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 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园地四》 教案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能仿写语段;读文本材料,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并运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语段。‎ 日积月累——读背古诗《滁州西涧》,了解诗意,感悟诗境。‎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生在之前的课文学习中已经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能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共同分享。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爱提问、爱思考。修改符号学生也学会了几种,但运用起来不算很熟练,需要教师指导。对于古诗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只需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给予指导。‎ ‎“交流平台”可给出具体的文本,让学生进行训练。“词句段运用”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天性,鼓励学生认真思考、主动提问;复习三上学过的修改符号及掌握本园地中的修改符号,引导学生诊断病因,熟练运用。“日积月累”可配备课件、视频,引导学生感悟诗境,体会诗情,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2.针对现象,大胆写出自己的疑问。‎ ‎3.掌握表示对调和移动的修改符号,并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4.读背古诗,感悟诗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修改符号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两种修改符号及修改语段的方法。‎ ‎2.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习惯。‎ 6‎ 重点 ‎1.交流“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2.读背古诗《滁州西涧》,了解诗意,感悟诗境。‎ 难点 认识表示对调和表示移动的修改符号,并运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语段。‎ 教师:课件。‎ 学生:复习修改符号,收集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 ‎2课时 ‎1.交流“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2.读材料,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重点 交流“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难点 读材料,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段,引导学生概括文段大意。‎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6‎ ‎(第1句就是这段话的关键句,可直接作为文段大意。)‎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第1句就是这段话的关键句,可直接作为文段大意。)‎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第1句是关键句,但不能直接概括大意,要稍作修改。)‎ ‎2.学生交流: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 ‎(1)找关键句。‎ ‎(2)改造关键句。‎ ‎3.通过刚才出示的例子,想一想,关键句的位置在一段话的哪个地方?‎ 二、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1.出示语段。‎ ‎◇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自读语段,思考语段的特点。‎ ‎3.学生交流语段的特点。‎ ‎4.教师小结:这两段话的作者都是善于观察、爱提问题的人。这两段话都是先观察现象再提出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 ‎5.出示一些图片,引起学生思考。‎ ‎6.学生就图片提问、口头表达。‎ ‎7.学生仿写。‎ ‎8.全班交流,评价。‎ 6‎ 语文园地 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①找关键句;②改造关键句。‎ 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 1.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 ‎ 2.朗读古诗,感悟诗情,背诵古诗。‎ 重点 朗读古诗,感悟诗情,背诵古诗。‎ 难点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 一、词句段运用 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1.导入。‎ 请学生将课外收集的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在全班汇报,提高学生对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兴趣。‎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修改符号。‎ ‎3.学习两种新的修改符号。‎ 表示对调  表示移动 6‎ ‎4.出示语段。‎ ‎5.交流语段中的错误及已经使用的修改符号。‎ ‎6.仔细读,想想语段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修改,用什么修改符号修改。‎ ‎(1)第1句把“他”改为“它的”。‎ ‎(2)第3句语序颠倒,运用“对调符号”,将“轻轻点了它一下”和“用一根小棍”调换顺序。‎ ‎(3)第4句,在“它”的后面增添“把”字。‎ ‎(4)第5句,将“过”和“身”调换顺序。‎ ‎7.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 二、日积月累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风景图)师:茂密的树林,鸣叫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 这幅美景被我们的诗人看到了,他用十四个字把这幅美景写进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诗名:滁州西涧)‎ ‎2.知诗人,解诗题。(学生交流,指名说,师补充)‎ ‎3.赏析古诗,品读古诗。‎ ‎(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 ‎(2)学习古诗第一、二句。‎ ‎①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什么?‎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林的清幽境界。‎ ‎②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③师小结:寥寥十四个字,诗人将茂密的树林,鸣叫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于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3)学习古诗第三、四句。‎ ‎①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 ‎②师小结: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的时候,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有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4.悟诗情,师总结。‎ 6‎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6.学生将古诗摘抄到自己的积累本上。‎ 语文园地 表示对调  表示移动 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教学的一个总结、复习。园地中的模块之间属于平行的关系,因此教学起来会略显枯燥。为了改变这种枯燥,教学中,我运用了较多的图片、视频、音乐、故事,力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词句段第一部分的学习中,我给予学生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写,学生脑海中有了具体的问题场景,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在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时,我引导学生复习三上所学过的修改符号,再学习本次学习的修改符号,掌握了修改符号,再对文本进行修改,学生才不会觉得困难。‎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