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历史部编版中考专题复习三《中外历史上的“三农”和民生问题》
1 中外历史上的“三农”和民生问题 三农问题就是 、 、 问题。 【考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有关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和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 和 开始出现;战国时期 和 广 泛使用(牛耕的使用是我国 一次革命)。 战国:秦国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 。 唐朝:唐朝时发明了 和 灌溉工具。 二、古代史上的农业政策及措施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 ,国家承认 ,允许 自由买卖;奖励耕 织 唐朝:唐玄宗重视, 。 三、中国近代政策: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 》,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分配土地 2. 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的 ; 3. 孙中山采用“ ”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 3.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①土地革命时期:1927 年, 在汉口召开,通过了 和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 , ,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 ”的局面。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 的 土地政策。 ③解放战争时期:194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 会议,颁布《 》。 四、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五、农业科技:新中国农业科技重大成就成功培育我国第一代(东方魔稻)被称为 。 ▲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2 (1)原因:①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② 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 (2)启示:①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问题。 ▲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工业支持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等。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民主管理;保护 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 六、世界古代史上的农业发展 古代欧洲: (1)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 服务 (2)9 世纪开始, 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 世纪,庄园遍 布欧洲各地 (3)11 世纪以后各地纷纷开展 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4)14 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 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 古代俄国:彼得一世改革: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 。 七、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农业发展: 3 ③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④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①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②要从农村经济出发,实事求是 ▲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与现实相比,你得到怎么样启示? 这些失误后来成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成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宝 贵财富。 启示: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及挫折的原因及认识: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本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在新的社会制 度下得到发挥。党的领导干部及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建国以来经济工作失误的原因:对国情认识不清,经济建设缺乏经验且急于求成;理论根源 是 1957 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 是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经验教训: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注意综合平 衡,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既要反右,又要防“左”,主要是防“左”。 4 中外历史上的“三农”和民生问题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中考链接) 1、新中国成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 ①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 ③④ D.①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采取的正确措施有①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该改革法》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当年分田作主人,今岁分田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 4、材料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是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在所有制上表现为 “一大二公”;在经营方式上是“单打一”、“瞎指挥”;在分配方式上是“大锅饭”。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歌谣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农村开始实行的 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实行的 。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对我国农村产生的不同影响 5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10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反映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导致怎样的后果? (2)据材料二,指出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写出两项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6 附:参考答案 1-3ABC 4、 (1)人民公社(2 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 (3)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2 分)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速(2 分) 5、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或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2 分)高指 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或”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工农业生产遭 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2 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如果回答:分田包产到户或包产到户,可给 1 分) (3)国家政策的导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民积极性;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耕地面积等,(回答出两点即可得 4 分) (4)感想:制定任何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