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 ‎1.(2分)“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 C.奖励军功,鼓励耕织 D.统一度量衡 ‎2.(2分)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某位学者“罢黜百家”的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这位学者是(  )‎ A.董仲舒 B.张骞 C.魏征 D.主父偃 ‎3.(2分)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胡服变汉服),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变革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北魏孝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隋文帝 ‎4.(2分)宋朝时流行这样一个谚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导致当时人们歧视从军这一现象的政策因素是(  )‎ A.尚武轻文 B.重文轻武 C.文武分途 D.外族入侵 ‎5.(2分)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年,康熙帝采纳其谏言设立了(  )‎ 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台湾府 D.澎湖巡检司 ‎6.(2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表: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货物 田税率(%)‎ 新税率(%)‎ 第34页(共34页)‎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7.(2分)史学家戴逸说:“(维新变法)横扫前进道路上的许多旧传统、旧观念,动员并号召人民投入战斗。”这表明维新变法的作用是(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促进了思想启蒙 ‎ C.打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D.加强了中西交流合作 ‎8.(2分)毛泽东盛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 A.标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9.(2分)“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0.(2分)一位民主人士评价说:“……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伤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其称赞的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第34页(共34页)‎ ‎11.(2分)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12.(2分)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13.(2分)与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4.(2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来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15.(2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如图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第34页(共34页)‎ A. B. ‎ C. D.‎ ‎16.(2分)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17.(2分)恩格斯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  )‎ A.达•芬奇 B.哥伦布 C.但丁 D.莎士比亚 ‎18.(2分)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收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宅地法》 D.《人权宣言》‎ ‎19.(2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是(  )‎ 第34页(共34页)‎ A. B. ‎ C. D.‎ ‎20.(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1.(2分)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直接促成这一飞跃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 C.赫鲁晓夫改革 D.实行多党制 ‎22.(2分)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的特点是(  )‎ A.对工业的调整 ‎ 第34页(共34页)‎ B.从根本上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 C.消除经济危机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3.(2分)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这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24.(2分)1952年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并在次年建立了埃及共和国。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苏加诺 B.纳赛尔 C.尼赫鲁 D.铁托 ‎25.(2分)某九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出一期历史板报,摘录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的文字,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欧洲联盟的发展 ‎ C.政治格局多极化 D.世界性金融机构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2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党不仅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也得到共产党的很大帮助,对于共产党来说,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切并不是以削弱国民党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 第34页(共34页)‎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次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到什么启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以及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27.(13分)习近平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中指出:“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二: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 ‎﹣﹣德国2018《时代》周报网站刊登《更高,更远,更快,中国》‎ 材料三: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是指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请写出材料中提到的“经济特区”中的两个城市。‎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 ‎(4)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第34页(共34页)‎ ‎28.(13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及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 ‎29.(12分)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在这一进程中,英国一直扮演着三心二意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一: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摘编自孙建霞《探析20世纪50~60年代戴高乐的欧洲战略》‎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 材料三: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摘编自巩潇泫、贺之果《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及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第34页(共34页)‎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 ‎1.(2分)“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 C.奖励军功,鼓励耕织 D.统一度量衡 ‎【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奖励耕织。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分)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某位学者“罢黜百家”的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这位学者是(  )‎ A.董仲舒 B.张骞 C.魏征 D.主父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罢黜百家”。‎ ‎【解答】汉武帝在位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第34页(共34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 ‎3.(2分)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胡服变汉服),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变革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北魏孝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隋文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题干关键信息“变易服饰(胡服变汉服)”。‎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变易服饰(胡服变汉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变革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汉语成了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促进民族交融。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 ‎4.(2分)宋朝时流行这样一个谚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导致当时人们歧视从军这一现象的政策因素是(  )‎ A.尚武轻文 B.重文轻武 C.文武分途 D.外族入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的相关史实。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解答】宋朝时流行的谚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导致当时人们歧视从军这一现象的政策因素是重文轻武。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是宋朝偏重文治,却令社会出现过度文弱的弊病,民风文弱,军力不振,君臣畏战。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第34页(共34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5.(2分)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年,康熙帝采纳其谏言设立了(  )‎ 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台湾府 D.澎湖巡检司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的知识点。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 ‎【解答】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年,康熙帝采纳其谏言并设置并设立了台湾府。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1662年初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6.(2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 表: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货物 田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第34页(共34页)‎ ‎【分析】本题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依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内容的知识。‎ ‎【解答】据材料可知,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协定关税。《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该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记忆、理解能力。‎ ‎7.(2分)史学家戴逸说:“(维新变法)横扫前进道路上的许多旧传统、旧观念,动员并号召人民投入战斗。”这表明维新变法的作用是(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促进了思想启蒙 ‎ C.打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D.加强了中西交流合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作用的相关史实。戊戌变法是中国的近代化在政治领域的开启性事件。‎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据“(维新变法)横扫前进道路上的许多旧传统、旧观念,动员并号召人民投入战斗。”可知,这表明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促进了思想启蒙。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维新变法的作用的相关史实。‎ ‎8.(2分)毛泽东盛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 A.标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第34页(共34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12 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 ‎9.(2分)“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知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解答】依据题干“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可知题干描述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知道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第34页(共34页)‎ ‎10.(2分)一位民主人士评价说:“……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伤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其称赞的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型关大捷的相关史实。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据“……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及所学知识可知,其称赞的是平型关大捷。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平型关大捷的相关史实。‎ ‎11.(2分)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主题。‎ ‎【解答】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和平与民主成为当时的主题。‎ 故选: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和平与民主成为当时的主题,但是蒋介石又把人民推进了战争的深渊。‎ ‎12.(2分)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1950年 ‎1952年 第34页(共34页)‎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1952年与1950年相比,贫农、中农的土地占有比例上升,地主、富农的土地占有比例下降,这一切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 故选:A。‎ ‎【点评】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3.(2分)与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庆祝公私合营”。‎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由图中的信息“庆祝公私合营”可知,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4年﹣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4.(2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来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解答】《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来自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15.(2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如图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 B. ‎ 第34页(共34页)‎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解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是伯里克利当政时期,伯里克利在位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伯里克利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雅典民主虽然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它具有狭隘性和阶级性,它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是为雅典的奴隶制服务的,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仔细观察图片可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16.(2分)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阿拉伯民族的史实。‎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利用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民族后,其后人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的使者,他们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传入西方。‎ 第34页(共34页)‎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抓住关键词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17.(2分)恩格斯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  )‎ A.达•芬奇 B.哥伦布 C.但丁 D.莎士比亚 ‎【分析】本题考查但丁。‎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长诗《神曲》。《神曲》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赞美了现世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故选:C。‎ ‎【点评】要正确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不是古典文艺的复兴。‎ ‎18.(2分)一个由曼彻斯特6000名工人组成的组织在给林肯的信中写道:“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收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宅地法》 D.《人权宣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史实。掌握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影响。‎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奴隶可以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员,也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据“这将使你的名字亚伯拉罕•林肯流芳后世。请接收我们维护这一自由宣言的最高敬意。”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自由宣言”指的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史实。‎ ‎19.(2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是(  )‎ A. B. ‎ C. 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可知,“它”是《共产党宣言》,选项C符合题意。‎ 第34页(共34页)‎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史实。‎ ‎20.(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的。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故材料揭示了一战爆发的原因。‎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一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削弱和极权主义的出现,并为20余年后的二战埋下了祸根。学习时要分析大战爆发的背景、导火线、时间、著名战役、性质和影响,进而把握战争留给人们的思考,全面认识战争,从而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远离战争的意识。‎ ‎21.(2分)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直接促成这一飞跃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 C.赫鲁晓夫改革 D.实行多党制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第34页(共34页)‎ ‎【解答】根据所学,1928﹣1937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建立等苏联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成就的掌握。‎ ‎22.(2分)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的特点是(  )‎ A.对工业的调整 ‎ B.从根本上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 C.消除经济危机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解答】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挽救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即《国家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同时在各个领域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使得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造成的冲击,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先河,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第34页(共34页)‎ ‎23.(2分)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登陆战为背景,这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诺曼底登陆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诺曼底登陆的有关内容。‎ ‎【解答】二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它的行动代号是霸王计划。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24.(2分)1952年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埃及法鲁克王朝,并在次年建立了埃及共和国。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苏加诺 B.纳赛尔 C.尼赫鲁 D.铁托 ‎【分析】本题考查纳赛尔。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非洲独立浪潮首先兴起于北非。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建立了埃及共和国。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纳赛尔的相关知识。‎ ‎25.(2分)某九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出一期历史板报,摘录了有关“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流动”的文字,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第34页(共34页)‎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欧洲联盟的发展 ‎ C.政治格局多极化 D.世界性金融机构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亚投行、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它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故选:A。‎ ‎【点评】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表现.‎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2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党不仅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也得到共产党的很大帮助,对于共产党来说,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切并不是以削弱国民党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三: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次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到什么启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以及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以及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遵义会议、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切并不是以削弱国民党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可知,这次国共合作使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本问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由此可知,合则两利 (合则两赢)。这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国情是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第34页(共34页)‎ ‎(3)据材料三“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可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形成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学会团结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与国情结合和勇于纠正自身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 故答案为:‎ ‎(1)影响: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启示:合则两利 (合则两赢);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决定因素:国情。‎ ‎(3)会议:遵义会议;原因:形成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4)原因:①学会团结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与国情结合;③勇于纠正自身错误。(任意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以及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遵义会议、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27.(13分)习近平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中指出:“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二: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 ‎﹣﹣德国2018《时代》周报网站刊登《更高,更远,更快,中国》‎ 材料三: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是指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请写出材料中提到的“经济特区”中的两个城市。‎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 ‎(4)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第34页(共34页)‎ ‎【分析】(1)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结合改革开放的意义理解。‎ ‎(2)本题考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结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的意义理解。‎ ‎(3)本题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的时代潮流。‎ ‎(4)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分析合理即可。‎ ‎【解答】(1)依据材料一中数字变化可以看出,从1978年开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称上升趋势,持续快速发展。结合课本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进行改革,对外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 ‎(2)由材料“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可知,“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是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还有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3)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的时代潮流;造福了世界人民,对国际社会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围绕“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所以要坚持对外开放”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改革开放。‎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第34页(共34页)‎ ‎(3)改革开放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的时代潮流;造福了世界人民,对国际社会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4)开放则国兴。闭关则国衰,所以要坚持对外开放。(意思相近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28.(13分)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 第34页(共34页)‎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及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以及其在英国确立的标志。‎ ‎(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宪法的分权与制衡。‎ ‎(3)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 ‎【解答】(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是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根据材料一,“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可知,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 ‎(2)根据材料二,“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可知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注重对美国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和协调。“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可知利益集团间相互谈判妥协以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所以,美国宪法协调“多元利益”的方法是: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注重对美国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和协调;利益集团间相互谈判妥协以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根据所学可知,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是暴力革命(或者法国大革命)。法国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是启蒙运动。‎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 ‎(2)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注重对美国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和协调;利益集团间相互谈判妥协以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分权与制衡。‎ 第34页(共34页)‎ ‎(3)暴力革命(或者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9.(12分)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在这一进程中,英国一直扮演着三心二意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摘编自孙建霞《探析20世纪50~60年代戴高乐的欧洲战略》‎ 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 材料三: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摘编自巩潇泫、贺之果《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及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 ‎(4)综上所述,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第34页(共34页)‎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 ‎(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英国与欧共体关系的主要因素。‎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解答】(1)根据材料一,“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可知戴高乐关于欧洲复兴的主张是欧洲联合。根据材料可知,戴高乐主张欧洲联合的原因是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说明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由不感兴趣到积极加入。根据材料可知,其态度变化的原因是: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英国经济不振。‎ ‎(3)根据材料三,“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其他欧盟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可知英国脱欧打击了其他欧盟国家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可知英国脱欧为欧盟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4)根据上述材料,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英国经济发展的缓慢。‎ ‎(5)根据上述材料,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从中得到的认识有:只有联合才能走向强大;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要进行制度改革,满足成员国需要。‎ 故答案为:‎ ‎(1)欧洲联合。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2)由不感兴趣到积极加入。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英国经济不振。‎ 第34页(共34页)‎ ‎(3)英国脱欧打击了其他欧盟国家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英国脱欧为欧盟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4)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英国经济发展的缓慢。‎ ‎(5)只有联合才能走向强大;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要进行制度改革,满足成员国需要。‎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11 7:34:27;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4页(共3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