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一4邓小平爷爷植树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一4邓小平爷爷植树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邓小平爷爷植树 课题 邓小平爷爷植树 ‎ 课型 讲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2课时 ‎ 教学 目标 ‎1.会读“邓、坛”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邓、植”等8个生字,会写“爷爷、植树”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3.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 ‎4.学会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来讲述一个故事。‎ ‎5.学习邓小平爷爷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用自己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美化自然。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会读“邓、坛”等14个生字、会写本课“邓、植”等8个生字,会写“爷爷、植树”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 教学 难点 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教学 素材 ‎1.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邓小平画像,问:这位爷爷谁认识?‎ ‎2.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说)‎ ‎3.简介邓小平生平。‎ ‎  ‎ 9‎ ‎(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邓小平(1904~1997)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原名先圣,学名希贤,四川广安人。1992年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以这篇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著作编入《邓小平文选》(3卷)。‎ 植树节: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时间为每年3月12日。‎ ‎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认读“邓”“植”。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 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画像,初步给学生留下人物印象,然后简介本文的主人公邓小平爷爷,再一次加深对邓爷爷的印象,简介植树节,为学生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学生在读课文题目时,提醒学生注意“邓”和“植”的读音,为学习生字做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完成:‎ ‎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②用自己平时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新词,把读不准的字做上记号。‎ ‎③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 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情景和“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朗读指导:课文讲述的是邓爷爷植树的故事,邓爷爷已经80多岁了,他还是和群众一起植树,在朗读的时候,心里要怀着对邓爷爷崇敬的心情,眼前仿佛有位老者,在那里挥锄植树,他挥汗如雨,不怕辛苦,将每一棵树栽得那么正。语气亲切自然,速度稍慢。特别是第3自然段,读的时候将邓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神态、说的话读好。如“精心”“仔细”“不行,不行”‎ ‎  ‎ 本文故事虽然不强,但通过朗读也可以将人物精神表现出来,边读边想像邓爷爷植树时的情景,想象他的神态、动作,结合文中的人物语言,加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达到课文学习的目标。‎ 9‎ 这些词要重读。‎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检查: ‎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指导:“邓”“龄”“是鼻韵母eng和ing 。‎ ‎“引、坛、肯、满”的韵母是前鼻韵母。‎ ‎“移”是整体认读音节。‎ ‎“植、注”字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舌尖前音。‎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①加—加(熟字加偏旁):注(氵+ 主) 植(直+木) 息(自+心)‎ 换—换(熟字换偏旁):那—邓  息—咱 ‎ ‎ 比一比(形近字比较):休—体  注-住  ‎ ‎②联系生活经验,图片识字:“苗” →“田”里长得草本植物 ‎(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 ①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 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③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邓、引、满、息、植、注、休、苗”。‎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 邓、引、满、植、注、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息、苗是上下结构的字。‎ ‎3.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满”字的笔画数比较多,写的时候,三点水占三分之一格的位置,右边部分占三分之二。‎ ‎“苗”下面的“田”字写的不要太宽,这样给人拥挤的感觉。‎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这是生字学习的几项重要的任务,学生在交流中学习生字,变枯燥的个人自学为集体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浓些。‎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然后观察生字结构,从字形上进行初步掌握,接着讲解书写,从笔画、美观等方面来指导,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就全面了。‎ 9‎ ‎“引”左边的“弓”角要写直,不要写成圆角。‎ ‎5.学生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6.同桌评议,修改不足。‎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 ‎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 故事发生的时间:1987年4月5日 ‎ 地点:天坛公园 ‎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 ‎ 主要人物:邓小平爷爷 ‎ 他在做什么:栽树(植树)‎ ‎ 2.汇报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导: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的顺序说出来就行了。‎ 汇报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植树的情景。‎ 再读课文,深入地去理解课文,记叙文中,首先要知道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人物课初就知道了,这里让学生从其他几个要素中去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 dèng líng mǎn zhí zhuó yí tián fú ‎ 9‎ 满 龄 邓 移 扶 填 植 茁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不重复)。 ‎ ‎( )的日子 ( )的树苗 ( )的笑容 ‎( )地看看 ( )地移入 ( )地挖着 ‎( )铁锹 ( )树坑 ( )树苗 ‎3.照样子加一加,就成新字再组词。‎ 例:又 ( 邓 )( 邓爷爷) ‎ 主 ( )( ) 木 ( )( )‎ 自 ( )( ) 直 ( )( )‎ ‎【答案】‎ ‎1. dèng líng mǎn zhí zhuó yí tián fú ‎ 满 龄 邓 移 扶 填 植 茁 ‎2. (难忘 )的日子 (碧绿)的树苗 (满意)的笑容 ‎( 仔细 )地看看 (小心)地移入 (兴致勃勃)地挖着 ‎( 挥 )铁锹 ( 挖 )树坑 ( 植 )树苗 ‎3. 注 注意 休 休息 息 作息 植 植树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能借助图片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2.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教具 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温习导入。‎ ‎1.复习认读字词。‎ ‎ ‎ 9‎ 天坛 树苗 植树 休息 茁壮 满意 邓小平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 ‎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认读词语,检查学生生字认识情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熟悉程度,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朗读感悟,感受人物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邓爷爷植树的过程? ‎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 ‎3.交流感悟: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 ‎ ‎(1)找出写邓爷爷动作的词语,用“△”划出来。‎ 出示:握、挖、挑选、移、挥、填、扶正。‎ ‎(2)同桌合作,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邓爷爷植树的过程。‎ ‎(3)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想想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爱树、认真)‎ 品读关键词句: ‎ ‎①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体会邓爷爷植树不怕累,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精神。‎ ‎②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从中说明邓爷爷植树的认真。‎ ‎③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说明邓爷爷做事一丝不苟。‎ ‎4.指名读第4自然段。‎ ‎(1)邓爷爷为什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2)他心中会想些什么?‎ ‎ ‎ 在这个环节中,深入课文的重点内容,重点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首先找出邓爷爷动作的词语,爱树和认真的精神也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的;接着找出人物表情和语言的句子,从中更具体地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9‎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3)把邓小平爷爷的美好愿望印在心中,带着笑容读这段。‎ ‎5.读议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理解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1)为什么说邓爷爷栽种的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2)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尊敬与怀念读第5自然段。‎ 小结: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83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三、深入理解,拓展创新 小练笔。‎ 如果你来到天坛公园,面对邓爷爷,你会说些什么呢?‎ 示例:我也要像邓爷爷那样,去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在学习第4自然段时,从人物表情上来猜测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最后段很短,学生读的时候如果怀着对邓爷爷尊敬与怀念的感情来读,这也是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和着这优美的旋律,齐读课文。‎ ‎2.同学们,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爷爷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他的话令人难忘。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赶快行动起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 ‎ ‎ 再次播放《春天的故事》,感受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道德品质。‎ 板书 内容 ‎  ‎ ‎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9‎ 柏树——邓爷爷怎样种树——美丽的风景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星期天,同学们放弃了xiū xi( )兴致勃勃地来到山坡上,zhí shù( ),一位xìng dèng( )的同学树栽得最多也最好,挺立在山坡的shù miáo( ),是那样yǐn rén zhù mù( )。‎ ‎2.仿照下列词语写词。‎ 例:兴致勃勃 ‎ ‎ 、 、 、 ‎ 例:万里无云 (词语中有数字的词) ‎ ‎ 、 、 、 ‎ ‎3.读一读,做一做。‎ 植树还要爱树 ‎①植树的好处可多啦。树长大了,树叶不仅可以给人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还可以减弱噪音。树干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和造纸。在街道、房屋旁植树,还可以洁净空气和美化环境。‎ ‎  ②但是,植树还要爱树,才能保证种一棵活一棵。‎ ‎  ③刚种下去的小树苗特别需要水,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或者小树周围的土地非常干,那么每天都要浇水,一直浇到幼苗成活。树根是树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新栽的小树根扎得不深,如果经常摇晃,新长出来的细根很容易折断,树根吸收不到水分,树就会枯死。树怕剥皮,就是因为树皮里有许多输送营养的小管,如果把树皮剥了,树得不到养料就会死的。树皮破了,细菌侵入树身,树也会得病。另外,新栽的小树比较“娇气”,不能折断它的枝干,如果把主干弄断了,树就会生出许多侧枝。这样的树既不好看,也不能成材。‎ ‎(1)在文中找出关联词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①树叶( )可以给人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 )可以减弱噪音。‎ ‎②植树( )爱树,( )保证种一棵活一棵。‎ ‎(2)用“ ”在文中画出植树的好处的句子。‎ ‎(3)我们不但要植树,还要保护花草树木,读了本文,你打算怎样去保护树木?请至少写两点。‎ ‎ ‎ ‎ ‎ 9‎ ‎【答案】‎ ‎1. 休息 植树 姓邓 树苗 引人注目 ‎2. 两手空空 得意洋洋 心事重重 怒气冲冲;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千军万马 五光十色 ‎3. (1)①不仅 还②还要 才能(2)树长大了,树叶不仅可以给人遮阴,可以使空气清新,还可以减弱噪音。树干可以用来盖房子,做家具和造纸。在街道、房屋旁植树,还可以洁净空气和美化环境。(3)示例:不摇树。不剥树皮。‎ 教学反思 ‎ 1.提前搜集了邓小平从年轻到年老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第一张照片是谁?虽然学生知道这一课讲邓小平,但对于求学时代的邓小平还是不敢确认。我继续展示邓小平的照片,直到他年老的照片出现,学生才异口同声的说喊出了他的名字。我让学生起来说自己提前搜集的邓小平的资料,学生能说出的很少。我就从第一张照片开始,讲到了邓小平求学时代、战争年代、改革开放年代,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慢慢地在学生心里播下了种子。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学生对这篇文章就不再感到陌生,而是充满了学习的渴望。‎ ‎2.解决这一课的四字词语。这篇课文的四字词语比较多“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引人注目、兴致勃勃”这些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我们采用各个突破的办法,解决了词语难关。‎ ‎3.重点段落重点讲解。第2.3自然段是对邓小平爷爷如何亲手栽种下一棵柏树苗的动作描写。学生反复读,并请他们起来复述这部分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同学复述的都很准确。‎ ‎4.情感升华。课堂小结后,我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学生看着歌词,看着邓小平爷爷慈祥的脸庞,听得很入迷,有的还试着一起唱。从孩子们的脸上看到了,邓小平爷爷此刻在他们心中,一定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想传达给学生的,学生都理解了。‎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