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 (15)
1、 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和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4.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和笔画“”。突破方法: 自主识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 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边朗读边想象边理解。 教法与学法: 教法:示苑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和笔画。 3.学习“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一年有四个季节,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生: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师:那么,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学生从景物方面进行描述)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看看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指出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3.学生说说这些字的读音。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学生分小组互读生字 5.学生交流记字形的方法。 (1)先自己观察字形,根据不同的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认识偏旁“木”“口”“人”。 三、“一”的不同读法 1.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一”的不同读音。 2.师生一起把相同读音归类在一起。 3教师领读。 读一声:“一”字。 读二声:一片片、一会儿。 读四声:一群 四、指导写字 1.教师让学生翻看课本,自读田字格中的4个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这4个字,找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全班交流。 3.教师示范写生字,学生摹写。 4.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并展示部分学生所写的字,让其他学生评一评其优、缺点。 五、课堂小结 教师请学生交流各自的收获。 板书设计 1秋天 了子人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你喜欢秋天吗?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描述一下。 二、学习课文 1.教师出示课文挂图(大雁南飞图),并提问:这幅图美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有什么景物) 2.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录音。 4小组合作读:学生小组内分享自己课文中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些词,并读给组内其他同学听。 5师:秋天到了,课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呢?它们是怎样变化的(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6.启发问:你觉得秋天还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拓展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去想象) 7.师: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有几个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怎么区分一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怎么判断一个完整的句子(句子以句号、问号或感叹号结束)。 三、背诵课文 1.教师计时10分钟,学生背诵课文。 2.学生两人为一组,互相背诵课文。 3.教师抽查,指名背诵。 四、课堂小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时作业: 1、说说我眼中的秋天的景色。 2、我能背诵课文。 资料链接 大雁南飞时为什么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呢? 大雁飞行时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是因为它们整天飞,单靠一只大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有劲的大雁在扑翅膀飞的时候,翅膀尖扇起一阵风,从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轻轻地抬起来,长途跋涉的小雁就不会掉队。 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由于头雁扇动翅膀的作用,带动气流,后面的大雁飞起来会很轻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而且头雁飞行的过程中,其身后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紧跟其后的大雁飞行时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有利于提升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阅读课文,认真揣摩这3个自然段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思考如何通过这3个自然段,落实低年级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教师教学步骤的设计,需边解读课文边站在学生的视角思索: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教师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师生间有良好的互动。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学生读到大雁南飞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想象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