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道出全篇主旨、为全文核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引用舟子的话,高度评价作者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zhé yāo)。‎ ‎(2)那轻,那娉婷(pīngtíng),你是,鲜妍 ‎(3)百花的guānmiǎn (冠冕)你戴着,你是 ‎(4)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yè(摇曳)‎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雅乐多活的好 ‎———雅乐多活性乳酸菌饮料 同建网络安全 红装素裹 风流人物 一代天娇 原驰蜡象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娇 改为 骄 装 改为 妆 ‎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宽对即可)(2分)‎ 示例:共享网络文明 ‎(3)图片四中的广告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应改为“雅乐多活得好”‎ ‎4.下面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4分)‎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下面对《行路难》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点拨】“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3分)‎ 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4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 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 ‎ [注释]①会稽守通: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使公及桓楚将(派遣,让)‎ ‎(2)诫籍持剑居外待(嘱咐)‎ ‎(3)梁睨籍曰(斜眼看)‎ ‎(4)徇下县(攻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D )(2分)‎ A.乃不知有汉 梁乃出 B.览物之情 独籍知之耳 C.属予作文以记之 祭以尉首 D.云归而岩穴暝 收而攻蕲 ‎【点拨】A.竟然/于是,就;B.助词/代词;C.用来/用;D.表顺承)‎ ‎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2)一府皆慑伏,莫敢起。‎ 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10.说说文中“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一句的表达作用。(2分)‎ 以府中人的表现,突出项梁叔侄的威慑力。‎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项梁叔侄夺取会稽郡守之位。‎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远离那些苦大仇深的人 毕淑敏 ‎  一位心理学教授,录取报考她的研究生时,划掉得分最高的学生,取了分数略低的第二名。‎ ‎  她说:“我在进行一项心理追踪研究,或者说是吸取教训。”‎ 她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专业范畴内,颇有建树。别人一定要她讲讲录取标准。‎ 她缓缓地说:“我已经招了多年的研究生,我希望我所热爱的学科,在我的学生手里发扬光大。老一辈毕竟要逝去,他们是渐渐黯淡下去的苍蓝。新的一辈一定要兴旺,他们是渐渐苏醒过来的嫩青。选择什么样的接班人呢?以前,我总是挑选那些得分最高、看起来兢兢业业、学习刻苦、埋头苦干,像鸡啄米一样片刻不闲的学生。‎ ‎“我想,唯有热爱,他们才会如此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应该是最好的。在私下里,我称他们为‘苦大仇深型’的学生。‎ ‎  “许多年过去了,我有从容的时间,以目为尺,注视他们的脚步,考察他们的历史,以检验当年决定的命中率。‎ ‎“我发现自己错了。在未来的发展中,生龙活虎、富有潜质并且宠辱不惊,成为真正的学科才俊的,是那样一种人——表面上,他们像狮子一样悠闲,甚至有点漫不经心和懒散,小的成绩并不能鼓励他们,反而让他们藐视、淡漠。‎ ‎“对于导师的指导和批评,他们往往是矜持而有保留地接受,看起来不是很虚心,多少有些落落寡合,经常得不到众口一词的称赞。失败的时候,他们难得气馁灰心,几乎不需要鼓励;辉煌的时候,显不出异样的高兴,仿佛对成就有着天然的免疫力。他们的面部表情总是充满孩子般的好奇,洋溢着一种快乐,我称之为‘欢喜型’。‎ ‎“‎ 苦大仇深型的学习者,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追求科学知识给自身带来的优裕。一旦达到目的,对于科学本身的挚爱渐渐蒸发,代之以新的更敏捷的优化生存状态的努力。‎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作为学业继承者,他们不是最好的人选。‎ ‎  “欢喜型的学习者,一开始,也许他们走得不快,脚力并不格外矫健,但是,心中的爱好,犹如不断喷发的天然气,始终燃烧熊熊的火焰,风暴无法将它吹熄。在火光的引导下,欢喜型的人们边玩边走,兴趣盎然地不断攀登,不会因路边暂时的风景而停下脚步,直到高远的天际。”‎ ‎  最后,心理学教授说:“几乎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划分成‘苦大仇深型’和‘欢喜型’。比如读书,若是为了一个急切的目的,时过境迁,就会与书形同路人。如果真是爱好喜欢,就会永远将书安放枕边,梦中与书相会。”‎ ‎12.品读。说说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以教授舍高分取低分的奇怪做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内容。‎ ‎13.精读。说说教授认为“苦大仇深型”的学生不是学业继承者最好的人选的原因。(3分)‎ ‎ “苦大仇深型”的学习者,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追求科学知识给自身带来的优裕。一旦达到目的,对于科学本身的挚爱渐渐蒸发,代之以新的更敏捷的优化生存状态的努力。‎ ‎14.悟读。说说你对文中“苦大仇深型”和“欢喜型”两种人的态度。(3分)‎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认为要做“欢喜型”的一类人。因为“欢喜型”这类人,做事情不是为了一个急切的目的,而是出于心中的爱好。这类人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初心,而是一直兴趣盎然地向着目标前行。‎ 四、阅读下面文学名著,回答15~16题。(6分)‎ 手推车 艾青 ‎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                 穿过寒冷与静寂 ‎                 从这一个山脚 ‎                 到那一个山脚 ‎                 彻响着 ‎                 北国人民的悲哀 ‎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                 手推车 ‎                 以单独的轮子 ‎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                 穿过广阔与荒漠 ‎                 从这一条路 ‎                 到那一条路 ‎                 交织着 ‎                 北国人民的悲哀 ‎(选自《艾青诗集》)‎ ‎15.批注:说说诗的开头描写干涸的黄河的作用。(3分)‎ 描写母亲河黄河坦露出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渲染一种悲凉而沉重的气氛,为手推车的出现做铺垫。‎ ‎16.概括:请简要归纳本诗的主旨。(3分)‎ 诗人通过对生活中捕捉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手推车,进行艺术刻画,传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手推车既是诗人对苦难制造者的一个平静又悲怆的抗议,也是对改变手推车的生活方式,振奋民族精神的哲理性启示。‎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我妈 周云蓬 ①我妈年轻时,国营厂去不了,她被分配到街道办的大集体工厂。我爸在包头学了几年手艺,在这个大集体里做个小队长,我妈一赌气就下嫁给我爸了,后来才有了我波澜壮阔的人生。‎ ②七岁时我妈带我去上海治眼病,越治越坏,最终俩眼都看不见了。她觉得我这辈子咋过啊,就带我到黄浦江边,说,儿子,咱娘俩一起跳黄浦江吧!我说,要跳你自己跳吧,我想回家。我妈一听,这啥儿子呀,没心没肺,索性自己也没了跳江的心情。我妈把这故事告诉给我当时的女友,她再转述给我,曾经有这事吗?我像听陌生人的故事一样。 ‎ ③我妈退休了,在沈阳的街头摆摊卖衣服,确切地说是先收旧衣服,洗干净了,按照新旧程度衣服质量款式整理好,重新标价,卖得还挺好。有一回收旧棉袄,发觉里面缝了几个银元,高兴得她像传家宝一样收藏起来,从此感到这行当更有利可图了。我爸退休了,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抽闷烟,有时我妈就带他去街上,看摊,主要让他散散心。顾客来挑衣服了,要求再便宜点,我爸火了,不买滚!这哪是做买卖,分明是找打架。我妈再不敢让我爸去看摊了。我爸在家里坐出病来了,跟我妈说,想跳楼,每天回来,我妈都能看到他站在六楼阳台上。我妈干脆把房子租出去,又租了一个一楼,每天回家我爸站在一楼的阳台上,平平安安的。 ‎ ④我妈七十岁时,我给她换了个大房子,八十多平米,十一楼,窗外是个大湿地公园,一眼能看出好几站地。她可喜欢了。过春节,八辈子不联系的亲戚,她都要想尽办法把人请来,带着人家参观客厅卧室厕所,还要解释不是租的,儿子给我买的。事后向我反馈,亲戚们都说,全沈阳亲戚中,数我家房子最敞亮了。 ‎ ⑤我爸去世了,我把我妈接到大理来了。她说喜欢这满院子的花。她迅速地在小区里寻到了同道:开书店的“女贼”的妈、女编剧小Q的妈,三个文艺工作者的妈相约着一起买菜、逛庙会,一个东北老太太、一个河南老太太、一个安徽老太太,背着白族的竹篓,在大理的菜市场中老眼昏花地辨别着那些五彩缤纷奇形怪状的蔬菜,努力听懂摊主的方言,还要与之讨价还价。 ‎ ⑥‎ 我妈在客厅里音量很大地看电视,我在楼上写歌,几个频道下来,我的歌就成烂尾工程了,这时真有种遥远的冲动:背起吉他离家出走。那是三十年前的故事了。现在下楼跟她说小一点声,说完就有点后悔,我发现她耳朵有点背了,妈比我们提前一小步老了,我们紧随其后。 ‎ ⑦我妈做的蒜茄子,那真是茄子的最高境界。我妈还亲自和面包包子,我冰箱里塞满了她包的包子,一年四季都饿不着。 ‎ ⑧我妈私下里跟我说,她年轻时算命,说将来她老了,要享我的福,啥也不用愁。听起来挺美的,估计是她杜撰的。曾经有一回她带我相亲,跟女方妈妈也说,她年轻时算命的说,她儿子将来会找个什么样的姑娘,说的跟对方女儿一模一样。当时我还信以为真:天作之合啊!没多久,我跟那姑娘就分了。 ‎ ⑨我又想起那个跳黄浦江的故事,也许是她杜撰的,也许是真的,但如果跳了,那将是另一个故事了。 ‎ ‎(选自《读者》2017.7)‎ ‎17.浏览全文,完成下面的情节链。(6分)‎ 我妈年轻时,赌气下嫁我爸——我七岁时,带我跳黄浦江——我妈退休后,街头摆摊卖衣服——我妈70岁时,向亲戚炫耀新房子——我妈到大理后,三个外地老太太一起买菜逛庙会——我妈老了 ‎18.揣摩下面的句子,体会其表达作用。(3分)‎ 过春节,八辈子不联系的亲戚,她都要想尽办法把人请来,带着人家参观客厅卧室厕所,还要解释不是租的,儿子给我买的。‎ 表面上看是母亲显摆的行为,实则是母亲对儿子能力的骄傲。‎ ‎19.品读人物,说说 “我妈”的性格特点。(3分)‎ ‎“我妈”是一个率性、善良、勤劳、慈爱、健谈、以子为荣的人。‎ ‎20.文章语言诙谐幽默,试从文中找出一处例子作简要品析。(3分)‎ 示例:“我妈在客厅里音量很大地看电视,我在楼上写歌,几个频道下来,我的歌就成烂尾工程了。”句中“烂尾工程”一词,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因妈妈看电视影响我写歌的结果,大词小用,幽默风趣。‎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点拨】“旅程”往往意味着一段经历,是一个变化发展的阶段,从具体经历到内心感触。在行文过程中,应当塑造前后对比与变化。其实,“旅程”也不单单是具体的行为,应当重视情感或心灵的旅程,从更广远的角度切入。可以从堂堂正正描写一段经历,写一篇“难忘的旅程”“值得铭记的旅程”或是“布满荆棘的旅程”,这样大大方方的角度入手,难度不高;也可以写“意外的旅程”“短暂的旅程”或是“发人深省的旅程”,把目光聚焦在“旅程”的前后,甚至是“旅程”的某个条件上,打开和别人不同的局面;有备而来的学霸们,也有发挥之处,单单一个“文化旅程”,就已经可以淋漓尽致的挥洒文采了,如果能把自己的个人经历结合好国家、民族的“旅程”之中,无疑就已经是高考水平的立意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1-4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朝暮之景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通过听觉写雪的句子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gāngà)的境地。‎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xièdú)职业之神圣。‎ ‎(3)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chí chěng(驰骋)的高速公路,‎ ‎(4)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旁骛),便是敬。‎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无愧旅游清凉谷 看山山已峻 荡然无存 大发雷廷 理智易明 言行相顾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智 改为 至 廷 改为 霆 ‎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宽对即可)(2分)。‎ 示例:望水水乃清 ‎(3)图片四中的广告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应改为“无悔旅游清凉谷”‎ ‎4.下面的两枚狗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4分)‎ 犬守平安 家和业兴 链接材料:中国邮政今年发行的《戊戌年》特种邮票的主画面,选择的正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田园犬形象。该纪念邮票1套2枚,图案内容分别为“犬守平安”与“家和业兴”。该套邮票延续了第四轮生肖票“合家欢”的设计理念。‎ 示例一:我喜欢“犬守平安”,因为画面中的公犬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注视前方,好像随时能离地飞奔、抵御外敌、守护家宅;示例二:我喜欢“家和业兴”,因为画面中的棕色母犬深情凝视幼崽,黑色小狗昂头挺立、活泼可爱,母子相依,舐犊情深。‎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2017·河北中考】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点拨】诗人用典故只是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暗示被贬时间之长,很多朋友已经去世。‎ ‎6.这首诗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析。(3分)‎ ‎“巴山楚水”概括辗转流徙的荒凉地域之广,“二十三年”概括贬官时间之长。流露出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4分)‎ 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马援转》)‎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少有大志(少年时期)‎ ‎(2)故人多迎劳之(犒劳)‎ ‎(3)穷当益坚(更加)‎ ‎(4)欲自请击之(攻打)‎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D )(2分)‎ A.见渔人,乃大惊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河曲智叟亡以应 何以能长久乎 C.往之女家 诸兄奇之 D.于坐贺援 男儿当死于边野 ‎【点拨】A.就/是;B.连词,用来/凭借;C.动词,到/代词,他;D.介词,在 ‎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困顿反而更加坚持,年龄越大越有壮志雄心。‎ ‎(2)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战场,用马皮包着尸体下葬,怎么能安心的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呢!‎ ‎10.为什么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2分)‎ 马援希望孟冀有什么好的话教导他,孟冀却同众人一样来吹捧马援。‎ 文中的马援是怎样的一种人?试举一例分析。(2分)‎ 示例: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企业招不到好工人 吴伯凡 ①在德国,上大学的人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很多人中学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一家企业。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培训学校很多,员工进入企业以后,企业会先花一两年的时间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完,这些人就是非常合格的产业工人了,以后可成长为高级蓝领。德国产品的质量之高、工艺之完善,跟这种严格的职业教育密不可分。而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他们的工资并不低。‎ ②其实过去在中国也有这种情况,但是后来这种传统没有了。20世纪50年代,一个八级工能养活八口之家,工资比工程师还要高。我跟格兰仕的老总俞尧昌聊过,他跟我说了一些让我感到很吃惊的事实。‎ ③格兰仕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在世界上称为行业冠军的企业之一。俞尧昌跟我讲,他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招不到人,招不到好的蓝领工人。由于现在大学扩招,孩子们都去读大学了,不愿意读职业学校。‎ ④1999年,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才500多万,2015年则达到3700万。‎ 大学扩招以后,一些本来上不了大学的人也去上大学了。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大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大学的师资、教学资源跟不上扩招的步伐,造成整个教育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那些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招不到好的生源。‎ ⑤企业的薪酬体系和社会的价值标准,可能促使大家一门心思地要“学而优则仕”,仍然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干体力活儿、做手工制造还是比较低级的。薪酬体系上也是这样,中专、技校毕业的,工资就比较低。‎ ⑥所以,我国的这种价值标准和薪酬体系,让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蓝领工人,哪怕是高级蓝领工人。‎ ⑦我们现在提倡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但这里头含有对“中国制造”自身的不耐烦、不自信,甚至是有一点儿不务正业的心态。‎ ⑧我们说起丰田,就是“丰田制造”,没听说过“丰田创造”,这并不妨碍丰田成为一个大公司。丰田的创造性融入了这种制造过程中。真正高端的制造,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⑨前面说的一个八级工的工资要比工程师的高,在日本就是这样。对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说,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应该多于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数才更加合理。‎ ⑩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化国家,没有工业化基础人才的推动,是很难完成工业化进程的。目前,制造企业招不到合格的蓝领工人,同时又有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说明了现有教育的偏差。‎ ‎⑪德国、瑞士、日本这些真正的工业化国家,注重的不是“学历教育”,而是本身的素质教育。比如在日本,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设有“动手教室”,学生可以学木工、设计、绘画、陶艺等。在日本人看来,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坚持在教育当中强调“做东西”。”‎ ‎12.说说文章开头讲述德国教育状况的作用。(3分)‎ 开头讲述德国教育现状,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中国制造企业招不到好工人的话题。‎ ‎13.说说中国制造企业招不到好工人的原因。(3分)‎ 我国的社会价值标准和薪酬体系,让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蓝领工人,哪怕是高级蓝领工人。‎ ‎14.通读全文,说说你对解决“企业招不到好工人”这一问题的建议。(3分)‎ 示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我国的社会价值标准和薪酬体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多于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数。‎ 四、阅读下面文学名著,回答15~16题。(6分)‎ 启明星 艾青 ‎ 属于你的是 ‎ 光明与黑暗交替 ‎ 黑夜逃遁 ‎ 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 ‎ ‎ ‎ 群星已经退隐 ‎ 你依然站在那儿 ‎ 期待着太阳上升 ‎ ‎ ‎ 被最初的晨光照射 ‎ 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 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选自《艾青诗集》)‎ ‎15.研读诗歌,说说启明星出现的时刻。(3分)‎ 启明星出现在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时候;在黑暗逃遁、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群星已经退隐,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16.说说这首诗给人的启示。(3分)‎ 黑暗是暂时的,光明终将到来!‎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说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17.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②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 ‎18.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4分)‎ ‎(1)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2)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3)逆来顺受、默默忍受而不会反抗;(4)无话可说,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扬的个性。‎ ‎19.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 ‎(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搭”、“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表现了这只羊的聪明和神秘,表达了“我”面对这一番场景时绝望、惊诧的心情。‎ ‎20.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5分)‎ ‎①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儿时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只体面的绵羊“其实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哪怕它最后又回归了所谓“一只羊的结局”,也让张们记住了这只羊曾经的高傲沉稳。②“一只羊其实怎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增加对身边生命的敬畏之心。③本文以“一只羊其实怎样”为题,以疑问的语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天的能够学会谦虚,‎ ‎ 自私的也会懂得感....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已吧。‎ ‎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点拨】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原来,我也很 ”。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yàn hān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树林yīnyì阴翳,鸣声上下。 ‎ ‎(3)雾凇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沙鸥翔集(xiángjí),锦鳞游泳。‎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 朝晖夕阳,洞庭在望 觥筹交措 百废具兴 日星隐耀 心旷神怡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耀 改为 曜 措 改为 错 ‎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宽对即可)(2分)。‎ 示例:先忧后乐,天下归心 ‎(3)图片四中的广告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静电”之后加上“的作用”(或“的功能”)‎ ‎4.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下面的两张有关重阳节的宣传海报,你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图案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4分)‎ ‎【材料】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我国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示例:喜欢第一幅。这幅图,这幅图案中的汉字揭示宣传海报的主题,同时采用中国传统艺术剪纸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重阳节,显得相得益彰。示例二:喜欢第二幅。这幅图用汉字“尽孝心,传孝道”揭示了宣传海报的主题,祖孙两代人相依的画面易引发读者的亲情。‎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面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点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暗含词人在现实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什么,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解。(3分)‎ 月亮;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4分)‎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注释】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深溪蓄翠(包含)‎ ‎(2)既素重幽居(向来,一向)‎ ‎(3)幸富菊花(多,充裕)‎ ‎(4)偏饶竹实(丰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梅溪之西 山水之乐 B.于斯已办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遂葺宇其上 遂迷,不复得路 D.有石门山者 马之千里者 ‎【点拨】A.的;B.在;C.就/竟;D.代词 ‎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 ‎(2)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怎么能随便说。‎ ‎10. 这篇山水小品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意近即可)‎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荆州古城的攻防智慧 ‎ ①《隆中对》中记载了诸葛亮的一段话:“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可见荆州战略地位有多么重要!然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几乎无险可守,筑城便成为首选的防御手段。荆州城始建于楚成王时期,在当年渚宫基础上修建而成,现存的荆州城为明、清两代建筑,由土城垣和砖城墙组成。城墙全长11. 28公里,呈不规则长方形。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 ②荆州城城墙外侧为砖城,厚约0.6米,高8至9米。用特制的城砖垒砌,砖与砖之间用石灰混合糯米浆焊缝,间或掺有铁屑,坚固耐久。在砖墙内侧,紧傍砖城夯筑土城垣。土垣土质粘性极强,每15至20厘米为一层,分层用石夯务实。砖城土垣浑然一体,互为依托,使整个城墙更加牢固。砖城陡峭对外,宜于防守外敌;土城缓坡向内,易于守军在城墙的任何地方增援或换防。城垣外围,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宽15至350米不等,深3米,长约18公里。护城河上有吊桥,平时放落吊桥行车走人,战时吊起桥面就成了敌军面前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此,荆州城就形成了土城、砖城、水城三重壁垒。‎ ‎③荆州城原有东、南、西、北门及公安门、小北门6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既可观察敌情,又可做前敌指挥中心。从城门的城墙两侧向前延伸合围形成瓮城,于瓮城右前端再设一城门,两座城门之上建有箭楼,整个瓮城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辅城。当疑敌到来,先开瓮城城门,验明身份后才放行进城;如发现是敌人,可封闭瓮城城门,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同时,瓮城也是战前集结与动员的场地,便于冲出城门之前做战前准备。‎ ④在6个城门中,公安门是水门,这在其他城防中极为罕见,其水路延伸至城内,向南通长江,向东经长湖连汉水,利于来自长江的小型船舶和江汉平原的战略物资直接运进城内。‎ ‎⑤在城垣上端,原有城垛5100个,两垛间有宽0.4米的垛口,每垛中心处有方形小孔,称为箭孔。垛口与箭孔居高临下,既可嘹望敌情,又可以刀枪弓箭射杀来犯之敌,同时有效保护自身安全。全城现存垛口1567个,看到每个城垛历经岁月风雨侵蚀和战争后的遗痕,便能想到那些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⑥城上原建有敌楼、战屋1000余间,炮台24座,藏兵洞4个。敌楼、战屋主要用于嘹望敌情、指挥作战,或驻扎守军,储藏粮食。炮台建于凸出城墙的“马面”之上,上置重型武器。马面周围的城垛、箭孔可更大范围侦察城墙下的死角,随时射杀隐蔽在死角的来犯之敌。藏兵洞其实就是射击掩体。如北城垣的一个藏兵洞,洞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三面墙体各筑2个砖砌门洞状掩体,每个掩体可容2人,下层东西两端各筑砖砌台阶与上层相连,另设5个门洞状掩体,每个门洞均设有可供射击与嘹望的射孔,上层射孔均直线向外,下层射孔则斜开,这样利于射击城墙与藏兵洞交接处形成的死角的敌人,又可避免受到城外火力的直线射击。‎ ‎⑦在南城垣距西端不远处,设有一座“马面”,俗称“白马井”,结构、功能与藏兵洞 类似,但在马面西侧底部开有一座可以启闭通向城外的小门,一旦城池遇急,城内便派出信使由此处出城,飞驰告急,求搬救兵,“白马井”也因此得名。这是一套极为隐秘的军事通道,既可用于通风报信,也可用于突出重围,安全撤离。此外,城内两条用于排灌的下水道,战时也可作为秘密出城通道,发动反包围和反冲锋。‎ ‎⑧在冷兵器时代,荆州城这套立体防御系统,兼顾到土下左右,四面八方,陆路水路,使来犯之敌均在其一定的杀伤范围之内,而且若明若暗,可守可攻,运筹帷幄于城内,决胜拒敌于城外。它那科学的设计、浩繁的工程、合理的布局、精巧的施工,无不展现出荆州人民的智慧! ‎ ‎12.文章第①段引用诸葛亮的话有何作用?(3分)‎ 诸葛亮的话凸显荆州古城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筑城的必要性。‎ ‎13.研读第③段,用三句话简要概括“瓮城”的作用。(3分)‎ ①检验疑敌;②射杀来敌;③战前准备 ‎14.研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3分)‎ 砖城土垣浑然一体,互为依托,使整个城墙更加牢固。(“更加”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更加”表示强调,用在这儿更突出了城墙的牢固,体现荆州古城的防御功能强大。‎ 四、阅读下面文学名著,回答15~16题。(6分)‎ 冬天的池沼 ‎——给WI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冬天的池沼,‎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 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 冬天的池沼,‎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 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 冬天的池沼,‎ 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 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15.感知。通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2分)‎ 深沉悲凉 ‎16.概括。此诗实写“冬天的池沼”,实际虚写诗人心中的意象“老人”。说说这首诗刻画的老人形象。(4分)‎ 一位在阴暗天幕下,脊背佝偻弯曲,荒芜的头发稀疏灰白,枯干的两眼磨失了光辉,悲哀的心更显寂寞的老人。‎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 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 ‎ 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 ‎ 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 ‎ 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 ‎ 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 ⑥‎ 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 ‎ 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 ‎ 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 ‎ 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 ‎ 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 ‎ ‎ 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 ‎ ‎17.文题解读。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4分)‎ 写出大地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他也像大地一般养活了一家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表达出我对竹子以及父亲的感激和赞美。‎ ‎18.人物形象。析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不少于3点)(3分)‎ 示例: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渺茫;对文字的向往、对文化的虔诚(敬重);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挺拔、坚强(隐忍);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悲悯的情怀)。‎ ‎19.质疑探究。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的原因。(4分)‎ 因为父亲一生爱竹,在我心中父亲与竹子是融为一体的,通过为父亲买礼物,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 ‎20.语言品析。读第③段,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 示例:运用拟人修辞,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表现出父亲劳作的艰辛,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与赞美!‎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十三、四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坚定了意志和信念,充满了向往和追求……在这个年龄,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我正十三岁 (十四岁……)”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记叙文。‎ ‎【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很显然,“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一句限定了文章的主题;“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一语限定了选材范围。其次,文题明确规定写记叙文。因此,这篇文章应选取“我”与亲人、同学或老师的交往中某一件或几件事,表现十三、四岁我率真、自信、积极进取、充满希望的精神风貌。‎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第一部分(1-4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秦观在《行香子》中一笔勾勒出村庄平凡而优美的轮廓的诗句是: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xiāosuǒ)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2)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jié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qīliáng凄凉的神情。‎ ‎(4)这叫声既让人觉得jìmò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 东风化雨山山翠 质之不理 揭斯底里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歇 改为 置 义 改为 异 ‎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示例:政策归心处处春 ‎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把“作为”改为“成为”‎ ‎4.下面是针对中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途径的问卷调查统计表,请你提炼出两条主要信息。(4分)‎ 示例:中学生主要通过电视节目、影像资料、相关书籍、来了解传统文化占多数;主动报兴趣班学习某种传统文化很少,可见,青少年是以被动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为主,而主动学习则很少。‎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下列对《无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后四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 B.首联中“别亦难”为全诗诗眼,后句用景物烘托,以“百花残”比喻美好年华将逝,渲染“黯然销魂”的悲苦。‎ C.颈联中“愁”“改”二字写出了女主人公此刻的感情状态;“寒”是男主人公此刻心境的写照。‎ D.末联中说: 我俩相隔不远,可以经常互通音讯。这是自欺欺人之说,与上文主旨不大吻合。‎ ‎【点拨】末联因为思念之切,燃起无尽的渴望,而伴随而来却又是无奈的失望,既然无望,只能希望神鸟替自己探看,捎去自己的思念和问候。既表达出热烈的期冀,又描绘出迫于无奈的伤感。‎ ‎6.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3分)‎ 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4分)‎ 晚游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 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 ‎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小而善缘(攀援)‎ ‎(2)腥不敢私(私自占有)‎ ‎(3)迹猱(追寻)‎ ‎(4)猱则已走避高木(逃跑)‎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小而善缘 而汰其余以奉虎曰 B.猱徐取其脑啖之 而不知人之乐 C.而汰其余以奉虎曰 以献左右 D.虎跳踉大吼,乃死 见渔人,乃大惊 ‎【点拨】A.表并列/表转折;B.代词/助词;C.连词,用来;D.于是,就/竟然 ‎9.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 猱挠个不停,挠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觉得脑袋挠破了。‎ ‎(2)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老虎找不到猱,气痛交加,像发了疯似地猛跳狂嗥,终于声嘶力竭而死。‎ ‎10.说说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2分)‎ 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 ‎11.说说文章给你的启示。(2分)‎ 示例:慎防献媚之小人,以免在不经意间受其害;奉承拍马者必有坏心思;不要像老虎一样轻信他人。‎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 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2. 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的一句话诠释“私塾”。(3分)‎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13.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3分)‎ 从学习内容及考试、分班、体罚及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注重德育等方面进行介绍。‎ ‎1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试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本文主要运用举例子和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示例:第④段举宋代“三舍升补法”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私塾教育也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第⑤段引用《论衡•自纪篇》《泰泉乡礼•乡校》中的话,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私塾盛行体罚。。 ‎ 四、阅读下面文学名著,回答15~16题。(6分)‎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的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5.从选文宋江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怎么样的内心状态和情绪?(3分) ‎ 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 ‎16.联系《水浒传》内容,说说宋江“刺文双颊”是因为哪件事?他又是什么时候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的?(3分) ‎ ‎“刺文双颊”是因为怒杀阎婆惜。在攻打曾头市,晁盖身死,为晁盖报仇并打下东平东昌后,他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娘 邵火焰 村里人都说玉叶婶的八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乐乐呵呵赛菩萨。儿子在乡下,女儿嫁到了城里。玉叶婶嘴里说着“乐什么乐呀”,心理却喜滋滋的。但自从孙子虎虎出生后,乐固然是乐,可玉叶婶每天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虎虎两岁了,要多淘气有多淘气,一刻也不让人消停。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刚刚收拾干净的屋子,一会儿就被他搞得一片狼藉。有时吵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时非要奶奶带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路又要人抱着。到了午睡的点上,不在旁边唱上至少半个小时的摇篮曲,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儿子儿媳都在村办工厂上班,每天很忙。玉叶婶除了带孙子外,还要负责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以及衣服的洗晒。一天到晚,玉叶婶几乎没有安宁过。就这样辛苦,儿媳还不满意。以前玉叶婶心里郁闷还可以找老伴诉说诉说,去年老伴去世后,玉叶婶无论有多大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星期天这天,又是玉叶婶忙碌的一天,趁天气好,玉叶婶把儿子儿媳床上被子拆洗了。刚准备歇歇,孙子又喊着要吃苹果,玉叶婶赶忙又去削苹果。孙子吃了苹果后,一个人趴在地上玩小汽车去了,玉叶婶这才有了歇口气的空档。玉叶婶捶了捶酸痛的腰部,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个地方让我去休息几天就好了。”‎ 也许真的有心灵感应,这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是玉叶婶的女儿打来的。女儿说:“娘,我想接你到我这里住几天,好吗?”女儿几年前嫁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玉叶婶很少到她那里去,一是家里事多脱不开身,二是路途太远不方便。最近去的一次还是三年前女儿生孩子时。现在听说女儿要接她去住几天,玉叶婶顾不了那么多,先轻松轻松几天再说,玉叶婶忙不迭地答应:“好吧。待我与你大哥大嫂打声招呼!”‎ 等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后,玉叶婶把自己决定到女儿家住几天的想法跟他俩说了。儿媳似乎很不满意,说:“娘,你走了,那虎虎怎么办?”玉叶婶说:“我只去一个周的时间,这几天你们想想办法。”儿媳语气冷淡地说:“我们都要上班,能有什么办法?”这时儿子说话了:“算了,娘这段时间太辛苦了,就让她到妹妹那里去玩几天吧,虎虎我就让同事的奶奶带几天。”儿媳这才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玉叶婶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了几样外甥女玲玲爱吃的乡下特产,坐火车出发了。一路硬座的颠簸,一路车厢的嘈杂,都没有影响玉叶婶的心情。玉叶婶望着窗外,广阔的田野上铺展着成片的绿毯,那绵延的山峦跳跃着跑向车尾。她在盘算着,到了女儿家后,要好好做一回客人。让女儿女婿带自己到城里几个有名的景点看一看,让女儿好好弄几餐饭给自己吃一吃,好好享受享受几天“饭来张口”的轻松日子。想到这里,玉叶婶不知觉地笑了。‎ 傍晚的时候,玉叶婶到了女儿所在的城市。女婿开车到车站接到了她。虽然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但玉叶婶却不觉怎么累人。‎ 到了女儿的家,玉叶婶满面笑意。一进门女儿就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说:“娘,可把你盼来了。单位批准我和玲玲她爸一个星期的假,从明天开始我俩要到外地度假一周。本想带玲玲一起去的,可是她太淘气,带着是个累赘,我们也会玩得不尽兴,所以就留在家里。叫你来就是想让你帮我们照看她几天。”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毫无疑问,接下来又是一个周的忙碌和劳累。‎ 一个周后,女儿女婿回来了,本想留玉叶婶再住两天,可是儿媳的电话来了,催她回去。玉叶婶只好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乡下。‎ 一回到家,儿媳就将孙子虎虎抱到了玉叶婶面前,说:“娘,你开心地玩了这么多天,现在更有劲照看虎虎了吧?”‎ 玉叶婶叹了口气,抱过宝贝孙子,在额头上亲了一口,在心里说:“谁叫咱是娘呢!” ‎ ‎17.把握文意。浏览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玉叶婶忙于帮儿子女儿照看孩子。‎ ‎18.探究写法。第段插叙了玉叶婶的什么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插叙了玉叶婶在女儿远嫁后因忙于家务很少去女儿家的事,体现了玉叶婶的勤劳;照应上文写她想“有个地方去休息几天”,为下文写她去女儿家做铺垫。 ‎ ‎19.赏析语言。自选角度揣摩文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1)广阔的田野上铺展着成片的绿毯,那绵延的山峦跳跃着跑向车尾。‎ 示例: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窗外田野与山峦的景色,烘托出玉叶婶,内心轻松愉快。 ‎ ‎(2)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示例: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玉叶婶得知女儿请他来的原因时欲言又止的情态,表现出她吃惊失望想说而又不愿意说的矛盾心理。 ‎ ‎20.表达感悟。村里人都说玉叶婶“赛菩萨”,可感觉就是“累”。你是认同哪一个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示例:我同意第二个说法。因为玉叶婶无论在儿子还是女儿家都忙碌劳累,都得不到想要的休息,可见当女儿的也要多关爱父母。 ‎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天津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点拨】首先审析“旅程”一词。“旅程”往往意味着一段经历,如果把描述中心放在了某一场面上,难免会有偏题之嫌。“旅程”‎ 应该被视作一个变化发展的阶段,从具体经历到内心感触。这暗示着我们,在行文过程中,应当塑造前后对比与变化。其实,“旅程”也不单单是具体的行为,应当重视情感或心灵的旅程,从更广远的角度切入。“一段”表面上将文章内容局限在某一次经历上,但若只是将其他“旅程”作为衬托,不会视作偏题。立意的层次也比较多样,从堂堂正正描写一段经历,写一篇“难忘的旅程”“值得铭记的旅程”或是“布满荆棘的旅程”,这样大大方方的角度入手,难度不高;当然,也可以写“意外的旅程”“短暂的旅程”或是“发人深省的旅程”,把目光聚焦在“旅程”的前后,甚至是“旅程”的某个条件上,打开和别人不同的局面;有备而来的学霸们,也有发挥之处,单单一个“文化旅程”,就已经可以淋漓尽致的挥洒文采了,如果能把自己的个人经历结合好国家、民族的“旅程”之中,无疑就已经是高考水平的立意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第一部分(1-4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比喻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态度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证》中蕴含新生事物无限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piàn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lǎnduò懒惰。‎ ‎(3)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得到我们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guàngà i),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 ‎(4)大自然雕刻的奇峰、瀑布,豢养(huànyǎng)的飞禽、走兽,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一人献血,全家享用!(某城市公交车上的公益广告)‎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一门父子三词客 不言而谕 走途无路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途 改为 投 谕 改为 喻 ‎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示例:千古文章八大家 ‎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把“享用”改为“受用”‎ ‎4.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该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下面的两张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海报,你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图案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4分)‎ ‎【材料】在世界各地,许多在出生时就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正在进入青少年期。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发布信息称:全世界有200多万年龄在10岁和19岁之间的青少年携带艾滋病毒。此外,另有数百万青少年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还有很多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无法得到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还有歧视、贫困、不平等等种种原因,妨碍了青少年寻求获得艾滋病病毒检测、卫生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支持。‎ 示例:喜欢第一幅。这幅图,这幅图案中以醒目的防艾图标和英文提示宣传主题,汉字“不冷漠 不歧视 关爱艾滋病人”揭示了宣传海报的用意。示例二:喜欢第二幅。这幅图巧在以双手捧起汉字“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的图案,既揭示了宣传海报的主题,又寄寓着“全社会都要关爱艾滋病人,做到零歧视零死亡”良好愿望。‎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无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D )(3分)‎ 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 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点拨】“行人莫问当年事”一句就是议论。‎ ‎6. 根据诗歌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3分)‎ 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4分)‎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竹本固(稳固)‎ ‎(2)则思善建不拔者(树立)‎ ‎(3)竹性直(秉性)‎ ‎(4)贞以立志(坚定)‎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2分)‎ A.则思中立不倚者 则思应用虚受者 B.固以树德 直以立身 C.则思善建不拔 则思砥砺名行 D.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或异二者之为 ‎【点拨】A.表停顿;B.连词,用来;C连词,就;D.代词,竹/助词,的 ‎9.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1)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 ‎(2)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10.选文是由竹的哪几个方面联想到了君子之德?(2分)‎ 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1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旨。(2分)‎ 文章以竹喻贤人,表达了作者仰慕贤者的高贵品质,决心坚定不移、正直无私、虚心体道、砥砺名行的志向。‎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 ⑧‎ 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2.整体感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引出论点,为下文作铺垫;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有什么作用? (3分)‎ 比喻论证,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 四、阅读下面文学名著,回答15~16题。(6分)‎ ‎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②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③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④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⑤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⑥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 ‎(节选自《水浒传》)‎ ‎15.赏析。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说明武松什么性格特征?(3分)‎ ‎①具有勇敢无畏的英雄本色;②爱面子,生怕被人嘲笑;③为民除害的决心。‎ ‎16.揣摩。品析第④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连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情况的危急,突出武松的武艺之高强。‎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 ‎,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 ⑧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她的口袋。想到这儿,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别让你妈知道……”‎ ⑩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 ‎17.初读文章,说说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的作用。(3分)‎ 示例: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8.浏览全文,简要概括文章记叙了父亲的哪些事件。(4分)‎ 示例:父亲拒绝女儿照顾;父亲打电话追问刚一起吃饭的女儿什么时候来看他;父亲来找女儿迷路;父亲为女儿买点心迷路;父亲偷偷在女儿口袋里放了100元钱。‎ ‎19.品读第⑥段,说说文章描写父亲古怪行为有何表达作用。(4分)‎ 示例:通过写父亲发病时,如果没把工资交给他的异常举动,为下文父亲需要钱,并偷偷把钱塞到女儿口袋里的情节做铺垫。(前后照应也可)‎ ‎20.读第⑩段,从描写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 示例: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的年迈老弱形象,通过写泪水模糊了视线,表现女儿被父亲的爱感动,赞美了父亲无私而深沉的爱。 ‎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温州中考)根据要求作文。‎ 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会再恩赐第二次。‎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经典名著中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话语总能激发读者思维的火花。上面的话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点拨】抓住材料中关键词语“错过”分析,说明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适合写自己想做的某件事,因为没有及时抓住机会,从而追悔莫及;或者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学钢琴的起步阶段,因为一时的倦态与放松,导致功亏一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1-4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虚实结合,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4)秦观在《行香子》中描写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表现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的句子是:‎ 倚东风,豪兴徜徉。‎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这定是凤丫头cùxiá促狭鬼儿闹的!‎ ‎(2)你们不要yuànchàng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3)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dàiqiè)你中了个相公。‎ ‎(4)面如冠玉,头戴纶巾(guānjīn),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人喜盛世 ‎ 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 就用大理石磁砖。‎ 不省人事 死心蹋地 惊世奇才 面面厮觑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图片四 ‎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 惊 改为 经 蹋 改为 塌 ‎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宽对即可)(2分)‎ 示例:鼠兆丰年 ‎(3)图片四中的广告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应改为“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就用大理纹磁砖。”‎ ‎4.下面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统计表”,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4分)‎ 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我国公民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率较高,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的科技信息的比率较低。‎ 第二部分(5-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5.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词人少年时“爱上层楼”是因为“不识愁滋味”。‎ B.一个“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 C.“欲说还休”表现出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豁达和超脱。‎ D.“愁”是连接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 ‎ ‎【点拨】“欲说还休”暗含对朝廷的讽刺和不满,不是表现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豁达和超脱。‎ ‎6.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3分)‎ 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1题。(14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 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谍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投箸而起(筷子) ‎ ‎(2)盖亦有为而发(作为)‎ ‎(3)入为名谏议(在朝廷内)‎ ‎(4)壮心日灰(一天天)‎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千帆结阵而来 而又有范公为知已 B.为毛锥子所窘 增城楼为岳阳楼 C.不以物喜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 D.湖平于熨 诚不能无慨于心 ‎【点拨】A.表顺接/表转折;B.被/成为;C.因;D.比/在 ‎9.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2)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所作为而发的感慨。‎ ‎10.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的语段概括作者的心情。(2分)‎ ‎(1)风渐劲时:亦甚雄快(愉快)‎ ‎(2)猛风大起时: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悲伤,泪流不止)‎ ‎11.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怎样的情感?(2分)‎ 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感、手足相失(或失去亲人)之痛。‎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9分)‎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 ④当这40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20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80多个,但是只有达到30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1/6。‎ ‎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12.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3分)‎ 鲸落是落入深海海底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的鲸的庞大尸体。或:鲸落是鲸鱼的庞大尸体落入深海海底后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 ‎13.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估计,删去后就变成肯定了,与实际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说说文章标题“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的妙处。(3分)‎ 示例:“温柔”一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鲸落”对深海海底生态链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学名著,回答15~16题。(6分)‎ 武松醉打蒋门神(节选)‎ ①武松抢过林子背后,见一个金刚大汉,披着一领白布衫,撒开一把交椅,拿着蝇拂子,坐在绿槐树下乘凉。武松假醉佯颠,钭着眼看了一看,心中自忖道:“这个大汉定是蒋门神了。”直抢过去。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看望竿,上面挂着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道,“河阳风月”。转过来看时,门前一带绿油栏杆,插着两把销金旗,每把上五个金字,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壁厢肉案,砧头,操心的家生,一壁厢蒸作馒头,烧柴的厨灶。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半截埋在地里,缸里面各有大半缸酒。正中间装列着柜身子;里面坐着一个年纪小的妇人,正是蒋门神初来孟州新娶的妾。‎ ②……‎ ③武松拿起来闻一闻,摇着头道:“不好,不好!换将来!”酒保见他醉了,将来柜上道:“娘子,胡乱换些与他。”那妇人接来,倾了那酒,又舀些上等酒下来。酒保将去,又烫一碗过来。武松提起来,呷了一口,叫道:“这酒也不好!快换来便饶你!”酒保忍气吞声,拿了酒去柜边,道,“娘子,胡乱再换些好的与他,休和他一般见识。这客人醉了,只要寻闹相似,便换些上好的酒与他罢。”那妇人又舀了一等上色好的酒来与酒保。酒保把桶儿放在面前,又烫一碗过来。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来,叫你柜上那女人下来相伴我吃酒。”酒保喝道:“你胡说!这是主人家娘子!”武松道:“便是主人家娘子待怎地?相伴我吃酒也不打紧!”那妇人大怒,便骂道:“杀才!该死的贼!”推开柜身子,却待奔出来。‎ ④武松早把土色布衫脱下,上半截揣在怀里,便把那桶酒只一泼,泼在地上,抢入柜身子里,却好接着那妇人。武松手硬,那里挣扎得,被武松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把冠儿捏做粉碎,揪住云鬓,隔柜身子捉将出来,望浑酒缸里只一丢。听得扑通的一声响,可怜这妇人正被直丢在大酒缸里。‎ ⑤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大阔路上撞见。‎ ‎  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晃。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上,便蹉下去。武松一踅(来回走,中途折回),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进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作“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15.武松几次挑剔酒不好,又叫那妇人来陪酒,他的目的是什么? (3分)‎ 故意刁难以激怒对方,为“醉打蒋门神”找借口。‎ ‎16.结合前文内容,说说武松为什么醉打蒋门神?表现出武松怎样的性格? (3分)‎ 因为蒋门神强抢了金眼彪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武松为施恩打抱不平,所以前往快活林酒店醉打蒋门神。表现出武松嫉恶如仇的性格。‎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0题。(15分)‎ 龙虎斗 梁刚 ‎ 丁晓虎在七宝镇开饭店有些年头了。尽管店的规模不大,但市口很好;菜和点心的花样也多,正宗的本帮特色,比如红烧肉、腌笃鲜、扣三丝、油爆河虾等,正宗的本帮特色。但要说最聚人气的,还是他的招牌点心小笼包,皮薄馅多,一咬一口汤,肉质坚实新鲜。如果选个雅座,一边闲看水阁清流船悠悠,一边享受美味佳肴和老酒。那才一个爽哩!‎ ‎ ‎ ‎ 王兴龙也开了一家酒店,就开在丁晓虎饭店的街对面,但生意远不如丁家。所以丁晓虎特别得意,每每吃饱老酒,就会拉开粗嗓门说:就他的那个破酒店,只能当陪衬!但他没想到,王兴龙正蓄势待发,拜师于南京东路的“大三元”,那是一家远近闻名的大酒店,广帮特色。‎ ‎ 那时七宝镇远不如现在那么花样百出,整条街的餐饮特点都差不离,白切羊肉与红烧羊肉之间并无太大的味蕾冲击。但王兴龙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百年不变的本帮菜点开始受到了冲击。就说小笼包吧。王兴龙做的馅心,不加肉皮冻,而是在肉馅中加入葱末、姜末、盐、花椒粉和香油,搅拌均匀后,再一勺一勺加进鸡汤,搅拌至肉馅把水分全部吃透。一般一碗肉馅,要加一碗鸡汤。想想,同样是一咬一口汤,但咬出来的味道能一样吗?食客们吃了他家的小笼包,便不停地咂嘴,说:鲜得嘞,眉毛也脱落了。‎ ‎ 王家酒店渐渐聚集了人气,王兴龙又推出新花样:比如:氽来钟、神树开花和金鸡饼。“氽来钟”就是用半个冬瓜,掏空了芯,然后倒入滚烫的腌笃鲜,半个冬瓜氽在煮沸的水中,宛如水中氽钟。等你把竹笋、咸肉吃完了,那冬瓜就成了另一道菜。那“神树开花”是用香蕉皮做的,其形状有如金菊绽放,具体做法没人知道,但味道极好,还养颜,深受女士欢迎。金鸡饼是广帮传统菜,并非为谁量身定制,只是刚好契合了七宝文化。其主要原料就是用土豆泥做皮,用鸡丁肉丁香菇丁竹笋丁做馅,包好后压扁,放入油锅炸成金黄即可。‎ ‎ 这些新品极大冲击了食客的眼球和味蕾。一时,王家酒店的生意兴隆,丁家饭店门前冷落。丁晓虎有点沉不住气了,他开始寻斤头(找岔、挑衅),开始“戳煞爷娘”地骂街。‎ ‎ 王兴龙是好脾气,他的嘴角始终洋溢着微笑,他对谁都客客气气。对于骂街他更不可能接招。那差不多就是一种鄙视了,如果再骂,只能自取其辱。‎ ‎ 丁晓虎感觉无趣,便想着对应之策。他也学做了“氽来钟”和“金鸡饼”;他把臭豆腐炸得皮脆肉嫩;还在小笼包的肉馅中加了虾仁;把牛腩和牛筋做得极有嚼头。食客就说:丁师傅,你做得菜大有长进啊。丁晓虎嗓门极大地说:那是,我做得是正宗本帮菜!‎ ‎ 转眼就到了1937年的10月,初秋的晌午,食客们坐在酒店的雕花窗棂前,已能感受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秋景了。但那一刻,天空突然响起了日机掠过的声音,然后就传来了轰隆隆的爆炸声,前后响了四次。之后就传来了哭喊声。彼时,许多百姓丧了命,王兴龙的母亲也在其中。‎ ‎ 食客们一声长叹:戳煞娘的小日本,往后再也不得安宁喽!‎ ‎ 那以后,不管是丁家饭店,还是王家酒店,生意都一落千丈。‎ ‎ 之后的一天,有个叫小田一郎的日本军官走进了王家酒店,他能说一口流利汉语。他把王兴龙叫到跟前,问:你会不会做“龙虎斗“?‎ ‎ 王兴龙愣了愣,然后摇头,心想:“龙虎斗”虽是广帮菜,但当地人很少吃野生动物,蛇猫之类更是不碰,偶有吃蛇的,最多来道“龙凤煨”,或叫“龙凤呈祥”只是讨个吉利罢了。但嘴上只是说:原料恐怕不好找,尤其是狸猫。‎ ‎ 小田一郎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这我不管,做不了这道菜,就烧了这店。‎ ‎ 王兴龙谦卑地陪着笑说:太君,要不做道“龙凤呈祥”?吉利,味道大大的好。‎ ‎ 小田一郎一拍桌子站起来:我不要“龙凤呈祥”,现在是战争,就要“龙虎斗”。中国不是号称“‎ 龙的传人”嘛,那大日本的就是虎,我就要“龙虎斗”,虎的,一定能战胜龙!‎ ‎ 王兴龙的笑脸突然凝固了,他迟疑了一下说:狸猫确实没,最多弄只家猫。‎ ‎ 小田一郎瞪他一眼,用手摸了摸脸说:家猫?即便是家猫,也能打败蛇!‎ ‎ 王兴龙没吱声,只是沉着脸,弯了弯腰,便退了出去。‎ ‎ 做“龙虎斗”很费功夫,蛇和猫都必须经过去腥、剔骨的流程,尤其是猫,要用甘蔗来去腥,还要去掉脊髓以去酸。骨头熬汤做羹,蛇肉猫肉细细切丝,和菌菇一起烹炒,味道鲜美,无与伦比。再加蛇性微凉而猫性微热,一阴一阳谓之道,是真正的大补佳肴。‎ ‎ 小田一郎吃得不住点头,哟嘻,大大的美味!然后就拍案唱歌。微醉的表情,满是怀旧,然后就说起他早年随父做生意,到过台湾、福建、广州,所以知道“龙虎斗”,但一直无缘品尝,今天总算如愿以偿。‎ ‎ 王兴龙僵硬地微笑着 没吭声,然后送来一碟秘制萝卜,说:这个,大大的爽口,能醒酒。‎ ‎ 小田一郎夹起一块,放入嘴里,再次喊了一声:哟嘻!‎ ‎ 之后,小田一郎便常来,来了就点“龙虎斗 ”,餐毕,王兴龙照例给他端来一小碟秘制萝卜。于是,王家酒店的生意就格外的好。对面的丁晓虎因此恨得牙痒痒。每天发戆劲,“戳煞爷娘”的骂街。‎ ‎ 有一天,突然传来小田一郎的死讯。据说死得蹊跷,什么原因也找不到。‎ ‎ 当晚,王兴龙突然敲开了丁晓虎的家门,说:我要走了,这是我记录的一本菜谱,有空看看。记住:蛇和萝卜不能同吃,吃了会中毒,严重时可能会暴毙。‎ ‎ 丁晓虎拿着菜谱,呆了半晌,等他回过神来想对王兴龙说声谢谢时。王兴龙早没了踪影。‎ ‎17.文中的主人公王兴龙具有哪些品格?(5分)‎ ‎①积极上进(在王家酒店生意不好的时候,王兴龙跟从师父学习不断创新);②心胸开阔,和善和好脾气(在王家酒店生意兴隆而丁家酒店没落的时候,丁晓虎气急败坏的骂街,而王兴龙还是不接招);③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王兴龙与小田一郎的较量:整个过程中,王兴龙面对强大的日本军人始终没有丝毫恐惧与奴颜);④稳重、有勇有谋(在给小田一郎做菜的过程里,设计毐死了小田一郎);⑤豁达、不计较(在王家酒店生意不好的时候,丁晓虎冷嘲热讽,王兴龙从不计较,在最后,王兴龙要离开七宝镇,还将菜谱送给了始终对他抱有敌意的丁晓虎)。 ‎ ‎18.本文从正面和侧面对王家酒店的菜肴进行了描写,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正面描写:详细描写了小笼包、汆来钟、神树开花和金鸡饼的制作过程,变化花样聚集了人气,突出王兴龙的厨艺高超。侧面描写:写丁家酒店门庭冷落和丁晓虎的骂街,侧面表现出王兴龙酒楼的红火。对食客吃完王兴龙家的小笼包后的语言描写:“鲜得嘞,眉毛也脱落了”侧面突出了王兴龙酒店人气旺和他本人厨艺精湛的特点。 ‎ ‎19.对小田一郎之死,作者在文中已做了多次铺垫,请举一例具体分析。(2分)‎ 示例一:许多百姓在日军的轰炸中丧命,王兴龙的母亲也在其中。暗示了王兴龙对日军的憎恶态度。‎ 示例二:王兴龙的笑脸突然凝固了。通过神态描写,反应此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示例三:王兴龙没吱声,只是沉着脸,弯了弯腰便退去了。此处承接上文王兴龙的“笑脸凝固”的态度,加深了他的愤怒。‎ 示例四:“王兴龙僵硬地微笑着没吭声,然后送来一碟秘制萝卜。”以及“之后小田一郎便常来,来了就点‘龙虎斗’,餐毕,王兴龙照例给他端来一小碟秘制萝卜。”第一次之后,王兴龙每次在“龙虎斗”后都会端上萝卜,这种行为比较反常,这种反常也暗示王兴龙的做法是有特殊原因的,而这种原因就是——“蛇和萝卜不能同吃,吃了会中毒,严重时可能会暴毙。”以此导致了小田一郎看似不明不白的死亡。 ‎ ‎20.结尾两段写了王兴龙赠菜谱,离开七宝镇,有人认为删去这个结尾会更好,也有人认为不能删去,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4分)‎ 不同意。①结尾为文章补叙,补充交代小田死因,与之前两人“龙虎斗”相呼应,解开小说谜底,让小说的情节史为完整。②结尾王兴龙将一生心血的菜谱交给丁家,并叮嘱他不能将蛇和秘制萝卜一起吃,突出了王兴龙心胸宽广,嫉恶如仇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丰富并深化了文章主题。体现了小人物在战争中的抗争与对民族正义的坚持。 ‎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请以“__________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K]‎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她,它)……[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④字数不得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析】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相比较命题作文的过多限制和话题作文的过于自主化,半命题作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