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题 ‎(适用: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最理想的能源是(  )‎ A.氢气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难度】易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能产生污染气体,污染空气;而氢气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所以是最理想的燃料.‎ ‎【解答】解:A、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此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正确.‎ B、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 C、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 D、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气体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气作为能源的三大优点(来源广、燃烧热值高、无污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O24.8g,同时只生成CO24.4g和水2.7g,则该化合物中(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易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对于给出具体质量关系的物质转化进行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不要笼统的下结论是可能含有某些元素,而是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是到底是否含有,进而给出明确的结论.本题给出了氧气的质量以及生成的质量,所以可以根据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与反应物中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是否相等判断氧元素,对于碳元素和氢元素则不需要进行计算即可下结论.‎ ‎【解答】解:由于该化合物和氧气反应,且是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由于给出了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为4.8g,所以可以计算在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总和,之后与氧气的质量对比.‎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100%=3.2g 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2.7g××100%=2.4g 生成物中氧元素的总质量3.2g+2.4g=5.6g>4.8g,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 所以该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C.‎ ‎【点评】此类题目的数据一旦给出进行判断时,对选项首选排除所谓的可能存在和无法确定的那些选项.其次,计算时,如果给出的是化合物的质量,往往计算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化合物质量进行对比,如果碳氢元素的质量和等于化合物的质量,则化合物不含氧元素;若碳氢元素的质量和小于化合物的质量,则说明该化合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不会存在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如果给出的是反应掉的氧气的质量,则需要计算生成物中所有的氧元素的质量和,进而与消耗掉的氧气进行对比,如果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和大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则该化合物含有氧元素;若等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则说明该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会出现生成物中的氧元素质量和小于消耗掉的氧气的质量的情况).‎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2 B.NO C.N2O D.N2O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易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判断物质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SO2+NO2=SO3+X中,左边S、O、N的原子个数分别是:1、4、1,右边S、O的原子个数分别1、3,所以X的化学式为NO.由此可知:‎ A、X的化学式不是N2,故A错误;‎ B、X的化学式是NO,故B正确;‎ C、X的化学式不是N2O,故C错误;‎ D、X的化学式不是N2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推断,难度不大.‎ ‎4.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考点】燃烧的条件.‎ ‎【难度】易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下面的火柴没达到着火点,所以不易燃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5.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 ‎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考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难度】中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定→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偏二甲肼(C2H8N2)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偏二甲肼在氧气中燃烧时不可能存在的生成物是(  )‎ A.H2O B.N2 C.CO2 D.Cl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易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不变的,利用此知识分析解决即可.‎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不变的,而在偏二甲肼(C2H8N2)和氧气中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所以含有超出这四种元素以外的元素的物质都不可能存在,所以Cl2不可能存在.‎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不变的.‎ ‎7.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P B.H2 C.S D.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易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本题是选择题,解题方法有多种,最传统比较麻烦的方法就是,设相同质量的物质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每项中消耗氧气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另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设消耗相同质量的氧气所需物质多少,然后根据此比较相同质量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多少.‎ ‎【解答】解:根据所该物质写出这4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O2的化学计量数为1进行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O2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P+O2P2O5、2H2+O22H2O、S+O2SO2、C+O2CO2‎ 消耗32份质量的O2所需4种物质的相对质量分别为:24.8、4、32、12,所以相同质量的这4种物质消耗O2最多的是H2.‎ 故选:B ‎【点评】解答该题的方法是很多种的,但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称之为“归一法”,即假定某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或假定每种物质各1g,写出化学方程式,便可计算比较出结果.‎ ‎8. 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 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 C.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D.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考点】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难度】易 ‎【分析】A、根据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考虑;B、根据防震的方法考虑;C、根据人工降雨的好处考虑;D、根据沙尘暴的形成原因考虑本题.‎ ‎【解答】解:A、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点燃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故A说法正确;‎ 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外宽阔的地方躲避,故B说法错误;‎ C、通过人工降雨可以使庄稼获得水分,能缓解旱情,故C说法正确;‎ D、沙尘暴是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减少造成的,所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瓦斯的可燃性,了解防震的方法;知道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9. “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 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难度】易 ‎【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解答;‎ B、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答;‎ 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 D、根据“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解答.‎ ‎【解答】解:A、虽然地球表面积的75%是水,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少,并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错;‎ B、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对;‎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故错;‎ 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不是CO,故错.‎ 答案:B ‎【点评】环境污染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内容,主要考查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有时还会结合时事新闻或政策法规进行考查.‎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3.8‎ ‎6.4‎ ‎32.5‎ ‎3.6‎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2‎ ‎22.5‎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一定为催化剂 B.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 C.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3:2‎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中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若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若反应后质量减少,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甲物质.据此可进行有关的分析.‎ ‎【解答】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物质乙、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且乙增加了12g﹣6.4g=5.6g;丁增加了8g﹣g3.6=4.4g,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且减少了32.5g﹣22.5g=10g,因为乙、丁增加的质量和为5.6g+4.4g=10g,等于丙减少的质量.因此甲的质量不变,甲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为分解反应.由此可知:‎ A.物质甲可能为催化剂.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丙分解生成了乙、丁,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故B正确;‎ C、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5.6g:4.4g=14:11.故C错误;‎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反应的类型,解本题的关键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11.对化学反应:2CO+O2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CO、O2、C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C.该反应中反应物是CO和O2,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D.该反应中,CO、O2、CO2的质量比为7:8:11‎ ‎【考点】化学方程式.‎ ‎【难度】易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进行分析.‎ ‎【解答】解:A、该反应满足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中,CO、O2、C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故B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是CO和O2,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故C正确;‎ D、该反应中,CO、O2、CO2的质量比为28:32:88=7:8:2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考点】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难度】易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酒精灯的用法考虑;C、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D、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 ‎【解答】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滴飞溅出来而伤人,故A说法正确;‎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故B说法正确;‎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C说法正确;‎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两查、两禁一不可;掌握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考点】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难度】中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1)实验室可用给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因此既可选用装置①也可选用装置②.‎ ‎(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只能选用装置②.‎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解答】解:(1)装置①②均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④⑤均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 ‎(2)实验室中只能利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只能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为:C ‎【点评】气体的制取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收集装置取决于所生成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和溶解性.‎ ‎14.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难度】易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利用最小公倍数法,抓住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本题是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配平时,要先配碳原子,再配氢原子,最后配平氧原子.‎ ‎【解答】解:首先配平化学方程式:2C2H2+5O22H2O+4CO2,再把各系数的和加起来:2+5+2+4=13,因此A、B、D选项都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经常用的配平方法是最小公倍数法,同学们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本考点是中考的重点之一,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 A与8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 D若反应生成15g C,则生成B的质量为(  )‎ A.8g B.24g C.12g D.16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难度】易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以据此来判断出生成的B的质量,求算出B和C的质量比,然后根据C的质量结合质量比求出B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6gA恰好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9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C的质量为:6g+8g﹣9g=5g,所以B与C的质量比为8:5,所那么当生成15gC时,需要的B的质量为x,则:x:15g=8:5,解得:x=24g,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质量守恒定律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BC的质量比,主要依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第一次反应时C的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6.(9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  .‎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没有污染的一种氧化物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将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难度】中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回答;‎ ‎(2)①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数比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出得;‎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书写化学式.‎ ‎【解答】解:(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 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数比为:1:1;‎ ‎(3)①氨气(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3)=14:3;‎ ‎②NH3燃烧生成水和氮气,方程式为:4NH3+3O26H2O+2N2.‎ 故答案为:(1)天然气;‎ ‎(2)①C+H2O CO+H2;②1:1;‎ ‎(3)①14:3;②4NH3+3O26H2O+2N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17.(8分)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 ‎(1)次氯酸钠(NaClO)是否属于氧化物   (填是或否),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用加热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禽舍,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难度】易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判断次氯酸钠的类别,根据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求出某种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反应类型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1)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属于氧化物;钠显+1价,氧显﹣2价,可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1)+(﹣2)+X=0,解得X=+1;‎ ‎(2)根据实验室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否;+1;(2)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类别、化合价的求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8分)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由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易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解答】解:蜡烛燃烧时,由于空气提供了氧元素,且燃烧产物水和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可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碳、氢两种;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关方面的计算,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三、计实验探究题(共15分)‎ ‎19.(15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制取与性质:‎ 制取CO2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 如图B,现象为   .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反思与交流:‎ ‎(1)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   .‎ ‎(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   .‎ ‎【考点】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 ‎【难度】难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进行分析;‎ 根据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所以如图B,现象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O2(或空气)接触;‎ 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等溶质质量分数或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燃着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与O2(或空气)接触; ‎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等溶质质量分数或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四、计算题(共15分)‎ ‎20.(15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5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g.‎ ‎(2)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 ‎(3)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 ‎【难度】难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由图示可得生成氧气质量;‎ ‎(2)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答】解:(1)由图示可得生成氧气质量为1.6g;‎ ‎(2)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是2.5g;‎ ‎(2)设:生成1.6g气体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 ‎ 68 32‎ ‎ x 1.6g ‎ ‎ 解得 x=3.4g ‎ 故答案为:(1)1.6;(2)2.5;(3)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4g.‎ ‎【点评】本道题目比较简单,是一道最基本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