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陈涉世家》教案 苏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6《陈涉世家》教案 苏教版

1 《陈涉世家》 课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世家”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所创立的 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乘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之所以把他列入“世 家”,主要是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首事”之功,同时有认为,陈涉曾一度建立 政权,发号施令,因此列入“世家”,给予他以重要历史地位。司马迁这种尊重客观实际、 尊重历史的态度,是其进步史学观的表现。 学生如在学习本文之前能够将这段历史进行回顾,做到对整个故事心中有数,学习起来 才会得心应手。才会了解本文节选的部分并没有故事的结局。文章着力表现的内容并不是整 个故事本身,而是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 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从而 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同时,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个亮点,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 如“天下苦秦久矣”,反映了陈胜对全国反秦形势的洞察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但显 示了陈胜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精神,而且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表 现这位起义领袖的卓越才能。这些语言符合人物身份、个性,极有深度。 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虽不是故事的全部,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关起 义以前的事迹,只选其典型事例来介绍陈涉高出常人的言行,写得比较简略。有关起义筹划 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泼以浓墨,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的非凡才干。写作战过 程,则又写得相当概括,以免人物形象淹没在大场面的活动之中。由于作者能紧扣“起义” 这一中心,详略适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显得重点突出,有助于作品主题的揭示,更有 助于陈涉形象的勾勒。因此文章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也是全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 是全文学习的一个难点。 文章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如写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仅用“会天大雨……法皆 斩”五个短句十六个字,就揭露了 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现实。 ◆ 教材分析 2 写陈胜、吴广杀两尉时,运用“笞”“挺”“夺”“杀”这一连串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 烈的格斗场面。最后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时,用“攻”“收”“下”“徇”“入”“据”等一连串 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语言分析也因此成为全文学习的一个重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翻译课文,疏通大意; 2.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翻译课文,疏通大意; 2.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3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课文; 3.尝试翻译课文。 1. 背诵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文导入: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代传诵。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 上建功立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将使我们找到前进的动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 2.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在 《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 《史记》。 3.《史记》简介: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五十二万多字,包括 12 本纪、10 表、8 书、30 世家、 70 列传、共 130 篇。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则是 人臣之传。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篇幅最在,所以称之为纪传体。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找出读音需要注意的地方) 阳夏人 jiǎ辍耕之垄上 chuò lǒng ◆ 教学过程 4 怅恨久之 chàng 发闾左 lǘ 度已失期 duó数谏故 shuòjiàn 所罾鱼腹中 zēng 夜篝火 gōu 尉果笞广 chī收而攻蕲 qí 三. 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齐读课文; (二)重点字词小组互测; (三)翻译句子: 1.回忆翻译的规律:直译、补充、调序、语气 2.注意点:字字落实、凸显语法现象、鲜明句式 特点 3.各小组分工合作组内讨论,尝试翻译句子。 4.各小组提出在讨论过程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范围内质疑 、释疑互动。 5.各小组推举发言人串译句子。 译文: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 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说:“如果谁富贵了,不要互相忘记了。”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人, 哪儿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说:“唉,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朗读第一段,思考: 1 、 先 交 代 陈 胜 、 吴 广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然 后 重 点 介 绍 “______________”,点明他雇农的身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陈涉年轻时,对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强烈不满,希望摆脱痛苦处境有远大志向。 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语言、动作、神态 3.少年时期的陈胜的人物形象? 5 胸怀大志、远大抱负、敢于斗争 4.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有什么作用? 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 五、课堂练习: 同座互助,翻译给对方听,找出对方的错误。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陈涉奇异的原因,以及涉年轻时,对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 强烈不满,希望摆脱痛苦处境有远大志向。 七、作业布置: 1.整理课文第一段的翻译; 2.归纳第一段中的重点诗词和虚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1.让学生翻译重点句子; 2.提问作者简介。 二、深读课文: 1.阅读第二段,解决重点字词,疏通翻译 (1)重点字词。 “发”:征发。 “適”:通假“谪”,责罚。“戍”:防守。 “屯”:驻守。 “次”:编到。“当行(háng)”:应差。“为”:担任,当。“屯长”:戍边军队中的小吏。 “会”:适逢。“度”(duó):估计。 “失”,耽误,错过。“法”:依照秦法规定,名 词作状语。 6 “乃”:于是,就。 “亡”:逃亡。“举”:起事,发动。 “等”:同样。 “死国可乎?”为国而死,好吗?“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苦”:苦于,为某种事物或境况所苦。“ “当”:应该。“乃”:是。 “以”:因为。“数”(shuò):屡次。 “将”(jiàng):统率。 “或”:有人。“多”:只是。“爱”:爱护。“怜”:喜爱。“以”:认为。 “诚”:果真。“以”:把。 “唱”:通假“倡”,倡导。 “宜”:大概。“多”:数量大。“应”:应和,响应。“然”:正确。…… 以上重点字词的解释,不直接呈现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分组讨论,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 决,不能解决的就质疑,由老师帮助解决。 (2)指名尝试翻译这一段内容,同学之间互相质疑。 2.阅读第三段,解决重点字词,疏通翻译 (1)自读这一段,同桌互相提问,完成文意的翻译。 (2)对这一段的字词及句子的翻译进行质疑;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再读课文,提炼概括起义事件。(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回答)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段的内容。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涉的? 明确:是以姓名、籍贯、身世、志向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陈胜的。 3.为什么这样介绍陈胜? 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4.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全社会 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 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 5.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什么? 明确: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 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6.起义经过哪几个步骤? 7 明确:第一步并杀两尉;接着用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二三段的翻译,在疏通大意的同时我们了解了陈涉奇异的原因、经过、 结果。 五、课堂练习: 填空题。 (1)《陈涉世家》选自____,作者____,是____朝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家 和____ 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____,全书____篇。 (2)“世家”是_” (3)起义的导火线是_。 (4)社稷是指____,“社”是指____,“稷”是指____。 (5)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____,他们”的____作为起义的第一步。 (6)____叫做“立”。 (7)此文中,陈胜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其中“燕雀”指_,“鸿鹄”指_。 六、作业布置: 1、课后整理第 3 段翻译; 2、整理出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重点虚词的用法。 第三课时 一、课文导入: 学生复述陈涉起义的经过 二、深读课文: 8 1.理清文章结 构 本文按_______顺序写的,分三段。 第一段:介绍陈胜、吴广的姓氏、籍贯,接着写陈胜的出身及抱负。 第二段:陈胜、吴广起义原因及谋划起义。 第三段: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2.找出文中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然后分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苟富贵,毋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两句话,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性格? 明确:充分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写出了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壮志, 这也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3.起义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明确: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4.陈涉的“谋”和对形势的分析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对形势的分析:“天 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说明“谋”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也估计到了失败 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壮烈而有价值的。这表现了陈胜远大的抱负和起义的决心。 对形势的分析既揭示了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又分析了秦王朝内部矛盾和与六国的旧矛 盾,既揭示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又提出了发动群众的策略,还预见到运用这一策略的结果 “ 宜多应者”。这段话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表现了这位农民起义领袖洞 察时局的能力。 4.陈涉是如何制造舆论来号召、发动群众的? 明确: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9 5.说说“公等遇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番话对当时起义的作用,思考它反映了 陈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这番话说明走投无路的处境,指出死里求生的前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极 大地号召力,所以徒属们都“敬受命”。起义领导人卓越的宣传、组织才能得到了充分显示。 反映了陈涉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第三段开头描述了哪三个场面? 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2、本段后半部分主要写了起义后势如破竹的大好形势,对“比至陈”的场面描写有何特 点? 运用一连串数词“百”“千”“万”,形象地展现了起义后的大好形势。至此,陈胜的“鸿 鹄之志”变成了现实。 四、课堂小结: 1、从全文来看,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在战斗中表现出机智、勇敢,极强的洞察时局的能力。总 之,他是一位农民革命运动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司马迁对于陈胜持何态度?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对陈涉的才干和功劳是予以肯定和赞扬的。 五、课堂练习: 1、选出无通假字的一项( )。 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C、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10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选出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念]鬼(思念) [间] 令(其中) B、皆[次]当后(每次)[刑]其长束(惩罚) C、[怅]恨久之(失望)[次]所(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D、楚人[怜]之(可怜)为坛而[盟](盟誓) 3、对句子大意理解正确的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或。 译:集会的时候,天下大雨。道路不能行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B.等死,死国可乎? 译:等着死,不如为国家而死,怎么样?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或者以为他死了,或者以为他逃跑了。 D.天下苦秦久矣。 译: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感到痛苦不堪。 六、作业布置: 1.找出陈胜在起义前后的语言进行阅读,并思考这些语言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2.整理 出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字、重点虚词的用法。 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