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

‎ ‎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0课《那树》同步练习 一、 基础知识部分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荫庇(yīn ) 踝骨(huái) 周道如砥(dī) ‎ ‎ B.虬须(qiú) 栖息(qī) 引颈受戮(lù) ‎ ‎ C.碎汞(gǒng) 佝偻(jū lóu) 屹立不动(yì)‎ ‎ D.豁然(huò) 嚼碎(jiáo) 毫不紊乱(xù)‎ 2、 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呻吟 倒坍 漩窝 默契 B.霉黑 铸就 浓荫 沥青 C.滴翠 端详 焦躁 斗笠 D.掩覆 哮喘 陷境 恼怒 ‎3、下列句中依次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 的动物。‎ ‎②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领略过海风滋味的人,永远忘不了这种 。‎ ‎③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 了你的名声。‎ ‎④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 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连队。‎ A.辩诉 滋润 夺取 惊扰 B.辩诉 滋养 篡夺 惊扰 C.辩解 滋养 篡夺 扰乱 D.辩解 滋润 夺取 扰乱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的倜傥外表和不俗的气质,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B.日本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那石破天惊的巨浪滚滚而来,真令人胆寒。‎ C.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断章取义地进行针对性训练。‎ D.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入侵者”,人们仍将无动于衷。‎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市民生活,市政府决定上马“峨眉河风光带”工程。‎ ‎ ‎ B.英语学习热的持续升温,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表现。‎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追寻美食的热潮。‎ D.家喻户晓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塑造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 ①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 ‎ ②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树旁的公共汽车站搬了,树下的水果摊搬了,不远处的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子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 ③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大地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廿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礼,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 ④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60英里的速度,对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 ‎1.第①段中“‎ ‎ ‎ 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作者这样写,意在表达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第③段中说树“是世袭的土著,是大地的效死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全文看,上帝对那树施洗礼时所说的话,有的实现了,有的没实现。(1)“没实现”的是什么?(2)没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 ‎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分裂作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 B.第④段“电锯从树的躁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运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大树的惨遭砍伐,表现了人的愚昧和冷酷。‎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通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 5. “老树是通灵的,他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他们远征而来。”假如你是蚂蚁家族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些什么?(不超过10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课外阅读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 清溪河畔春意浓 刘建春 ‎①一月下旬,还是严冬季节,暖暖的阳光便从厚重的天穹里哗啦啦地泼洒在綦江城,也温婉地倾泻在了一湾澄澈如镜的清溪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清溪河改写了 杜甫的诗句,不到二月,早春便俨然落户了清溪河。‎ ‎ ‎ ‎②“嗬,上船啰。”艄公长篙一点,小船便离了岸边,顺着绿水如歌如诉地款款前行。“欸乃一声山水绿”,河畔两边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更显幽谧、宁静,一任春意漾漾流淌。河水真的很静,只有变幻的水流发出潺潺的音响。眼前的溪流,澄澈清莹,浓绿逼人,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这是怎样的一条娉婷绰约、富于风致的原生态河流呵—盈盈一水,九曲分明,宛如一条玉带,袅袅地将“清溪河水上十景”环绕怀中。‎ ‎③船过白鹤林时,我伸颈遥望,期冀能望见那壮观的几千只白鹤在这里凌空飞舞。可惜未见白鹤翱翔,但见一群灰色鸭子扑棱棱地跃入溪流,“嘎嘎嘎”地在水中奋力划游。“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与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倒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令人莞尔。‎ ‎④有人说,清溪河的特点是“幽”,流水咏幽诗,白鹤传幽情,翠竹绘幽画,轻舟荡幽意,可谓“清溪巴渝幽”。此言极是,但我认为还应加一个字“静”。只有“静”,才能更突出“幽”的妙境。你看,两岸绿色欲滴的翠竹倒映水中,如一幅幅流动的水彩画次第展开;而明净如练、清澈如玉的河流,婉约得令人陶醉,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全都在这静谧、祥和的氛围中,有一种天籁之音。只有这样的声响,你才能体会到静的可贵,幽的美妙,也才会感受那近岸、远水、竹林、半岛、山麓、缓丘起伏的田园风光,那淳朴的山野风情也才会真正令你眼热心动,流连不去。‎ ‎⑤听人说,清溪河最令人称绝的应是“水上十景”中的“太极神图”。当小船荡漾在位于沾滩闸坝上游约300米处的河段时,只见火烽山对岸,横出一长条形半岛,随之蜿蜒弯曲成“V”形的小河,山水相间,当地人称为“阴阳合”。这种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蕴含阴阳玄机的太极图景。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⑥我伫立船头,凝视着这一奇妙的天然“阴阳合”自然景观,其意蕴令人遐想联翩: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前不久,读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位皇帝一生不迷恋权利,而是追求精神的安宁与自由。而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敢于放弃官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们都追求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在这穿越千年的不朽文字中,去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这种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不正应合了阴阳合的“太极神图”吗?‎ ‎⑦“嘭”的一声,沉思中,小船靠岸了。回首望,阳光依然普照河面,绿水依然潺潺流去,春意正盎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退休后能否来此,买一小屋,租一块地,晓耕晚锄,侍弄菜园。闲来去清溪河畔,或垂钓,或荡舟,或歌吟,或写作……不亦悦乎!‎ 1、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清溪河畔浓浓的春意?请简要概括。‎ 答: .‎ ‎2、下列句中的水与清溪河水的特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 ‎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第③段中加点的“异曲同工之妙”指什么?‎ 答: .‎ ‎4、 品味第④段划线句子,回答问题。‎ 那细细的波浪撞击声,那鱼儿唧水的咂咂声,和着那一篙一篙轻柔的摇橹声。‎ (1) 这几种声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 .‎ (2) 为什么要写这几种声响?‎ 答: .‎ 5、 根据文意回答,清溪河上的“太极神图”为什么“最令人称绝”?‎ 答: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B 2、C 3、B 4、A 5、D 二、阅读理解 ‎ ‎ ‎(一)课内阅读 ‎1.人类的建设活动,虽然速度很快,但也在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环境,这暗示了那树最终的命运。‎ ‎2.那树长久在这里生长繁衍,至死也不愿离开这块土地。‎ ‎3.(1)没实现的:死复绿(2)人类在进行建设时,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4.C ‎ ‎5. (略)答题时自由想象。鼓励并赞赏富有创造性的想象。‎ ‎(二)课外阅读 ‎ 1、从暖暖的阳光、澄澈如镜的绿水、一排排密匝匝的翠竹林、扑棱棱跃入溪流中的灰色鸭子身上都可见到浓浓的春意。‎ ‎2、D ‎3、都通过小动物传递出春的暖意和生机。(意对即可)‎ ‎4、(1)细微,轻柔。‎ ‎(2)反衬(衬托)出清溪河的静谧和幽美(以动衬静),渲染出静谧祥和的氛围,烘托作者欣赏陶醉之情。‎ ‎4、①地形十分神奇:奇妙的清溪河曲与两岸地形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景;‎ ‎②蕴含阴阳玄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 ‎③令人遐想联翩:让人探望人生,寻找精神的家园,思索进与退、得与失的人生哲学。‎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