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钦.(qīn)佩 濒.(bīn)临 鲜.(xiān)为人知 B.解剖.(pōu) 附和.(hè) 矢.(shǐ)志不渝 C.果脯.(pǔ) 咀嚼.(jué) 锐不可当.(dāng) D.憔悴.(cuì) 徘徊.(huí) 唾.(tuò)手可得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法治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法律、规则都是“基 础设施”。 ① 卫法律尊严,守护规则文明,你我的权益才可能得到保护. ② 纪守法,行胜 于言,与其高谈阔论,不如严于律己、自觉 ③ 行。 A.①捍 ②遵 ③践 B.①捍 ②尊 ③践 C.①悍 ②尊 ③饯 D.①悍 ②遵 ③饯 3.古诗文默写。(8 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 (3)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济世情怀。 (4)追随诗人脚步,共赏山川之美。随杜甫漫游齐鲁,欣赏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神奇秀丽、 高大巍峨;随王湾行舟江上,感受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的辽阔宽广、 波平浪静;随张养浩西出潼关,领略华山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 的雄伟险峻、气势磅礴。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 分) (1)在小说《红岩》中,有一个名叫宋振中(小萝卜头)的 9 岁小男孩。请结合他的故事,说说这一形象 带给你哪些情感体验. (2)在小说《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简·爱的 哪些可贵品质?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4 分)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 ① 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 运,抒发个人感受; ② 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 我”, ③ 。有了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 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 C.①不是 ②而是 D.①不仅 ②更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 分) 6.班级开展“‘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共 8 分) (1)小文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三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30 字左右。(3 分) 材料一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人乃至许多海外华人的“祖根地”。2012 年 1 月,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旅游局委托中央电视台制作“老家河南”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该片先后在央视 一套、四套等频道播出,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厚重、风光秀美的河南文旅新形象。 材料二 2019 年 9 月 26 日,河南省“掌游中原老家河南”智慧文旅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利用云计算、 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助力河南实现全省旅游服务智慧化,打造全国智慧旅游标杆省份。 材料三 2020 年 4 月 1 日,《河南省旅游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是全国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后首部订立、实施的地方性旅游法规,着力贯彻全域旅游理念,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 有助于进一步推广“老家河南”文旅品牌。 (2)大家都在为宣传推广“老家河南”文旅品牌献计献策,小化同学展示了自己仿照真实高铁票(图一) 设计的一张宣传卡片(图二)。请你结合活动主题,说说这张宣传卡片设计的巧妙之处。要求:观点明确, 语句通顺,80 字左右。(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6 分) 我的太爷老师 ①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 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②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他有个绰 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他精于木工、 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 演和主演。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 ③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然。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 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有娃问,“拖” 宇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我至 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 英雄小姐妹揪心。 ④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 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 存在了。 ⑤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派一个娃 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 里呆着。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 ⑥西土边壤,春夏之交时才山青草绿。每到这时,太爷就带着我们排着队,敲锣打鼓地去山野,那时 我还不知道世上有所谓的踏青。山野翠绿,风和日丽,花香气清,百鸟欢鸣。我们挖野菜,追蝴蝶,采花 蜜,摘大把的狗艳艳花,将里面的蚂蚁和小虫子抖出来,盘成花环戴在头上;把开了花的马莲从节上掐下, 一吸一吹,“啾啾”鸣响。十几个娃娃,背着装满野菜的背篼,戴着鲜花的王冠,吹着自己的号角,像打了 胜仗的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敲着得胜鼓满载而归。 ⑦夏天麦收时节,太爷带我们排着队去收割过的麦地里拾麦穗;秋天,太爷带我们去山里采草药,柴 胡、甘草、杜仲之类的,或挖或采;到了冬天,太爷让我们去拾柴,以作御寒之用,他要求我们必须把柴 一捆一捆地码得整齐好看…… ⑧太爷会唱戏,但却不会唱革命歌曲,可是他要强得很,到公社或县里去开会,听到一句半句,回来 就教我们。太爷还充分发挥他的木匠美工优势,给我们每人做了一杆木枪一把木刀。有了刀枪,太爷就教 大家跳舞。我们持枪舞刀,变换队形,边唱边舞。有时我们挎枪背刀去邻村作宣传,一二三四,孔武有力, 威风凛凛。那些学校的学生娃看了,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 ⑨太爷得过公社、县里甚至地区的各种奖励,奖状贴满了他家厅房里的一面墙,那就是他的一切。他 还经常作为先进代表去市里作报告,讲一个只读过十八天书的泥腿子,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⑩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小学教学逐步走上正轨。小学数学中有了方程之类的内容,这些对于太爷 来说,就等于是天书。他总是努力地学,也仍然不许他的学生考得不好。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和他的学生 终究是跟不上了。太爷经过痛苦的抉择,辞了职,还原成一个地道的农民。九十年代,民办教师纷纷转正, 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但他已经享受不到这些福利了。只有那些发黄的奖状和照片,记载着他过去的荣光。 ○11 在我们那个小村,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是太爷的弟子。他为这个村子打下了读书识字的根基,使 三代人摆脱了文盲命运。我想,在中国的贫困山区,像太爷这样的民办教师,在那个特殊年代应该有一大 批,他们给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开启了心智的大门,使数以亿计的农家子弟,学会了写自己的姓名, 走出了山沟,融入了城市,走向了世界。太爷们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遗憾的 是,我很少见过有人记述他们的功绩。他们是无言的丰碑,太上的大德。 (作者:漆永祥。有删改) 7.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4 分) 8.阅读第⑥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4 分) 9.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 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4 分) 10.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我的太爷老师”的用意。(4 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11~13 题。(共 12 分) 文本一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 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 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 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 46 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 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 45 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 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 “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 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 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 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 10 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 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 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 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 16 小时,更早 的时候只有 6 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 24 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 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 1 千米的有 3.3 万个, 直径大于 10 米的有 1 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 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 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有删改) 文本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 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乙】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 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 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 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規 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 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 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文本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本一第⑥段总结了月球与地球相伴相护的关系,突出了地球对月球的作用。 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D.月亮看起来明亮而又有暗斑,是因为玄武岩反光性好,斜长岩反光性差。 E.文本一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文本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逻辑性强。 12.文本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4 分 13.在上面两个文本中,【甲】【乙】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月球的结构,【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 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7 题。(共 10 分) (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节选自《孟子》) (二)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①,诏下,所在②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 可活,矧③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④,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⑤邪?”对曰:“吾敢爱一 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 矧(shěn):况且,何况。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这里指被流放。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 (2)得志,与民由.之 由:________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6.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语段(一)第二段的内容简要分析。(4 分) 17.根据你对语段(一)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语段(二)中的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 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2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8~19 题。(共 4 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 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 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8.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____的悲惨故事。(1 分) 19.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3 分) 四、作文(5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 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 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的危机故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讲讲你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又是如何化解的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①按文体要求作文。600 字左右。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0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B(2 分) 2.A(2 分) 3.(1)匹夫不可夺志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4)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 8 分) 4.(1)示例:①他从小就生活在狱中,没有自由,大脑袋细脖子,营养不良,9 岁时就被杀害了,他的遭 遇让我同情。②他把捉到的虫子放飞,希望它们坐飞机回家,他的天真善良让我喜欢。③他帮助被关押在 白公馆的革命同志建立起最初的简单联系,他的机智勇敢让我敬佩。④他年仅 9 岁就惨遭敌人杀害,他的 牺牲激发了我对反动派的痛恨。⑤他以无瑕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图图中的人们,也感动了我。(答 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 2 分,共 4 分。如答其他情感体验,符合小说内容,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 分) (2)示例:①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是平等的。虽然她与罗切斯特地位悬殊,但是她敢于追求爱情。 ②自尊自爱。当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还活着时,她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③执着专一。她一直深爱着 罗切斯特,重回庄园后她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子已死,罗切斯特失明了,就毅然留在他的身边。(答出任 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 2 分,共 4 分。如答其他品质,符合小说内容,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5.(1)D(2 分) (2)示例一: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 示例二: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 (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即可。2 分) (共 4 分) 6.(1)示例一:河南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意思对即可。3 分) 示例二:河南省重视“老家河南”文旅宣传,启动智慧文旅项目,实施旅游条例。(重视宣传、“老家河南” 品牌、智慧文旅项目、旅游条例,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3 分) (2)示例一:构思新颖。把宣传卡片设计成“回家专列”高铁票的样子,把“远方”设为出发站,把“老 家河南”设为到达站,并用展开的书和“明月”“故乡”二词连接两个站点,巧妙地突出文化旅游特色。 示例二:主题明确(富有情感)。用“远方”“老家河南”“欢迎来到河南**”等表达欢迎远方朋友的热情; 用“回家”“明月”“故乡”等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突出“老家河南”文化旅游主题。 示例三:时代气息与文化意蕴巧妙融合。宣传卡片设计成高铁票的样子,配上二维码方便人们享受智慧文 旅服务,有时代气息;卡片上“明月”“故乡”“老家河南”等词语和展开的书有文化意蕴,突出文化旅游 主题。 (观点明确,1 分;分析合理,3 分;语句通顺,1 分。共 5 分。如有其他观点,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共 8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共 16 分) 7①能干能行,多才多艺,把自己的才艺都用在教学上。②克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灵活地组织教学。③ 教学有方,有声有色,形神兼具。④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允许学生逃学,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⑤对 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艺术启蒙。或: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艺体活动。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适应教学。(答 出任意四条,意思对即可。一条 1 分,共 4 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章内容亦可酌情给分) 8.①通过描写景物来衬托快乐:描写春夏之交山野清新宜人、生机盎然的景象,衬托孩子们快乐的心情。② 通过写人物活动来表现快乐:展现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山野活动,选取盘花环、吹马莲等有趣的细节, 描写去山野路上敲锣打鼓的情景和踏青后满载而归的情景,表现孩子们的快乐。(意思对即可。“写景”和 “写人”两方面,一方面 2 分,共 4 分。其中“写人”方面答出两点即可。如果从词语使用、修辞方法、 句式特点等角度分析,能关注到“写景”和“写人”两方面,分析合理亦可) 9.①以“我”对太爷老师的感激、崇敬和赞美之情为线索,将这些事组织在一起。②详写太爷老师教书生涯 中的事,略写他辞职后的境遇。或:先概述(略写)太爷老师作为“行人”的各种才能,再详述他作为老 师的具体事情。或:略写学堂内的文化课教学,详写学堂外(山野田间)的各种教学活动。③按时间顺序 写太爷老师的教书生涯和辞职后的境遇。或:写教学暗含空间顺序,由学堂内到学堂外;写学堂外教学活 动主要按照时间顺序。(第①②③点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 2 分,共 4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 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①表达对“我的太爷老师”的感激、崇敬和赞美之情。②肯定所有像太爷老师一样的民办教师们对农村 教育的巨大贡献,表达对他们的崇敬、赞美之情。③引发人们对这一群体的贡献与命运的关注。(意思对即 可。第①②点,一点 1 分;第③点,2 分。共 4 分) (二)(共 12 分) 11.B D(一项 2 分,共 4 分) 12.第①段提出月球起源、月球与地球关系的问题;第②段先指出“同生说”和“捕获说”缺乏科学依据, 然后由“大碰撞说”对月球形成的解释,得出月球“像是地球的‘女儿’”的结论;第③段用岩石样品检测 结果,确证了“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意思对即可。第①段,1 分;第②段,2 分;第③段, 1 分。共 4 分) 13.文本一重点说明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不必详细说明月球的结构,所以【甲】处略写。文本二的主要 内容是揭示月球岩石的秘密,月球结构的组成及形成过程与月球岩石有密切关系,所以【乙】处详写。(意 思对即可。【甲】处【乙】处各 2 分,共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14.(1)行冠礼 (2)遵从(意思对即可。一小题 1 分,共 2 分) 15.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意思对即可。2 分) 16.①使用反问,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②使用排比(反复),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 义正词严,气势磅礴。(意思对即可。一点 2 分,共 4 分) 17.能。①为茶民和小吏着想,讲仁德,有仁心。②焚诏(抗诏),不惧权势。(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2 分) 18.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意思对即可。1 分) 19.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③ 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共 3 分) 四、作文(50 分) 20.(50 分)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 (46~50 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 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 准确生动 结构严谨,层 次清楚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 整洁 二类 (40~45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 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 较好 结构完整,层 次较清楚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 较整洁 三类 (35~39 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 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 少 结构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 少量涂改 四类 (30~34 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 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 病句不太多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 面不整洁 五类 (20~29 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 不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够通顺, 病句较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不易辨认,错别 字较多,卷面不整洁 六类 (0~19 分)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混 乱,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病 句很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难辨认,错别字多,卷 面很不整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 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 1~4 分,加到满分 50 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有文采。 4.没写题目扣 2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