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2016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2.平面镜利用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3.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4.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5.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 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6.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8枚小磁针(其中涂黑的部分是小磁针的N极).如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某同学为了估测一个铭牌缺失的家用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将壶中装入lkg 25℃的自来水.按下开关后3min水被烧开.则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水的比热容为4.2×l03J/(kg•℃)(  )‎ A.3Ω B.30Ω C.300Ω D.3000Ω ‎8.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面高度为h时,它的重力势能Er=Mgh(g=10N/kg).现从地面竖直向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m,然后落回到地面,整个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若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1,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2,则(  )‎ A.h1>2m,h2>2m B.h1<2m,h2<2m、 C.h1>2m,h2<2m D.h1<2m,h2>2m ‎10.如图所示是一种研究导电液体导电性能的装置,其主要部分是由一端开口的圆柱状金属管、电流表和电源组成,图中竖直放置的金属管的长度为1.2m,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灌满某导电液体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4A,如果电流表的示数为1.6A,则管中灌入的这种导电液体的高度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 A.0.4 m B.0.6 m C.0.8 m D.1.0 m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表(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      (选填“北”或“西”)‎ ‎(2)百叶箱中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      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绝对温度计测量的绝对湿度是用一定体积内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的,则绝对温度的单位是      .‎ ‎12.“重力电灯”是一种依靠重力做功产生电能的环保型电源,如图,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由人将沙袋举高,使人的生物能转化为沙袋的重力势能,然后沙袋通过减速器匀速下落带动发电机发电,点亮灯泡.‎ ‎(1)发电机是“重力电灯”的核心部件之一,发电机的线圈在磁场中      磁感线产生电流,这种电流是电      (选填“直流”或“交流”).发电的过程属于      (选填“电生磁”或“磁生电”),这个过程将      能转化为电能.‎ ‎(2)“重力电灯”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W,额定电压为2V,则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为       A,它工作       h消耗0.01度的电能.‎ ‎(3)将一个重为400N的沙袋举高1.8m后从静止开始释放至落地,重力做功       J,调节减速器,让沙袋匀速下落,且沙袋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量的80%转化为灯泡的电能,此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恰为灯泡的额定电压,则一次举高沙袋能让额定功率为1W灯泡正常发光      s.此时沙袋通过减速器匀速下落的速度为      m/s.‎ ‎13.2016年2月12日,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是100年前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根据其建立的“相对论”作出的预言.‎ ‎(1)建立“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      ,2016年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是来自于距离我们13亿光年处的两个巨大黑洞的“相撞”.本次探测到引力波是      年前发出的.‎ ‎(2)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光速”或“声速”),本次发现的引力波先后到达两个监测站的时间差为7×10﹣4s,则两个监测站之间距离为       km.‎ ‎(3)引力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很小,说明引力波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选填“很强”或“很弱”).‎ ‎14.某“又向四车道”桥梁(每个方向有两条车道)的产,设计图如图所示.桥墩长和宽均为1m,高为10m的长方体.‎ ‎(1)若每一块桥板的体积为80m3,桥板材料的密度为2.5×103kg/m3,则一块桥板的重力为      N.桥板对每个桥墩的压力是       N,每个桥墩受到桥面的压强为       Pa.‎ ‎(2)当桥下的水流动时,水对桥墩侧面的压强会因水的流动而变      ,水对桥墩正面的压强会变      .当桥下的水不流动时,若水底到水面的距离为2m,桥墩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水对桥墩的一个侧面的压力      4×104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四辆质量相等的货车分别从两个方向通过桥梁,某一时刻它们的重心恰好位于一块桥板的处(如图乙所示),此时A桥墩增加的压力是B桥墩增加压力的      倍.‎ ‎ ‎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6.如图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作用下保持平衡,请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17.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母管的N、S极,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 ‎ 四、实验题(每空1分,连图1分,共14分)‎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量直径为5cm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s作为光源固定在“0”位置处,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60cm的位置处.‎ ‎(1)实验前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让它们在      .‎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A处)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亮圈的大小,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5cm时,停止移动凸透镜,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B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连续向右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标有50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灯泡的像.‎ ‎(3)若固定小灯泡在“0”位置处,移动凸透镜和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小灯泡的像.‎ ‎19.在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V,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下降,使灯丝温度不断降 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数据序号 ‎1‎ ‎2‎ ‎3‎ ‎4‎ ‎5‎ ‎5‎ ‎7‎ 电压U/V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 ‎0.28‎ ‎0.26‎ ‎0.24‎ ‎0.21‎ ‎0.19‎ ‎0.16‎ ‎0.05‎ ‎(1)根据题目要求,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2)从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      (选填“a”或“b”)端滑动.‎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Ω,小灯泡不接入电路时,其电阻最接近      Ω.‎ ‎(4)对比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电阻值,我们得出结论:随着小灯泡灯丝温度不断降低,小灯泡的电阻逐渐      .‎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 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 ‎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21.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定值电阻R1的大小.‎ ‎(2)R2在40s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2.一壁很薄的透明瓶子,瓶身部分为圆柱形,瓶子的底面积为40cm2,瓶中装有高度为28cm的水(如图甲所示),将瓶子倒置并使其在水中竖直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瓶子 露出水面的高度为4.5cm,瓶子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2.5cm.求:‎ ‎(1)瓶子(含瓶盖)的重力.‎ ‎(2)瓶子在水中悬浮时瓶中水的质量.‎ ‎ ‎ ‎2016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则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主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接收到的响度越大.‎ 故选C.‎ ‎ ‎ ‎2.平面镜利用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则平面镜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BC错误;‎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 ‎ ‎3.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解答】解:‎ 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此过程叫汽化.‎ 故选B.‎ ‎ ‎ ‎4.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常见的扩散现象就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 A、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不符合题意;‎ B、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不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不符合题意;‎ D、改变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与分子动理论没有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 ‎ ‎5.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 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正电荷与负电荷;绝缘体.‎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金属内部能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 ‎(3)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解答】解: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金属中的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自然界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故C正确;‎ D.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所以不容易导电,故D错误.‎ 故选C.‎ ‎ [来 ‎6.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8枚小磁针(其中涂黑的部分是小磁针的N极).如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磁场.‎ ‎【分析】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且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来判断.‎ ‎【解答】解:‎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且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和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 图中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 A、结合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可知,所有小磁针的指向均符合磁场规律,故A正确;‎ B、图中左侧小磁针的N极和条形磁铁的N极相对、右侧小磁针的S极和条形磁铁的S极相对,不符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B错误;‎ C、图中左侧小磁针的N极和条形磁铁的N极相对、右侧小磁针的S极和条形磁铁的S极相对,不符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C错误;‎ D、图中下方三个小磁针的N极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反,故D错误.[来源:学*科*网]‎ 故选A.‎ ‎ ‎ ‎7.某同学为了估测一个铭牌缺失的家用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将壶中装入lkg 25℃的自来水.按下开关后3min水被烧开.则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水的比热容为4.2×l03J/(kg•℃)(  )‎ A.3Ω B.30Ω C.300Ω D.3000Ω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由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由Q=W=t计算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电阻.‎ ‎【解答】解:‎ 电热水壶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1kg×=3.15×105J,‎ 由题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消耗电能W=Q,‎ 由W=t可得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电阻:‎ R=t=×3×60s≈27.7Ω,‎ 所以B选项与其电阻大小比较接近,所以B正确.‎ 故选B.‎ ‎ ‎ ‎8.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块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块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时,根据η=×100%=×100%=×100%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再根据η=×100%求出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时物块的个数.‎ ‎【解答】解: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时,因不计绳重和摩擦,‎ 所以,由η=×100%=×100%=×100%可得,‎ 动滑轮的重力:G动=×G=×G=G,‎ 设提升n个物块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则η′=,即90%=,‎ 解得:n=6.‎ 故选D.‎ ‎ ‎ ‎9.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面高度为h时,它的重力势能Er=Mgh(g=10N/kg).现从地面竖直向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m,然后落回到地面,整个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若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1,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2,则(  )‎ A.h1>2m,h2>2m B.h1<2m,h2<2m、 C.h1>2m,h2<2m D.h1<2m,h2>2m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分析】在上升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再根据h1处动能和势能相等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同理可求下落过程.‎ ‎【解答】解:设抛出点为零势能面,在h1处动能和势能相等,则有: mv12=mgh1…①‎ 从h1处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0﹣mv12=﹣(mg+f)(4m﹣h1)…②‎ 由①②解得h1=•4m>2m;‎ 同理在下降过程中: mv22=mgh2…③‎ mv22=(mg﹣f)(4m﹣h2)…④‎ 由③④得:h2=•4m<2m.‎ 故选C.‎ ‎ ‎ ‎10.如图所示是一种研究导电液体导电性能的装置,其主要部分是由一端开口的圆柱状金属管、电流表和电源组成,图中竖直放置的金属管的长度为1.2m,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灌满某导电液体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4A,如果电流表的示数为1.6A,则管中灌入的这种导电液体的高度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 A.0.4 m B.0.6 m C.0.8 m D.1.0 m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管中没有导电液体和灌满导电液体时的总电阻,然后求出每米的电阻,然后设出导电液体的高度,根据电阻的串联表示出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得出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I=可得,金属管没有灌入导电液体时的电阻:‎ R1==,‎ 每米的电阻为==,‎ 金属管灌满导电液体时的电阻:‎ R2==,‎ 每米的电阻为==,‎ 设管中灌入的这种导电液体的高度为h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 R=×(L﹣h)+×h=,‎ 即×(1.2﹣h)+×h=,‎ 解得:h=0.6m.‎ 故选B.‎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表(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 北 (选填“北”或“西”)‎ ‎(2)百叶箱中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 体积 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低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 体温计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绝对温度计测量的绝对湿度是用一定体积内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的,则绝对温度的单位是 g/cm3 .‎ ‎【考点】红外线;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分析】(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看不见的光有两种:红外线和紫外线,其中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为了防止太阳光照射进百叶箱,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安装百叶箱时门的朝向;‎ ‎(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处于液态;根据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要结论温度值进行分析;根据绝对湿度的意义确定绝对温度的单位.‎ ‎【解答】解:‎ ‎(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为了防止在打开百叶箱时太阳光照射进百叶箱,在我国安装百叶箱时其门要朝向北.‎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所以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体积的改变量相同;‎ ‎(3)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因为绝对湿度是用一定体积内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的,所以绝对温度的单位与密度单位相同,为g/cm3.‎ 故答案为:(1)反射;红外线;北;(2)热胀冷缩;体积;(3)低;体温计;g/cm3.‎ ‎ ‎ ‎12.“重力电灯”是一种依靠重力做功产生电能的环保型电源,如图,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由人将沙袋举高,使人的生物能转化为沙袋的重力势能,然后沙袋通过减速器匀速下落带动发电机发电,点亮灯泡.‎ ‎(1)发电机是“重力电灯”的核心部件之一,发电机的线圈在磁场中 切割 磁感线产生电流,这种电流是电 交流 (选填“直流”或“交流”).发电的过程属于 磁生电 (选填“电生磁”或“磁生电”),这个过程将 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 ‎(2)“重力电灯”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W,额定电压为2V,则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为 0.5  A,它工作 10  h消耗0.01度的电能.‎ ‎(3)将一个重为400N的沙袋举高1.8m后从静止开始释放至落地,重力做功 720  J,调节减速器,让沙袋匀速下落,且沙袋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量的80%转化为灯泡的电能,此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恰为灯泡的额定电压,则一次举高沙袋能让额定功率为1W灯泡正常发光 576 s.此时沙袋通过减速器匀速下落的速度为 3.125×10﹣3 m/s.‎ ‎【考点】电磁感应;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分析】(1)产生感应电流的关键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当发电机中没有换向器时,产生的电流为交流电;‎ 根据消耗的能量和得到的能量得出能量的转化;‎ ‎(2)根据P=UI的变形公式可求出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由W=Pt即可求出消耗0.01度电所用的时间;‎ ‎(3)根据W=Gh即可求出重力做的功;根据机械效率和W=Pt即可求出灯泡工作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沙袋下落的速度.‎ ‎【解答】解:(1)发电机的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由于没有换向器,因此这种电流是交流电;发电的过程属于磁生电,这个过程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电能,因此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由P=UI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0.5A;‎ 由W=Pt可得,消耗0.01度的电能,灯泡工作的时间:t===10h;‎ ‎(3)重力做的功:W′=Gh=400N×1.8m=720J;‎ 由ηW′=Pt可得:‎ ‎80%×720J=1W×t t==576s;‎ 沙袋通过减速器匀速下落的速度:v===3.125×10﹣3m/s.‎ 故答案为:(1)切割;交流;磁生电;机械;(2)0.5;10;(3)720;576;3.125×10﹣3.‎ ‎ ‎ ‎13.2016年2月12日,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是100年前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根据其建立的“相对论”作出的预言.‎ ‎(1)建立“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 爱因斯坦 ,2016年人类首次宣布探测到引力波是来自于距离我们13亿光年处的两个巨大黑洞的“相撞”.本次探测到引力波是 13亿 年前发出的.‎ ‎(2)引力波的传播速度是 光速 (选填“光速”或“声速”),本次发现的引力波先后到达两个监测站的时间差为7×10﹣4s,则两个监测站之间距离为 210  km.‎ ‎(3)引力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很小,说明引力波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很弱  (选填“很强”或“很弱”).‎ ‎【考点】物理常识.‎ ‎【分析】(1)通过对相对论的了解写出答案,根据光年的定义:光一年所走的距离完成.‎ ‎(2)根据引力波来自于距离我们13亿光年,确定是光速传播,由S=Vt计算距离.‎ ‎(3)根据引力波传播过程中能力损失很小,说明作用很弱.‎ ‎【解答】解:(1)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根据光年是光一年所走的距离,则是13亿年前发出的.‎ ‎(2)根据引力波来自于距离我们13亿光年,确定是光速传播,由S=Vt=3×108m/s×7×10﹣4s=2.1×105m=210km.‎ ‎(3)根据引力波传播过程中能力损失很小,说明作用很弱.‎ 故答案为:(1)爱因斯坦;13亿;(2)光速;(3)很弱 ‎ ‎ ‎14.某“又向四车道”桥梁(每个方向有两条车道)的产,设计图如图所示.桥墩长和宽均为1m,高为10m的长方体.‎ ‎(1)若每一块桥板的体积为80m3,桥板材料的密度为2.5×103kg/m3,则一块桥板的重力为 2×106 N.桥板对每个桥墩的压力是 1×106  N,每个桥墩受到桥面的压强为 1×106  Pa.‎ ‎(2)当桥下的水流动时,水对桥墩侧面的压强会因水的流动而变 小 ,水对桥墩正面的压强会变 大 .当桥下的水不流动时,若水底到水面的距离为2m,桥墩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2×104 Pa.水对桥墩的一个侧面的压力 小于 4×104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四辆质量相等的货车分别从两个方向通过桥梁,某一时刻它们的重心恰好位于一块桥板的处(如图乙所示),此时A桥墩增加的压力是B桥墩增加压力的 3 倍.‎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1)利用ρ=计算一块桥板的质量,利用G=mg计算其重力;桥板对桥墩的压力等于其重力,而一块桥板的重力由两个桥墩承担,据此计算桥板对每个桥墩的压力;利用p=计算每个桥墩受到桥面的压强;‎ ‎(2)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比较桥墩侧面和正面的水的流速得出压强变化;根据p=ρgh计算桥墩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再根据p=求出桥墩浸入水中部分受到水的压力,即可得出水对桥墩的一个侧面的压力大小;‎ ‎(3)火车对桥墩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根据ρ=可得,一块桥板的质量:m=ρV=2.5×103kg/m3×80m3=2.5×105kg,‎ 则一块桥板的重力:G=mg=2.5×105kg×10N/kg=2×106N,‎ 桥板对每个桥墩的压力:F===1×106N,‎ 每个桥墩受到桥面的压强:p===1×106Pa;‎ ‎(2)当桥下的水流动时,桥墩侧面的水流速变大,水对桥墩侧面的压强变小,桥墩正面的水流速变小,水对桥墩正面的压强压强变大.‎ 桥墩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2m=2×104Pa;‎ 根据p=可得,桥墩浸入水中部分受到水的压力:F=pS=2×104Pa×2m×1m=4×104N,‎ 桥墩上面由于没有浸没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故水对桥墩的一个侧面的压力小于4×104N;‎ ‎(3)设一辆货车的质量为m,则其重力为mg,‎ 某一时刻它们的重心恰好位于一块桥板的处,则A桥墩增加的压力△FA=(1﹣)×4mg=3mg,‎ B桥墩增加的压力△FB=×4mg=mg,‎ 所以,△FA:△FB=3mg:mg=3,‎ 即此时A桥墩增加的压力是B桥墩增加压力的3倍.‎ 故答案为:(1)2×106;1×106;1×106;(2)小;大;2×104;小于;(3)3.‎ ‎ ‎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解答】解:(1)由图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90°﹣30°=60°;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 ‎(2)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完成光路,如下图所示:‎ ‎ ‎ ‎16.如图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作用下保持平衡,请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考点】力臂的画法.‎ ‎【分析】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解答】解:已知支点O,从支点O向F1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1;从支点向F2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 ‎ ‎17.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母管的N、S极,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分析】利用线圈的绕向和螺线管的N、S极,结合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进一步可以得到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解: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以及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中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可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 如下图所示:‎ ‎ ‎ 四、实验题(每空1分,连图1分,共14分)‎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量直径为5cm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s作为光源固定在“0”位置处,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60cm的位置处.‎ ‎(1)实验前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让它们在 同一高度上 .‎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A处)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亮圈的大小,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5cm时,停止移动凸透镜,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B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连续向右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标有50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灯泡的像.‎ ‎(3)若固定小灯泡在“0”位置处,移动凸透镜和光屏, 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小灯泡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 ‎(2)已知凸透镜的直径为5cm,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5cm时,则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据此可知凸透镜的焦点,然后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一: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 ‎(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1)在实验前,必须先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2)已知凸透镜的直径为5cm,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5cm时,此时S正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则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B为15cm,即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连续向右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标有50cm的位置时,此时u=60cm﹣50cm=10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在光屏上不能看到小灯泡的像.‎ ‎(3)若固定小灯泡在“0”位置处,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移动凸透镜和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小灯泡的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2)15;不能;(3)能.‎ ‎ ‎ ‎19.在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V,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下降,使灯丝温度不断降 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数据序号 ‎1‎ ‎2‎ ‎3‎ ‎4‎ ‎5‎ ‎5‎ ‎7‎ 电压U/V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 ‎0.28‎ ‎0.26‎ ‎0.24‎ ‎0.21‎ ‎0.19‎ ‎0.16‎ ‎0.05‎ ‎(1)根据题目要求,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2)从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 b (选填“a”或“b”)端滑动.‎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8.9 Ω,小灯泡不接入电路时,其电阻最接近 2 Ω.‎ ‎(4)对比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电阻值,我们得出结论:随着小灯泡灯丝温度不断降低,小灯泡的电阻逐渐 减小 .‎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分析】(1)本实验中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应与灯泡并联,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 ‎(2)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 ‎(3)由表格数据,根据I=计算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根据实验最后一次数据计算灯泡电阻;‎ ‎(4)小灯泡灯丝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变化,比较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值,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解:‎ ‎(1)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应灯泡并联,因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如图所示:‎ ‎(2)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下降,变阻器分得电压增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应将滑片向b端滑动,使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大;‎ ‎(3)当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正常发光,由表格数据可知当灯泡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8A,‎ 由I=可得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 RL==≈8.9Ω;‎ 由题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下降,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由表格数据知,小灯泡不接入电路时,电阻最接近第7次实验时灯泡电阻,‎ 所以:RL′===2Ω;‎ ‎(4)由表中数据,比较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值可知:随着小灯泡灯丝温度不断降低,小灯泡的电阻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1)见上图;(2)b;(3)8.9;2;(4)减小.[来 ‎ ‎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 16  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8 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 橡皮筋 B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A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20  N.‎ ‎【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力的合成与应用.‎ ‎【分析】(1)根据图乙分别找出在一定范围内A、B橡皮筋伸长与受到的拉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作答;‎ ‎(2)根据弹簧则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以小量程的橡皮筋为基准,求合力.‎ ‎【解答】解:‎ ‎(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5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FA=kA△xA,FB=kB△xB,由图知,当FA=5N,△XA=10cm,;FB=10N,△XB=10cm,将上面的数据分别代入FA=kA△xA、FB=kB△xB,得:kA=0.5N/cm、kB=1N/cm,因此FA=0.5△xA,FB=△xB,所以,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xA=cm=16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 ‎△xB=cm=8cm;‎ ‎(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接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 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 ‎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3)将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因作用在每根橡皮筋上的力相等,所以应以A的测量范围为基准,每根橡皮筋最大受到10N的拉力,根据合力的知识,“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的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2×10N=20N.‎ 故答案为:(1)①16;②8;‎ ‎(2)①B;②A;‎ ‎(3)①20.‎ ‎ ‎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21.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定值电阻R1的大小.‎ ‎(2)R2在40s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电阻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即可求出定值电阻R1的大小;‎ ‎(2)根据W=UIt求出R2在40s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1)由I=可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R1===10Ω;‎ ‎(2)R2在40s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UI2t=6V×0.2A×40s=48J.‎ 答:(1)定值电阻R1的大小为10Ω.‎ ‎(2)R2在40s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48J.‎ ‎ ‎ ‎22.一壁很薄的透明瓶子,瓶身部分为圆柱形,瓶子的底面积为40cm2,瓶中装有高度为28cm的水(如图甲所示),将瓶子倒置并使其在水中竖直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瓶子 露出水面的高度为4.5cm,瓶子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2.5cm.求:‎ ‎(1)瓶子(含瓶盖)的重力.‎ ‎(2)瓶子在水中悬浮时瓶中水的质量.‎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瓶子(含瓶盖)的重力等于高度2.5cm、底面积为40cm2的水柱的重力,利用G=mg和ρ=计算即可.‎ ‎(2)瓶子在水中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其自身体积,求出瓶子的容积,利用F浮=ρ水gV排求出瓶子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浮力等于水和瓶子的重力之和求解水的重力,再利用G=mg计算瓶中水的质量.‎ ‎【解答】解:‎ ‎(1)瓶子(含瓶盖)的重力等于高度2.5cm、底面积为40cm2的水柱的重力,‎ 根据G=mg和ρ=可得:‎ G瓶=ρ水gV=1.0×103kg/m3×10N/kg×40×2.5×10﹣6m3=1N.‎ ‎(2)瓶子在水中悬浮时,V排=V容=40cm2×(28cm+2.5cm+4.5cm)=1400cm3,‎ 瓶子悬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400×10﹣6m3=14N,‎ 瓶子悬浮,则F浮=G水+G瓶,‎ 所以,瓶子在水中悬浮时瓶中水的重力G水=F浮﹣G瓶=14N﹣1N=13N,‎ 水的质量m水===1.3kg.‎ 答:(1)瓶子(含瓶盖)的重力为1N.‎ ‎(2)瓶子在水中悬浮时瓶中水的质量为1.3kg.‎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