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认识图形》 ︳青岛版 (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认识图形》 ︳青岛版 (2)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将图形送回家以及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3.初步认识几何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学习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学习准备:课件、白纸、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卡纸。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复习立体图形。学生思考,回答老师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印出不同的图形。你是用什么形状的物体画出了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学生汇报交流。并将印好的图形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用长方体画了一个长方形,用正方体画了一个正方形,用圆柱画了一个圆……)学生独立活动,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在轻松的玩乐中,认识了这几个图形,并体会到“面在体上”,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动手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必不可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很具体形象,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试,去发现,这样得到的知识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和更好地理解。2.多媒体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的一面分别抽取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学生观察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图形从实物中脱离出来的过程。3/3 3.请同学们看:(教具演示,把长方形拉长,变成平行四边形)现在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那它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呢?(使学生明白:这个图形的四个角不是直角,对边相等)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学生观察,并组织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让学生体会由长方形到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4.请你观察一下,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学生思考这一过程设计中的多媒体在本课中非常重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三、巩固训练1.游戏1。a.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b.抢答:师出示各种图形,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c.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2.游戏2。摸一摸,老师说图形特征,学生摸。3,作品欣赏,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组合,设计的美丽作品。电脑展示。4,学生自己设计一幅喜欢的作品。5.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a.学生观察,寻找。b.全班交流。6.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形的吗?学生参与游戏,加深认识,认真思考,回答老师问题这一设计过程目的是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故采用了这一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练认识这五个平面图形,同时学生在练习时也很有兴趣,就好像在喊自己的朋友一样。3/3 四、课堂总结1.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2.猜图形。(1)教师用卡纸遮住一个圆,只露出一小部分让学生来猜,并且说说理由。(2)教师用卡纸遮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来猜,并且说说理由。(3)教师用卡纸遮住一个长方形,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猜,并且说说理由。……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圆的特征比较好辨认,一开始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成功的体验,激发起每个孩子的兴趣,后来由于先露出的图形的特征不够明显,所以学生肯定说法不一,随着特征越来越明显,意见越发统一,学生通过对特征相近的图形的猜测和辨认,再一次巩固、理解了各种图形的特征。3/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