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 B.罗马的太阳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 C.《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 D.《荷马史诗》是希宝贵的文学遗产 ‎2.(2分)“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3.(2分)下列说法符合封建时代欧洲社会状况的是(  )‎ ‎①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 ‎②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形态 ‎③思想上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相 ‎④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分)《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分)“一带一路”倡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以下与这个理念相符的是(  )‎ 第29页(共29页)‎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十字军东征 ‎ C.阿拉伯数字西传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6.(2分)有学者这样描述人口迁移:“人们起先是季节性地从本地的村庄向工厂迁移,接着以地区规模由乡村向城镇迁移,19世纪50年代后则是世界范围内洲际性地向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城市迁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B.工业革命的推动 ‎ C.欧美推行殖民扩张的政策 ‎ D.世界贸易中心的转变 ‎7.(2分)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 ‎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 C.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8.(2分)《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9.(2分)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里“新”的含义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B.城市开始兴起 ‎ C.封建经济开始出现 D.封建领主地位衰退 ‎10.(2分)“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 第29页(共29页)‎ A.打败国王军队 B.处死国王 ‎ C.封建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11.(2分)“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材料中的“民事立法”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2.(2分)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 A.出程船只从非洲沿岸出发 ‎ B.中程船只运载了黑人奴隶 ‎ C.使欧洲遭受了空前的劫难 ‎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3.(2分)日本大化改新有“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的内容;明治维新有“废藩置县”的内容,据此可知两次改革都(  )‎ A.学习隋唐制度 B.发展了资本主义 ‎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日本近代化 ‎14.(2分)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新大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高产农作物陆续传入欧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 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C.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 ‎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15.(2分)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第29页(共29页)‎ A.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 B.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 C.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D.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形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16.(2分)如图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剥削 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17.(2分)如图是一艘创造了历史的战舰,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该舰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工的信号,由此引发的革命推翻了(  )‎ A.沙皇专制统治 B.封建农奴制度 ‎ C.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8.(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甘地 D.卡斯特罗 ‎19.(2分)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 A.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 第29页(共29页)‎ B.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 C.认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 D.认可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 ‎20.(2分)关于二战的历史,正确的是(  )‎ A.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 B.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转折点 ‎ C.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 D.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12分)‎ ‎21.(12分)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贡献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解读历史人物】‎ ‎(1)请分别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下面两组人物的共同贡献,并每组选一位陈述他们的贡献。‎ ‎【探究人物活动】‎ ‎(2)根据下列图片及简介,分析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林肯建立纪念堂的原因。‎ 名称 简介 华盛顿纪念碑 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高169米,石碑内部中空,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第29页(共29页)‎ 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纪念堂是一座仿古希腊神庙式建筑,纪念堂正中央是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林肯坐像,大厅墙壁上刻有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词。‎ ‎【概括人物品质】‎ ‎(3)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22题14分,23题14分,共28分)‎ ‎22.(14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国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讲自己的语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推动俄国现代化出现高峰的?‎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教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3)结合近代日本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日本人“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以及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3.(14分)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习工业革命,我们应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为结构图中的“思想解放”“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各举一典型史实。‎ 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到1830年英国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 材料三: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變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3)据材料三,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四: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4)请举例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 ‎24.(20分)王老师围绕“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历史”‎ 第29页(共29页)‎ 复习课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析目录﹣梳理发展线索】‎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根据以上目录,概括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呈现出哪些新局面?‎ 任务二【观察图表﹣解释历史现象】‎ ‎(2)图1是1913年﹣1937年沙俄(苏俄、苏联)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请解读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简述这一时期工业产值变化的历程及原因。‎ 任务三【解读建筑﹣关注国计民生】‎ ‎(3)下面两个水利工程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兴修的?概括两者的共同点。‎ 任务四【归纳评价﹣提升历史认识】‎ ‎(4)根据下列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第29页(共29页)‎ 材料二: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第29页(共29页)‎ ‎2019-2020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 B.罗马的太阳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 C.《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 D.《荷马史诗》是希宝贵的文学遗产 ‎【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2分)“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解答】“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 第29页(共29页)‎ ‎,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2世纪时中国处于汉朝时期。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2分)下列说法符合封建时代欧洲社会状况的是(  )‎ ‎①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 ‎②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形态 ‎③思想上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相 ‎④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时代欧洲社会状况。封建时代欧洲社会状况。‎ ‎【解答】封建时代欧洲,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即没有商品交换经济形态。思想上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②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世纪欧洲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 ‎4.(2分)《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以“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 第29页(共29页)‎ 为切入点,考查了大化改新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可知,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大多数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日本的遣唐使回国后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带到了日本,唐朝先进的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许多政治制度以唐朝为蓝本。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5.(2分)“一带一路”倡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以下与这个理念相符的是(  )‎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十字军东征 ‎ C.阿拉伯数字西传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分析】本题以“一带一路”倡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为切入点,考查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解答】由材料:“一带一路”倡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可知,这反映提和平交流方式,在题中只有C项是和平交流,ABD三项都是暴力冲突。‎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人类文明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及其具体事例。‎ ‎6.(2分)有学者这样描述人口迁移:“人们起先是季节性地从本地的村庄向工厂迁移,接着以地区规模由乡村向城镇迁移,19世纪50年代后则是世界范围内洲际性地向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城市迁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B.工业革命的推动 ‎ C.欧美推行殖民扩张的政策 ‎ D.世界贸易中心的转变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人们起先是季节性地从本地的村庄向工厂迁移,接着以地区规模由乡村向城镇迁移,19世纪50年代后则是世界范围内洲际性地向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城市迁移”‎ 第29页(共29页)‎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大量工厂的出现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促使人口向城市流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2分)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 ‎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 C.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解答】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城市自治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学的产生与大学的形成。‎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 ‎8.(2分)《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 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 第29页(共29页)‎ ‎【解答】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 ‎9.(2分)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里“新”的含义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B.城市开始兴起 ‎ C.封建经济开始出现 D.封建领主地位衰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的改变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里“新”的含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抵押自己经营不善的地产,以偿还债务;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环节;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的改变的相关史实。‎ ‎10.(2分)“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这里所说的“和平过渡”指的是(  )‎ A.打败国王军队 B.处死国王 ‎ 第29页(共29页)‎ C.封建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1640年,英国议会与国王查理一世爆发冲突,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解答】据题干“在新旧制度转变的过程中,在暴力冲突与和平过渡之间,英国人选择了后者,而且取得了成功。”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国王专政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这被称之为光荣革命。故“和平过渡”指的是光荣革命。‎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688年宫廷政变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创造了条件。‎ ‎11.(2分)“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材料中的“民事立法”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法典》相关知识的掌握。《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 ‎【解答】据题干“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结合所学可知,“民事立法”是指《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规范。《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与效仿。‎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法典》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2.(2分)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 第29页(共29页)‎ A.出程船只从非洲沿岸出发 ‎ B.中程船只运载了黑人奴隶 ‎ C.使欧洲遭受了空前的劫难 ‎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贸易的过程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识读图片。‎ ‎【解答】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其中三角贸易就是其表现之一,三角贸易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称为出程;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称为中程;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称为归程。因为这条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角贸易;描述正确的是中程船只运载了黑人奴隶。AC说法错误,D是新航路开辟的意义。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三角贸易的航线以及影响。‎ ‎13.(2分)日本大化改新有“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的内容;明治维新有“废藩置县”的内容,据此可知两次改革都(  )‎ A.学习隋唐制度 B.发展了资本主义 ‎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动日本近代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日本大化改新有“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的内容;明治维新有“废藩置县”的内容,据此可知,两次改革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为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目标,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政治上,明治政府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规定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4.(2分)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新大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高产农作物陆续传入欧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第29页(共29页)‎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 ‎ 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C.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 ‎ 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需要掌握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从题干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不相符合,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对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15.(2分)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 B.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 C.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D.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形成了反法西斯联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各国应对本国危机的措施。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解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调整供求矛盾,渡过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却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各国应对本国危机的措施。‎ ‎16.(2分)如图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第29页(共29页)‎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剥削 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他们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经历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最终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解答】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一战前巴尔干半岛被称为火药桶,帝国主义国家在这是矛盾尖锐。1914年,奥匈帝国的皇储在萨拉热窝街头遭到塞尔维亚青年的枪击,皇储夫妇被击毙,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故选:A。‎ ‎【点评】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影响。‎ ‎17.(2分)如图是一艘创造了历史的战舰,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该舰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工的信号,由此引发的革命推翻了(  )‎ A.沙皇专制统治 B.封建农奴制度 ‎ C.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分析】本题以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该舰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由此引发的革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其革命的结果。‎ ‎【解答】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到俄国首都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 第29页(共29页)‎ 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 ‎18.(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甘地 D.卡斯特罗 ‎【分析】本题考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并从1947年开始在印度的长期以来的统治。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亚非拉国家奋起以及影响。‎ ‎19.(2分)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个人来扮演的”。这两则观点都(  )‎ A.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 B.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 C.认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 D.认可社会环境影响历史人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势造英雄”的理解的相关史实。理解时势造英雄,识读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第29页(共29页)‎ 历史上特定人物的作为和思想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的,英雄能够影响历史的发展,但是并不是英雄造就了时势。材料并不仅仅说的是经济方面的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只是符合材料中说的有关希特勒的情况,故B项错误;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主要说的是时势对历史人物的影响。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学生对“时势造英雄”的理解的相关史实。‎ ‎20.(2分)关于二战的历史,正确的是(  )‎ A.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 B.诺曼底登陆是二战的转折点 ‎ C.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 D.日本偷袭珍珠港拉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二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以及影响。‎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12分)‎ ‎21.(12分)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贡献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解读历史人物】‎ ‎(1)请分别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下面两组人物的共同贡献,并每组选一位陈述他们的贡献。‎ ‎【探究人物活动】‎ ‎(2)根据下列图片及简介,分析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林肯建立纪念堂的原因。‎ 第29页(共29页)‎ 名称 简介 华盛顿纪念碑 为纪念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高169米,石碑内部中空,纪念碑内墙镶嵌着188块全球各地捐赠的纪念石,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纪念堂是一座仿古希腊神庙式建筑,纪念堂正中央是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林肯坐像,大厅墙壁上刻有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词。‎ ‎【概括人物品质】‎ ‎(3)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分析】本题以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贡献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要求为切入点,综合考查牛顿、达尔文、玻利瓦尔、章西女王、华盛顿、林肯的相关史实,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组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编著《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打破神创论;第二组:反殖民统治的英雄;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赢得了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2)据图片和简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独立战争胜利后,又主持制定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深受美国人民爱戴。因此修建纪念碑来纪念他;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为解放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深受人民爱戴。因此修建纪念堂来纪念他。‎ 第29页(共29页)‎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追求真理、坚持不懈;具有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创新的精神;不畏强权、敢于探索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1)第一组科学家;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达尔文编著《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打破神创论;第二组:反殖民统治的英雄;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赢得了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2)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独立战争胜利后,又主持制定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深受美国人民爱戴。因此修建纪念碑来纪念他;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为解放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深受人民爱戴。因此修建纪念堂来纪念他。‎ ‎(3)追求真理、坚持不懈;具有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创新的精神;不畏强权、敢于探索的精神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牛顿、达尔文、玻利瓦尔、章西女王、华盛顿、林肯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22题14分,23题14分,共28分)‎ ‎22.(14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国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讲自己的语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推动俄国现代化出现高峰的?‎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 第29页(共29页)‎ 的特征。他们在教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3)结合近代日本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日本人“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以及创造了怎样的神话?‎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一中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2)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推动俄国现代化出现高峰的措施。‎ ‎(3)本题考查日本人“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以及创造的神话。‎ ‎(4)本题考查对改革的认识。‎ ‎【解答】(1)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同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2分)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使农奴获得解放,并可以获得一块土地,但须出钱赎买;通过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本主义的道路,出现了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 ‎(3)眼观八方: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侣”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建立新式军队等(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神话: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亚洲强国。‎ ‎(4)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强国之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借鍪别国经验必须立足国情,走有本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点评】本题以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为切入点,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 ‎23.(14分)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习工业革命,我们应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第29页(共29页)‎ ‎(1)材料一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分别为结构图中的“思想解放”“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各举一典型史实。‎ 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到1830年英国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 材料三: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變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3)据材料三,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四: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4)请举例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工业革命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科技创新的相关史实。‎ 第29页(共29页)‎ ‎【解答】(1)据材料一结构图及所学知识可知,结构图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近代欧洲促进思想解放的运动分别是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次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或建立巴黎公社。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的法国武装起义后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据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到1830年英国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 ‎(3)据材料三“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工;只有……瓦特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變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首先在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4)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改变了人类只利用自然力的历史,开始使用蒸汽动力。火车机车的发明,改变了交通方式,进而加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等。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带来的挑战等。‎ 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发表《共产党宣言》或建立巴黎公社。‎ ‎(2)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发明者主要是技术工人;首先在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 第29页(共29页)‎ ‎(4)蒸汽机改变了人类只利用自然力的历史,开始使用蒸汽动力。火车机车的发明,改变了交通方式,进而加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等。对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带来的挑战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工业革命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相关史实。‎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 ‎24.(20分)王老师围绕“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历史”复习课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分析目录﹣梳理发展线索】‎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根据以上目录,概括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呈现出哪些新局面?‎ 任务二【观察图表﹣解释历史现象】‎ ‎(2)图1是1913年﹣1937年沙俄(苏俄、苏联)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请解读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简述这一时期工业产值变化的历程及原因。‎ 第29页(共29页)‎ 任务三【解读建筑﹣关注国计民生】‎ ‎(3)下面两个水利工程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兴修的?概括两者的共同点。‎ 任务四【归纳评价﹣提升历史认识】‎ ‎(4)根据下列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呈现出的新局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美国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聂伯河水电站和田纳西水利工程修建的背景和共同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以上目录“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呈现出的新局面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图1是1913年﹣‎ 第29页(共29页)‎ ‎1937年沙俄(苏俄、苏联)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根据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这一时期工业产值变化的历程及原因为1913年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原因:战争的破坏(或一战和国内战争的破坏):1920年﹣1925年工业产值增长,原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6﹣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 ‎(3)根据图2第聂伯河水电站。它修建的背景是苏联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五年计划,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重工业。根据图3田纳西水利工程,它修建的背景是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工人失业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尖锐;罗斯福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推行以工代娠”,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这两国的水利工程的共同点都是在国家指导下兴建的,都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4)根据下列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可以设定题目为:短暂的和平。论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凡尔赛条约》的掠夺性加深了德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限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加深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兴起。因此,这一体系不能持久。‎ 故答案为:‎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任意两点即可)‎ ‎(2)1913年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原因:战争的破坏(或一战和国内战争的破坏);1920年﹣1925年工业产值增长,原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6﹣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 ‎(3)图一:苏联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五年计划,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重工业。图二: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工人失业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尖锐;罗斯福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推行以工代娠”,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共同点:都是在国家指导下兴建的,都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任意一点即可)‎ ‎(4)题目:短暂的和平。‎ 论述:凡尔赛﹣‎ 第29页(共29页)‎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凡尔赛条约》的掠夺性加深了德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限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加深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兴起。因此,这一体系不能持久。(注:围绕主题,结构完整,正反全面评价,并能解释和扩展材料即可得分,之后逐条减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呈现出的新局面、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美国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聂伯河水电站和田纳西水利工程修建的背景和共同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等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1 7:32:24;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9页(共29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