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3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禄劝县)中考历史第二次复习检测卷(二模)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禄劝县)中考历史第二次复习检测卷(二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后人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炎帝、尧 B.炎帝、黄帝 C.黄帝、尧 D.尧、舜、禹 2.(2分)“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是英国大百科全书对科举制度的评说,科举制诞生于(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3.(2分)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俗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两句话说明( ) A.两宋时期社会物质丰富 B.南宋军事比北宋要大 C.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D.两宋时期人口大量南迁 4.(2分)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古典小说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2分)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魏源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6.(2分)在地球上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这是法国大作家雨果赞美圆明园时曾说过的话。19世纪60年代,人间奇迹圆明园毁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5页(共35页)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分)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沉曾说:“这一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年”( ) A.《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2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列证明武汉是英雄城市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长沙会战 C.武昌起义 D.台儿庄战役 9.(2分)看到“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0.(2分)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孟良崮战役 11.(2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共同纲领》 第35页(共35页)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2.(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为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2分)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A.新中国成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14.(2分)200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东方红一号 B.长征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 第35页(共35页) 15.(2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践行(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构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2分)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向新成立的火箭军授旗(如图)并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火箭军全体官兵要…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部队军。”由此可知,火箭军就是原来的( ) A.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第35页(共35页) 17.(2分)《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 ) 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 C.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18.(2分)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彼得一世改革 19.(2分)17世纪的英国创造了一种适合本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场“和平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B.《大宪章》颁布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20.(2分)“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列宁这里所说的“这本书”是指( ) 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1.(2分)近代以来,先进科技成果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直至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包括( )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电话 22.(2分)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公约”指的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第35页(共35页)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23.(2分)1933年3月4日,罗斯就职演说:“我们最重要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C.通过《社会保障法》 D.推行“以工代赈” 24.(2分)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会战 D.诺曼底登陆 25.(2分)近代非洲,不只书写着屈辱和辛酸,更有不屈不挠的抗争,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这一年( ) A.非洲产生了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B.非洲所有国家都获得独立 C.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 D.是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开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12分,共50) 26.(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凿、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城;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致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35页(共35页)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和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材料二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它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幕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印第安人和欧洲人是如何评价哥伦布的?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 材料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辉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节选)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019年5月15日)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互鉴的认识。 第35页(共35页) 27.(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但敌人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红军攻克遵义后,召开哪次重要会议?分析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 材料二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什么作用?写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战役。 材料三 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致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4亿人民打响特殊的“战疫”。 这次“战疫”,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展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次“战疫”,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场“战疫”也让世界看到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担当。 ﹣﹣摘编自新华社《述评:这场“战疫”让世界深读中国》(2020年2月25日)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疫”中,中国让世界看到了哪些优势?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读读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35页(共35页) 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学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但是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无数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是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蒙娜丽莎》表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流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宣传什么思想?启蒙运动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故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杂志社不久迁到北京,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途、李大钊、鲁迅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35页(共35页) (3)根据材料三,指出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4)综合上述材料,读读你对解放思想运动的认识? 29.(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族人口众多,有200多人,(建安纪年以来)10多年问,有三分之二的人逝世,其中有十分之七的人死于伤寒……(我)搜集古籍、药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共16卷。 ﹣﹣摘译自《伤寒论•自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我”是谁?“我”对中国医学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队伍,经过艰苦探索,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分析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原因。 材料三 2020年1月26日,中兴通讯利用最新的5G技术,在四川省卫健委、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功进行三地远程视频会诊,完成全国首次新冠肺炎5G远程会诊。远程会诊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让诊疗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优越性更强。 ﹣﹣摘编自新浪财经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5G技术的运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指出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什么时代?远程会诊的优势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第35页(共35页) 第35页(共35页)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禄劝县)中考历史第二次复习检测卷(二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后人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炎帝、尧 B.炎帝、黄帝 C.黄帝、尧 D.尧、舜、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相关史实。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人尊奉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黄帝。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相关史实。 2.(2分)“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是英国大百科全书对科举制度的评说,科举制诞生于(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知道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解答】据所学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故科举制诞生于隋炀帝时。 故选:B。 第35页(共35页)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分)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俗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两句话说明( ) A.两宋时期社会物质丰富 B.南宋军事比北宋要大 C.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D.两宋时期人口大量南迁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基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南宋时,完成转移;元代时南方继续发展,形成北方倚重于南方的局面 【解答】据材料“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户熟,天下足’”可知,宋代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4.(2分)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古典小说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文学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解答】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故选:A。 第35页(共35页)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5.(2分)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魏源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分析】本题考查林则徐。 【解答】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被誉为是“中国禁烟第一人”、“全球禁毒第一人”。因而“国际禁毒日”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林则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抗争。 6.(2分)在地球上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这是法国大作家雨果赞美圆明园时曾说过的话。19世纪60年代,人间奇迹圆明园毁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解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先是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35页(共35页) 7.(2分)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沉曾说:“这一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年”( ) A.《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马关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注意解读“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的背景。 【解答】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60年代。 故选:C。 【点评】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还需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其它不平等条约签订产生的影响。 8.(2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下列证明武汉是英雄城市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长沙会战 C.武昌起义 D.台儿庄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胜利。 【解答】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建立湖北军政府,是辛亥革命的首义胜利。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武昌起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35页(共35页) 9.(2分)看到“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成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答】由“1921年”“上海”“嘉兴南湖”“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关键词可知,这里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由于反动派的破坏,大会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史实。 10.(2分)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 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孟良崮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答】 第35页(共35页)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渡江战役后抒写的,描写和赞颂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史实。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1.(2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解答】由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知,这是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掌握土地改革相关知识.重点熟记基础知识. 12.(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为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 ) 第35页(共35页) A.民族区域自治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的相关史实。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为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区。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区制度的相关史实。 13.(2分)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A.新中国成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第35页(共35页)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分析】本题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可知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4.(2分)200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东方红一号 B.长征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解答】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东方红一号”的有关内容。 15.(2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践行( ) 第35页(共35页)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构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解答】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分别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根据所学可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 故选:B。 【点评】“一国两制”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16.(2分)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向新成立的火箭军授旗(如图)并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火箭军全体官兵要…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部队军。”由此可知,火箭军就是原来的( ) 第35页(共35页) A.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火箭军的前身﹣导弹部队。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被命名为第二炮兵,第二炮兵对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炮兵的建立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改为火箭军。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国防建设的相关史实。 17.(2分)《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 ) 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 C.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可以决定任何内部问题”可见A正确;“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可见雅典民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故B不正确;C表述绝对化,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司法问题,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第35页(共35页) 本题有一定难度,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正确解读材料是解答本题关键。 18.(2分)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彼得一世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隋唐文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型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 19.(2分)17世纪的英国创造了一种适合本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场“和平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B.《大宪章》颁布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光荣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识记“光荣革命”的史实。 【解答】据所学可知,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子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 第35页(共35页) 20.(2分)“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列宁这里所说的“这本书”是指( ) 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分析】本题以“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为依托,考查《共产党宣言》。 【解答】“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列宁这里所说的“这本书”是指《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意义。 21.(2分)近代以来,先进科技成果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直至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包括( )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电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ABD选项都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火车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成果。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第35页(共35页) 22.(2分)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公约”指的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九国公约》。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影响。 23.(2分)1933年3月4日,罗斯就职演说:“我们最重要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C.通过《社会保障法》 D.推行“以工代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题干关键信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 第35页(共35页)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24.(2分)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会战 D.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中最关键性的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5.(2分)近代非洲,不只书写着屈辱和辛酸,更有不屈不挠的抗争,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是因为这一年( ) A.非洲产生了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B.非洲所有国家都获得独立 C.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 D.是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开端 第35页(共35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的原因的相关史实。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解答】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1960年“非洲年”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12分,共50) 26.(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凿、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城;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致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和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材料二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5页(共35页)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它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幕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印第安人和欧洲人是如何评价哥伦布的?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 材料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辉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节选)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019年5月15日)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互鉴的认识。 【分析】本题以历史地图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理解。 【解答】 第35页(共35页) (1)由材料一“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凿、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城;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致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巨大贡献。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据所学知,1405年到1433年,郑和前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中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海航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它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幕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及所学知,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恶魔,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功臣;印度人和欧洲人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二者所处立场不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路后,一方面,殖掠夺造成美洲财富流失,文化破坏,给美洲带来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加强欧洲和美洲的商业联系,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为欧洲带来巨大利益。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见证了亚欧、亚非文明交流互鉴、相互学习的步伐;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提倡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价值导向。 故答案为: (1)历史人物:张骞;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中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海航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第35页(共35页) (3)评价: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恶魔,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功臣;印度人和欧洲人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二者所处立场不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路后,一方面,殖掠夺造成美洲财富流失,文化破坏,给美洲带来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加强欧洲和美洲的商业联系,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为欧洲带来巨大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4)认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见证了亚欧、亚非文明交流互鉴、相互学习的步伐;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提倡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价值导向。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27.(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但敌人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红军攻克遵义后,召开哪次重要会议?分析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 材料二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什么作用?写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战役。 材料三 新冠肺炎病毒来势汹汹,致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4亿人民打响特殊的“战疫”。 第35页(共35页) 这次“战疫”,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展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次“战疫”,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场“战疫”也让世界看到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担当。 ﹣﹣摘编自新华社《述评:这场“战疫”让世界深读中国》(2020年2月25日)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疫”中,中国让世界看到了哪些优势?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读读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分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遵义会议、百团大战、抗日战争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等问题。 【解答】(1)由材料一“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但敌人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并结合所学知,红军攻克遵义后,召开遵义会议。其背景是在博古等人“左”倾错误的指导下,红军面临被消灭的危机。 (2)由材料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的重要战役有百团大战等。 (3)由材料三“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展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次“战疫”,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场“战疫”也让世界看到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担当”可知,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疫”中,中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展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担当。 第35页(共35页)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召开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取得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打响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战疫”,中国共产党是取得“战疫”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 故答案为: (1)会议:遵义会议;背景:在博古等人“左”倾错误的指导下,红军面临被消灭的危机。(言之有理即可) (2)作用:中流砥柱的作用;战役:百团大战。 (3)优势: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展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担当。 (4)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召开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取得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打响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战疫”,中国共产党是取得“战疫”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史论结合)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遵义会议、百团大战、抗日战争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等问题。 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学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但是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无数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一: 第35页(共35页)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是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蒙娜丽莎》表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以法国为中心,流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宣传什么思想?启蒙运动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故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杂志社不久迁到北京,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途、李大钊、鲁迅等。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4)综合上述材料,读读你对解放思想运动的认识?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第35页(共35页) 【解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的画作《蒙娜丽莎》表现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的黑暗。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来《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先进的思想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故答案为: (1)运动:文艺复兴;核心思潮:人文主义。 (2)思想: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的黑暗。意义: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序幕: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或《新青年》;口号:民主,科学。 (4)先进的思想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9.(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族人口众多,有200多人,(建安纪年以来)10多年问,有三分之二的人逝世,其中有十分之七的人死于伤寒……(我)搜集古籍、药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共16卷。 第35页(共35页) ﹣﹣摘译自《伤寒论•自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我”是谁?“我”对中国医学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队伍,经过艰苦探索,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分析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原因。 材料三 2020年1月26日,中兴通讯利用最新的5G技术,在四川省卫健委、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功进行三地远程视频会诊,完成全国首次新冠肺炎5G远程会诊。远程会诊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让诊疗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优越性更强。 ﹣﹣摘编自新浪财经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5G技术的运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指出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什么时代?远程会诊的优势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今科技发展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张仲景的医学贡献、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原因、互联网的普及、程会诊的优势的相关史实。 【解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我”是张仲景。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35页(共35页)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队伍,经过艰苦探索,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知,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据材料三“远程会诊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下,让诊疗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优越性更强。”可知,远程会诊的优势是让诊疗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优越性更强。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发展提高人类社会医疗水平;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故答案为: (1)张仲景;贡献:写成《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2)原因: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时代:信息时代;优势:让诊疗更加高效、便捷、安全,优越性更强。 (4)认识:科技发展提高人类社会医疗水平;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仲景的医学贡献、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原因、互联网的普及、程会诊的优势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9 14:12:45;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5页(共35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