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十七章 富强与创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十七章 富强与创新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考第一轮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七章 富强与创新 课时一 踏上强国之路 1. 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1)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强国 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教材解读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 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 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 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 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 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而奋斗。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1)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 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 费第二大国、 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 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 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 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 国最鲜明的特色。 (2)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 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 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 涨;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5. 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1)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 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6. 如何深化改革? (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7. 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 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 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8. 我国应如何实现共享发展?★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 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 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我国政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 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享发展, 为取得成就奠定思想保证。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基本经济制 度,为取得成就奠定物质基础。 (3)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取得成就创设 良好的法治环境。 (4)我国人民勤劳致富,艰苦奋斗,为取得成就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1. (2018广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 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 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这些成就 的取得说明( ) A. 对外开放是立国之本 B. 我国已经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 C.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 对外开放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C 2. (2019武汉)下列组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的部分数据。这些数据表明( ) ①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3. (2019随州)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庄 严宣告:“中国的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 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这说明 (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质量发 展阶段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④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 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B 4. (2019鄂州)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 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伟大飞跃。以下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 ③中国人民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 ④香 港、澳门回归祖国 ⑤中国高铁营运里程突破3万千米, 居世界第一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D 5. (2019广元)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低保对 象3 519万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 833元;共 有特困人员482万人,全年累计支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资金334亿元。这( ) ①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贯彻 ②说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举措 ④是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A 6. (2019武汉)进入新时代,要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 ) A. 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B.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 C. 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D.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同等富裕 B 课时二 创新驱动发展 1. 创新对个人、对生活的影响。 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给 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改变我们的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 超越自我。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 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 动社会进步。 3. 创新的重要意义。★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 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2)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 的民族禀赋。 (3)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 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 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 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 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4. 我国科技创新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 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 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 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 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5. 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 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 的期盼。 6.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国家: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 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 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 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 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 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企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必须自强奋斗、 敢于突破。 (3)公民:①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不 断提高创新能力。 ②自觉接受教育,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 务。 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 产权,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7. 创新精神的表现。 (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7. (2019广东)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经800多个日夜数千 次实验,为我国新体制雷达研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2019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为他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这说明( ) A. 国家肯定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 B. 科学家对科技发展贡献最大 C. 从事科学研究是公民法定义务 D. 科学家荣誉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A 8. (2019河北)在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高铁建设 中,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定位、下一代移动通信、人 工智能等高科技正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高铁智能建设、 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这表明 ( ) 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②科技创新改变生活 ③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 ④我国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C 9. (2019衡阳)2018年10月24日,历经十余年研究论证 与施工建设之后,我国又一项世界级工程——港珠澳大 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 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 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 梁,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 工程。这表明(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 断增强,科技总体实力已位居世界前列 ③我国大力实 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创新是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10. (2019娄底)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高 端装备重大工程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战斗系统正 式迈入全球时代,“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 着陆,这说明( ) ①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领先世界 ②大国重器一定要 掌握在自己手里 ③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 了显著成效 ④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C 1. 问: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对吗? 答: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中华民族站起来 了。 2. 问:改革开放41年,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已 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对吗? 答:不对。我国还未实现全面小康,不是发达国家。 3. 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 中心。对吗? 答:不对。我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 问:共同富裕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对吗? 答:不对。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需要先富带动后富。 5. 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 吗? 答:对。 6. 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对吗? 答: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 问: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对吗? 答:不对。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 性因素。 8. 问: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引领世界,是 科技强国。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指日可待。对吗? 答:不对。我国不是科技强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任重而 道远。 9. 问: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培 养创新型人才的轨道上来。对吗? 答:不对。要把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素质的轨道上来。 10. 问: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 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 本途径。对吗? 答:不对。教育才是。 一、单项选择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下列关 于改革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C.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 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中考模拟 C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主要矛盾,党 和国家采取的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向顽瘴痼 疾开刀的重大举措有( ) ①推动城乡一体化 ②推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格局 ③坚持精准扶贫、同步富裕 ④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 进高速发展、低碳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 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 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表明 ( ) A.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全面小康 B.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C.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同步富裕 D.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基本实现现代化 B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 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 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向 阿兰·梅里埃等10名国际友人颁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据此回答4~5题。 4.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 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 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这是因为 (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国之本 ②改革开放是我国 长期坚持的一项发展战略 ③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D 5. 改革开放41年来,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1万 亿美元,外商投资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这说明 ( )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我国各种所有 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③我国应鼓励、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我国应继续坚持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6.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说明我国坚持(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人民为中心 C.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 D. 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 B 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 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 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 到全面小康水平。”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必须 ( ) ①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为中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②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 ③切实搞好义务教 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完成学业 ④激发贫 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他们战胜贫困 的决心和信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B 8.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 议举行。会议强调要继续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共同富裕 ③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 9. 分析下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有( ) ①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为全球经济稳定 和增长作出了贡献 ②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成功跨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 速最快的国家 ④改革开放使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 重有了大幅提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10. 港珠澳大桥是人类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 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跨海公路桥梁。建设者相继攻克了 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海中人工岛快速成岛、 海上装备化 桥梁等世界级难题,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这表明 ( ) 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②建设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 ③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全面领先于世界 ④我国综合国力正在稳步提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11. 中国新四大发明:“网购”“高铁”“支付 宝”“共享单车”,不仅方便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在国 际上也有巨大的影响力。这说明( ) ①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②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居于世界前列 ④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D 12. 从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到谷 歌暂停部分业务往来,华为公司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 点,针对美国的“打压”,华为公司创始人、CEO任正 非表示:美国的做法对5G没有影响,技术过硬是华为最 大的底气。以上材料说明了 ( ) 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 创新者胜 ②创新已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 心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 之道 ④我们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D 13.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到,要推进实现各类 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不仅要让少数寒门学子走通改 变命运的通道,还要通过不断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整体 教育质量,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求学实现自身的成长与 成才。这样做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公平是维 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③优先发展教育是中华民族的 坚实根基 ④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C 14. 2018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 国家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但是目前,我们 在创新能力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由 此可以看出( ) ①科技进步促进国家发展 ②我国要继续坚持人才强国 战略 ③我国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我国已经 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5. 小颖酷爱读书,喜欢发明创造。她发现同学握笔姿 势不正确,设计了“双耳握笔器”;发现妈妈的工作笔 记本收纳不方便,设计了“三折收纳笔记本”……小颖 的事例启示我们要( ) ①善于观察,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②努力学习,为发明创造积累知识 ③敢于想象,梦想一定能变为现实 ④勇于实践,把奇思妙想变为发明创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科技进步贡献 率情况如下表: 注: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 内容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科技进步贡献率(%) 1978年 3 678.7 27.7 2018年 900 309.0 58.5 (1)材料(含注)反映了哪些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 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 (2)国家要怎样才能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 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 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 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 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 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和法治环境。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边图表。 材料二: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 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 点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 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城乡收入差距 仍然较大。 (2)结合材料二,说说怎样才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 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 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②转 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④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 (3)材料二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何意义? 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 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 可持续;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补齐民生短板,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 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 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的讲话,开展主题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系列活 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写标语,我宣传。 (1)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略。 活动二:展成就,探原因。 同学们收集的部分材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 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 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是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享发展 成果,为取得成就提供思想保证。②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基本经济制度,为取得成就 奠定物质基础。③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为取得成就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④我国人民勤劳致 富,艰苦奋斗,为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三:提建议,促发展。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贫困地区的发展,为打赢脱 贫攻坚战,请你给国家提几点合理的建议。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 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着力于 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 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 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采取措施保障和改 善民生。④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