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0年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考古发掘发现,河姆渡遗址发现大片木构建筑遗迹;骨耜等农业生产工具和大批稻谷、谷壳、稻秆、稻叶,堆积层相互搀杂;大量的釜、罐、钵、盘等精美陶器。据此不能判断河姆渡原始居民可能掌握了下面哪种技术( ) A.建筑技术 B.手工业制造 C.栽培水稻 D.铁犁牛耕 2.(2分)有学者认为,商朝行政组织能力大概应该部分归功于文字体系的完善……文字一旦采用,就会对社会和文化发展起重大的作用。材料中“文字”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3.(2分)汉文帝时贾谊献《治安策》,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其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建议( ) A.主张削弱诸侯实力强化统治 B.促使汉文帝实行“推恩令” C.认为分封制有利于维持统治 D.促成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4.(2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反映了( ) A.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选官制度 B.唐代开放包容有利于文化制度向欧洲传播 C.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D.科举制度为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人才基础 5.(2分)据统计,北宋167年间所取文士(含特奏名文士)合计有60035名,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共取士868人,年均仅仅5人,其总数不及宋真宗景德二年文士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北宋文强武弱,武将人才稀少 B.北宋重文轻武,影响人才选拔 C.北宋军队较少,将官需求不多 D.宋代科举完善,录取人数增加 6.(2分)表:如表为不同文献对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的历史评价,下列推论合 第34页(共34页) 理的是( ) 朱元璋(1328﹣1398) 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黄宗羲(1610﹣1695)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明夷待访录•置相》 A.历史评价应以官方记载为准 B.不同人对历史评价存在差异 C.离历史时间越近评价越真实 D.亲身参与者的评价更为客观 7.(2分)《清史稿》载,“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这表明军机处( ) A.设立于雍正十年 B.起初是为了军事而设 C.一直是军事机构 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8.(2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而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出兵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曹雪芹历经多年艰辛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 C.郑和下西洋反映明代中国造船业和航海业领先于世界 D.明代李时珍搜集和整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写出《本草纲目》 9.(2分)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国人( )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10.(2分)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五口通商,关税降到5%,允许外商与中国商人直接贸易。这些要求反映了英国( ) A.迫切希望获得中国的香料和丝绸 B.工业革命后对外商品输出的需求 C.企图使英商鸦片走私贸易合法化 D.通过控制海关威胁清政财政收入 第34页(共34页) 11.(2分)王韬在《中东战纪本末序》中说:“当思一堂堂大绝中国反厄于藐焉日本一小邦,可耻孰甚焉……即此一战而迫我以不得不变……”材料中“一战”指( ) A.中英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中法战争 12.(2分)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时间轴,其中③处对应的应该是(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3.(2分)有学者认为,1913至1926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时的中国处于“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下面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各地反清起义不断 B.南方各省起来反袁,进行“二次革命” C.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混战 D.日本侵华推动沦陷区自治 14.(2分)“东北沦亡,时逾五载……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材料中“最后之诤谏”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5.(2分)报纸是了解某个时期社会时事的重要资料来源,如图是民国三十七年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某次战役的新闻标题《辽西国军完成部署,打歼灭战即将展开》,副标题是《长春国军坚守中央大楼》,据此判断,新闻报道的应该是哪次战役(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作战 D.辽沈战役 16.(2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 第34页(共34页) 的主要方式及创造性的举措分别是( ) A.公私合营和自愿互利 B.生产合作社和自愿互利 C.生产合作社和赎买政策 D.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17.(2分)如表是1967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广大贫下中农战胜了旱涝风灾,在夺得全省农业连续六年丰收之后,今年又夺得农林牧副渔全面丰收。早稻获得了大增产,晚稻也告丰收。工业生产形势也很好……” A.“文化大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 B.“左”倾错误影响报刊思想宣传 C.人民公社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 18.(2分)1972年3月4日朝鲜《劳动新闻》社论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孤立政策遭到了总破产”,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件好事”。该社论评述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2分)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美国技术落后 D.中国改革开放 20.(2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分5批向1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地域分布涵盖亚洲、欧洲、非洲国家、美洲等。这体现了中国(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34页(共34页) 21.(2分)思想家贡斯当说:“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贡斯当认为( ) A.雅典民主制强调公共意志而忽视个人私利 B.雅典公民没有权利 C.雅典公民都有高尚觉悟 D.雅典民主制忽视集体利益 22.(2分)《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讲到,“一个民族要崛起,需要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14﹣16世纪使欧洲崛起的“人心改变”是( ) A.宗教改革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3.(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及全球……大约1500年,当西方开始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相互隔绝……打破世界“种族隔绝”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黑奴贸易 C.宗教改革 D.英法的殖民扩张 24.(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拿破仑是以武力来维持对所有征服的地区的统治,但是他却在这些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因而“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里的“进步”指的是(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商业发展 D.打败反法联盟扩大了法国疆域 25.(2分)《独立宣言》称:“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出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他们不得不分离的原因予以宣布。”这主张( ) A.允许美国各州可以自由脱离联邦 B.体现舆论对独立战争的作用 C.与《人权宣言》的精神理念一致 D.强调北美脱离英国的合理性 第34页(共34页) 26.(2分)1922年,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苏联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和各种设施。”据统计,1923年的苏联农民平均每天有11、12小时用于生产劳动。这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护了农民利益 B.新经济政策调动农民了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的活力 D.苏联农民被强制劳动 27.(2分)他指出,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9000名行政官员和69000名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一点之所以可能,仅仅是因为各阶层人当时正以一种和另一种方式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人的统治必将崩溃。材料里的“他”是( ) A.章西女王 B.甘地 C.蒙巴顿 D.凯末尔 28.(2分)有的西方学者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称之为“焦虑的时代”。下列不属于西方“焦虑”范畴的史实是( ) A.经济大萧条 B.国家之间的矛盾 C.法西斯主义 D.美苏冷战 29.(2分)1955年底,日本政府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目标,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7年底对该计划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之后,又制定1961﹣1970年度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由于大型企业景气连续出现,实际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了政府预定的目标。这说明( ) A.日本政府对经济的指导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日本政府准备放弃国外市场 C.日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 D.日本已经不受美国的影响 30.(2分)如表是一篇历史论文的写作结构,据此可知,该论文反映的是( ) 1.欧共体的形成 2.日本崛起 3.不结盟运动兴起 4.中苏关系恶化 …… 第34页(共34页) A.两极格局威胁世界和平 B.亚非拉殖民体系的崩溃 C.20世纪60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D.两极格局下冷战从欧战扩展到亚洲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4分,33题13分,共40分) 31.(13分)科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演变。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朝中后期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 ﹣﹣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图) 材料三:原子能工业是在苏联单方面终止合同、撤走专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在核原料生产方面,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衡阳铀水冶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解决了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当中国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这一伟大业绩的时候,他们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降到最低点;为在1965年以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中国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默默地创造着奇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四: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英国的经济构成了沉重的打击。但这只是造成英国经济衰落的外在原因,而从深层延缓英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则是科技与教育上 第34页(共34页) 的失误。英国未能像日本那样运用科技与教育来加速经济的发展,相反却使科技与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经济之外。 ﹣﹣黄国祯《日、英、美三国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一项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的因素。 (2)分析材料二示意图中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美国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恶劣环境下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在这些科技工作者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4)材料四的观点认为英国经济逐渐衰落的原因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科技游离于经济之外,你认为这个原因可不可以解释材料二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比重发生变化这种情况,说明理由。 32.(14分)相学互鉴、合作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西方。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 材料三: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第34页(共34页)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2019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承受了什么“难以支持的打击”?面对这种打击,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试图仿效西方以求救亡图存,试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各举一例证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英美在对日作战中结成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联系所学中外历史,举一例说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33.(13分)人们生活习惯和风俗观念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对西式交通的引入“心情只是惊诧和厌恶”。民众最初对新式交通的反对,其原因除来自对外国侵略的抵制外,很大程度上还源于“风水”问题……1875年1月外商拟在上海虹口开筑道路,因涉及风水、危及祖坟,被“乡民数十人纷纷联名赴县具词呈请免筑”。……吴淞铁路建成后“每日往观者老幼男女不下数千,大有众蝶觅香,群蚁逐膻”之势。……人们对新兴事物的观念逐渐改变,对西方先进生产力的产物开始持接受甚至是欢迎态度。 ﹣﹣刘莉《近代中国行旅交通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地区 剪辫情况 资料来源 重庆 重庆在11月22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21页 第34页(共34页) 日光复时,将投降的清朝官吏一律剪辫,并发布告示,凡清朝官吏剪辫来降,保证宽大处理。军民都要剪辫,女人放足,坚决革除留辫和缠足的恶习。 广东 广东光复后,人们都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者有20多万,城里的理发店排起了长队,自朝至暮,拥挤非常。无论老弱少壮、士农工商,都热烈剪辫。 《广东独立记》,载《近代史资料》1961年第1期 南京 江苏光复后,南京即有很多人剪辫。12月28日,军政府又进一步发布命令,“限三日内一律剪辫”。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很多市民以剪辫相庆祝,形成了高潮。 1911年12月31日《民立报》 台湾 辛亥革命后,台湾同胞“把辫子剪掉,以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他们在剪辫子时,像办喜事一样,鸣放爆竹,以志吉庆;有的甚至备办酒宴,请亲戚朋友喝喜酒”。 《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册,510页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第34页(共34页)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初期中国发展西式交通阻力来自哪个社会群体?他们对待西式交通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2)了解某个地区或者某个时代的社会习俗变迁,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其带有普遍现象的资料,从中找出依据。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可以作为普遍现象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习俗变迁的背景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习俗观念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认识。 第34页(共34页) 2020年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中考历史模拟试卷(6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分)考古发掘发现,河姆渡遗址发现大片木构建筑遗迹;骨耜等农业生产工具和大批稻谷、谷壳、稻秆、稻叶,堆积层相互搀杂;大量的釜、罐、钵、盘等精美陶器。据此不能判断河姆渡原始居民可能掌握了下面哪种技术( ) A.建筑技术 B.手工业制造 C.栽培水稻 D.铁犁牛耕 【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解答】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已掌握栽培人工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位于浙江余姚被发现的,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长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2分)有学者认为,商朝行政组织能力大概应该部分归功于文字体系的完善……文字一旦采用,就会对社会和文化发展起重大的作用。材料中“文字”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掌握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解答】据课本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据“商朝”“文字体系的完善”“对社会和文化发展起重大的作用”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文字”是指甲骨文。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3.(2分)汉文帝时贾谊献《治安策》,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少 第34页(共34页) 其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建议( ) A.主张削弱诸侯实力强化统治 B.促使汉文帝实行“推恩令” C.认为分封制有利于维持统治 D.促成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而导致的王国问题的相关史实。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王的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主张削弱诸侯实力,强化统治。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其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建议主张削弱诸侯实力强化统治,促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汉初年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而导致的王国问题的相关史实。 4.(2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反映了( ) A.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选官制度 B.唐代开放包容有利于文化制度向欧洲传播 C.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D.科举制度为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人才基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科举制度,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影响,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解答】根据题干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且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C符合题意。A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并此种说法太绝对,排除;B唐代开放包容有利于文化制度向欧洲传播,材料未涉及;D科举制度为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人才基础,材料只是评价了科举制度对 第34页(共34页) 英国的官吏制度的影响。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科举制度,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分)据统计,北宋167年间所取文士(含特奏名文士)合计有60035名,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共取士868人,年均仅仅5人,其总数不及宋真宗景德二年文士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北宋文强武弱,武将人才稀少 B.北宋重文轻武,影响人才选拔 C.北宋军队较少,将官需求不多 D.宋代科举完善,录取人数增加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北宋取士名额增多,重视文士,轻视武士,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B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6.(2分)表:如表为不同文献对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的历史评价,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朱元璋(1328﹣1398) 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黄宗羲(1610﹣1695)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明夷待访录•置相》 A.历史评价应以官方记载为准 B.不同人对历史评价存在差异 C.离历史时间越近评价越真实 D.亲身参与者的评价更为客观 【分析】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了加强加强君主专制,明朝明太祖废 第34页(共34页) 除了丞相。 【解答】“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段话表明明太祖罢丞相主要原因是相权威胁皇权,加强专制统治。为了加强加强君主专制,明朝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材料中“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含义是指宰相制度的废除使明代政治进入一种恶政阶段,反过来说明宰相制度在中国政治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所以不同文献对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的历史评价体现了不同人对历史评价存在差异。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7.(2分)《清史稿》载,“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这表明军机处( ) A.设立于雍正十年 B.起初是为了军事而设 C.一直是军事机构 D.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加强君权的知识点。注意掌握军机处设立的时间。 【解答】根据材料“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可知,材料反映因雍正帝时用兵西北,设军事房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改为军机处。所以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和背景,A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内容,军机处的性质、目的、影响都没有体现,所以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8.(2分)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而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出兵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曹雪芹历经多年艰辛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 C.郑和下西洋反映明代中国造船业和航海业领先于世界 D.明代李时珍搜集和整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写出《本草纲目》 第34页(共34页) 【分析】本题考查郑成功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解答】依据所学,ABD都是对历史真实情况的记录,属于历史事实。C郑和下西洋反映明代中国造船业和航海业领先于世界,是郑成功下西洋事件对中国造船业和航海的影响的表述,属于历史观点。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区别的掌握。 9.(2分)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国人( )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分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解答】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促使大多数中国人的觉醒,所以这种“不服输”反映出国人了解世界形势。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鸦片战争,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0.(2分)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五口通商,关税降到5%,允许外商与中国商人直接贸易。这些要求反映了英国( ) A.迫切希望获得中国的香料和丝绸 B.工业革命后对外商品输出的需求 C.企图使英商鸦片走私贸易合法化 D.通过控制海关威胁清政财政收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解答】1840年﹣﹣1842 第34页(共34页)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所以五口通商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鸦片战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1.(2分)王韬在《中东战纪本末序》中说:“当思一堂堂大绝中国反厄于藐焉日本一小邦,可耻孰甚焉……即此一战而迫我以不得不变……”材料中“一战”指( ) A.中英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中法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当思一堂堂大绝中国反厄于藐焉日本一小邦”。 【解答】由材料信息“当思一堂堂大绝中国反厄于藐焉日本一小邦”可知,这场战争是发生在中日两国之间,只有B项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故选:B。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解读,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及其影响。 12.(2分)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时间轴,其中③处对应的应该是(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解答】③短暂春天处对应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故选:C。 第34页(共34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13.(2分)有学者认为,1913至1926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时的中国处于“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下面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各地反清起义不断 B.南方各省起来反袁,进行“二次革命” C.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混战 D.日本侵华推动沦陷区自治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的知识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913至1926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时的中国处于“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这一时期是指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军阀割据、战事不断、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后十余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 14.(2分)“东北沦亡,时逾五载……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材料中“最后之诤谏”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 【解答】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发动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目的是逼蒋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34页(共34页)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西安事变,理解题意,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作答。 15.(2分)报纸是了解某个时期社会时事的重要资料来源,如图是民国三十七年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某次战役的新闻标题《辽西国军完成部署,打歼灭战即将展开》,副标题是《长春国军坚守中央大楼》,据此判断,新闻报道的应该是哪次战役(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作战 D.辽沈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民国三十七年”“《辽西国军完成部署,打歼灭战即将展开》,副标题是《长春国军坚守中央大楼》”。 【解答】据所学知,“民国三十七年”是1948年,由辽西和长春等地点可知,这反映的是辽沈战役。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率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辽沈战役后,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辽沈战役的重要性。 16.(2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及创造性的举措分别是( ) A.公私合营和自愿互利 B.生产合作社和自愿互利 C.生产合作社和赎买政策 D.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及创造性的举措”。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开始,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第34页(共34页)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三大改造的主要史实。 17.(2分)如表是1967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广大贫下中农战胜了旱涝风灾,在夺得全省农业连续六年丰收之后,今年又夺得农林牧副渔全面丰收。早稻获得了大增产,晚稻也告丰收。工业生产形势也很好……” A.“文化大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 B.“左”倾错误影响报刊思想宣传 C.人民公社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理解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解答】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主要表现是继续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宣传。题干描述说明“左”倾错误影响报刊思想宣传,中国的国民经济必然会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文革”期间“左”倾错误的影响。 18.(2分)1972年3月4日朝鲜《劳动新闻》社论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孤立政策遭到了总破产”,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件好事”。该社论评述的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相关史实。“1972年3月4日”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孤立政策遭到了总破产”,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从此,中国积 第34页(共34页) 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题干社论评述的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9年。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相关史实。 19.(2分)1950﹣1951年期间,中美贸易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美国技术落后 D.中国改革开放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解答】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给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打下政治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在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格局下,进出口贸易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况能力。 20.(2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分5批向1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地域分布涵盖亚洲、欧洲、非洲国家、美洲等。这体现了中国(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上表现了从自己的力量。 【解答】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地区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所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中国的做法体现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第34页(共34页) 同体,中国担责在行动,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的相关知识。 21.(2分)思想家贡斯当说:“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贡斯当认为( ) A.雅典民主制强调公共意志而忽视个人私利 B.雅典公民没有权利 C.雅典公民都有高尚觉悟 D.雅典民主制忽视集体利益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中,理解城邦利益与公民利益的关系。 【解答】从材料中可知,“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为了城邦利益,“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能主宰自己,因为主宰他的是“是不是合格的公民”,因此说明,城邦的利益高于公民的个人利益,公民属于城邦,故雅典民主制强调公共意志而忽视个人私利;A正确。 材料中只是说明城邦的利益高于公民个体利益,并不是说雅典民主制忽视集体利益和雅典公民没有权利,故BC错误,排除;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下,城邦的存在是公民政治存在的基础的理解,难度中等。 22.(2分)《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讲到,“一个民族要崛起,需要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14﹣16世纪使欧洲崛起的“人心改变”是( ) A.宗教改革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信息是14﹣16世纪使欧洲崛起的“人心改变”。 第34页(共34页) 【解答】据材料“一个民族要崛起,需要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提倡人文主义。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 23.(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及全球……大约1500年,当西方开始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相互隔绝……打破世界“种族隔绝”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黑奴贸易 C.宗教改革 D.英法的殖民扩张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答本题需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解答】由“1500年,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相互隔绝”结合所学,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可知,打破世界“种族隔绝”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4.(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拿破仑是以武力来维持对所有征服的地区的统治,但是他却在这些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因而“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这里的“进步”指的是(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商业发展 第34页(共34页) D.打败反法联盟扩大了法国疆域 【分析】本题考查了拿破仑对外战争。拿破仑是以武力来维持对所有征服的地区的统治,但是他却在这些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解答】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还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大片地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又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以此分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观点可知,“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它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法国大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5.(2分)《独立宣言》称:“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出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必须把他们不得不分离的原因予以宣布。”这主张( ) A.允许美国各州可以自由脱离联邦 B.体现舆论对独立战争的作用 C.与《人权宣言》的精神理念一致 D.强调北美脱离英国的合理性 【分析】本题考查了《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解答】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分析题目可知,要把美国解除和英国之间的政治联系的原因予以宣布,强调了北美脱离英国的合理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独立宣言》,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6.(2分)1922年,列宁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提到当时苏联农民“正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和各种设施。”据统计,1923年的苏联农民平均每天有11、12小时用于生产劳动。这反映了( ) 第34页(共34页)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护了农民利益 B.新经济政策调动农民了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的活力 D.苏联农民被强制劳动 【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答本题关键是“1922年、列宁“。 【解答】由“1922年、列宁“结合所学,1921年列宁开始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可知,“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等。”这是因为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新经济政策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7.(2分)他指出,1914年时,英国人仅以9000名行政官员和69000名士兵就统治了3亿印度人。这一点之所以可能,仅仅是因为各阶层人当时正以一种和另一种方式与英国人合作。如果取消这种合作,英国人的统治必将崩溃。材料里的“他”是( ) A.章西女王 B.甘地 C.蒙巴顿 D.凯末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甘地实行的发表了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和改革影响深远,颇具特色。 【解答】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甘地取消这种合作的措施是非暴力不合作。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1922 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甘地实行的发表了不合作运动的相关史实。 28.(2分)有的西方学者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称之为“焦虑的时代”。下列不属于西方“焦虑”范畴的史实是( ) A.经济大萧条 B.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34页(共34页) C.法西斯主义 D.美苏冷战 【分析】本题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关键注意时间“1918﹣1939年”。 【解答】材料中明确指出,“焦虑的时代”是1918﹣1939年。ABC三项都与题目时间相符,D项美苏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与题目时间不符。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冷战开始的时间及其具体表现。 29.(2分)1955年底,日本政府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目标,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7年底对该计划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之后,又制定1961﹣1970年度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由于大型企业景气连续出现,实际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了政府预定的目标。这说明( ) A.日本政府对经济的指导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日本政府准备放弃国外市场 C.日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 D.日本已经不受美国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的相关史实,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1955年底,日本政府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目标,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7年底对该计划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新长期经济计划》。之后,又制定1961﹣1970年度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知,日本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即日本政府对经济的指导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掌握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的原因及取得的成果。 30.(2分)如表是一篇历史论文的写作结构,据此可知,该论文反映的是( ) 1.欧共体的形成 2.日本崛起 3.不结盟运动兴起 4.中苏关系恶化 …… A.两极格局威胁世界和平 第34页(共34页) B.亚非拉殖民体系的崩溃 C.20世纪60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D.两极格局下冷战从欧战扩展到亚洲 【分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之下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依据“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苏关系恶化”等信息可以判断研究性学习设计的时间段应该是在20世纪60、70年代,此时国际形势仍是两极对峙格局,同时由“不结盟运动、日本、欧共体、中国”可知,在两极之外又出现了几个力量,说明多极化趋势出现,因此该论文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兴起,故C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苏关系恶化”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4分,33题13分,共40分) 31.(13分)科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演变。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朝中后期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 ﹣﹣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图) 材料三:原子能工业是在苏联单方面终止合同、撤走专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展起来 第34页(共34页) 的。在核原料生产方面,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衡阳铀水冶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解决了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当中国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这一伟大业绩的时候,他们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自然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下降到最低点;为在1965年以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中国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默默地创造着奇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四: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英国的经济构成了沉重的打击。但这只是造成英国经济衰落的外在原因,而从深层延缓英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则是科技与教育上的失误。英国未能像日本那样运用科技与教育来加速经济的发展,相反却使科技与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游离于经济之外。 ﹣﹣黄国祯《日、英、美三国科技、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一项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的因素。 (2)分析材料二示意图中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美国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恶劣环境下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在这些科技工作者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4)材料四的观点认为英国经济逐渐衰落的原因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科技游离于经济之外,你认为这个原因可不可以解释材料二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比重发生变化这种情况,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引起国家力量的兴衰演变。 【解答】(1)北宋时期,我国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事业,为近代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提供的技术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的因素是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2)由材料二示意图,可知看出,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 (3)由“在核原料生产方面,中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 第34页(共34页) 衡阳铀水冶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解决了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为在1965年以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中国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默默地创造着奇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恶劣环境下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科技工作的努力;全国人民的支持。这些科技工作者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忽视科技的作用,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导致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国、德国超过,因此科技游离于经济之外是材料二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比重下降的原因。 故答案为: (1)指南针为近代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提供的技术条件;因素: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2)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科技工作的努力;全国人民的支持。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可以;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忽视科技的作用,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导致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国、德国超过。 【点评】本题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2.(14分)相学互鉴、合作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西方。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第34页(共34页) ﹣﹣《大国崛起》 材料三: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2019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承受了什么“难以支持的打击”?面对这种打击,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试图仿效西方以求救亡图存,试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各举一例证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英美在对日作战中结成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联系所学中外历史,举一例说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分析】本题以相学互鉴、合作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鸦片战争以及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联合国家宣言》颁布、日本明治维新,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根据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西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承受的“难以支持的打击”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这种打击,19 第34页(共34页) 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试图仿效西方以求救亡图存,经济方面,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了洋务运动,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变法图强。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是苏联进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干预经济。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中英美在对日作战中结成一种同盟关系。二战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可知,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紧闭的大门,佩里是第一个侵略日本的西方侵略者,为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日本向西方学习,进行了明治维新。经济方面,明治维新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而可以说“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故答案为: (1)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方面:洋务运动,政治方面:戊戌变法。 (2)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干预经济。 (3)同盟关系;《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4)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鸦片战争以及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联合国家宣言》颁布、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33.(13分)人们生活习惯和风俗观念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一:人们对西式交通的引入“心情只是惊诧和厌恶”。民众最初对新式交通的反对,其原因除来自对外国侵略的抵制外,很大程度上还源于“风水”问题……1875年1月外商拟在上海虹口开筑道路,因涉及风水、危及祖坟,被“乡民数十人纷纷联名赴县具词呈请免筑”。……吴淞铁路建成后“每日往观者老幼男女不下数千,大有众蝶觅香,群蚁逐膻”之势。……人们对新兴事物的观念逐渐改变,对西方先进生产力的产物开始持接受甚至是欢迎态度。 ﹣﹣刘莉《近代中国行旅交通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地区 剪辫情况 资料来源 重庆 重庆在11月22日光复时,将投降的清朝官吏一律剪辫,并发布告示,凡清朝官吏剪辫来降,保证宽大处理。军民都要剪辫,女人放足,坚决革除留辫和缠足的恶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6册,21页 广东 广东光复后,人们都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者有20多万,城里的理发店排起了长队,自朝至暮,拥挤非常。无论老弱少壮、士农工商,都热烈剪辫。 《广东独立记》,载《近代史资料》1961年第1期 南京 江苏光复后,南京即有很多人剪辫。12月28日,军政府又进一步发布命令,“限三日内一律剪辫”。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很多市民以剪辫相庆祝,形成了高潮。 1911年12月31日《民立报》 台湾 辛亥革命后,台湾同胞“把 《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册, 第34页(共34页) 辫子剪掉,以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而不是清朝遗民,更不是‘日本国民’.他们在剪辫子时,像办喜事一样,鸣放爆竹,以志吉庆;有的甚至备办酒宴,请亲戚朋友喝喜酒”。 510页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初期中国发展西式交通阻力来自哪个社会群体?他们对待西式交通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2)了解某个地区或者某个时代的社会习俗变迁,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其带有普遍现象的资料,从中找出依据。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可以作为普遍现象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习俗变迁的背景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习俗观念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认识。 【分析】本题考查习俗观念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习俗观念折射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习俗观念的变革。理解并掌握近代社会的变迁、辛亥革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解答】(1)由材料一:人们对西式交通的引入“心情只是惊诧和厌恶”。民众最初对新式交通的反对,其原因除来自对外国侵略的抵制外,很大程度上还源于“风水”问题……1875年1 第34页(共34页) 月外商拟在上海虹口开筑道路,因涉及风水、危及祖坟,被“乡民数十人纷纷联名赴县具词呈请免筑”。……吴淞铁路建成后“每日往观者老幼男女不下数千,大有众蝶觅香,群蚁逐膻”之势。……人们对新兴事物的观念逐渐改变,对西方先进生产力的产物开始持接受甚至是欢迎态度。可以看出,近代初期中国发展西式交通阻力来自民众。他们对待西式交通,一开始反对,后来变为接受甚至是欢迎。 (2)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可以作为普遍现象的历史事实是剪发辫。根据材料“重庆在11月22日光复时,广东光复后、江苏光复后、辛亥革命后”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习俗变迁的背景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3)由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可以看出,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20世纪8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 (4)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习俗观念折射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习俗观念的变革。 故答案为: (1)社会群体:民众;态度变化:一开始反对,后来变为接受甚至是欢迎。 (2)历史事实:剪发辫;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3)变化: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主要因素:改革开放。 (4)习俗观念折射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习俗观念的变革。 【点评】本题以近代社会的变迁、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6 10:57:35;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4页(共34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