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课-人教部编版(共30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课-人教部编版(共30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二年级上册 第 3 课 内容一 千字文(三) 内容二 绝句 春望 内容一 千字文(三) 一、 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千字文(二)》。 (二)师生合作吟诵《诗经·秦风·蒹葭》。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千字文(三)》,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慎终、履薄(báo)、温凊(qìng)、澄、摄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 从“祸因恶积”到“寸阴是竞”。 1. 文白对读。 原句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译文 作恶久了会有祸,长期行善会有福。一尺长的玉璧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都要争取。 2. 素解文意 链接: 璧 点拨: 这个部分讲的是珍惜时光。时间最宝贵,中国是一个惜时如金的国家。 链接: 珍惜时光的诗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资父事君”到“夙兴温凊”。 1. 文白对读。 原句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译文 奉养父亲,侍奉君主,要严肃恭敬。 孝顺父母要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生命。 要像临近深渊边、走在薄冰上那样小心谨慎;早起晚睡,侍奉父母,让他们冬暖夏凉。 2. 素解文意。 (1)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点拨: 这句话出自《孝经·士章第五》中的“资于事父以事君,其(一作而)敬同”。告诉我们,对待父亲和君王的态度应是严肃与恭敬的。 (2)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链接: 《黄香温席》 点拨: 黄香虽然年幼,但他通过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孝顺父母,这就是“孝当竭力”。“竭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个部分讲的是忠孝两全。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从“似兰斯馨”到“渊澄取映”。 1. 文白对读。 原句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译文 让自己的德行像兰那样清香,像松那样茂盛。 江河水流不会停息,池潭水清可以映人。 2. 素解文意。 (1)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链接: 兰草和松树 点拨: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一样清香,像松树一样茂盛。 (2)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点拨: “ 川 ”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的德行,就像江水河流川流不息,惠及子孙。这个部分讲的是立德传家。 链接: 范仲淹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第四部分,从“容止若思”到“籍甚无竟”。 1. 文白对读。 原句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译文 容举止要像在思考一样沉静安详,说话要稳重从容。 良好的开始的确很好,有好的结果更重要。 这是显赫事业的根基,凭借这样的根基,发展就没有止境。 2. 素解文意。 (1)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点拨: 这两句话出自《礼记·曲礼》:“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俨”是恭敬、庄重。“容”指人的容貌仪表,“若思”是若有所思,人的仪容举止要安详,要从容不迫,不能毛毛躁躁。“言辞安定”是说,言语对答要安定沉稳,要有定力。古人教导我们,君子应该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内心敬才能重,重了才能定。内有定,外表的仪容举止才有安。 (2)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第五部分,从“学优登仕”到“夫唱妇随”。 1. 文白对读。 原句 学优登仕,摄制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译文 书读好了,就能做官,可以掌权执政。 为官从政要像召公那样,死去了人们更加怀念他、歌颂他。 音乐可以区分贵贱,礼节可以区别尊卑。 上下和睦,夫唱妇随,才会和谐。 (1)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链接: 周召公与《甘棠》 (2)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链接: “ 礼乐 ” (3)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点拨: 这个部分讲的是礼仁兼备。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绝句 春望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千字文( 三 )》的内容。 二、学习《绝句》 (一)解诗题 《绝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集《杜工部集》。它是杜甫漂泊西南时的早期作品,写于成都草堂,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以诗为画”的佳作,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二)正诗音 1. 初读《绝句》,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融、鸳鸯 3. 标注入声字: 迟 日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 师生拍手齐读。 6.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译文 白日渐长,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冻泥融化,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 素解诗意。 释义: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②泥融:指泥土滋润、湿润。春日来临,冻泥融化,所以又软又湿。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四)品诗味 1.迟日江山丽。 品味: 这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极富诗情画意。第一句从大处落笔,描绘了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景色,笔法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一词统摄全篇,突出了初春的阳光,又用一个“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正暖,四野青绿,碧波荡漾的秀丽风光。 2.春风花草香。 品味: 在第二句中,春风和煦,百花初放,绿草如茵,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芳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3.泥融飞燕子。 品味: 第三句开始对初春景物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描绘。诗人选择了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进行刻画,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使得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 4.沙暖睡鸳鸯。 品味: 第四句写鸳鸯在水边的沙洲上静睡,享受春天的温暖,和首句遥遥呼应——正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出水鸳鸯,一切都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选取来看,又和第三句的“飞燕子”相对照,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五)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 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 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这首五言绝句笔法高妙,着意传达了柔和春意,迟迟春日、秀丽江山、徐徐清风、馥郁花香以及燕子、鸳鸯等等,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嗅觉所感,意境明丽,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丝毫不露雕琢痕迹,是杜甫诗歌中颇有特色的篇章。 二、学习《春望》 (一)解诗题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史称“安史之乱”。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后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灵武,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名作。 (二)正诗音 1. 初读《春望》,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溅、烽、搔、不胜(shēng)、簪。 3. 标注入声字: 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 别 鸟惊心。 烽火连三 月 ,家书抵万金。 白 头搔更短,浑 欲不 胜簪。 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 师生拍手齐读。 6.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 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多月, 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简直就要插不上发簪了。 2. 素解诗意。 释义: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四)品诗味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品味: 首联即写诗人的春望之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乱草丛生,林木荒芜。“破”“深”二字触目惊心,表现了物去人非的荒凉感和强烈的黍离之悲。此联对仗工整,自然圆熟,“国破”对“城春”,“山河在”对“草木深”,意思正好相反,对比鲜明,因此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链接: 黍离之悲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品味: 花、鸟本无情绪,此处是因人而具有了感情。春天的花、鸟原本明媚活泼,给人以愉悦感,但由于诗人内心的痛苦,在目睹快乐的景象时反而引发了更深的痛苦。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比起单纯以乐景写乐情能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链接: 《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经典句子。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品味: 战争已经持续不断地进行了数月,官军至今还未能收复长安,不知道这场战争还要多久才能结束,诗人被扣留在敌方军营,好久没有家人的消息。“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也是所有受战争迫害的人们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链接: 庾信《寄王琳》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品味: 尾联写到诗人的衰老,“白发”为愁所致,由于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搔”是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诗人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读者从中更能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情状。 (五)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 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 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重在描绘景色: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含情:破、深、溅泪、惊心;后四句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也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有感情地共读《绝句》和《春望》。 (二)背诵《绝句》和《春望》。 五、本课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