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教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6单元教学课件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与“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 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 ‎(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 ‎(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 ‎(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明确: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教学提示】‎ 驳论文批驳的方法:一、驳论点,即反驳对方论点的不真实或错误性;二、驳论据,辩驳论据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实际的;三、驳论证,就是通过反驳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来驳论。‎ 目标导学二:品味富有战斗力的语言 ‎1.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他信力”与“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创的词,作者是怎样创出这两个词的?这两个词的使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并运用“仿拟”的手法创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词。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3.文章最后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 ‎4.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目标导学三:深度解读文章,体会作者感情 背景资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问题:你认为为什么国民党会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明确:当时资产阶级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是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消极抗战推卸责任。‎ 背景资料二:在国民党发表“中国人丧失自信力”的言论后,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问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课文,请你说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教学提示】‎ 引领学生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目标导学四:补充论据 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自信力。‎ 示例: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 三、板书设计 ‎(一)提出对方的 论据和论点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二)直接 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 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逐层推进,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可取之处 ‎  让学生补写论据的环节,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拓展延伸,‎ 这样无形中既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围绕论点写论据,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不足之处 ‎  虽然从整体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但是因受文本本身难度的影响,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对驳论文的特点理解不够到位。‎ ‎18 怀疑与学问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怀疑与学问 请同学们思考,“怀疑”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文本观点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2.小组合作讨论。‎ ‎(1)对“怀疑与学问”这一命题,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呢?‎ 明确: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文章开头引用两句我国古代学者的名言,通过这两句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3)“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是文章的核心论点,围绕这一核心论点,作者又提出了两个分论点,请找出本文的两个分论点。‎ 明确: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这两个分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明确:第6段开头,作者用一个由递进复句组成的过渡句巧妙提出了这两个分论点。‎ ‎【教学提示】‎ ‎“怀疑”不仅是做“学问”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二者关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把握。‎ 作者的“观点”即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的提出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科学真理,态度要鲜明。‎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作者提出了论点,就要去论证论点,论证论点所用的材料就是论据。所举的例子或概括的事实,就是事实论据,所引用的名言、格言、俗语、警句等就是道理论据。用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就是举例论证,用道理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就是道理论证。‎ ‎1.试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第4段举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和《礼记·月令》所记载的“腐草为萤”的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是有必要的。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又如:第6段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大学章句》一步步追问怀疑的例子,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也证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试举出文中所用道理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课文开头用了程颐、张载的话,用他们的言论做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令人信服。‎ 又如:第5段中引用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话,论证“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道理。‎ 再如:第6段引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3.对比论证是将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或道理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的论证方法,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下面两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明确:(1)句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原因。(2)句,前两个句子先从反面说理,‎ 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后两个句子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说理,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目标导学三:细读课文,划分层次,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 构特点 结合上面的分析,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教学提示】‎ 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 三、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核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   基本条件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怀疑与学问》的内容,‎ 也学习了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常用的论证方法,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议论文在论证论点过程中说理的层次,还要进一步理解议论文分析事理透辟,语言严密的特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究说理的层次,明确各段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组完成以下问题。‎ ‎1.本文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作者是如何阐述怀疑精神的?‎ 明确:对怀疑精神作者阐述得明确而透彻:所谓疑就是决不轻信,经过思考,分清是非,再决定信与不信;进而把怀疑科学地分为“怀疑”“思索”“辨别”三步。‎ ‎2.结合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阐述“从怀疑到创新”这一治学过程的?‎ 明确:作者在进一步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时,又把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分析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作者通过举例、正反说理,使内容阐述得鞭辟入里,无懈可击。‎ 目标导学二:理解本文分析事理透辟,语言严密的特点 议论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是逻辑严密,语言准确,揣摩下面句子,体会议论文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2)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1)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地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四个“常常”,多次重复,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2)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目标导学三:小结整合 本文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论述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一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目标导学四:迁移训练,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文后,相信你对怀疑精神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以《读书贵有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三、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1—2)提出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 论证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 ‎ 妄的必须步骤”‎ ‎(3—4)论述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5)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6)论证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 ‎  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层 层 深 入 论 述 可取之处 ‎1.按照整体理解内容到感知特点的顺序教学,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注重议论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让学生由初步掌握知识,逐渐过渡到形成能力。‎ ‎3.重视学法的指导,从篇章结构到文体特点,从多个方面培养了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对学生的引导不够,一定程度上教师讲解取代了学生思考探究。‎ ‎2.学生对议论文结构上层层深入的论述特点体会得还不到位,需进一步练习提升。‎ ‎19 谈创造性思维 ‎1.了解作者围绕创造性思维所阐述的内容,归纳、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阐述问题的思路,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3.联系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被美国《Inc.》杂志赞誉为“他的创意活力无限”的罗迦·费·因格,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该公司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企业包括可口可乐、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苹果电脑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聆听他对于创意的思考。‎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把握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2)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3)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2.请你结合上述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的论点。‎ 明确:(1)拥有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2)积累知识并运用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3)人人都有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性思维须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 ‎3.请你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先从“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证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又借别人的言论及事例点明了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 即积累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以及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最后总结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目标导学二:把握论证方法 ‎1.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明确:因为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2.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 明确:①举例论证。如作者在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时,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所举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②道理论证。如“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等。‎ ‎【教学提示】‎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判别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考点,教学中应逐步渗透,通过课文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 目标导学三:体会议论文语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的设问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明确:①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么样呢?这是唯一……”‎ ‎②第4段段尾到第5段:“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 ‎③第9段到第10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某心理学专家小组……得出如下结论……”‎ 上面三例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两例还有承接、过渡的作用。‎ ‎【教学提示】‎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运用该辞格的句子叫设问句。合理使用设问句往往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目标导学四:学以致用,深入理解创造性思维 ‎1.你如何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请你列举实例,证明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明确:(1)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力,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培养创造性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都有赖于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可见创造性思维,在当代社会是必须培养的一种思维能力。‎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关注当今重大的科技成果以及创新课题,引起学生对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关注。‎ ‎2.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明确:(1)自信,相信自己拥有创新能力;(2)拓宽阅读知识面,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并坚信所有的学习都不会是徒劳无功;(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理科性质的问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答题,文科性质的题目更要详尽全面地进行思考;(4)关注生活中的小灵感,勤做笔记,将小灵感与老师或朋友交流,创造发展该“灵感”的可能性;(5)热情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可麻木,对生活充满兴趣,并对感兴趣的事物不断进行探索。‎ ‎3.创新思维实践应用。‎ 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列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 明确: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一轮红红的太阳。在太阳的左上方,有一座大山,高高的山尖,让我想到了埃及神秘的金字塔,那是创造古埃及光辉灿烂的文明的地方。‎ ‎【教学提示】‎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结合实验性学科的创新性特点进行学生的创造力发掘,也可参考“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与学生进行测验活动。‎ 三、板书设计 不满足一个答 案(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摆出论点论点 寻求第二种 答案(分析 问题)创造性 思维的 要素渊博的学识 活用知识的态度 持之以恒的毅力论 据 任何人都有创造力 ‎(解决问题)保持好奇心 探求新思路 相信小灵感论证过程 创造性思 维很重要 可取之处 ‎  在授课过程中先整体理解,理清行文思路,然后分析论证方法,品味文章语言,最后进行拓展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拓展想象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不足之处 ‎  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概念,如果能在教学中多利用实例和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会更好。‎ ‎20 创造宣言 ‎1.把握作者观点及其论证过程中批驳的观点。‎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一、导入新课 创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带来丰收的成果,带来奋斗的喜悦,带来生存的信念。泰戈尔曾经说:“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谁忽视了人生中的创造,无疑也是对人生的懈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从此敢于创造,勇于创造。‎ ‎【教学提示】‎ 也可请学生说说自己具有“创造性”的代表事例,并以此谈谈对“创造”一词的理解,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的关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陶行知,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 ‎2.初读课文,思考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 明确:议论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3.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从而理清文本的议论思路。‎ 第一部分(1—4):用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5—11):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批评了一些人的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 第三部分(12—15):有了人人都能创造的信念之后,还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守旧,要让创造之神常住心中。‎ 第四部分(16):引用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汗”“血”“热情”去创造。‎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作者是怎样明确“创造”的实质的?请结合第一部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借美术家罗丹创造自己崇拜的石像,明确创造的实质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并以教育者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创造值得自己崇拜或互相崇拜的人为例说明“创造”的实质。‎ 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2.联系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思考课文第二部分的论证方式与哪一篇相同。‎ 明确: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相同,通过驳论达到立论的目的。‎ ‎3.作者在第二部分中批驳了哪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明确:作者所批驳的“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4.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典型事例结合名言警句讲道理来进行批驳。列举的典型事例具有说服力,道理又讲得充分,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自然驳倒对方观点。‎ 得出的结论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阅读第三及第四部分,回答问题。‎ ‎5.用一句话概括第三部分的内容。‎ 明确:东山樵夫只见茅草,不见树苗,把树苗与茅草一起焚烧,毁掉了原本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树苗。‎ ‎6.写东山樵夫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这是比喻论证,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从反面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一观点。‎ ‎7.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呢?‎ 明确: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目标导学三:品味哲理语句,品味文本特色语言 ‎1.本文有许多哲理性句子,请你找出几句,说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1)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明确:在未有人之前,世界因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创造,人也是世界的创造物之一,人如今所为同样也是创造,和世界的创造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创造虽然必须服从世界创造的规律,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着我们自身的意志。‎ ‎(2)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 明确:人是不能离开群体独自成长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注定了他的“社会性”本质,‎ 正是如此,一个人的塑成,是集体塑造的力量,“活人塑像”的比喻是极度形象恰当的。‎ ‎【教学提示】‎ 深入理解文本中的哲理性语句,正是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加思考,从而体味思想上创造的乐趣。‎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比喻妙用。‎ ‎(1)第4段“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给人以警示。‎ ‎(2)第10段“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明确: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意指当一个人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目标导学四:迁移训练,拓展延伸 思考探究:“创造”一词,我们已经在《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中略有涉及,在本文中,相信你对“创造”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你结合这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说说“创造”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三、板书设计 创 造 宣 言教育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批驳五种错误观点——每个人都拥有创 造能力 东山樵夫扼杀树苗——不懂创造的可怕 引用罗丹的话进一步阐明人人能创造的 观点鼓励 教育者 学会 创造 可取之处 ‎  由文体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重视学法的指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驳论的特点。‎ 不足之处 ‎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学生对哲理性语言理解不够充分。‎ ‎21 智取生辰纲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智取”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3.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北宋年间,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凉之地黄泥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重特大抢劫诈骗事件。当时北京大名府梁中书为了给远在首都东京的岳父大人蔡太师送生日礼物,派杨志带领一批训练有素的“特警”护送十万生辰纲,结果却被以晁盖、吴用等为首的一批犯罪分子中途劫走!‎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八九百年过去了,人们不仅不痛恨这伙“诈骗抢劫团伙”,反而对他们十分崇拜,津津乐道,尊称他们为英雄!这是为什么呢?欲知晓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与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本名彦端,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辞章诗歌,精通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是否只是施耐庵一人,学界尚有争议。明嘉靖时人高儒的《百川书志》云:“《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因此,也有人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合著。‎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发展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起义失败的结局。‎ 目标导学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并在浏览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文题中的“生辰纲”是什么东西?“智取”的人是谁?为何称作是“智取”?‎ 明确:生辰纲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智取的人是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因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巧用计谋,故称智取。‎ ‎2.梳理情节,给文章划分结构。‎ 明确:按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可将文章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再要回言”至“唱道:……楼上王孙把扇摇”)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那汉子口里唱着”至“也这般啰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至“挣不动,说不的”)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概括性梳理,可将全文划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写杨志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士的矛盾。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处处小心,事事留意。行路策略由趁凉行路至“人家渐少,行客又稀”‎ 的山路地带的天热行路。期间对下属不讲究方式方法,“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与兵士、老督管、虞候的矛盾层层升级。‎ 第二部分:该部分为全文的高潮,写杨志、晁盖等人的智取生辰纲。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以及杨志一行口渴的现状,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通过多种手段诱使杨志放松警惕,进而中计饮酒失了生辰纲。‎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双线结构艺术 ‎1.由前面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性把握,请说说本文的结构线索是什么。‎ 明确: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2.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线索也穿插其中,结合题目,说说这条线索是什么。‎ 明确: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学法指导】‎ 双线结构是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同时存在和发展的两条线索便于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现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探究:为什么本文会同时拥有两条线索?请说说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及如此安排的理由。‎ 明确:文本所采用的是最常见的“包容式”双线结构。故事的发展以一条线索为明线,另一条包容在其中的为暗线。杨志押运生辰纲的全过程便是本文的明线,明线中特别突出了杨志的小心谨慎,杨志与军汉的矛盾,以及失纲的全过程,明线构成文章的整体脉络。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则采取暗线写法,让读者猜不透,造成悬念,直到最后由暗线转到明线,读者才恍然大悟。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更能引人入胜,从而增强艺术效果。‎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大致梳理了故事情节,明确了本文行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杨志失纲的明线,一条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取纲的暗线,那么到底双方是怎样的人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呢?双方的斗智又如何体现?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精读文段,分析吴用之智 探究:仔细阅读智取生辰纲部分,说说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 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的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 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入松林避暑歇息。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 同样通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候、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人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 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形象与环境,探究杨志“失纲”原因 ‎1.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杨志这一人物,结合文中关于杨志的言行,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与他丢失生辰纲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1)对路途的凶险有着清醒的认识,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为防止遭劫,兵士要买酒喝,‎ 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充分体现了杨志的精明、小心谨慎的性格特征。(2)杨志对待下属,“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这又体现了杨志粗暴蛮横、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 杨志的精明谨慎原本不应该产生“失纲”的结果,但是正是因为这份谨慎,才促使他将他的粗暴蛮横、刚愎自用发挥到了极点,以至于内部失和,最后军汉们非要在黄泥冈停住,并买酒中计,从而导致了他的“失纲”。‎ ‎2.对自然环境的详细描写,也是本文的一大艺术特色。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环境的,这样描写起到了何种效果。‎ 明确: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通过写“凉”来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有的通过杨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来写,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例如军汉们挑着重担走不动,一再要求杨志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就急于要买来解渴,最后连杨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无一不是由于天气酷热引起的。从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所以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是为“智取”服务的。‎ 目标导学三:感受文本“白话”语言特征,深刻理解《水浒 传》地位 探究:《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为何著名?有人说,因为它是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有人说,它创造出了一部英雄传奇;还有人说,‎ 仅以它高超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就担得起名著二字了。同学们,请就本文所得,说说你们的意见。‎ 明确: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本文中诸多文句,与现在的白话无异,如“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或夹杂着一些方言词,如“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中的“呕”字,这都标志了白话语体的熟练运用。而本小说的意义却在于,它以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传世,可谓开辟古今。‎ 人物形象鲜明的英雄传奇。文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杨志粗暴蛮横却又谨慎的双面形象,吴用、晁盖的机智形象,无一不让人印象深刻。《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 拓展:《水浒传》能列入四大名著之一不无其道理,但窥一斑还未必见得全豹,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水浒传》相关素材,阅读《水浒传》相关选段乃至全书,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魅力。‎ ‎【教学提示】‎ 课外阅读素材见光盘,可复印给学生使用。‎ 三、课后小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生辰纲被夺对于杨志而言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落草为寇,最终归梁山。‎ 可取之处 ‎  知识点覆盖全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认识。‎ 不足之处 ‎  文中所体现的智取情节,在现代来看属于违法行为,‎ 是极不可取之行为,因此,需要向学生阐述大量背景知识。由于受教学课时限制,此部分尚不完善。‎ ‎22 范进中举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作用。‎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范进中举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务员了呢?欲知究竟,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作品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受家族的影响,‎ 他少时热衷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不过,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是在他的父亲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他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敬梓性情豁达,不善治家,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到贫之变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其个人经历,使他对当时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之弊病有了深刻的了解。作者假托故事发生在明代,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卑劣的社会习气,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教学提示】‎ 可参考光盘教学素材做详细补充说明。‎ 目标导学二:掌握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并简要概括内容。‎ 明确:本文可分为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1):中举后喜极而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的,请同学制作一张表格,分析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态度变化,并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  人物 态度  ‎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骂范进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高高在上并嫌弃女婿 不闻不问 不理不睬 中举后 拿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慰问,夸范进才学高,品貌好,是天上星宿。不敢打骂。称贤婿老爷,低头扯后襟 奔走效力 殷勤送礼 拿蛋送酒 背米捉鸡 搬桌拿椅 送银送房 称兄道弟 ‎  明确: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嫌贫爱富、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跃然纸上。他们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白眼相加。由此可见,读书人中举后便可享富贵,受尊敬,不中举则被人看不起。深刻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3.简要说说范进中举前后又有哪些变化。‎ 明确:中举前,每日少饭食,乡试无盘缠,家贫不得已要卖鸡换米煮粥;畏惧岳父大人,对胡屠户唯唯诺诺。中举后,高兴发疯,清醒后,对张乡绅奉迎自如,打起官腔,对胡屠户是势利虚伪。‎ 目标导学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分析胡屠户】‎ ‎1.分别找出在范进中举前后,有关胡屠户语言、行为描写的语句。‎ 示例:中举前,范进去向胡屠户借盘费,“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凶神似的样子简直令人发指。中举后,“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 壮一壮胆……”“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居然“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2.胡屠户的言行,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分析范进】‎ 采用分析胡屠户的方法,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来。‎ 示例: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师总结:范进是一个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人。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分析众乡邻(包括张乡绅)】‎ 中举前,范进的生活非常穷苦,但文章并没有写到众乡邻(张乡绅)的身影,当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出后,众乡邻(张乡绅)有送钱的,有送鸡蛋的,张乡绅还直接送银攀亲,当范进发疯时,大家都很着急,并且积极地想方设法,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当时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世风。‎ 目标导学四:研读文本,探究文本讽刺艺术 ‎1.文中有很多情节,看似非常可笑,请试着画下来,并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什么?‎ 示例:(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丑态。(2)挨了一个巴掌之后,范进才从疯态中清醒过来。(3)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丑态……‎ 明确:这些语言在可笑的背后是对人物丑恶灵魂无情的嘲讽,‎ 用笑的方式去表现人物的可悲之处,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这就叫作讽刺。‎ ‎【教学提示】‎ 范进中举的悲喜变化及影响,不是一个个案,应该推而广之,通过范进一个人去解读一类人,所以教师可以多找几个古代读书人的例子,以求学生对范进喜极而疯的故事有一个更深层的理解。‎ ‎2.结合下面几句话,说说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讽刺的效果的。‎ ‎(1)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明确:将范进中举后的疯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表现出对文人半生蹉跎只为求取功名的悲哀,疯是“喜极而疯”,而作者正是用这喜极的状态表现当时士人的悲哀。‎ ‎(2)“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明确:作者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前写胡屠户的刻薄,后写胡屠户的谄媚,前后嘴脸截然不同表现出世风之庸俗。‎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攥在手里紧紧的”“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表现了胡屠户不是真的想要归还银子,这一细节就与他的退银之辞形成对比,构成矛盾,引人发笑,从而达到讽刺效果。‎ 目标导学五:主旨思考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片段作文。‎ 提示:1.要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考虑。2.范进只是一个典型,要跳出范进去看这一类人。‎ 明确:我觉得是悲剧,范进虽然中举了,但他把一生都浪费在科考中,束缚在科举制度的框架内,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被扼杀。其实范进只是我国封建社会众多读书人中的一个,相对于大多数人,范进算是幸运的了,毕竟,他中举了。但很多人,却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  注重品读细节,学生对人物形象及讽刺艺术掌握较好。‎ 不足之处 ‎  学生对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的认识尚有不足,因此难以理解范进中举后的“喜极而疯”。‎ ‎23 三顾茅庐 ‎1.疏通文义,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顾茅庐》视频 刚刚所播放的小视频,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教学提示】‎ ‎“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何久传不衰?点出此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该故事的来龙去脉,关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导入视频资源见光盘)‎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兴废争战、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的喜爱,‎ 所以可观道人在《新列国志叙》中形容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余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选文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在去曹营前走马荐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目标导学二:梳理课文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做简要概括。‎ 明确: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因前两次拜谒不遇,关、张二人颇为恼怒,第三次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这是三顾茅庐中的第三顾。‎ 第二部分讲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邀之出山辅助的过程。二人对话中已经策划出未来的三分天下局面。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部分。‎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探究:本文篇幅不长,但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诸葛亮:(1)高风亮节。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刘皇叔若非一片赤诚,不能邀其出山,可见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2)仁心爱人。刘皇叔以天下苍生为念,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 足见其一片仁义。(3)聪睿过人。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 刘备:(1)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以苍生为念,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2)诚心求贤。刘备为见得诸葛亮,不顾帝王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3)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4)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5)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张飞:鲁莽、直爽,直扬言将诸葛亮“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足见其行事鲁莽。‎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理清人物性格之后,可分角色扮演,还原三顾茅庐情景。角色表演时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角色的独特性格。‎ 目标导学四:精彩段落研读,解说“隆中对”内容 精读“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的理解。‎ 明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暗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写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这四句诗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2.为什么作者安排通过刘备的视线写诸葛亮的相貌?‎ 相貌描写片段: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明确:一方面写出诸葛亮气宇轩昂,神异不凡,‎ 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确实有将相之才,又为下文的一再邀请做了铺垫。‎ ‎3.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内容被后人称作“隆中对”,请你说说,“隆中对”是如何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的内容有何作用。‎ 明确:对曹操,诚不可与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对荆州,可争,作为根据地。‎ 对益州,可图,作为根据地。‎ 最终目标:成霸业,兴汉室。‎ ‎“隆中对”的内容,其实也是整本《三国演义》的总纲,诸葛亮出山之后的情节,恰如“隆中对”中所对出的内容,都一一上演。‎ ‎【教学提示】‎ ‎“隆中对”的内容极具谋略性,可引导学生对此战略布局做详细分析,绘制地图,感受诸葛亮之智,体会运用军事谋略的趣味。‎ ‎4.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让刘备找到了实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室有了可能性。‎ 目标导学五: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1.人物出场的艺术 小说人物常见的出场方式:一、“单刀直入”(开篇就让人物出场);二、“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三、“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诸葛亮的出场属于哪一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属于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 例如,首段刘、关、张三人的不同意见;路遇诸葛均;阶下侍立等昼寝的诸葛亮醒来;诸葛亮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又过了一个时辰才醒。‎ 在出场前对诸葛亮的烘托、渲染,仿佛东云现鳞,西云现爪,增强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三、四段用诗句作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诗句: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明确:作者善用诗句对所叙之事、所刻画之人进行评点,又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目标导学六:拓展延伸,探究《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 试探究为何《三国演义》经千年传唱成为佳话且经久不衰?‎ 明确:1.《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但在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悉知。‎ ‎2.《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 ‎3.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经久不衰。‎ ‎【教学提示】‎ 该部分照应教学导入,教师可提供适量材料,方便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挥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三、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求贤若渴  志向远大 诸葛亮: 才略高超 淡泊名利 张飞: 言行鲁莽 性格直爽 可取之处 ‎1.介绍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了有效的铺垫,降低了难度。‎ ‎2.重视学法的指导,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特色等方面培养了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 ‎1.由于部分学生对名著本身未进行全文阅读,对“隆中对”中的谋略不能详尽知悉,是一大遗憾。‎ ‎2.对于本文语言特征,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做更细致的分析。‎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1.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体会小说主题。‎ 一、导入新课 鸿篇巨作《红楼梦》,记录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庭的兴衰荣辱历史,‎ 描写了以宝黛为首的青年男女的爱情,刻画了金陵十二钗等人物的命运。但有一位并不属于大观园却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刘姥姥。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不惜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人物极不协调的刘姥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曹雪芹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起来寻求答案吧!‎ ‎【教学提示】‎ 或播放《刘姥姥进大观园》影视片段,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视频资源见光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背景介绍。‎ 一部《红楼梦》刘姥姥共三次进贾府。‎ 一进:是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到了年冬岁末,狗儿家生活艰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夫人家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二进: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见识到大户人家的吃穿行等事宜,课文所选即是二进大观园内容。‎ 三进: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下。‎ ‎【学法指导】‎ 了解相关背景,或阅读名著全文,可为课文做有效铺垫。‎ ‎2.熟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作为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贵族贾家,‎ 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用餐,在王熙凤等人的安排下,闹出了许多笑话。‎ ‎3.给本文内容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贾母便笑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写刘姥姥惊叹潇湘馆内的陈设奢华。‎ 第二部分(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写刘姥姥用宴,在王熙凤等人的策划下上演“笑”剧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婆子们添上碗箸来,三人吃毕)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目标导学二:研读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鸳鸯一面侍立……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众人发笑之前先是“发怔”?‎ 明确:“发怔”这一神态的细节描写得尤为传神,一方面写出了刘姥姥的语言及“鼓着腮不语”的神态出乎大家的意料,瞬间寂静,又与众人大笑的热烈场面形成强烈对比。‎ ‎2.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史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反映出她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可见她的笑是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也写出了贾母爱孙之心;探春手里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反映了她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看出她要强的个性;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母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 ‎“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写出王夫人已知道是凤姐导演的,但又不便张扬的心理,也保持了雍容与尊贵。‎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多个侧面与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 ‎3.揣摩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作用。‎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明确:“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这些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饭时遭受戏弄的可笑而无奈的窘相。‎ ‎4.赏析有关刘姥姥的言谈举止的句子,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1)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哪里拿的动他?”……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3)“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明确:(1)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可见刘姥姥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2)刘姥姥之所以故意出丑,是因为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但她绝不是傻子,‎ 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3)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善良纯朴。‎ 总之,刘姥姥是一个善良、风趣、机智的劳动妇女。‎ 目标导学三:归纳总结,理解主题 ‎1.凤姐、鸳鸯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因为凤姐、鸳鸯等人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种市井小民的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2.本文虽然是从长篇中节选的,但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可见作者曹雪芹高超的水平。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写功力对你写作文有怎样的启发?‎ 明确:要善于观察周围人物,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详略的安排要根据表达的中心确定。‎ 三、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开端:凤姐、鸳鸯设局取笑 发展及高潮:刘姥姥上演“笑剧”‎ 结局:刘姥姥笑后的感慨,凤姐、鸳鸯赔不是 可取之处 ‎  重点突出,抓住了细节描写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 ‎  由于学生对原著缺乏一定的了解,难以理解刘姥姥人物形象在全书中的作用,同时,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难以解读全文的深刻内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