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 厘米的认识 ︳青岛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 厘米的认识 ︳青岛版 (3)

厘米的认识教材分析:“厘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通过创设摆一摆数学作业一边有多长的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大量的操作、体验,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厘米,体会1厘米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随后又安排了实际测量,在实际测量中发展学生的测量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打好基础。学情分析:虽然这是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3、会用计量单位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长度。教学流程:引起冲突导入新课观察、动手认识厘米操作测量物体长度总结提升、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引起冲突、揭示课题、建立1厘米观念 1、创设情境:小红、小明想知道一张桌子的长度,怎么办,帮他们想想办法?2、两个人量了之后,发现不一样,怎么回事呢?引入课题。【设计意图:在真实的测量中产生认知冲突,突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二)介绍不同种类的尺子重点介绍卷尺、米尺、直尺、【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观察直尺、认识直尺1、观察直尺,看看直尺上面都有些什么?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介绍刻度线(板书)2、介绍0的作用(板书:0是起点)3、介绍cm是厘米的意思,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用来测量较短的物体。【设计意图:观察引出尺子上的重要因素——刻度线和数,并且着重强调0这个“开始的数”,进而复习0的意义,突出0在尺子上的作用——起点。】  二、认识直尺上的1厘米、几厘米(一)在直尺上找1厘米、几厘米1、找一找在直尺上从哪到哪是1厘米。(总结:挨着的两个数字之间一段的长度是1厘米。)2、除了找到这些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解释几厘米。【设计意图:以1厘米的长度为具体表象来认识直尺上的1厘米、几厘米,通过找一找的活动更好地加深了对1厘米、几厘米的理解。】三、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1、测量铅笔的长度,学生测量、教师巡视。展示测量方法,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错误方法的对比,突出测量物体长度有哪些注意事项,再次强调0作为起点。【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2、用断尺测量纸条的长度,解决在没有0刻度的情况下怎么办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创设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在测量情境中发现新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四、总结提升、提出问题1、那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你都有什么收获啊?2、学完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其它想知道的问题吗?【设计意图:总结收获,强化新知,设计提问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五、板书设计厘米的认识刻度线刻度厘米——c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