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优秀教案第10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1 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三课时) 第二课时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几种酸 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几种常见的酸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 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气味 [教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 [总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瓶口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 刺激性气味 无味 [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 [投影] 用途 盐酸 (HCl)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 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2 硫酸 (H2SO4)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 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实验 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用玻璃棒蘸浓酸在纸上写字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将浓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学生安全) [交流]纸上留下黑色的字迹;小木棍上被浓硫酸触及的部位变黑;布料上滴有浓硫酸的部 位已破烂。 [反思]通过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言]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 [教师讲解]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 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哪些问题? [教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 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分析讨论]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设问]能否将上述实验稍作调整,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学生发言]能;不能。 [教师演示]在 500mL 锥形瓶中盛约 25 mL 浓硫酸,锥形瓶双孔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 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现象] 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3 [设问]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能否将第 1 个演示实验中的水、浓 硫酸对调? [学生回答]1.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 2.不能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浓硫酸里。 [教师]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 四周飞溅。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如演示实验 1。 [小结并板书]1.浓硫酸:(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 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发言]1.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必采取处理浓硫酸的操作。 2.应该采取同样的操作。因为稀硫酸中的水会慢慢蒸发,日久后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 蚀皮肤、衣服。 [过渡]前面我们探究了几种酸的物理性质,下面来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2)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 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镁 锌 4 铁 [讨论]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3)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 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盐酸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硫酸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讨论]①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 为什么? (4)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与讨论] [总结并板书] 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过渡]探究了酸的性质,下一步我们来探究几种碱的性质。 [板书]三、几种常见的碱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用镊子夹取 3 小块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 实验 现象 分析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 置一会儿 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 5 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学生活动] [互相交流] [现象与分析] 白色块状固体 表面潮湿 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水分 试管外壁温度较高 溶解时放热 [教师讲解]1.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 现象叫做潮解。 2.氢氧化钠用途: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引导]氢氧化钠除了有上述性质外,还有什么重要的性质? [教师演示]将一支洗净的鸡爪放在盛有约 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放置约 20 min 后 取出,观察鸡爪的变化。(注:这个实验耗时较长,所以可以提前准备这个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鸡爪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 [反思]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使用氢氧化钠时应十分小心。 [教师]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烧碱。使用时要十分小心。 2.若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介绍](投影展示) 氢氧化钠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 业。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过渡]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也是一种重要的碱, 下面我们简单了解它的性质。 [实验]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后发言]生石灰接触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 [教师]1.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以将鸡蛋煮熟。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对皮肤、衣服等也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总结并板书]1.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2.可作为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 6 [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酸的化学性质。那碱会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探 讨。 [活动与探究] (1)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2)①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 用来作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 ②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发生下列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讨论: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交流与讨论] [讨论结果]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这两个反应都是非金属 氧化物与碱的反心,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特点是都由金属元素与原子团组成。原子 团:CO2→CO3 原子团、SO2→SO3 原子因、SO3→SO4 原子团(氧原子数增加 1 个)。所以: 2NaOH+SO3====Na2SO4+H2O [总结板书] 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反思]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几种酸和碱的性质,体会到了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 必须十分小心,另外还总结出了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作业]习题 4、5 板书设计 二、几种常见的酸 7 1.浓硫酸 (1)吸水性 (2)强腐蚀性 (3)稀释操作 (4)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处理方法 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三、几种常见的碱 1. 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2.可作为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 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常见的酸和碱(三课时) 分类索引号 G.623.2 分类索引描述 教学法 主题词 常见的酸和碱(三课时) 栏目名称 教案精选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