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 ‎(适用: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利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出来,故选项说法错误.‎ B、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风吹日晒使溶液有饱和变为不饱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C、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D、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而不是日晒可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结晶(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考点】保护空气.‎ ‎【难度】易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 ‎【解答】解: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故选项正确;‎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危害及其措施,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考点】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难度】易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 故选A.‎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 ‎4.把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加水稀释到2000g,其质量分数为(  )‎ A.20% ‎ B.2% ‎ C.0.2% ‎ D.0.02%‎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利用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原理解决.‎ ‎【解答】解:设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x%‎ ‎200g×20%=2000g×x%‎ x%=2%‎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的知识可解决此类题.‎ ‎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应指明是那种溶质的溶液;‎ B、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的同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度无法比较;‎ C、根据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一样,比如:熟石灰;‎ D、根据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 ‎【解答】解:A、饱和溶液是指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故A错误.‎ B、说溶液的饱和与否,一定要指明温度,此题没有指明是相同温度,故此B错误.‎ C、对于大部分物质来说,可以通过降温来结晶;但是,也有少数的物质,比如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当降温时,其溶解度反而增大,故C错误.‎ D、把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通常采取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概念,强调了叙述饱和溶液应该指明一定温度、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改变温度并并不一定都通用.‎ ‎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难度】中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结合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收集方法,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检验方法.‎ ‎【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中的二氧化锰作为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故说法正确;‎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故说法正确;‎ 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说法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来检验氧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气体正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及氧气的检验方法,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属于基础性的考查.‎ ‎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考点】氧气的性质.‎ ‎【难度】中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不易溶或难溶性气体最好的收集方法为排水集气法,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则说明气体不易溶或者是难溶;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有关.‎ ‎8.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t1℃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错误;‎ C、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20g,故C错误;‎ 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b物质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洗洁精或洗衣粉等物质使使拥有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 ‎【解答】解: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错误;‎ B、用水冲洗水果渣,使水果渣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错误;‎ 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 D、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油污时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需要点燃 D.都要放出热量 ‎【考点】氧气的性质;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难度】易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燃烧时都能够放出大量的热.‎ ‎【解答】解:A、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都属于化合反应;‎ B、生成物中,四氧化三铁和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二氧化硫是气体;‎ C、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D、燃烧时都能够放出大量的热.‎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燃烧时的实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可吸入颗粒物”是北京地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下列关于其污染说法中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 A.颗粒物直接与人体内组织作用形成病变 B.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使人患病 C.颗粒物作为催化剂促使人体内发生破坏性的化学反应 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可能,但需实验验证 ‎【考点】保护空气.‎ ‎【难度】易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的病变原理,需要通过实验进行科学论证.但是这改变不了污染影响身体健康的事实.‎ ‎【解答】解:‎ ‎ ‎ ‎ 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机理和身体病变的具体表现等,需要通过科学的实验和临床观察来进行分析归纳.但是这样的归纳不会影响到污染对身体产生影响的事实,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故选D.‎ ‎【点评】对我们而言,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很重要,至于污染造成的发病机理,科学家会通过实验给出相应的结论.‎ ‎12.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题意,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即100g×20%+10g=30g硝酸钾,溶于水,形成100g+10g=110g溶液,即某温度下,30g硝酸钾溶于110g﹣30g=80g水,形成110g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即100g×20%+10g=30g硝酸钾,溶于水,形成100g+10g=110g溶液,即某温度下,30g硝酸钾溶于110g﹣30g=80g水,形成110g饱和溶液.‎ A、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某温度下,30g硝酸钾溶于80g水,形成110g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大于30g,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30%,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但甲、乙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概念、温度改变后溶液组成的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人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烧碱溶于水放热 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对;‎ B、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对;‎ C、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有晶体析出;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也有晶体析出;故对;‎ D、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变稀,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错.‎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14.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时加进了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生成物 D.反应物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度】易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的考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NaCl和HCl里,氯元素均为﹣1价 B.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 C.在H2中,氢元素显+1价 D.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可能显不同化合价 ‎【考点】化合价.‎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及化合价的一些规律解答.‎ ‎【解答】解: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NaCl和HCl里,氯元素均为﹣1价,故正确;‎ B.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也不一定均显负价,例如:H2O中氢元素显+1价,故错误;‎ C.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H2中,氢元素为0价,故错误;‎ D.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种可能显不同的价态,如:在NH4NO3‎ 中,由于硝酸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铵根离子中,铵根离子显+1价,而氢元素显+1价,所以可得氮元素为﹣3价.在硝酸根离子中,硝酸根离子显﹣1价,而氧元素显﹣2价,所以氮元素显+5价.所以硝酸铵中氮元素分别显﹣3价和+5价,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性质,学生应能根据化学式和提供的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6.(10分)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含义是   .‎ ‎【专题】填空题 ‎【难度】易 ‎【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 ‎【解答】解: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根据溶解度的概念,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故答案为: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15分)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装置.‎ ‎①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常用   .‎ ‎②实验中看到在集气瓶内产生   ,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钟罩内水面约占   .‎ ‎③若实验后发现测定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可能的原因是   .‎ ‎④实验中燃烧匙上为什么要放红磷?  ‎ ‎  .‎ ‎【考点】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氧气的性质.‎ ‎【难度】难 ‎【分析】①通过燃烧匙内物质燃烧(或与氧气反应)使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完全消耗,形成钟罩内外气压差,水进入钟罩;‎ ‎②物质燃烧的现象只要有三点: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或光、放出热量、生成什么样的物质;进入水的体积即消耗氧气的体积;‎ ‎③实验测定中,药品的用品、装置的气密性、操作的急缓等都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④为使钟罩内氧气完全消耗,燃烧匙内的物质应能与且只能与氧气反应,且不能生成气体物质,若生成气体会造成体积测定的误差过大.‎ ‎【解答】解: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生成固体物质,‎ 故答:红磷;‎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火焰因大量白烟而难以观察到,‎ 故答:大量白烟;‎ 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钟罩内气体降至室温,因空气中占的氧气被完全消耗,罩内气体减少的体积由水进入补充;‎ 故答:钟罩容积;‎ ‎③测定中较大的误差可能是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或者是消耗的气体因装置气密性不好而被罩外空气进入罩内补充.‎ 故答:漏气或红磷量不足;‎ ‎④红磷燃烧,红磷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符合实验对药品的要求.‎ 故答:红磷燃烧只消耗空气中氧气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对测定结果影响小.‎ ‎【点评】教材中实验的再现和解释,在学习中对教材中的实验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更深入理解实验.‎ ‎18.(15分)把200g蔗糖溶液完全蒸干后,共得到固体50g,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溶剂的质量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专题】填空题 ‎【难度】易 ‎【分析】根据题意,把200g蔗糖溶液完全蒸干后,共得到固体50g,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把200g蔗糖溶液完全蒸干后,共得到固体50g,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50g,溶剂的质量是200g﹣50g=150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5%.‎ 故答案为:50g;150g;2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100%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15分)‎ ‎19. 橡皮是必不可少的文具.现在普遍使用的塑料橡皮,主要以氯乙烯基树脂为原料.氯乙烯基树脂是氯乙烯单体(C2H3Cl)聚合而成的,这种小粒子有着很好的附着性和粘着性,因而清洁效果好.‎ ‎(1)C2H3Cl中碳、氢、氯元素的原 子个数比是C:H:Cl=   ‎ ‎(2)氯乙烯单体(C2H3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氯乙烯单体(C2H3Cl)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通过计算求C2H3Cl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难度】中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氯乙烯单体(C2H3Cl的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写出它的原子个数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来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4)根据氯乙烯单体(C2H3Cl)的化学式可求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根据氯乙烯单体(C2H3Cl)的化学式可知,氯乙烯单体(C2H3Cl)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3:1;故答案为:2:3:1.‎ ‎(2)C2H3Cl相对分子质量:12×2+1×3+35.5=62.5;故填:62.5.‎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则C2H3Cl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2):(1×3)=8:1;故填:8:1;‎ ‎(4)氯乙烯单体(C2H3Cl)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故答案为:38.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式的含义、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等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