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 ‎1. 下列材料适合做输电导线的是( ) ‎ A.橡胶 B.陶瓷 C.玻璃 D.铜 ‎ ‎ ‎2. 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 ‎ ‎ ‎3. 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 ‎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 C.飞行的飞机 D.拉开的弹弓 ‎ ‎ ‎ ‎4.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 ‎5. 常消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 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 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 C.喷洒过消毒液的房间充满消毒液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额温枪是利用超声波测量人的体温 ‎ ‎ ‎6.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 ‎ ‎7. 我国现有两艘常规动力航母,国产核动力航母也指日可待。关于核动力航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动力航母核反应堆中发生聚变反应,是可控的 B.核动力航母使用的核能是一次能源 C.核动力航母与北斗卫星之间的导航信息是用光导纤维传输的 D.核动力航母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无污染 ‎ ‎ ‎8. 安全是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如图所示的情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有( ) ‎ A. B. C. D. ‎ ‎ ‎ ‎9.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原理相符的是( ) ‎ A.用泡沫塑料做表演场景中的“滚石”--泡沫塑料密度小 B.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塑料导电能力强 C.冬天,自来水管容易胀裂--水热胀冷缩 D.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减小摩擦 ‎ ‎ ‎10. ‎2020‎年‎6‎月‎21‎日下午,包括郴州在内的很多地区都能观察到罕见的天文现象--日食。下列关于日食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A.日食现象是由于地球运动到了太阳和月球之间而发生的 B.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 C.日食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 ‎ ‎11. 如图所示,是一个老人和小孩攀爬同一楼梯时的情景。若需要比较攀爬楼梯过程中老人和小孩消耗的功率大小,测量的物理量有( ) ‎ A.只需测量各自爬楼梯的高度 B.只需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 C.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各自爬楼梯所需的时间 D.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各自爬楼梯的高度和所需的时间 ‎ ‎ ‎12. 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 ‎ ‎13. 下列器件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 A.奥斯特实验 B.电铃 C.扬声器 D.发电机 ‎ ‎ ‎14.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 ‎ ‎ ‎15. 如图所示,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烧杯的重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烧杯和水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 ‎16. 小明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A、B处于如图所示的漂浮状态,且此时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由此可判断( ) ‎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 ‎ A.甲液体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 B.物体A、B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A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B物体受到的浮力 ‎ ‎ ‎17.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移到b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 ‎ ‎18.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用这两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实心小球,并将其放入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则实心小球将沉入水底 B.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则实心小球静止时漂浮于水面 C.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体积比为‎5:3‎ D.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质量比为‎3:2‎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 ‎ 小明乘车从永兴到郴州,途经郴永大道,看到如图所示路牌。路牌中的“‎60‎”表示________;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还需要________分钟才能到达郴州。 ‎ ‎ ‎ ‎ 春季,在培育秧苗时,有经验的农民往往会在傍晚往秧田里灌水以防倒春寒冻伤秧苗,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比较大的性质;若质量为‎2000kg的水温度从‎5‎​‎‎∘‎C降低到‎2‎​‎‎∘‎C,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c水=4.2×‎10‎‎3‎J/(kg⋅‎​‎‎∘‎C)]‎ ‎ ‎ ‎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2‎=‎20Ω,且R‎1‎‎<‎R‎2‎.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的指针均指在图示位置,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电流通过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________。 ‎ ‎ ‎ ‎ 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重为‎6N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拉到高处,斜面长s=‎1m,高h=‎0.25m,在此过程中,细绳的拉力F为________N;若斜面粗糙,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则细绳的拉力F‎′‎为________N。 ‎ ‎ ‎ ‎ 有阻值相同的三个电阻,以任意方式连接,最多能得到________种不同阻值的电阻;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得到电阻的最大阻值与最小阻值之比是________。 ‎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4题6分,25题10分,26题8分,27题10分,共34分.)‎ ‎ ‎ ‎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重心已画出)。 ‎ ‎ ‎ ‎ 画出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 ‎ ‎ ‎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 ‎(1)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节(填“左”、“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 ‎ ‎ ‎(2)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 ‎ ‎(3)实验时,小明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则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应挂________个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 ‎ ‎(4)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 ‎ ‎ 小明在学校实验室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设计并连接电路如图所示,经实验得到如表表格数据(电源电压U额=‎3V)。 实验数据记录表 ‎ 序号 电压表示数U/N 电流表示数I/A 待测电阻Rx‎/Ω ‎1‎ ‎2.0‎ ‎0.08‎ ‎25.0‎ ‎2‎ ‎1.5‎ ‎0.13‎ ‎11.5‎ ‎3‎ ‎1.0‎ ‎0.15‎ ‎6.7‎ ‎4‎ ‎0.5‎ ‎0.22‎ ‎2.3‎ ‎ ‎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取________V的量程。‎ ‎ ‎ ‎(2)数据分析发现,根据实验原理Rx‎=‎UI测得Rx的阻值(如记录表中第四列所示)远超过误差允许范围,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是小明在连接电路时________。‎ ‎ ‎ ‎(3)小明认真分析后,认为利用以上数据也可求得待测电阻的阻值,则正确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用U额、U、I)表示,代入数据可得R‎​‎‎′‎x=________Ω。‎ ‎ ‎ ‎ 小明为了研究弹簧枪能射多远(水平射程x),准备了一把可调节弹簧压缩量的弹簧枪和三种大小一样、质量不同的弹珠,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A: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簧压缩量有关 猜想B: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质量m有关 猜想C: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距离地面高度h有关。 小明先后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和发射点距离地面的高度,选用不同质量的弹珠,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中弹珠均水平射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 序号 弹簧压缩量‎/cm 弹珠质量m/g 弹簧枪离地面高度h/m 水平射程x/m ‎1‎ ‎2‎ ‎2‎ ‎0.45‎ ‎1.34‎ ‎2‎ ‎4‎ ‎2‎ ‎0.45‎ ‎2.68‎ ‎3‎ ‎6‎ ‎2‎ ‎0.45‎ ‎4.02‎ ‎4‎ ‎4‎ ‎4‎ ‎0.45‎ ‎1.90‎ ‎5‎ ‎4‎ ‎6‎ ‎0.45‎ ‎0.50‎ ‎6‎ ‎4‎ ‎4‎ ‎1.00‎ ‎2.84‎ ‎7‎ ‎4‎ ‎4‎ ‎1.50‎ ‎3.84‎ ‎ ‎ ‎(1)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弹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 ‎ ‎(2)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B,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________;‎ ‎ ‎ ‎(3)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结论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发射点离地面越高,水平射程越远。‎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计分。)‎ ‎ ‎ ‎ 如图所示,将标有“‎6V 3W”的小灯泡L‎1‎和标有“‎6V 6W”的小灯泡L‎2‎串联接入电路中,为使两灯的电压均不高于其额定电压,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求: ‎ ‎(1)小灯泡L‎1‎、L‎2‎的电阻;‎ ‎ ‎ ‎(2)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 ‎ ‎(3)当电源电压为最大值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 ‎ ‎ 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加水,物块上浮,被拉直后的细线长‎10cm。当物块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如图甲),细线拉力为‎3N;继续加水,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如图乙),停止注水,并剪断细线,使物块上浮直至漂浮,求:‎(g=‎10N/kg)‎。 ‎ ‎(1)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 ‎ ‎ ‎(2)物块密度;‎ ‎ ‎ ‎(3)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答案】‎ D ‎【考点】‎ 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导体可以用来作为输电导线;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 ABC‎、橡胶、陶瓷、玻璃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能用作输电导线,故ABC不符合题意; D、金属铜容易导电,是导体,能用作输电导线,故D符合题意。‎ ‎2.‎ ‎【答案】‎ B ‎【考点】‎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看清楚图象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解答】‎ A‎、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是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3.‎ ‎【答案】‎ C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解答】‎ 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 C、飞行的飞机,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动能,故C符合题意; D、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故D不符合题意。‎ ‎4.‎ ‎【答案】‎ A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 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分析解答: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A‎、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5.‎ ‎【答案】‎ B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分子热运动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3)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物体均会向外辐射红外线,并且温度越高,红外线越强。‎ ‎【解答】‎ A‎、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故A不正确; B、液态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所以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故B正确; C、消毒液的分子时刻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喷洒过消毒液的房间充满消毒液的气味。故C不正确; D、额温枪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来测定温度的。故D不正确。‎ ‎6.‎ ‎【答案】‎ C ‎【考点】‎ 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的概念 ‎【解析】‎ ‎(1)由Q吸=cm△t可知,甲乙吸收热量相同,质量相等,通过温度变化量判断比热容。 (2)根据Q放=cm△t,知道甲乙的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量,可以判断放出热量多少。 (3)某种液体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该物质与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该物质吸收的热量多,这种物质适合作冷却剂。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晶体的熔点,比热容跟熔点没有关系。‎ ‎【解答】‎ A‎、根据Q吸=cm△t,甲乙吸收热量相同,质量相等,‎△t甲>△‎t乙,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故A错误。 ‎B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根据Q放=cm△t,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所以甲放出热量小于乙放出热量,故B错误。 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说明乙的吸热本领强,用乙液体作冷却剂更合适,故C正确。 D、比热容跟物质的熔点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关系不能判熔点高低,故D错误。‎ ‎7.‎ ‎【答案】‎ B ‎【考点】‎ 能源的分类 电磁波的传播 四种通信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1)核潜艇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2)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3)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 (4)核废料是对环境污染很严重的。‎ ‎【解答】‎ A‎、航母核反应堆核潜艇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是可控的,故A错误; B、核能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故B正确; C、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电磁波,航母与北斗卫星之间通过电磁波来传输信息的,故C错误; D、核废料是对环境污染很严重的,故D错误。‎ ‎8.‎ ‎【答案】‎ C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 ‎(1)插座里面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人接触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千万不要将手指插入插座; (2)电灯的接法:火线首先进开关,再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3)三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间插孔必须接地,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4)站在地上只接触火线,这时电流会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也会形成触电,不安全。‎ ‎【解答】‎ A‎、小孩将手指塞进插座,容易接触火线引起触电,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电灯的接法:火线首先进开关,再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开关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三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中间插孔必须接地,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故C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站在地上只接触火线,这时电流会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也会形成触电,不安全,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9.‎ ‎【答案】‎ A ‎【考点】‎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物质的物理特征 ‎【解析】‎ ‎(1)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砸在人身上,对人的伤害比较小。 (2)电源插座的外壳是由塑料制成的,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 (3)一定体积的水结成冰后,只是状态的改变,质量不变,但是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体积变大,因此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容易破裂,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解答】‎ A‎、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泡沫制成的“石头”质量小,重力小,砸在人身上,对人的伤害比较小,故A正确。 B、塑料是绝缘体,用塑料做电源插座外壳--塑料导电能力弱,故B错误; C、冬天气温低于‎0‎​‎‎∘‎C时,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因为水结冰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这样就会把自来水管撑裂,故C错误; D、自行车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利用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 ‎10.‎ ‎【答案】‎ C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析】‎ ‎(1)日食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2)镜中花和水中月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解答】‎ A‎、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遮挡了太阳光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不能看到太阳的部分或全部,称为日食,故A错误。 B、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中花和水中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日食和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两者工作原理不同,故D错误。‎ ‎11.‎ ‎【答案】‎ C ‎【考点】‎ 功率的测量实验 功率的计算 ‎【解析】‎ 爬楼时,克服重力做功,根据W=Gh比较做功的多少;根据P=‎Wt比较功率的大小。‎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解答】‎ 爬楼时,克服重力做功,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由W=Gh=mgh可比较做功的多少 爬完相同的楼梯,则高度相同, 根据P=Wt=‎mght比较功率的大小,因此只需要测量老人的质量、小孩的质量,各自爬楼梯所需的时间即可比较老人和小孩消耗的功率大小。‎ ‎12.‎ ‎【答案】‎ A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解析】‎ 深度h是指试管底部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分析将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深度的大小变化,利用p=ρgh分析压强的变化。‎ ‎【解答】‎ 由图可知,当试管从倾斜位置A到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液体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大。‎ ‎13.‎ ‎【答案】‎ D ‎【考点】‎ 电磁感应 ‎【解析】‎ ‎(1)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 (2)电铃的主要结构是电磁铁,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3)扬声器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 (4)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解答】‎ A‎、奥斯特实验是跟小磁针平行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磁效应,故A错误。 B、电铃的主要结构是电磁铁,闭合开关,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小锤敲打铃发声,电铃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扬声器是线圈通电后在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导致锥形纸盆振动发声,故C错误。 D、发电机是由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14.‎ ‎【答案】‎ C ‎【考点】‎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解析】‎ 光屏上能接收到像,说明是实像;眼睛对实像和虚像都可以接收,像在不接收时也存在;眼睛接收实像时,在成像位置之后是可以看到的,在成像位置之前看不到。‎ ‎【解答】‎ 用光屏承接的像,是实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交汇而成的,撤去光屏,则交汇的光线会继续传播,眼睛只要在光的传播方向上,就能看到。‎ ‎15.‎ ‎【答案】‎ C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 ‎(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A‎、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之和,则烧杯的重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烧杯和水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盛水的烧杯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烧杯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16.‎ ‎【答案】‎ B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1)由已知条件,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则两物体的重力相同,根据漂浮的特点和阿基米德原理比较ρ甲与ρ乙大小关系; (2)两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F=G,上表面所受液体压力都为‎0‎,从而得出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 (3)静止时甲、乙液面刚好相平,即容器底部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分析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 ‎【解答】‎ AD‎、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则两物体的重力相同,A、B分别放入两杯中,两物体漂浮,受到的浮力F=G,故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F浮A=F浮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因B排开液体的体积大,故为ρ甲‎>‎ρ乙,故AD错误; B、因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则两物体的重力相同,所受的浮力相等,所以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相等,上表面所受液体压力都为‎0‎,因此物体A、B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相等,故B正确; C、静止时甲、乙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即容器底部的深度相同,图中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故C错误。‎ ‎17.‎ ‎【答案】‎ A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与滑动变阻器、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从而得出灯泡亮暗的变化。‎ ‎【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移到b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D错误; 由U=IR可知,灯泡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错误; 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所以,由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即灯泡变亮,故A正确。‎ ‎18.‎ ‎【答案】‎ D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当m甲=‎300g时V甲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得出ρ甲,同理得出ρ乙大小; 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为m),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混合制成实心小球的密度,并与水的密度比较大小,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 B、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为V),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混合制成实心小球的密度,并与水的密度比较大小,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 C、设甲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为x、乙物质与总体积之比为‎1−x,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混合制成实心小球的密度,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分别得出甲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和乙物质与总体积之比,从而得出甲、乙物质体积比; D、设甲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为n,则乙占总质量之比‎(1−n)‎,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混合制成实心小球的密度,根据浮沉条件得出甲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比和乙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从而得出甲、乙物质质量比。‎ ‎【解答】‎ A‎、由图象可知,当m甲=‎300g,V甲=‎200cm‎3‎, m乙=‎200g时,V乙=‎300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ρ甲‎=mV=‎300g‎200cm‎3‎=1.5g/cm‎3‎,同理,ρ乙‎=‎2‎‎3‎g/cm‎3‎, 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为m), 甲的体积为:V‎1‎‎=‎mρ; 乙的体积为V‎2‎‎=‎mρ, 混合制成实心小球的平均密度: ρ=‎2mV=‎2mV‎1‎‎+‎V‎2‎=‎2mmρ‎+‎mρ=‎2ρρρ+ρ=‎2ρρρ+ρ=‎2×1.5g/cm‎3‎×‎2‎‎3‎g/cm‎3‎‎1.5g/cm‎3‎+‎2‎‎3‎g/cm‎3‎≈0.92g/cm‎3‎<1.0g/cm‎3‎;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则实心小球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A错误; B、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为V), 甲的质量: m‎1‎=ρ甲V; 乙的质量: m‎2‎=ρ乙V, 实心的平均密度: ρ′=ρV+ρV‎2V=ρ+ρ‎2‎=‎1.5g/cm‎3‎+‎2‎‎3‎g/cm‎3‎‎2‎≈1.08g/cm‎3‎>1.0g/cm‎3‎;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则实心小球将下沉,最后沉在水底;B错误; C、设甲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为x、乙物质与总体积之比为‎1−x, 小球的平均密度: ρ‎0‎‎=m+mV=ρVx+ρV(1−x)‎V=ρ甲x+ρ乙(1−x)‎, 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根据浮沉条件小球的平均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即ρ甲x+ρ乙(1−x)‎=‎1.5g/cm‎3‎×x+‎2‎‎3‎g/cm‎3‎×(1−x)‎=‎1.0g/cm‎3‎; x=‎40%‎, 即甲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为‎40%‎,乙物质与总体积之比为‎1−40%‎=‎60%‎, 若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则甲、乙物质体积比为: ‎40%:60%‎=‎2:3‎,C错误; D、设甲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为n,则乙占总质量之比‎(1−n)‎,根据密度公式,小球的平均密度: ρ″‎=mV‎′‎‎+‎V‎′‎=mmnρ‎+‎m(1−n)‎ρ=‎ρρnρ+(1−n)ρ, 根据悬浮的条件:ρρnρ+(1−n)ρ‎=1.0g/cm‎3‎; 将ρ甲=‎1.5g/cm‎3‎和ρ乙‎=‎2‎‎3‎g/cm‎3‎代入上式得: 甲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比:n=‎60%‎; 乙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比:‎1−n=‎1−60%‎=‎40%‎, 则甲、乙物质质量比为: ‎60%:40%‎=‎3:2‎,D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答案】‎ 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40‎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根据对交通标志牌的了解确定交通标志牌的含义; (2)已知速度与路程,由t= ‎ s v ‎ 可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 ‎【解答】‎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右边标志牌的含义是:标志牌处距郴州的距离是‎40km(1)(2)‎根据v=‎st可得,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小明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t=sv=‎40km‎60km/h=‎2‎‎3‎h=‎40min。 故答案为:该路段车速不能超过‎60km/h;‎40‎。‎ ‎【答案】‎ 比热容,‎‎2.52×‎‎10‎‎7‎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热量的计算 ‎【解析】‎ ‎(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根据Q放=cm△t可求出水放出的热量。‎ ‎【解答】‎ ‎(2)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t=‎4.2×‎10‎‎3‎J/(kg⋅‎​‎‎∘‎C)×2000kg×(5‎​‎‎∘‎C−2‎​‎‎∘‎C)‎=‎2.52×‎10‎‎7‎J。 故答案为:比热容;‎2.52×‎‎10‎‎7‎。‎ ‎【答案】‎ ‎6‎‎,‎‎4:1‎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 由电路图知,R‎1‎和R‎2‎并联,A‎1‎测干路电流,A‎2‎测R‎2‎支路电流; (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两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确定电流表量程,并出其示数,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电源电压; (2)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R‎1‎的电流,再利用P=UI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算出电流通过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解答】‎ ‎(1)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知,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而两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 所以A‎1‎使用的是‎0∼3A的量程,A‎2‎使用的是‎0∼0.6A的量程, 由乙图知:A‎1‎示数为‎1.5A,A‎2‎示数为‎0.3A,即:I=‎1.5A,I‎2‎=‎0.3A(1)‎由欧姆定律I=‎UR知,电源电压: U=U‎2‎=I‎2‎R‎2‎=‎0.3A×20Ω=‎6V(2)(2)‎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知:通过R‎1‎的电流: I‎1‎=I−‎I‎2‎=‎1.5A−0.3A=‎1.2A, 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所以电流通过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P‎1‎P‎2‎‎=UI‎1‎UI‎2‎=I‎1‎I‎2‎=‎1.2A‎0.3A=‎‎4‎‎1‎。 故答案为:‎6‎;‎4:1‎。‎ ‎【答案】‎ ‎1.5‎‎,‎‎2‎ ‎【考点】‎ 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析】‎ ‎(1)将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拉到高处,额外功为‎0J,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重物做的功,W=Fs=Gh,据此求出此时细绳的拉力大小; (2)若斜面粗糙,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时,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再利用η=‎WW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W=Fs求细绳的拉力大小。‎ ‎【解答】‎ ‎(2)若斜面粗糙,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时,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N×0.25m=‎1.5J, 由η=‎WW可得,拉力做的总功: W总‎=W‎75%‎=‎1.5J‎75%‎=2J(1)‎由W=Fs可得,细绳的拉力: F′=Ws=‎2J‎1m=2N。 故答案为:‎1.5‎;‎2‎。‎ ‎【答案】‎ ‎7‎‎,‎‎9:1‎ ‎【考点】‎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解析】‎ ‎(1)多个电阻在电路中的连接包括四种情况:单独一个接入电路;串联;并联;混联。分别列举确定连接方式; (2)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最大;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最小。‎ ‎【解答】‎ ‎②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为R‎2‎=‎2R‎0‎(1)‎③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为R‎3‎‎=‎1‎‎2‎R‎0‎(2)‎④三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为R‎4‎=‎3R‎0‎(3)‎⑤三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为R‎5‎‎=‎1‎‎3‎R‎0‎(4)‎⑥两个电阻先串联再与第三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为R‎6‎‎=‎2‎‎3‎R‎0‎(5)‎⑦两个电阻先并联再与第三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为R‎7‎‎=‎‎3‎‎2‎R‎0‎。 所以阻值相同的三个电阻,以任意方式连接,最多能得到‎7‎种不同阻值的电阻(6)(2)由上知,三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最大,为R‎4‎=‎3R‎0‎(7)‎三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最小,为R‎5‎‎=‎1‎‎3‎R‎0‎(8)‎所以得到电阻的最大阻值与最小阻值之比是‎3‎R‎0‎‎1‎‎3‎R‎0‎‎=‎‎9‎‎1‎。 故答案为:‎7‎;‎9:1‎。‎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4题6分,25题10分,26题8分,27题10分,共34分.)‎ ‎【答案】‎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考点】‎ 力的示意图 ‎【解析】‎ ‎(1)确定支持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然后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木块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解答】‎ 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支持力的示意图 ‎【答案】‎ ‎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所示: ‎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 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 ‎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所示: ‎ ‎【答案】‎ 右 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4‎ 变小,当拉力由倾斜变成垂直时,阻力阻力臂不变,拉力F力臂变大,相应的力会变小,这样才能继续平衡。‎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3)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推出B处所挂钩码的个数; (4)当拉力由倾斜变成垂直时,会造成力臂变大,相应的力会变小,这样才能继续平衡。‎ ‎【解答】‎ 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杠杆右端偏高,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N,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 ‎3G×4L=nG×3L 解得:n=‎4‎,即在B位置挂上‎4‎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图丙中,当弹簧测力计绕A点从C位置转动到D位置的过程中,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变小,这是因为,当拉力由倾斜变成垂直时,阻力阻力臂不变,拉力F力臂变大,相应的力会变小,这样才能继续平衡。‎ ‎【答案】‎ ‎0−3‎ 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U−UI‎,‎‎12.2‎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 ‎(1)根据电源电压判断出电压表的量程;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说明电压表不是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而是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求定值电阻的阻值,代入数据算出每次的电阻,求出平均电阻。‎ ‎【解答】‎ 因为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 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且电阻的阻值减小,说明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x=U额‎−U, 由欧姆定律, 定值电阻的电阻值为: R‎​‎‎′‎x=UxI=‎U−UI, 将‎1‎的数据代入本式得, R‎​‎‎′‎x1‎=U−‎U‎1‎I‎1‎=‎3V−2.0V‎0.08A=12.5Ω; 同理可算出‎2‎、‎3‎、‎4‎次实验的电阻分别为‎11.5Ω、‎13.3Ω、‎11.4Ω, 则平均电阻为:‎12.5Ω+11.5Ω+13.3Ω+11.4Ω‎4‎‎≈12.2Ω。‎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答案】‎ A ‎2‎‎、‎4‎、‎5‎,弹珠质量越大,水平射程越小 ‎4‎‎、‎6‎、‎7‎,‎C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 ‎(1)分析‎1‎、‎2‎、‎3‎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 (2)要探究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质量m的关系,需要控制弹簧压缩量、弹簧枪离地面高度相同,改变弹珠质量,根据水平射程x的值分析解答; (3)要探究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离地面的关系,需要控制弹簧压缩量、弹珠质量相同,改变弹簧枪离地面高度,找出符合题意的实验次数以及可验证的猜想。‎ ‎【解答】‎ 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知,弹簧枪离地面高度相同、弹珠质量相同,弹簧压缩量不同,且弹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故可以验证猜想A;‎ 要验证猜想B,即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珠质量m的关系,需要控制弹簧压缩量、弹簧枪离地面高度相同,改变弹珠质量,实验‎2‎、‎4‎、‎5‎符合题意,由‎2‎、‎4‎、‎5‎实验数据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弹珠质量越大,水平射程越小;‎ 要探究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离地面的关系,即验证猜想C,需要控制弹簧压缩量、弹珠质量相同,改变弹簧枪离地面高度,实验‎4‎、‎6‎、‎7‎符合题意,由‎4‎、‎6‎、‎7‎实验数据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发射点离地面越高,水平射程越远。‎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计分。)‎ ‎【答案】‎ 小灯泡L‎1‎、L‎2‎的电阻分别为‎12Ω和‎6Ω;‎ 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9V;‎ 当电源电压为最大值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4.5W。‎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 ‎(1)根据P=UI=‎U‎2‎R求出小灯泡L‎1‎、L‎2‎的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P=UI求出灯泡L‎1‎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两灯泡串联时通过他们的电流相等,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灯泡正常发光电流中较小的,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不能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3)根据P=UI算出此电路工作时的总功率;‎ ‎【解答】‎ 由P=UI=‎U‎2‎R可得,灯泡L‎1‎的电阻: R‎1‎‎=U‎1‎‎2‎P‎1‎=‎(6V‎)‎‎2‎‎3W=12Ω, 灯泡L‎2‎的电阻: R‎2‎‎=U‎2‎‎2‎P‎2‎=‎(6V‎)‎‎2‎‎6W=6Ω;‎ 由P=UI可得,灯泡L‎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1‎‎=P‎1‎U‎1‎=‎3W‎6V=0.5A, 灯泡L‎2‎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I‎2‎‎=P‎2‎U‎2‎=‎6W‎6V=1A; 为使两灯的电压均不高于其额定电压, 所以,当电路中的电流I=I‎1‎=‎0.5A,此时L‎1‎两端的电压为‎6V(L‎1‎正常发光), 由I=‎UR可得,此时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U‎2‎‎′‎=IR‎2‎=‎0.5A×6Ω=‎3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U=U‎1‎‎+U‎2‎′‎=‎6V+3V=‎9V;‎ 当电源电压为最大值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P=UI=‎9V×0.5A=‎4.5W。‎ ‎【答案】‎ 物块的体积为:V=l‎3‎=‎(0.1m‎)‎‎3‎=‎1×‎‎10‎‎−3‎m‎3‎; 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为:F浮=ρ水V排g=ρ水‎1‎‎2‎Vg=‎1×‎10‎‎3‎kg/m‎3‎×‎1‎‎2‎×1×‎10‎‎−3‎m‎3‎×10N/kg=‎5N;‎ 对甲图中的物块受力分析知物块的重力为:G=F浮‎−‎F拉=‎5N−3N=‎2N; 由公式G=mg得物块的质量为:m物‎=Gg=‎2N‎10N/kg=0.2kg; 物块的密度为:ρ=mV=‎0.2kg‎1×‎‎10‎‎−3‎m‎3‎=0.2×‎10‎‎3‎kg/‎m‎3‎;‎ 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绳子的长度与物块的边长之和,即此时水的深度为h=‎20cm。 由公式F浮=ρgV排得当剪断细绳后物块漂浮时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Gρg=‎2N‎1×‎10‎‎3‎kg/m‎3‎×10N/kg=2×‎‎10‎‎−4‎m‎3‎; 当剪断细绳时,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h=V−‎V‎′‎S=‎1×‎10‎‎−3‎m‎3‎−2×‎‎10‎‎−4‎m‎3‎‎2×‎‎10‎‎−2‎m‎2‎=0.04m=‎4cm; 水面下降后水的深度为:h′‎=h−△h=‎20cm−4cm=‎16cm; 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16×‎10‎‎−2‎m=‎1.6×‎10‎‎3‎Pa;‎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先由体积公式求得物块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即可; (2)对甲图中的物块受力分析知物块的重力G=F浮‎−‎F拉;由公式G=mg得物块的质量m物‎=‎Gg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再由密度公式得块的密度即可; (3)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绳子的长度与物块的边长之和,即此时水的深度为h=‎20cm。由公式F浮=ρgV排得当剪断细绳后物块漂浮时排开的水的体积, 则得到当剪断细绳时,水面下降的高度为‎△h=‎V−‎V‎′‎S;从而得到水面下降后水的深度h′‎=h−△h;最后由压强计算公式p=ρgh得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解答】‎ 物块的体积为:V=l‎3‎=‎(0.1m‎)‎‎3‎=‎1×‎‎10‎‎−3‎m‎3‎; 物块处于图甲所示状态时所受浮力大小为:F浮=ρ水V排g=ρ水‎1‎‎2‎Vg=‎1×‎10‎‎3‎kg/m‎3‎×‎1‎‎2‎×1×‎10‎‎−3‎m‎3‎×10N/kg=‎5N;‎ 对甲图中的物块受力分析知物块的重力为:G=F浮‎−‎F拉=‎5N−3N=‎2N; 由公式G=mg得物块的质量为:m物‎=Gg=‎2N‎10N/kg=0.2kg; 物块的密度为:ρ=mV=‎0.2kg‎1×‎‎10‎‎−3‎m‎3‎=0.2×‎10‎‎3‎kg/‎m‎3‎;‎ 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绳子的长度与物块的边长之和,即此时水的深度为h=‎20cm。 由公式F浮=ρgV排得当剪断细绳后物块漂浮时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Gρg=‎2N‎1×‎10‎‎3‎kg/m‎3‎×10N/kg=2×‎‎10‎‎−4‎m‎3‎; 当剪断细绳时,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h=V−‎V‎′‎S=‎1×‎10‎‎−3‎m‎3‎−2×‎‎10‎‎−4‎m‎3‎‎2×‎‎10‎‎−2‎m‎2‎=0.04m=‎4cm; 水面下降后水的深度为:h′‎=h−△h=‎20cm−4cm=‎16cm; 剪断细线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16×‎10‎‎−2‎m=‎1.6×‎10‎‎3‎Pa;‎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