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方框内.‎ ‎1.(2分)“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 B.都江堰的修建 ‎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2分)“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3.(2分)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4.(2分)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农业耕作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 ‎ C.农业灌溉工具 D.实用的生活用具 第30页(共30页)‎ ‎5.(2分)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了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 A.重武轻文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重文轻武 ‎6.(2分)历朝历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分)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 B.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 C.中英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 ‎ D.《南京条约》的规定 ‎8.(2分)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分)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 ‎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30页(共30页)‎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0.(2分)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11.(2分)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2.(2分)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3.(2分)1979年1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报中美国对中国承诺的是(  )‎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C.“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第30页(共30页)‎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14.(2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它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 D.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15.(2分)“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1640年议会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C.来克星顿枪声 D.彼得格勒起义 ‎16.(2分)《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它们”是指(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7.(2分)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 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30页(共30页)‎ ‎18.(2分)《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 D.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20.(2分)当今世界使用的多款主流智能手机,大多数需由多个国家分工协作组装完成,而不是单纯某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的。它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贸易自由化 B.经济全球化 ‎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资源一体化 二、材料题(共30分其中第21题7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第24题7分)‎ ‎21.(7分)我们的家乡﹣﹣宿迁,年轻的城,曾被乾隆皇帝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第30页(共30页)‎ ‎(1)宿迁孔庙位于宿城。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书?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 ‎(2)项王故里见证了项羽不凡的一生。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 ‎(3)宿迁运河地处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请问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 ‎(4)我市雪枫公园是为了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英雄而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是怎样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付诸行动的?‎ ‎22.(8分)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在中国和世界史上,不同的阶级都解决过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1)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次革命运动中颁布的?同时期美国为了鼓励农民到西部垦殖颁布了什么文献?‎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第30页(共30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我国在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23.(7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古代史上,许多朝代也注重对权力的监督,管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什么?元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内容体现了政权体制组织的原则是什么?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遵循了此原则?‎ 材料三 ‎ 第30页(共30页)‎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强国之路》‎ ‎(3)材料中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4)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哪些感悟与认识?‎ ‎24.(8分)20世纪上半叶,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条约?请列举一例20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公开撕毁该条约的史实。‎ 材料二 联合国的出现是国际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即全球化进程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国际和平与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事务需要全球管理。‎ ‎﹣﹣门洪华《联合国机制浅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它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 ‎ 第30页(共30页)‎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二战后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冷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导?‎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具有更多的权利中心,每一个都是独立的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4)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 第30页(共30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九年级(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方框内.‎ ‎1.(2分)“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 B.都江堰的修建 ‎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掌握铁犁牛耕的出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其经济上的社会大变革是指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故C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铁犁牛耕的出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分)“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第30页(共30页)‎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都城咸阳。秦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依据题干“公元前 3 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中时间“公元前 3 世纪”、“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等都与秦朝的建立相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熟知基础知识即可。‎ ‎3.(2分)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的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并没有因为政权分立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分)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农业耕作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 ‎ 第30页(共30页)‎ C.农业灌溉工具 D.实用的生活用具 ‎【分析】本题考查了筒车。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解答】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农业灌溉工具。‎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筒车是农业灌溉工具。‎ ‎5.(2分)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了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 A.重武轻文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重文轻武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解答】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了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6.(2分)历朝历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 第30页(共30页)‎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平定回部贵族叛乱、设立驻藏大臣、设置台湾府都是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而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朝。故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②③④。‎ 故选:D。‎ ‎【点评】注意识记明清时期巩固国家统一和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史实。‎ ‎7.(2分)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 B.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 C.中英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 ‎ D.《南京条约》的规定 ‎【分析】本题以“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为切入点,考查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1843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了160余种货物的税率,中国的关税税率较以前降低了许多。这些税率的调整主要依据《南京条约》的规定。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鸦片战争的结局及历史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第30页(共30页)‎ ‎8.(2分)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以,“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9.(2分)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 ‎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的相关知识。1927年,毛泽东秋收起义后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解答】1927年,毛泽东秋收起义后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故选:A。‎ 第30页(共30页)‎ ‎【点评】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井冈山的相关知识。‎ ‎10.(2分)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分析】本题以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为依托,考查重庆谈判。‎ ‎【解答】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重庆谈判背景、原因、结果以及意义。‎ ‎11.(2分)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第30页(共30页)‎ ‎【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从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1965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比1960年相比大幅度上升,这是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采取调整政策所致。因为从1959至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中共中央不得不于1961年发布“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1961年”和相关信息可用排除法得出结论,难度适中。‎ ‎12.(2分)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华国锋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可知材料中的他是指邓小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邓小平的主要贡献。‎ ‎13.(2分)1979年1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报中美国对中国承诺的是(  )‎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第30页(共30页)‎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C.“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分析】本题以1979年1月28日,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美建交公报》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没有认同“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美建交公报》的相关史实。‎ ‎14.(2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它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欧洲语言文字、基督教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C.使世界贸易中心转至美洲 ‎ D.使西欧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分析】本题以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并传遍世界。水稻、甘蔗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解答】‎ 第30页(共30页)‎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并传遍世界。水稻、甘蔗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说明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从四个选项看,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2分)“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1640年议会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C.来克星顿枪声 D.彼得格勒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相关史实。‎ ‎16.(2分)《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它们”是指(  )‎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第30页(共30页)‎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共产党宣言》指出“它们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及所学知识可知,“它们”是指无产阶级。‎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17.(2分)新学期,学校组织历史活动课,在一个标有“Tsar AlexanderⅡ“字样的小组资料袋中,存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请判断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B.亚非拉人民的反帝斗争 ‎ C.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林肯”“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等图片和资料可知,这些与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有关,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故该小组参加活动课的主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18.(2分)《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第30页(共30页)‎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分析】本题以《大国崛起》中的一段解说词为切入点,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可知,材料中的“伟大实践”是指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十月革命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19.(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 D.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华沙条约组织。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解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在军事方面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 故选:B。‎ 第30页(共30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 ‎20.(2分)当今世界使用的多款主流智能手机,大多数需由多个国家分工协作组装完成,而不是单纯某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的。它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贸易自由化 B.经济全球化 ‎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资源一体化 ‎【分析】本题以当今世界使用的多款主流智能手机,大多数需由多个国家分工协作组装完成,而不是单纯某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的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当今世界使用的多款主流智能手机,大多数需由多个国家分工协作组装完成,而不是单纯某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的。它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中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承办各种经济组织会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题(共30分其中第21题7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第24题7分)‎ ‎21.(7分)我们的家乡﹣﹣宿迁,年轻的城,曾被乾隆皇帝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第30页(共30页)‎ ‎(1)宿迁孔庙位于宿城。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哪本书?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 ‎(2)项王故里见证了项羽不凡的一生。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 ‎(3)宿迁运河地处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请问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 ‎(4)我市雪枫公园是为了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英雄而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是怎样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付诸行动的?‎ ‎【分析】本题以四幅图片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孔子与《论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巨鹿之战与秦朝的灭亡、隋炀帝与大运河、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史实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宿迁孔庙位于宿城。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项王故里见证了项羽不凡的一生。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当时,“统治者”是向刘邦投降。‎ 第30页(共30页)‎ ‎(3)宿迁运河地处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 ‎(4)我市雪枫公园是为了纪念以彭雪枫将军为代表的抗日英雄而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先是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等。‎ 故答案为:‎ ‎(1)《论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巨鹿之战;刘邦。‎ ‎(3)隋炀帝; 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4)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任意一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孔子与《论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巨鹿之战与秦朝的灭亡、隋炀帝与大运河、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史实等知识。‎ ‎22.(8分)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在中国和世界史上,不同的阶级都解决过土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 第30页(共30页)‎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1)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哪一次革命运动中颁布的?同时期美国为了鼓励农民到西部垦殖颁布了什么文献?‎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我国在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分析】本题以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在中国和世界史上,不同的阶级都解决过土地问题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宅地法》、三民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第30页(共30页)‎ ‎【解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同时期美国为了鼓励农民到西部垦殖颁布了《宅地法》。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从面扭转了战局,使北方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的表述是平均地权。据材料二可知,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核定地价。‎ ‎(3)据材料三可知,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是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我国在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本题是总结性试题,据上述分析可知,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共同之处是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 故答案为:‎ ‎(1)太平天国运动。《宅地法》。‎ ‎(2)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3)耕者有其田。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目的都是使农民拥有土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太平天国运动、《宅地法》、三民主义、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3.(7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30页(共30页)‎ ‎(1)古代史上,许多朝代也注重对权力的监督,管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什么?元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是什么?‎ 材料二“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内容体现了政权体制组织的原则是什么?美国哪一部文献的制定遵循了此原则?‎ 材料三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强国之路》‎ ‎(3)材料中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的创立与英国哪一法律文件有关?‎ ‎(4)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哪些感悟与认识?‎ ‎【分析】本题以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主线,考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官职是御史大夫,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元朝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是御史台。‎ 第30页(共30页)‎ ‎(2)由材料二“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可知,材料二内容体现了政权体制组织的原则是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遵循了此原则。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3)由材料三“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可知,英国建立起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任何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故答案为:‎ ‎(1)御史大夫;御史台。‎ ‎(2)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1787年美国宪法。‎ ‎(3)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4)任何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答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理解,掌握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 ‎24.(8分)20世纪上半叶,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和;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条约?请列举一例20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公开撕毁该条约的史实。‎ 第30页(共30页)‎ 材料二 联合国的出现是国际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即全球化进程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国际和平与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事务需要全球管理。‎ ‎﹣﹣门洪华《联合国机制浅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它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 ‎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二战后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冷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导?‎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具有更多的权利中心,每一个都是独立的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4)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 ‎【分析】‎ 第30页(共30页)‎ 本题以20世纪上半叶,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凡尔赛条约》、纳粹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史实、联合国的成立以及目的、二战后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当今新的世界政治格局,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据材料“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人数;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凡尔赛条约》;20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德国公开撕毁该条约的史实如1935年,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8年吞并奥地利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它的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3)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冷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二战结束后,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故答案为:‎ ‎(1)《凡尔赛条约》;1935年,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8年吞并奥地利等。‎ 第30页(共30页)‎ ‎(2)雅尔塔会议;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称霸世界;美国和苏联。‎ ‎(4)多极化趋势;中国应该顺应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任一点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凡尔赛条约》、纳粹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史实、联合国的成立以及目的、二战后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当今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8 13:53:33;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0页(共30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