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2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2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1 夏商周的更替 ‎1.(2020黔西南)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答案】B ‎【解析】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故选B。‎ ‎2.(2020成都)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据“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B符合题意。故选B。‎ ‎3.(2020河南)中华姓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有学者统计,在当今中国100大姓中,有73姓源于河南或有一支源头在河南。这表明( )‎ A.天下姓氏,皆源于豫 B.文化中原,老家河南 C.殷商甲骨,汉字之源 D.华夏文明,尽出中原 ‎【答案】B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解析】本题考察河南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材料中说明中国传统姓氏大部分都与河南文化和中原文化有关,体现出”文化中原,老家河南“的主题。A选项,“皆源于豫”说法太过绝对;C选项,“殷商甲骨,文字之源”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项,“尽出中原”表述绝对化,故排除。故选B。‎ ‎4.(2020苏州)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 宗亲 B. 殷商贵族后代 C. 功臣 D. 周王母系亲戚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叔虞、康叔受封,是因为他们属于宗亲,所以A项符合题意;殷商贵族后代属于先代贵族,叔虞、康叔不属于先代贵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叔虞、康叔不属于功臣,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叔虞、康叔不属于周王母系亲戚,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0广东)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 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 ‎ C.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 ‎【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商朝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与新疆和田玉成分一致,可表明商朝时期中原地区就和西域地区存在联系,A符合题意。B材料题干没有涉及中外科技文化与交流。C丝绸之路开辟是在汉朝。D商朝统治中心是镐京。故选A。‎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6.(2020济宁)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营丘”位于今天的(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山东省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将姜子牙分封到齐国,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D正确;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东都在洛邑。因此陕西和河南是周的王畿,AC错误;山西省被称为“晋”,B错误。故选D。‎ ‎7.(2020岳阳)“(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表明西周初年实行(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以巩固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的制度,排除A;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C;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D。故选B。‎ ‎8. (2020北京)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A ‎【解析】西周建立后,周天子把土地、奴隶和平民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当时分封到今天山东省的有齐国和鲁国,分封到今天山西省的主要是晋国,分封到今天北京的是燕国。故这项制度是分封制。故选A。‎ ‎9. (2020临沂)《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天下为家”的含义是(  )‎ A.天下为大家所共有 B.天下为一家所私有 ‎ C.天下一家和睦团结 D.天下处处可以成家 ‎【答案】B ‎【解析】《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天下为家”‎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的含义是天下为一家所私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符合题意。故选:B。‎ ‎10. (2020岳阳)“(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表明西周初年实行(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以巩固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的制度,排除A;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C;行省制是元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D。故选B。‎ 考点2 青铜器与甲骨文 ‎1.(2020德州)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甲骨文都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故B正确;夏朝时期没有发现甲骨文,故排除A项;西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甲骨文,故排除CD项。故选B。‎ ‎2.(2020安徽)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答案】B ‎【解析】观察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认识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汉字“鱼”字从甲骨文先后演变为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分析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可知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故B符合题意;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的说法错误,排除A;汉字的演变是由繁到简,排除C;汉字有多种造字方法,排除D。故选B。‎ ‎3.(2020潍坊)观察如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 ‎【答案】B ‎【解析】图片文字是甲骨文的人,反映了人的造字方法是象形,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法。故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故选B。‎ ‎4.(2020齐齐哈尔)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5.(2020北京)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答案】A。‎ ‎【解析】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故选A。‎ ‎6.(2020宜宾)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  )‎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 C.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字 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 ‎【答案】B。‎ ‎【解析】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可以发现:甲骨文字形具有延续和传承性,造字法最主要为象形字,文字载体多数是龟甲和牛、羊等兽骨。选项ACD均表述错误,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3 动荡的春秋时期 ‎1.(2020重庆A)古代重庆是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在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剑、矛、钺、戈等巴式铜兵器。由此可推断当时的巴族( )‎ A.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 B.“武舞”与“跳歌”并存 C.掌握了金属冶铸技术 D.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 ‎【答案】C ‎【解析】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巴式铜兵器”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巴族掌握了金属冶铸技术,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铜兵器”与农业、祭司无关,AB错误;氏族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自然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材料与之不相关,因此D错误。故选C。‎ ‎2.(2020重庆B)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答案】A ‎【解析】“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说明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A符合题意;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大国争雄,排除BCD。故选A。‎ ‎3.(2020菏泽)如图农具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A.骨耜 B.铁农具 ‎ C.耧车 D.曲辕犁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故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铁农具。故选B。‎ ‎4. (2020青岛)“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 ‎【答案】‎ ‎【解析】“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周王室势力大减,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故选A。‎ 考点4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2020广东)如图是战国时期主要农业地区分布图,其中农业发达区主要分布在(  )‎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A.农牧分界线以北 B.汉水流域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以南 ‎【答案】C。‎ ‎【解析】据图片看出,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天的河南、山东等省区。故选C。‎ ‎2.(2020包头)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目的是( )‎ A.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B.富国强兵,并在战争中取胜 C.推广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改变以往币制使用混乱状況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规模大,各诸候国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并在战争中取胜,纷纷实行变法改革,故B符合题意;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有利于推动生产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货币有利于改变以往币制使用混乱状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0聊城)“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颂扬汤武功德 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 D.宣扬变法图强 ‎【答案】D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商汤、周武王称王于天下,并不是因为他们遵循古代的法度才兴旺。殷朝和夏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更改旧的礼制才灭亡。可见,材料主张变法图强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不是颂扬汤武功德,排除A;材料也不是批评商朝暴政,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法家的变革思想,不是强调以礼治国,排除C。故选D。‎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4.(2020福建)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故选:B。‎ ‎5.(2020临沂)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东面的江水主要用于(  )‎ A.分洪 B.水运 C.排沙 D.灌溉 ‎【答案】D ‎【解析】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都江堰。“分水堤”东面的江水通过“宝瓶口”用于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D。‎ ‎6.(2020青岛)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漫步在成都平原,我们可以感受到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  )‎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紫禁城 ‎【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故选B。‎ ‎7.(2020湘西)在四川有一座20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它就是(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永济渠 D. 通济渠 ‎【答案】B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解析】根据材料中“在四川有-座20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可以得出该水利工程为都江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B符合题意;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A不符合题意;永济渠和通济渠是隋朝大运河的航段,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5 百家争鸣 ‎1.(2020大庆)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他是(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分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提出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A正确;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B排除;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C排除;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D排除;故选A。‎ ‎2.(2020鄂州)读下表 表中对人物“主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孔子主张以德治国,(4)说法错误,本题是逆向思维选择题,故D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故排除A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排除B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C项。故选D。‎ ‎3.(2020广东)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因此C项说法正确。故选C。‎ ‎4.(2020营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民法典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主张“以法治国”,著有《韩非子》。他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符合题意。故选D。‎ ‎5.(2020潍坊)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  )‎ A. B. ‎ C. D.‎ ‎【答案】C。‎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后人称他为“孔圣人”。根据图片,杏坛设教,体现的就是孔子行教时的画面,C符合题意。故选C。‎ ‎6.(2020岳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与此相关的的思想流派及思想家分别是( )‎ A. 道家、老子 B. 墨家、墨子 C. 儒家、孔子 D. 儒家、孟子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反映了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选项C符合题意;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老子,其思想主张是无为而治,排除A;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其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排除B;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与题意思想不符,排除D。故选C。‎ ‎7.(2020邵阳)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荀子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创立人,他主张“温故而知新”,他对中国影响深远,被称为“圣人”,故B符合题意;A主张无为而治,故不符合题意;C主张兼爱,故不符合题意;D主张礼治,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20深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A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解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故“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出自儒家。故选A。‎ ‎9.(2020孝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  )‎ A.无为而治 B.有教无类 C.以法治国 D.兼爱非攻 ‎【答案】B。‎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故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一项是有教无类。故选B。‎ ‎10.(2020怀化)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答案】B ‎【解析】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B正确;老子主张的是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与题不符,A错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题不符,C错误;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与题不符,D错误。故选B。‎ ‎11.(2020江西)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代表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故他代表的学派是道家。故选A。‎ ‎12. (2020广东)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答案】C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解析】根据材料“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因此C项说法正确。故选C。‎ ‎【单元综合】‎ ‎1.(2020毕节)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的国家的建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变革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项符合题意;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在夏朝建立之前,A排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C排除;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辽宋夏金元时期,D排除。故选择B。‎ ‎2.(2020南京)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 ‎——《中国历史地图册》‎ ‎(1)材料图中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一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2)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泰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子心原天下.百家新说送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井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 ‎(4)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的建立者是大禹。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开启了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2)第一小问,根据图片可以看到,早期国家的地城地域在不断的扩大。第二、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百家新说送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可知,“这一时期”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泰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回答。第三小问,根据“百家新说送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回答。‎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阶段。‎ 答案:(1)禹 王位世袭制。‎ ‎(2)地域扩大 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 ‎ ‎(3)春秋战国时期 带来了灾难,促进了民族交融 诸子百家学说。 ‎ ‎(4)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阶段。 ‎ ‎ 资源共享而来 资源共享而去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