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题讲义:文言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题讲义:文言文阅读

‎【2018年随州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题讲义之十二】‎ 第十二讲  文言文阅读 ‎【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的要求是: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情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中考说明】‎ ‎《随州2018年中考语文学科说明》指出:(1)正确断句(第13题、2分),(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第14题、3分)考查常见文言虚词:而、乃、其、以、于、与、则、者、之等;(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15题、4分)。以上属于B等级,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5)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或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或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第16题、3分),属于D等级,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考点解读】‎ 近几年,随州中考文言文试题虽然不是很难,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少,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也要格外留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外篇;考查点的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是最佳复习方式。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整体把据,分析文章是最关键的。通过阅读,分析抓住文章的内容。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概括出文章各个层次的含义。    其次,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要点,把控文章的主旨。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不能仅初读一遍就匆忙答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你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后才能开始做题目。‎ 一、解题技巧 ‎1.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同学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正确答题。‎ ‎2.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此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育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提醒同学们干万别忽略这些注种,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醒同学们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3.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日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育文的人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4.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四种类型,断句,词语解释题选择题、句子翻译题,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二、解题方法 ‎1、断句(2分)‎ ‎(1)读懂语境 语境即所断句子的上下文,阅读的时候,要弄明白上下文讲了什么内容。借助上下文可推知所断句子的大致内容,如:下图例文中,借助上下文可以推断中间需要断开的句子应该是“郭嘉劝说曹操不要急于攻打袁绍的两个孩子”。根据这一理解去断句,才不至于将句子断破。‎ 翻译: 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作继承人。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又会争权夺利。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2)抓住标志 标志即对话标志,文言文对话标志常有:“曰”“云”“言”,对话标志词后一般都停顿。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标志前的主语一般只在第一次对话时出现时,后面的对话会省略主语。另外,对话标志前的名词或代词有的作宾语有的做主语,应该能区别开。‎ 翻译:‎ 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广阔无边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它)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它)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它)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它)就要灭亡。‎ ‎(3)注意虚词 这里所说的虚词,主要指句尾语气词(如“与、邪、也、矣、焉、耳、哉”等)、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唯”等)、疑问代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等)、关联词语(如“虽、纵、向使、苟、故、是故、则”等)。一般在句尾语气词后要停顿,在句首发语词、疑问代词、关联词的后面要停顿。‎ ‎(4)找到动词 古代汉语,句子多以动词为核心,找到一个动词,几乎相等于找到了一个句子。如:下图例文中,一共出现了11个动词,那么初步可以确定大概要断为11个句子。‎ ‎(5)借助名词、代词 名词、代词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其前有动词一般做宾语,其后要停顿;其后有动词,一般做主语,其前要停顿。‎ ‎(6)发现句式 这里的句式主要指对比句、对偶句和排比句。它们往往句式相同,结构一致,在句子中比较明显。只要能发现这些句式,断句会变得很容易。‎ ‎2、实词解释选择题(3分)‎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如:间(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 ‎(3 )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 ‎(4) 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壮语;(3)动词作名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6)形容词作名词;(7) 形容词作动词。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5)实词解释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二题中“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道”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上面二题中“以供岁赋”的“赋”的意义推断,大家可以把“赋”组成几个词语,从中做选择:赋税、诗词歌赋、天赋……通过筛选,不难找到“赋税”这个意思。‎ 技巧四: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地方”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 技巧五: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理解为“脸色”。‎ ‎3、句子翻译题。(4分)‎ 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2)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3)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4)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5)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需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音节,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此处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凑足音节,无需译。‎ ‎(6)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费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义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译。‎ ‎(7)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4、内容理解题。(3分)‎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二、常见的文言虚词 之 ‎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故时有物外之趣。菊之爱,陱后鲜有闻。水陆草木之花。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菊,花之隐逸者也。‎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公将鼓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具答之。亲戚畔之。彼竭我盈,故克之。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渔为甚异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者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如:悠悠乎与灏气俱。‎ 者 ‎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屠惧,投以骨//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 能以径寸之木,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用(在)。 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以弱为强//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由、从。‎ ‎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以伤先帝之明——以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 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为死……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而 ‎1.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面山而居。‎ ‎2.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 其 ‎1.代词:‎ ‎(1)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复前行,欲穷其林。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不译。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 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为宫室、器皿。(雕刻)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皆以美于徐公。‎ 焉 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语气助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三、课后巩固 ‎1.完成《中考全程突破》第36—40页第21~30题 。‎ ‎2. 完成《掌控中考课外作业提升》第B31—32页第9~24题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