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复习题试卷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专复习题试卷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 教学资中小学精品教学资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小学精品教 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 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 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源中 精品教学资源 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学资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 中小 精品教 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 精品 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 精品 学资源 中 学精品教 资源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学精品 资源 中 教学资源 中 精 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品 教 资 源小学精品教 资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中小学精品教 资 中 小 学 精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学 精 品 教 资 源 中 小 学 品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精 教中小学精品教学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 品教学资 中小 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 品教学资源 精品教学资源 阶段测试卷四(化学与社会发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棉花 C. 涤纶 D. 不锈钢 B 2.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B 3.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物呼吸 B. 酿造米酒 C. 食物腐败 D. 生火做饭 4. 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龋齿,应该在牙膏中添加大量的氟元素 B.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 C. 缺少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D. 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D C 5. 下列各组气体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天然气、氮气 B. 一氧化碳、空气 C. 面粉、空气 D. 氢气、氧气 6. 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灯罩 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A C 7. 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 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 通 B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米、玉米是富含糖类的物质 B. 牛奶、豆浆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C. 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D. 纤维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 9. 归纳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化学 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 常见的天然纤维:棉花、羊毛、涤纶 B. 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C. 常见的化石燃料:石油、煤、木材 D.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NO2、SO2、飘尘 D 10. 小滨妈妈为小滨准备的午餐里有米饭、馒头、 炒鸡块、红烧鱼、油炸花生米和牛奶,为使营养均 衡,应补充的食物是( ) A. 煎豆腐 B. 炸大虾 C. 凉拌黄瓜 D. 蛋糕 C 11.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 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B. 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 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 KNO3、CO(NH2)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D 12. 据报道,最近科学家人工合成了硬度超越钻石 的纳米等级的立方氮化硼,制造出了新一代世界上 最硬的物质。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可用于钻探 B.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可用于机械加工 D. 可用于刻画玻璃 B 13.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说:做人 要脚踏实地,使木柴燃烧得更旺要架空些,从燃烧的 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增多木材的用量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发生的是 化学变化 B. 家里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 C. 在煤炉上方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在进入山洞、枯井、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要进行 灯火试验 D 15. 下列是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 是( ) B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食品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除暖瓶水垢——可用食醋浸泡 甲醛——浸泡肉类食品,以防 变质 工业盐——用来腌制凉果、酸 菜等食物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能源 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用 Na2CO3溶液来鉴别 化纤织物、羊毛织物——用灼烧 闻气味来鉴别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 再生能源 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 再生能源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 (8分)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 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 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 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2O2===CO2+2H2O 点燃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 示意图如图S4-1: ①图S4-1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S4-1乙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CH4+H2O======CO+3H2 一定条件 如答图S4-1所示。 (3)科学家还在尝试一种开采可燃冰的新方法—— CO2置换开采法:向海底可燃冰层注入CO2,换出可 燃冰中的天然气。这种方法在环保方面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4)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 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 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缓解温室效应的发生 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 大,易被压缩,而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不易 被压缩 17. (7分)化学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化 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1)“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 行车,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 爱。 ①图S4-2甲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________(填序号),车架使用铝合金,除了具有轻 便美观外,还有______________的优点。 ②保护共享单车的措施之一是防止其锈蚀,其中链 条常采用的防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防锈 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c 耐腐蚀 在链条上涂油 隔绝氧气和水 (2)海水淡化工程在我国沿海省份如广东、天津等地 取得快速发展,它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 S4-2乙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_(填字母)。 A. 分子运动快慢 B. 分子质量 C. 分子间隔 D. 分子种类 ②利用图S4-2乙装置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 ________(填操作名称)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 ③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钠是由Na+和____ (填符号)构成的。 BD 蒸馏 Cl-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 (9分)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如图 S4-3甲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 图S4-3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ClO3===2KCl+3O2↑MnO2 △ (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 部对接应选________(填“a”或“b”)。 (3)从A~E装置中选择: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 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并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图中 的_______(填字母)组合。 b AE (4)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 设计了如图S4-3乙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请回答问题: ①打开活塞K,整个装置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②中液面下降,③中产生 蓝色沉淀 2NaOH+CuSO4==Na2SO4+Cu(OH)2↓ 19. (11分)某实验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 个魔术:大烧杯中放有一只燃着的蜡烛和一团包有 过氧化钠(Na2O2)的棉球,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烧 杯中,蜡烛慢慢熄灭,然后棉球突然剧烈燃烧起来 了。这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和探究。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棉球为什么会燃烧呢?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 能支持燃烧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 气; 猜想②:可能是蜡烛燃烧引燃了棉球; 猜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可能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放出热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撒入 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将 _______________伸入集气瓶中 ___________ 猜想①成 立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点燃 蜡烛,放置足够长的时间(比魔术所 用时间更长) ____________ 猜想②不 成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猜想③成 立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棉球没有燃烧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 瓶中撒入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 充分振荡,用手摸集气瓶壁 瓶壁发热 【反思与交流】(1)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 氧气和碳酸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由过氧化钠引起的火灾 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CO2灭火。 2CO2+2Na2O2==2Na2CO3+O2 不能 四、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 (10分)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 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空气中 的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 分解放出CO2和碳酸钠;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 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S4-4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吸收池到分解池 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化石燃 料的燃烧 温室效应加剧 CO2+H2O+Na2CO3==2NaHCO3 过滤 (3)合成塔中生成的甲醇(CH3OH)是________(填“有 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5)甲醇的沸点是64.7 ℃,利用________操作可以 将甲醇从水中分离。 有机物 CO2+3H2========== CH3OH+H2O 催化剂 200 ℃ 200 kPa 碳酸钠和水 蒸馏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 (10分)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 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 g稀硫酸样品,将溶质质量 分数为5%的NaOH溶液逐滴加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 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S4-5 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填离 子符号)。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为 ______g。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0.8 Na+、H+、 解:设10 g稀H2SO4样品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0.8 g x x=0.98 g 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9.8% 答: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