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2课 ‎【教学目标】:‎ ‎1、我能分角色朗读好文中的对话。 ‎ ‎2、我能理解故事的寓意。 ‎ ‎【教学重点、难点】 ‎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 ‎【教学准备】 ‎ ‎1、青蛙、小鸟图片。 ‎ ‎2、课件 ‎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好文中的对话。‎ 2. 体会并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课时】‎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青蛙和小鸟的故事。 ‎ 二、新授(播放动画) ‎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是什么?(坐进观天)伸出小手写课题。 ‎ 词语复习 是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青蛙坐在井里干什么? ‎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 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 青蛙坐在哪里?(井里)。请同学把青蛙放进井里。 ‎ 小鸟从哪里飞来?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小鸟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 ‎ 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 ‎ 想不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一边听一边看看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 第一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二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第三次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 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指生读。青蛙生活在黑暗的井底,很久没有见到过朋友了,突然有一天小鸟来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愉悦。朗读应是声音上扬。 ‎ 小鸟是怎么回答的?生读。一百多里远吗?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 体会小鸟的累、渴) ‎ 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旁白。 ‎ 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 ‎ ‎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 ‎ 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你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吗?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 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 ‎ 你们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 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 ‎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认真的进行练习,一会儿我们还要评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鸟,开始练习吧!(指生对读、男女声对读)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呢,同意小鸟说的请举手,那你们读小鸟的话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说的请举手。 ‎ 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 因为青蛙生活在黑暗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很小。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把书本卷起来看天花板,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小圆点。现在把书拿开看天花板有多大?很大。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视线。纸筒。那是什么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井壁。 ‎ 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就少,见识也少。 ‎ ‎ 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因为小鸟飞在天上,看到的东西多,见识广。 ‎ 所以你们认为谁说的对?小鸟说的对。青蛙说的不对。 ‎ 但是青蛙总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它现在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青蛙和小鸟争论的结果是什么?青蛙和小鸟第三次对话。(生齐读) ‎ 青蛙为什么笑了,它笑的对不对?青蛙自以为是,相信自己是对的,小鸟说的是错的,它在嘲笑小鸟。 ‎ 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它笑什么,它是怎样帮助青蛙的? ‎ 笑青蛙愚蠢。 ‎ 小鸟是怎样帮助青蛙的?生读。找出课文原文。 ‎ 现在谁把他们的三次对话表演出来?看看谁最棒。 ‎ ‎ ‎ 三、全课总结:‎ 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 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 ‎ ‎ ‎ ‎ 四、拓展:想一想: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会跳出井口来吗?如果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会看见什么? ‎ 五、作业布置 1. 课后和小对子一起表演本课内容。‎ 2. 搜集其他寓言故事,讲给爸妈听。‎ 板书:‎ ‎12坐井观天 小鸟 见多识广 青蛙 见识短浅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搞笑的童话寓言。透过生动、富搞笑味性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理解课文寓意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自己把寓意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不让学生因为难以理解就放下,也为了学生因为答案得知太易而不动脑,所以我在教授这课时采用亲身体验的游戏让孩子们直观的体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