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曹冲称象 人教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曹冲称象 人教部编版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 ‎  1.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l0 个字,会写“别人、一同”等 12 个词语。‎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  1.认识“曹、称”等 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 l0 个字,会写“别人、一同”等 12 个词语。‎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称象、柱子、秤杆、一同”等词语。‎ ‎2.导入:上节课,我们和曹冲一起看到了又高又大的大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他们想怎样称大象呢?‎ 二、对比阅读,体会“曹冲称象”之妙。‎ ‎1.自由地朗读第3~5自然段,想一想:官员们提议用什么方法称象?‎ ‎2.默读课文,画出官员们提议称象的方法,他们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全班交流归纳。‎ 课件出示:‎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1)交流讨论:这种方法可行吗?指导读对话。(课外拓展:官员们提议的第二种办法)‎ 课件出示:‎ 官员们提议的第二种办法: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地再称。‎ ‎(2)学生交流讨论:曹操同意这两种方法吗?‎ 课件出示:‎ 曹操听了直摇头。‎ ‎(3)通过“换词”的方法理解“直”的意思。(直:不住地,不停地)“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读出曹操的不满。‎ ‎(4)分角色朗读曹操和官员们的对话,读出曹操的不满意,读出他们无计可施的无奈。‎ 设计意图:‎ ‎“议论”“直摇头”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来理解的,但方法有所不同,各有妙处。“议论”出现在第2自然段,却是借用第3自然段里官员们怎么说、怎么议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的;“直”是通过换词法来理解的;“直摇头”则是通过动作演示来领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把学习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紧密联系起来了。‎ ‎3.再读,思考:官员们的办法并不可行,那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呢?‎ 课件出示:‎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指名读描写曹冲称象的语句,想一想他是怎样做的。(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2)师生合作读,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读后讨论交流:曹冲的办法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吗?‎ ‎(3)教师现场模拟演示曹冲称象的步骤。‎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可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请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借助“先、再、然后”等词语,指导学生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得清楚、有条理。‎ 课件出示:‎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赶象上船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称石头的重量 ‎4.细读、思考、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 ‎(1)分小组讨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好在哪里?‎ ‎(2)归纳展示:‎ 课件出示:‎ 官员曹冲 用大树做秤来称重用船来称 ‎(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 ‎(3)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体会“才”字的表达效果,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课件出示:‎ 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细读、思考、讨论,读思结合,读悟结合,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抓住“先、再、然后”进行说话训练,指导他们有条理地说清楚,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而且学习了方法——有序表达,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自由地朗读,模拟演示,在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底、做、岁”等6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和“四点底的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4.拓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课后,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多样识字,理解词语。‎ 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记“曹、底、岁、站”等生字,看图识记“称、杆、秤”,偏旁识记“柱”等方法认读本课的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近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才、直、议论、果然”等词语的意思,再运用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 ‎2.朗读品味,引导说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用课件演示、实物模拟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类文链接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提出用人代替石块的方法,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