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9-2020 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1.(2 分)我国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炼铁 B.水车灌溉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 2.(2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 战略”。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污水随意排放 B.增大绿地面积 C.垃圾就地焚烧 D.兴建燃煤发电厂 3.(2 分)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氨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4.(2 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证明 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 5.(2 分)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B.CO2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煤气中毒 6.(2 分)长时间切洋葱人会流眼泪,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分子在不断运动 7.(2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8.(2 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H25N34O3Cl),该物质在航空 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 A.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由 62 个原子构成 C.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H、N、O、Cl 的质量比为 25:34:3:1 9.(2 分)通过对比实验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实验设计与探究条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 是( )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10.(2 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原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C.硫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11.(2 分)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 它可能是( )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碳酸氢钠 D.氢氧化钠 12 .( 2 分 ) 实 验 室 用 如 图 装 置 模 拟 炼 铁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应先加热 Fe2O3,再通入 CO C.红棕色的 Fe2O3 粉末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直接排放 13.(2 分)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图与如图相符的是 ( ) A.MnO2 粉末中加入 H2O2 溶液 B.Cu﹣Zn 合金中加入稀盐酸 C.CaCO3 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D.Fe 丝中加入 CuSO4 溶液 14.(2 分)取一定质量的 CaCO3 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8.8g,其 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 50%,则反应放出 CO2 的质量为( ) A.1.1g B.2.2g C.4.4g D.5g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15.(4 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 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人体缺乏 元素会 患贫血。 16.(6 分)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常用 鉴别硬水和软水;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 17.(6 分)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如图 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6 分)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 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制取钛(Ti)的一种反应为: TiF4+2H2SO4═4HF+2X+TiO2,则 X 的化学式为 。 19.(8 分)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中甲和乙的组 成元素相同,乙的固体叫做“干冰”,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丁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氧化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乙的化学式为 ;乙→ 甲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 ;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 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20.(2 分)等质量的氧气分别与 ① 磷 ② 镁 ③ 硫完全反应,消耗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 。 三、简答题(共 20 分) 21.(4 分)已知甲和乙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如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的质量比是多少? 22.(4 分)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 a、b 两种盐 酸反应,实验过程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开始一段时间 a 曲线压强增大的幅度大于 b 曲线,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答 出一种即可) 23.(6 分)如图所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 端伸入右侧试管中。 (1)轻轻振荡汽水瓶,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加热该试管,溶液的颜色又有什 么变化? (2)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6 分)某化学小组在 Al(NO3)3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 (1)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固体上滴加盐酸 (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3)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什么金属离子? 四、综合应用题(共 20 分) 25.(4 分)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 V 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用 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 W 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 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6.(10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 ① 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一套 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②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若用 E 装置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 是 。 ③ 可用 F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请将 F 装置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④ 实验室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 方程式。 27.(6 分)加热 30.9 g 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完全反应后,得到 21.3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019-2020 学年河南省安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1.(2 分)我国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炼铁 B.水车灌溉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矿石炼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活字印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 战略”。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污水随意排放 B.增大绿地面积 C.垃圾就地焚烧 D.兴建燃煤发电厂 【分析】根据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空气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污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B.增大绿地面积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符合题意; C.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与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D.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气体物质造成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生态保护的措施和污染源是解题的关键。 3.(2 分)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氨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 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 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 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 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 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证明 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 【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固体,消耗瓶内的氧气,所以瓶内产生压强差,冷却后打 开止水夹,进入水的量即氧气的量,故不合题意; B.利用加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好,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不合题意;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是敞口容器,生成的二氧 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符合题意; D.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 CO2 密度比空气的大,能达到实验 目的,故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5.(2 分)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B.CO2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煤气中毒 【分析】A.根据金刚石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来分析; C.根据干冰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木炭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来分析。 【解答】解:A.金刚石没有导电性,故错误。 B.CO2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正确; C.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D.紧闭门窗会导致室内缺氧,木炭发生不充分燃烧而生成的一氧化碳这种有毒气体,故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6.(2 分)长时间切洋葱人会流眼泪,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 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中含 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会流眼泪。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 说法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 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2 分)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H25N34O3Cl),该物质在航空 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 A.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B.由 62 个原子构成 C.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H、N、O、Cl 的质量比为 25:34:3:1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该物质是由氢、氮、氧、氯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B.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 H25N34O3Cl 分子是由 25 个氢原子、34 个氮原子、3 个 氧原子、1 个氯原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C.H25N34O3Cl 中,氢、氮、氧、氯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34):(16×3): 35.5=25:476:48:35.5,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说法错误; D.H25N34O3Cl 中,氢、氮、氧、氯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34):(16×3): 35.5=25:476:48:35.5,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 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 分)通过对比实验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实验设计与探究条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 是( )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分析】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 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一段时间后,甲和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故选项错误。 B.一段时间后,乙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 C.一段时间后,甲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 D.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丁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可用于探究探究铁锈蚀 的条件,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设计实验时要掌握其原理和区别,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是必须 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 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原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C.硫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 析判断。 B、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判断。 C、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D、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电子。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16,表示原子序数为 1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硫原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 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32.06,故选项说法错误。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硫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 硫元素位于第 3 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 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 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 分)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 它可能是( )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碳酸氢钠 D.氢氧化钠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 B、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硫酸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 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 面计算的基础。 12 .( 2 分 ) 实 验 室 用 如 图 装 置 模 拟 炼 铁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应先加热 Fe2O3,再通入 CO C.红棕色的 Fe2O3 粉末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直接排放 【分析】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 应。 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 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 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 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的 Fe2O3 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 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 分)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图与如图相符的是 ( ) A.MnO2 粉末中加入 H2O2 溶液 B.Cu﹣Zn 合金中加入稀盐酸 C.CaCO3 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D.Fe 丝中加入 CuSO4 溶液 【分析】根据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 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氢氧化镁作催化剂,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符合图示变化趋势,故选项正确。 C、CaCO3 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最终 碳酸钙完全反应,最终固体的质量为 0,故选项错误。 D、Fe 丝中加入 CuSO4 溶液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 FeSO4+Cu,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 56 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反应后 固体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 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 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4.(2 分)取一定质量的 CaCO3 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8.8g,其 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 50%,则反应放出 CO2 的质量为( ) A.1.1g B.2.2g C.4.4g D.5g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碳酸钙质量为:8.8g×50%÷ =11g, 则反应放出 CO2 的质量为:11g﹣8.8g=2.2g,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 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 面计算的基础。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15.(4 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氮气或 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l2O3 :人体缺乏 铁 元素会患贫血。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元素分布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回答;根据书写化学式 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7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二者所组成的化合 物是氧化铝; 人体缺乏铁元素会患贫血。 答案为:氮气或 N2; Al2O3; 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空气的组成、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及化学式的书 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6.(6 分)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 ;常用 肥皂水 鉴别硬水和 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煮沸 。 【分析】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 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 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 【解答】解:自来水厂净化水时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故答案为:吸附;肥皂水;煮沸; 【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 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17.(6 分)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答出一条即可)。水分解可 获得氢气,如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1 (填“1”或“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分析】根据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 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 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相同质 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是后者放出热量的 3 倍,氢气的燃烧热值高;氢气燃 烧的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 试管 1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气体体积多,是氢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故答案为: 生成物是水,无污染;1;2H2O 2H2↑+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氢气作 为燃料的优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6 分)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 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工业上制取钛(Ti) 的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则 X 的化学式为 SO3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进 行分析解答。 根据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解答。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用铜制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 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钛、 氟、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1、4、4、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钛、氟、氢、硫、氧 原子个数分别为 1、4、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 分子中含有 2 个硫原子和 6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硫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 化学式为 SO3。 故答案为: 导电性;4Al+3O2═2Al2O3;S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 理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8 分)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中甲和乙的组 成元素相同,乙的固体叫做“干冰”,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丁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氧化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乙的化学式为 CO2 ;乙 →甲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 化合反应 ;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O+CO2↑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 【分析】二氧碳化的固体俗称干冰,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 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高温条件下提供商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解答】解:由以上转化关系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 钙、水;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2; 乙→甲过程中,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丙→丁的过程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故填:CO2 ;化合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分子构成不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 分)等质量的氧气分别与 ① 磷 ② 镁 ③ 硫完全反应,消耗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 ②③① 。 【分析】本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同的氧气需要反应物的质量,然后比较顺序。 【解答】解:根据所给物质写出这 3 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按 O2 的化学计量数为 1 进行 配平;计算每种物质与 O2 的质量比,然后比较得出答案。 ① P+O2 P2O5 24.5 32 ② 2Mg+O2 MgO 48 32 ③ S+O2 SO2 32 32 由上述分析计算可知,等质量的氧气分别与 ① 磷 ② 镁 ③ 硫完全反应,消耗三种物质的 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③① 。 故答案为: ②③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准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解答本 题的基础。 三、简答题(共 20 分) 21.(4 分)已知甲和乙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如图是四种分子的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的质量比是多少? 【分析】根据甲和乙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示意图,写出化学式、方程 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计算生成物丙、丁的质量比。 【解答】解:(1)由物质的分子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 (2)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的质量比是:44:(18×2)=11:9。 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 (2)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的质量比是 11:9。 【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反 应基本类型判断及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2.(4 分)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 a、b 两种盐 酸反应,实验过程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开始一段时间 a 曲线压强增大的幅度大于 b 曲线,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是什么?(答 出一种即可) 【分析】(1)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意,是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 a、 b 两种盐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 =MgCl2+H2↑。 (2)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镁条,分别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 a、b 两种盐酸 反应,开始一段时间 a 曲线压强增大的幅度大于 b 曲线,金属与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可能是盐酸的浓度,也可能是温度。 故答案为: (1)Mg+2HCl=MgCl2+H2↑; (2)盐酸的浓度(或温度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23.(6 分)如图所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 端伸入右侧试管中。 (1)轻轻振荡汽水瓶,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加热该试管,溶液的颜色又有什 么变化? (2)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轻轻振荡汽水瓶,二氧化碳逸出,进入试管内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时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溶液由红色又变回紫 色;故填: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红色;红色溶液变回紫色;(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碳酸,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故填:H2O+CO2 =H2CO3;H2CO3=H2O+CO2↑。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尤其是有二氧化碳参与 的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等,以及碳酸或紫色的石蕊试液的性质等;然后,根据所给 的实验、问题情景,以及实验装置图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 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24.(6 分)某化学小组在 Al(NO3)3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 (1)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固体上滴加盐酸 可能有 (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气泡产 生。 (3)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什么金属离子? 【分析】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铝弱,某化学小组在 Al(NO3)3 和 AgNO3 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锌先与 AgNO3 溶液反应 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锌粉反应完,若还有 AgNO3 溶液,铁才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 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铝弱,某化学小组在 Al(NO3)3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不能与硝酸铝溶液反应,锌先与 AgNO3 溶液反 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锌粉反应完,若还有 AgNO3 溶液,铁才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 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说明生成了硝酸亚 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AgNO3=Zn(NO3)2+2Ag、Fe+2AgNO3=Fe(NO3) 2+2Ag。 (2)反应后铁可能有剩余,则向固体上滴加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3)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硝酸锌、硝酸亚铁,一定含有铝离子、锌离子和 亚铁离子(或 Al3+、Zn2+、Fe2+)。 故答案为: (1)Zn+2AgNO3=Zn(NO3)2+2Ag 或 Fe+2AgNO3=Fe(NO3)2+2Ag。 (2)可能有; (3)铝离子、锌离子、亚铁离子(或 Al3+、Zn2+、Fe2+)。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 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四、综合应用题(共 20 分) 25.(4 分)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 V 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用 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 W 形管时,发现白 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来分析燃烧所需的条件。 【解答】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用 80℃的热水加热盛 有红磷和白磷的 W 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二者都是可燃物,都接触氧气, 但是由于着火点不同,所以现象不同,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故答案为:2H2O2 2H2O+O2↑;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备、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燃烧条件的探究,难度不大。 26.(10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 ① 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一套 装置为 BD (填字母代号)。 ②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若用 E 装置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 ③ 可用 F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请将 F 装置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④ 实验室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 方程式。 【分析】 ①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 选择装置; ② 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③ 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 F 的特点进行分析; ④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 ①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 B 作发生装置,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装置 D 或 E 收集; ②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若用 E 装置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③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 F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如图所示: ; ④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 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 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 ↓+H2O。 故答案为: ① BD(或 BE); ②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③ ; ④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O2+Ca(OH)2=CaCO3 ↓+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 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6 分)加热 30.9 g 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完全反应后,得到 21.3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x, 由题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9 g﹣21.3 g=9.6g,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9.6g = ,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24.5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 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