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9页精品】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 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时间] 1—2 课时 [手段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 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 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 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 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 二 课 时 —、情景导入: 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 (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 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 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雄 伟 的 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3.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捏泥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通过学习探究各种泥器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并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的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②☆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 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③△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具: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课件 学具:陶泥、简单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看看有什么?(展示泥玩具的图片)仔细 观察这些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捏泥巴。(板 书课题) 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 1、找同学上台摸一摸泥制陶罐,提问: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很 粗糙) 2. 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是用泥制作的? 3.看看陶艺的发展历史吧!(展示陶器图片)提问:上面的这些部件都是做 什么用的?(把手、装饰…) 4. 展示陶泥,师:这些陶泥就是用来制作陶器的材料,(找同学上台摸一摸, 说一下感受—-很软)由于材料很软所以很方便造型。 5.怎么样才能让这些陶泥变形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呢?(讲解变形手法---揉、 捏、搓、压) 6.展示图片,教授造型方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用这些方法同学 们可以随意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7.老师示范制作一件陶器。(讲解装饰与连接的手法。) 三、学生实践 出示作业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 器物。 四、讲评,小结 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 板书设计 9、捏泥巴 变形手法:捏、揉、搓、压 造型手法:盘条法、手捏法、泥板法 小 扇 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 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 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 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 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 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教学时间]2 课时 [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 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 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 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 (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 (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 4.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 (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 (2)折制、绘制扇面。 (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 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 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第 二 课 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学生介绍怎样装饰自己的小扇子 三、创设情景,体现扇子的使用价值。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扇子的感受 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 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 及设计与制作能力。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 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 (2)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学时间]:2 课时 [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 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 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 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3) 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 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5) 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 二 课 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下雨了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 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 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 教学过程: 一、 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 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 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 三、 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 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 1、 自然界的变化。 2、 人怎样躲雨。 3、 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 1、 书本中的插图。 2、 优秀学生范画。 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 八、集体交流。 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 十、作业展示、评比。 十一、课堂小结。 百 变 团 花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 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 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 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2)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 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 ,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 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 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 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 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第二课时 一、回忆、欣赏、比较。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 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 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 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 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三、装裱剪纸作品。 四、作业讲评(欣赏、游戏)。 1、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摆花样 教学内容: 运用不同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创作,拼画组合出各种物体及图案。通过拼画造型, 锻炼学生手、脑、眼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有选择的将不同的形状、颜色拼画成自己想表现的图形,加强造型能 力,巩固对各种形状的理解。 过程、方法:通过尝试法、观察法、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是创作出的作品更富有美 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点、线条、形状进行装饰。 情感、态度: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重点:通过简单的装饰游戏引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难点:能用简单的点、线、形状进行装饰。 课前准备:教材、课件、画纸、水彩笔、范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组合排列的美感,拓展学生思路) 展示课件(用不同材质、颜色组合图案或照片),初步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 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 二、 讲授新课 学习装饰方法 发现形与色的美 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课件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范画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在黑板上用各种形状随意拼画出几种图形。(太阳、房子、花朵)并进一步说 明在绘画组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颜色搭配要好看) 让学生用 学习用具试着在课桌上摆放图形(可合作完成),并给与鼓励。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结 合所学的知识,用拼画、组合的方法,创作出一幅美术作品。题材不限。 三、 布置作业 进一步加深对造型的理解,激发创作潜能 进行公平公正的辅导,并对一些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得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四、 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并注意安全 五、 展示作品 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做适当讲评,并予以表扬或鼓励 六 、结课 暗示学生要热爱生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开拓视野,做一个有心人。 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 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感知种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2)难点:拓印的技巧。 [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 二、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 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 出纹理为止。 三、组合实物。 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 四、学生作业。 1、摆实物 。 2、蒙纸。 3、拓印。 五、小结。 整理用具,材料。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 展示拓印纹理清晰、完整的作业。 三、学生继续作业。 提出要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 拓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 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晰。 添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成一体, 并富有个人特色。 四、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方法。 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一只一次性纸杯) 师: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一只一次性纸杯。 你别看它长的普普通通,它可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品。它的家族成员可多啦, 而且有着各不相同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杯子大家族”,去领略一下杯子 的风采吧! 出示课题——杯子的设计 二、杯子展厅 师:从古至今,杯子的主要功能便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古代的杯子是怎样的呢?我 们先来参观一下“杯子展厅”,看看这些古代的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古代的杯子 * 折线纹彩陶杯(新石器时代) ——陶 一个古朴、大气的杯子,制作于新石器时代。 * 象牙雕夔(kui)鋬(pan)杯(商) ——象牙 商朝的这个杯子高 30.5 厘米,是用象牙根部制成的,米黄色,杯身上布满花纹。 * 玉云形杯(唐代) ——玉 这个杯子很特别,呈云朵状,表面雕有许多云的图案。 师:你喜欢哪一只,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说说喜欢的原因。 小结:这些古朴、精美的杯子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 水平。 2.现代的杯子 师:古代的杯子已经制作地那么精致美观,那现代的杯子一定是更加漂亮实用。请 你回忆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其他材料制作的杯子。 生自由答后出示图片。 ——用玉、玻璃、陶瓷、竹、木、金属、塑料、石、搪瓷、 纸等材料制作的杯子。 三、分析探究 1.杯子的结构 师:刚才见到的这些杯子虽然材料和造型各异,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较为相似。以 图片中的这只杯子为例,请你分析一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 2.杯子的各部分的作用 杯身——放置液体。 杯口——方便喝水。 杯底——使杯子平稳放置。 杯柄——便于手握住杯子。 杯盖——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卫生;便于携带。(杯盖的大小要与杯口相符合。) 四、精品欣赏 1.新颖独特的杯子 师:为了让杯子显现出新颖独特,聪明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将杯身、杯口等设计 得与众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漂亮的杯子图片。 (师点击图片作简单介绍。)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 杯柄:这个杯子的把手弯弯曲曲的,有什么作用? 杯盖:这个杯盖有什么用?设计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2.特殊功能的杯子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更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杯子家 族中又添了许多新成员——特殊功能的杯子。 ——磁化杯、保温杯、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师简单介绍) 小结:这些各不相同的杯子足以让我们看到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五、作品设计 1.杯子的设计学问: 师:一只小小的杯子,里边可藏着不小的设计学问。想一想,设计师们为何这么设 计?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 首先,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 其次,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2.如何绘制设计图 那我们该如何把想象中的杯子设计在纸上呢?一起看看同学们的设计图,找找一张 设计图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杯子设计图——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物品名和设计者。 再对其他的学生作品作简单分析。 六、学生作业 1.师: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只怎样的既新颖独特又美观实用的杯 子?学生思考回答。 强调注意点: (1)画面上包括三个方面: * 杯子图形。* 简单的功能说明。* 各部分的尺寸。* 右下角标明物品名。 (2)文字请用水笔写。 (3)比一比,看谁的想象力丰富,表现力更强。 2.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七、板书设计 14 杯子的设计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 绘画中的节日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初步感受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节日 二、导入课题 1 展示图片, (1)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 (教师出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2、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 (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 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 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 (2)《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 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 色彩上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人物的动势以及人物动作夸张的表现形式。色彩主要是 为了表现节日的喜庆祥和的气氛。 (3)《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 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 毛主席和几个农民在画面的中间位置,醒目、显眼,所以成为画面的中心点。 3、引导学生分析 这些节日不但吸引了画家的画笔,而且还吸引了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目 光。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同学的作品吧。 (1)《吃饺子》与《火狗舞》:用这种构图方法表现节日的祥和气氛。在绘 画形式上主要用剪贴的形式。这位同学在选择纸材时非常注意色搭配的问题。 (2)《龙舟》:众多的人物动态表现出节日中的热闹气氛。利用油画棒的特 殊效果使画面有了一种动感。 (3)《印尼朋友来中国》 在这幅画中鲜艳的色彩起到了什么作用? 4、教师示范。 5、欣赏不同形式创作的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 6、学生实践创作 教师发现在创作过程中有特点的学生作品及时鼓励。 总结 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 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说,绘画是看得见的形象, 是记录历史、传递历史的桥梁。 好吃的水果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 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和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 维,开展创作。 教具准备:水果、水果图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水果、彩笔。 教学过程: 一、品水果 学生通过品尝水果的味道,回忆、联想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特征,并积极的发表自己 的意见。 教师将不同口味的水果去皮、切小块,放在小盘中,分发给各小组,请同学 们品尝。通过味觉联想水果外形。 要求:学生能够边品尝水果,边想想自己吃的水果的名字和水果的样子。(颜色、 形状、特征) 二、看图片 1 学生通过欣赏水果图片了解多种水果的外观 2 想象、联想水果的味道。 3 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情 教师将水果图片展现给学生 三、1 教师边放映学生边说出水果的名字及特征(如又圆又大的西瓜)。 2 通过观察联想、想象水果的滋味。 3 各种不同的水果滋味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学生做出表情 四、共分享 1 学生将自己带的水果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品尝。 2 观察同学品尝到不同味道的水果后的面部表情。 3 学生描述或表演 五、1 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带的水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2 教师要求学生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同学们的面部表情。 3 组织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水果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进行描述或表演。 4 教师将相应表情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六、同欣赏 1 学生欣赏书中 29 页的学生作品、感受作品、选一幅自己最喜欢的。 2 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七、1 请学生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 2 说说画中的内容想想作者想要表达什麽 总结 谈体会说收获 教师从四个教育目标分别表扬同学们 刷 牙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并以生动的观察和回忆作基 础,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作的精神。本课以一 般的绘画创作为主要上课形式,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回忆和大胆地表现。根 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既可以生动的动态形象为主,也可以以表现某 个具体的细节为主。同时,在生动表现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 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养成适时刷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像资料,但是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在 课前布置观察作业,还可以在课程启发阶段以教师和同学们即时的动作进行启发。 [教学时间]1—2 课时 [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牙刷、刷牙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电脑课件:《小松鼠刷牙》。 2.提问:看完动画片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刷牙? 3.揭示课题:画刷牙 二、新授: 1.观察:听刷牙歌,表演刷牙,同桌互相观察对方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刷牙的姿 态是怎样的? 2.看课本,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画自己刷牙的样子。 3.先请几位学生板演,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 4.请“小老师”上讲台修改。 5.教师出示作画要求: (1)画面构图要饱满,人物位置要突出。 (2)人物动态要明确,并适当添加背景。 (3)用彩笔直接画,用笔要肯定。 6.其他学生自己画。 三、作业讲评,提出希望。 1.看黑板上小老师修改的画幅,进行欣赏点评。 2.投影展示同学们的作业,说出优缺点。 3.同学互相说说刷牙的必要性,教师提出希望:从小好好保护牙齿,才能有好身体。 茂密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 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的情感。 教学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花盆、一块布、吸铁石多个、手工小花园。 学生用具:铅笔、勾线笔、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揭开课前猜谜游戏的答案:一盆花。 2、课件出示有关花的几张图片:牡丹花,菊花,郁金香。学生欣赏花的同时,说 出其名称。引出课题《茂密的花》。板书:茂密的花 二、讲授新知 1、课件欣赏单独的一朵花,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出花的基本结构。得出花组成 部分主要分为:花芯、花瓣、花茎、花叶。(板书:花芯、花瓣、花茎、花叶) 2、课件欣赏大师表现的茂密的花:奥地利著名画家克利姆特的《葵花园》。师生共 同分析作品的美丽之处。 3、课件出示教师范画 4 张,让学生观察,总结出花有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等特点。 4、课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一幅没有,让学生找出不同,更好 地理解前后遮挡关系。(板书:前后遮挡) 5、课件欣赏教师示范成品图,分 4 个步骤图,让学生直观地通过步骤图,了解作 画步骤。 6、欣赏课本中茂密的花,欣赏美得同时,了解不同的绘画方法,丰富知识。 三、发散思维 花除了能生长在花园里,还可以生长在哪里?周围都有哪些环境?生:花篮中、 花瓶里、池塘里等。 四、布置作业 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花的大体框架打起来,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把颜色涂起来。 作业:用你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工具,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一幅“茂密”的花。 要求:画面中的花朵要有大小、高低、前后遮挡关系。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指导学生在做作业时进一步理解茂密的花。 (2)注意画面的饱满。 (3)注意遮挡关系。 六、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师总结 七、 教学总结 我们学习《茂密的花》这一课,给这幅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师对学生在本节课欣赏 花美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花儿同草儿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不仅要保护花草树木, 还要爱护环境。! 大树的故事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 枝、树杈、树叶等)。B.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种,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 学生的合作意识。B.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 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 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 (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 (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 (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 (2)画树叶中途评讲。 (3)图色中途评讲。 (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3、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上学生作品“以树为主的图画”,或课外儿童画中以树为主带 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2、学生看图编故事讲故事。 3、让学生拿出自己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编故事。然后讨论:哪幅画编的故事更生 动?怎样使自己的画能编出生动的故事? 二、添画。 1、引导讨论:怎样在上次的基础上添加? (1)、添加内容:花草、房屋、汽车、小鸟、蝴蝶、活动的人…… (2)、添加方法:可以树为主体添加背景,房屋等可与树重叠。 (3)、图色要鲜艳。 三、学生画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讲、课堂小结。 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 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 2.讲授新课: (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 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 (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 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 (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 (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 3.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再根据 (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 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6.总结。 动 物 乐 园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 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B.应会:参考相关资料, 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 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2)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时间]1 课时 [准备]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揭示课题。 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 2.学生说出动物,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动物 乐 园 二、尝试练习,进行造型。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 2.教师示范一个动物。例:母鸡下蛋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鸡蛋形; (2)捏出头部和尾部。 (3)用红色捏出鸡冠、肉垂、耳朵; (4)用黑色给它贴上眼睛; (5)用各色彩泥给鸡加上翅膀。 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 (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 (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 (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 (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 2.集体欣赏、评判,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课后记:如何让一个泥团变成有头、四肢和尾巴等的小动物,制作之前泥料的分配 非常关键。所以在示范时我特意举了几个典型例子,并插入了几个学生的小练习,讲、 练结合的进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节日的装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 的更美。B.应会: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饰物,并能 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 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 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2)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 [教学时间]2 课时 [准备]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欣赏导入: 1.观看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2.思考:节日,我们穿什么漂亮的衣服?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表现?人们都会进行 什么样的庆祝活动? 3.节日中的气氛都是由美丽的装饰渲染的。揭示课题:节日的装饰 二、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1.基本形定位,用铅笔轻轻画人物动态。 要求:人的姿态表现出节日的快乐;服装色彩缤纷;各种装饰艳丽夺目。 2.描画具象,用铅笔在人物姿态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结构:头(五官、发式、头饰); 再整体形的局部位置用简单的直线、曲线装饰服装样式;画颈、四肢、手、足。各部分 不要求规范和比例。 3.勾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画人物的具体形象,细致生动的描写各部位。如: 五官表情,头发样式、染黑头发,细致的刻画服饰纹样。 人物服装组合图: 4.添加背景:烟火、礼花、彩旗、彩灯以及各种装饰道具。 三、展评作业: 1.同桌互评。分别说说自己和对方的不足。 2.教师选出构图合理,人物动态协调,背景丰富的作业进行表扬讲评。 第 二 课 时 一、教师引导: 节日中最活跃的是人,人是节日中最美的风景线,而服装又使人变的更加美丽,服 装的色彩首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节日中的服饰色彩一定要鲜艳夺目,再陪上 其他美丽的装饰就更加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了。 二、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染人物皮肤。用橙、浅橙、肉橙、粉色等平染裸露的四肢、手、脚和面部。用深 色描画五官,有神采、有表情。 2.描绘服饰。 引导学生试着用一用深色和浅色。比如黑色可以协调任何色彩,黑色和其他鲜艳色 相间,能产生对比,形成斑斓、并有跳跃的视觉效果。纹样色和服饰底色要互不干扰, 形成整体效果美感。 3.涂染背景。 三、作业展示、讲评。 1.布置“多彩的节日”展览会,请同学介绍节日民俗。 2.选画面色彩浓郁的作业进行点评。 课后记: 结合着元旦庆祝会教室的布置,我带领学生从课本、课件中吸取精华,加上因地制 宜的创造,用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过春节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 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B.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 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 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简单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 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 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 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2)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 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范作、各种绘制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 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 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 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 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 三:探索实践。 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 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 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 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 的节日联想画面)欢庆节日的盛大晚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教学拓展。 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 的方式来庆祝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