球,花了320元,每个篮球多少元?320÷4=80(元)……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式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鱼每千克6元,妈妈买鱼一共花了36元,妈妈共买了多少鱼?36÷6=6(千克)………单价数量总价 1、()件商品的价钱叫它的单价。2、买了3件衣服花的钱可以看成()。3、已知总价和单价,可求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是()。4、10元钱买了5本练习本,分别可以看成是()和()。一总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 2.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 3、买7个单价为58元的足球,一共用去了多少钱?数量关系:算式:单价数量=总价×7×58=406(元)4、一盒铅笔芯的单价为3元,81元一共可以买多少盒这样的铅笔芯?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算式:81÷3=27(盒)5、学校图书室买了6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用去10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算式:108÷6=18(元) 每件商品的价钱---单价买了多少,---数量一共用的钱数,---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课堂小结单价、数量和总价 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70×4=280(千米)225×10=2250(米)=2.25(千米)解答下面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知道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还知道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求一共行……解答下面的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70×4=280(千米)225×10=2250(米)=2.25(千米)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速度…时间…路程…解答下面的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70×4=280(千米)225×10=2250(米)=2.25(千米)速度×时间=路程你知道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猜一猜,谁走的快?280÷4=70(米)松鼠的速度:小兔的速度:240÷3=80(米)240÷4=60(米)猴子的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想一想,填一填。时间=路程÷速度60×10=600(米)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有如下的关系:(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1)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2)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多长时间?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已知速度和路程,求时间。 2.判断。①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110千米/时,“110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小时行110千米。()②时间÷路程=速度。()③飞机飞行的速度为12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比飞机快。()√×× 3.一辆客车的速度是36千米/小时,从甲城到乙城坐车用了6小时,甲城距乙城有多远?36×6=216(千米)答:甲城距乙城有216千米。 课堂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速度=路程÷时间(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2)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3)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