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表格知识提纲(1-21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表格知识提纲(1-21课)

九上历史表格知识提纲(1-21课)‎ ‎【第1课  古代埃及】‎ ‎ ‎ ‎ ‎ ‎ ‎ ‎ ‎ ‎ ‎ ‎ ‎ 古 埃 及 文 明 诞生地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诞生时间 约公元前3500年 统一时间 公元前3100年左右,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强盛时期 新王国时代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 灭亡时间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过古埃及。------埃及文明没能延续下来。‎ ‎ ‎ 成就 天文学 太阳历 文字 象形文字 医学 制作木乃伊 ‎ ‎ ‎ ‎ 金字塔 用途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名称来历 金字塔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 “金”,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 意义(意义)‎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法老统治 最高统治者: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是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王权衰落: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你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 ‎ ‎ ‎ ‎ ‎ ‎ ‎ ‎ ‎ 古 代 两 河 流 域 ‎ ‎ 发祥地 西亚的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此地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诞生时间 约公元前3500年 统一时间 约公元前24世纪 强盛时期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最为强盛)。‎ 统治措施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法典。‎ ‎ ‎ ‎ ‎ ‎ ‎ ‎ ‎ ‎ ‎ 成就 ‎ ‎ ‎ ‎ ‎ ‎ 法典 名称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 古巴比伦分为(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一大特征;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影响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渊源流长。‎ 文字 ‎(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备注:《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用楔形文字书写)‎ 历法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阴历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 印 度 发祥地 印度河流域 存在时间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备注:该文明后来不明原因衰亡,没有延续下来)‎ 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国家建立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建立小国 强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非常繁华。‎ ‎ ‎ ‎ ‎ ‎ ‎ 古 印 度 文 明 ‎ ‎ ‎ ‎ ‎ ‎ 成 ‎ ‎ ‎ ‎ 就 阿拉伯数字 发明人是(古印度人);改进者和传播者是(阿拉伯人)‎ ‎ ‎ 种姓 制度 建立者 雅利安人 ‎ ‎ 等级划分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国王就属于此等级)‎ 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等级之外是(贱民)‎ ‎ ‎ 特点★★‎ ‎①各等级世代相袭  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 严格的社会等级 影响 激化了当时社会矛盾,并对印度后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 ‎ ‎ 佛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基本教义 反对婆罗门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影响 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并推动了所传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 ‎ ‎ ‎ ‎ ‎ ‎ ‎ ‎ ‎ ‎ ‎ 希 腊 地理环境 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城 邦 早期 文明 希腊最早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备注:属于海洋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 ‎ 进入 城邦 出现时间 公元前8世纪 突出特点 小国寡民 典型城邦 雅典和斯巴达      (备注:,雅典崇尚文化;斯巴达崇尚武力)‎ ‎ 城邦 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公民:成年男性公民 居民 有参与政治和占有土地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非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鼎盛时期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 ‎ ‎ 雅典民 主政治 ‎ ‎ ‎ ‎ 民主政 治表现 ‎①扩大公民权利,公职人员抽签产生,公民都有参政机会 ‎②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事务,召集公民大会。主席团和主席也是抽签产生。‎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和司法多种职能。‎ ‎④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 利 公民参政机会均等,激发了公民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繁荣发展 弊 抽签轮番而治不能保证公民大会决策公正无私,权力会滥用和误用。‎ 评价 进步性:它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局限性:它实质上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启示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 亚历山大帝国 东征 兴起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崛起,然后控制希腊 国王 亚历山大大帝   东征时间:公元前334 —— 公元前324年 经过 进攻波斯帝国--占领埃及--再到两河流域灭波斯--占领印度河流域--定都巴比伦 版图 地跨欧、亚、非三洲 评价 ‎★★‎ ‎①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 ‎②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罗马 城邦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00年 建立地点 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畔 (母狼乳婴传说)‎ ‎ ‎ ‎ ‎ ‎ ‎ 罗马 共和 国 建立时间 公元前509年 ‎ ‎ ‎ ‎ 民主制度 决策权-----掌握在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 行政权-----由2名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 平民参政------设立2名平民选出的保民官,可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法治制度 公元前450年颁布《十二铜表法》,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扩张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霸主”(备注:消灭迦太基后取得该成就)‎ 统治危机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加速了共和国的衰落 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实行独裁。后被谋杀,内战又起 ‎ ‎ 罗马帝国 建立时间 公元前27年 建立者 屋大维 强盛时期 ‎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 帝国分裂 ‎4世纪末,帝国分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灭亡 ‎476年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终结,也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开始。‎ ‎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希腊 文学 希腊神话 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希腊史诗 代表作《荷马史诗》。价值: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希腊 雕塑 神像 ‎ “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雕塑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 ‎ ‎ ‎ 建筑 希腊 特点 希腊建筑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代表 雅典的“帕特农神庙”‎ 罗马 特点 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有创新,如石拱门、穹顶,坚固结实,华丽宏伟 代表 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万神庙 ‎ ‎ 希腊哲学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构成 苏格拉底 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指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由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 亚里士多德 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学科。‎ 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 ‎ ‎ 罗马 成就 ‎《十二铜表法》‎ 法学 意义(地位)‎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如何理解: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第一次的武力是指: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第二次的宗教是指:在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 第三次的法律是指:罗马法维系帝国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 ‎ 公历 起源 埃及人的《太阳历》‎ 改进 凯撒命人依据《太阳历》编制“儒略历”‎ 推广 ‎4世纪,罗马皇帝将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法,成为今天公历的基础 ‎【第7课  基督教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 ‎ 基督教兴起 时间地点 ‎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备注:在西亚地区)‎ 创教人 耶稣 教义 耶稣就是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传播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传播 相关信息 耶稣的诞辰定为“圣诞节”,耶稣诞辰年份定为“公元元年”经典是《圣经》‎ ‎ ‎ ‎ ‎ ‎ ‎ ‎ ‎ 法兰克王国 建立时间 ‎481年 建立者 克洛维(日耳曼人)‎ ‎ ‎ 巩固统治 思想上: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作用: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政治上: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无偿赏赐给教会和部下”(作用: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军事上:不断扩张,实力最为强大 ‎ ‎ 土地分封改革 改革时间 ‎8世纪前期 改革内容 由原来将土地无偿赏赐给贵族改为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结果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封君必须保护封臣 封臣义务 ‎①对封君要忠诚 ②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 封君义务 ‎①封君不能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②封君必须保护封臣 封君封臣制特点 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影响 ‎11世纪,以土地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谚语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查理曼帝国 建立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800年前后,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王国 统治措施 王权和神权相互利用 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政策,把王国划分很多教区,命令人民向教会交什一税。‎ ‎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即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帝国分裂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  【第8课  西欧庄园】‎ ‎ ‎ ‎ ‎ ‎ ‎ 西 欧 庄 园 时间 ‎9世纪兴起,11世纪遍布欧洲 性质 是一个(领主领导下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经济和政治单位 居民组成 领主和佃户组成,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领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 ‎ 土地种类 自营地 属于领主,直接经营 份地 佃户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每周三天即可获得 共用地 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 ‎ 庄园法庭 主持者 领主或他的管家 特点 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的时间、地点也不固定 惩罚手段 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审判依据 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法庭作用 ‎① 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②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 ‎ ‎ ‎ ‎ ‎ 西欧城市的兴起 时间 ‎10世纪起 地点 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领地上 争取自 由与自 治 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备注:法兰西琅城自治最典型)‎ 自由与自治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特许状”影响:① 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② 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局限性)‎ 城市 居民 形成 阶层 组成 手工工匠和商人 居民来源 周围农村的农民、逃离庄园的农奴 入城原因 ‎① 庄园缺乏自由,受到领主剥削 ‎② 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可以获得居民身份,享有自由。‎ ‎③城市工商业能为人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市民阶层(原因: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分化出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形成早期资产阶级 ‎ ‎ ‎ ‎ 大学的兴起 时间 ‎12世纪,大学兴起。被认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背景 ‎①城市的兴起为大学兴起提供了平台。‎ ‎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他们对教育和文化需求增长 ‎③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地传入西欧。‎ ‎④出现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术团体,这些团体演变成了后来的大学。‎ 追求 自治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自治权利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 ‎ 大学课程 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专业课程 法学、医学、神学 评价 课程设置仍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也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西欧城市与大学兴起意义 ‎①政治: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②经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封建经济起了一定瓦解作用 ‎③思想: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 ‎ ‎ ‎ 拜占庭帝国 建立时间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得名原因 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又叫“拜占庭”,故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 帝国版图 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皇帝 ‎ ‎ ‎《罗马民法大全》‎ ‎527年查士丁尼就任皇帝 目的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 ‎ ‎ ‎ 法典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备注:收集历任罗马皇帝的法令)‎ ‎《法学汇纂》(备注:收集历代罗马法学家的论文和著作)‎ ‎《法理概要》(备注: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著作)‎ ‎《新法典》(备注:收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 评价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进步性: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②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③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地位)‎ 拜占庭帝国灭亡 灭亡原因 ‎①外族入侵   ②长期战争,财政枯竭  ③陶醉于已有的辉煌,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根本原因)‎ 灭亡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 ‎ 历史影响 ‎①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②它保存了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第11课  古代日本】‎ ‎6世 纪前 日本 时间 ‎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 统治措施 最高统治者成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贵族把自己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 化 改 新 背景 中国隋唐制度先进;大和国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日本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大和国改革派发动政变夺权 时间人物 从646年开始,孝德天皇主持改革。因年号大化,故称为大化改新 仿效对象 唐朝典章制度 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经济上:a.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c.统一赋税。‎ 性质 地主阶级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改革后称日本)‎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繁荣强盛,就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重视教育,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与时俱进 ‎ 幕府统治 ‎ ‎ ‎ ‎ ‎ ‎ 武士 及武 士集 团 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出现庄园。‎ 建立者 地方豪强 建立目的 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成员 由豪强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 性质 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仆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职责 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掌权 ‎(幕府统治)‎ ‎12世纪晚期,源赖朝为首的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成为最大的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拥有独立于朝廷的军政大权。‎ 影响 ‎①日本进入长达700年之久的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②天皇成为礼仪性摆设。③形成了武士道,武士只效忠自己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 ‎ 伊斯兰教兴起 背景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众多,盛行多神教 时间人物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创教地点 阿拉伯半岛(麦地那)‎ 创教经过 在麦加传教失败--622年离开麦加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社团,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630年占领麦加--各部落承认穆罕默德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 ‎ 三大宗教 产生地点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地区);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产生于(麦地那)----- 三大宗教都产生于(亚洲)‎ 产生顺序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于7世纪 传播原因 都因为教义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因此都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而传播 阿拉伯帝国 扩张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影响 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并且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阿拉伯文化(成就)‎ 数学 ‎①改进并传播了“阿拉伯数字”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 ‎《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西方医学界奉为经典 文学 文学瑰宝《天方夜谭》,也叫作《一千零一夜》‎ 传播者 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古代东西方曾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①波斯帝国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罗马帝国  ‎ ‎ ④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⑤阿拉伯帝国 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 ‎ ‎ 农业的变化 土地的 变化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出现“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参加垦殖的人有的是“领主”有的是“农民”‎ 农奴 变化 农奴可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农奴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获得自由,成为自由劳动力 生产关 系变化 领主出租土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土地集中”成为趋势,逐渐集中到“富裕农民”手中,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富裕农民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富裕农民和贫困农民之间成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 租地农 场特点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 产品推向市场 手工业变化 变化一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为市场而生产;‎ 变化二 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并逐渐向“集中手工工场”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手工工 场特点 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面向市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的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农村实权阶层 农村中的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还控制了乡村的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居民 手工业者、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城市实权阶层 城市中的商人、巨贾成为城市中的实权力量。‎ 点评 农村和城市中的实权阶级力量逐渐演化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阶级因素)‎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 ‎ 原因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直接原因:新兴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时间地点 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含义: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实生活)(备注:文艺复兴发现了“人”)‎ 实质 反对教会“神权之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 ‎ ‎ ‎ ‎ ‎ ‎ ‎ 成就 代表 作品及成就 评价 地位 但丁 ‎(意大利)‎ ‎《神曲》‎ 但丁被誉为 ‎(文艺复兴的先驱)‎ 后来他又被称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 称为文学三杰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 》‎ ‎《最后的晚餐》‎ ‎ ‎ 被誉为伟大的艺术大师 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称为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英国)‎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哈姆雷特》‎ 被誉为文学巨匠 意义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 ‎ ‎ ‎ ‎ ‎ ‎ ‎ ‎ ‎ ‎ ‎ ‎ ‎ 探 寻 新 航 路 ‎ ‎ 原因 ‎①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根本原因)‎ ‎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 ‎③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 ‎ 条件 ‎①欧洲地理学发展,地圆学说流行。   ‎ ‎②欧洲人掌握了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航海技术的进步)‎ ‎③欧洲造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④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为远航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航海家 赞助国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或成就 航行方向 迪亚士(葡萄牙)‎ 葡萄牙 ‎1487-1488年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发现了好望角进入了印度洋就返航(无功而返)‎ ‎ ‎ 自西向东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1498年 沿迪亚士路线航行,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找到通往东方新航路 哥伦布 ‎ ‎ ‎ ‎ 横渡大西洋到达 “圣萨尔瓦多岛”,后来又发现古巴和海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亚洲的 ‎ ‎ ‎ ‎ ‎ ‎ 自东向西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年 印度,给当地人取名印第安人。哥伦布到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他的脑海中压根不知道“美洲”的存在。‎ 麦哲伦 ‎(葡萄牙)‎ ‎ ‎ 西班牙 ‎ ‎ ‎1519-1522年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欧洲-美洲-亚洲-欧洲;“麦哲伦船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历史 意义 积极: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发现了“世界”)‎ 消极:欧洲殖民者相继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相同点:‎ A、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 B、代表利益: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C、作用: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早 期 殖 民 掠 夺 背景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最早殖民国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殖民扩张 殖民地点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殖民方式 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控制海上商道。以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贸易 西班牙殖民扩张 殖民地点 美洲 殖民方式 ‎①16世纪建立无敌舰队;②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③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在种植园劳作 英国的殖民扩张 背景 ‎1588年,英国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海外扩张殖民地 殖民表现 ‎①在北美建立种植园,生产工业所需原料;‎ ‎②进行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到美洲 ‎ ‎ ‎ ‎ 三角贸易 贩奴国 最主要的经营者是(英国)‎ 路线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备注:出发点和终点都在“欧洲”)‎ 最血腥最残忍的一段是“从非洲到美洲”,主要穿过“大西洋”‎ 影响 ‎①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困; ②为美洲提供了充足劳动力,促进美洲经济文化发展;③提供充足资金,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与新航路开辟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国家开辟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伴随着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兴起 ‎ ‎ 英、法、荷殖民争霸 争霸原因 为了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争霸表现 ‎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者行列;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法国也加入殖民争霸行列;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一系列战争。‎ 结果 英国凭借强大实力战胜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取得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历史影响 积极影响 ‎①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②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影响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 ‎ ‎ ‎ ‎ ‎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英 国 背景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推崇“君权神授”,渴望王权专断。‎ 英国法律和政治传统:英格兰颁布《大宪章》,逐渐确立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人物 克伦威尔 开始标志 ‎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 过程 内战 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成立共和国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独裁 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王朝复辟 ‎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继位标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说明革命具有曲折性)‎ 光荣革命 ‎1688年发动宫廷政变,赶走詹姆士二世,邀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也称光荣革命 结束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原因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完成夺权目的 法律文献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意义: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标志着英国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特点 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 ‎ ‎ ‎ ‎ ‎ ‎ ‎ ‎ ‎ 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 ‎ ‎ ‎ ‎ ‎ ‎ ‎ ‎ ‎ 美 国 的 独 立 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开始标志 ‎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领导阶级 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 ‎ ‎ 时间 ‎1775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大陆会议 ‎(建军)‎ 内容 宣布建军: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宣布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 ‎ ‎ ‎ ‎《独立宣言》‎ ‎(建国)‎ 时间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颁布)‎ 起草人 杰斐逊 ‎ ‎ 内容 ‎①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②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③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意义 ‎①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地位);‎ ‎②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评价 ‎①《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②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局限性)‎ 重大 战役 ‎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独立战争转折点)‎ ‎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战役打败英军,英将康华利率部投降 独立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备注:战争结束,美国真正独立)‎ 战争性质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意义 ‎⑴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⑵ 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⑶ 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国际)。‎ ‎ ‎ ‎1787年 美国宪法 制定 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内容 ‎①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②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③联邦制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④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地位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评价 华盛顿 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他领导了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又建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华盛顿活动 ‎①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③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 ‎ ‎ ‎ ‎ ‎ ‎ ‎ ‎ ‎ 法 国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大 革 命 ‎ ‎ ‎ ‎ 启蒙运动 时间 ‎18世纪 代表人物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孟德斯鸠、卢梭 抨击对象 封建制度 思想主张 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提倡对民众启蒙教育,用理性驱散黑暗 核心 理性主义 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导火线 ‎1789年召开三级会议 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法律文献 ‎①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原则 ‎②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废除旧制度,确立新制度基本框架 发展 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代表人物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领导人,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革命高潮 罗伯斯庇尔上台 革命影响 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 ‎ 拿 破 仑 帝 国 夺权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权 称帝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统治措施 对内: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多次打败反法联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各地封建特权 评价拿 破仑战争 ‎①前期有正义性:因为它保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②后期具有非正义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衰亡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灭亡根本原因 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拿破仑活动 ‎①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权;②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③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拿破仑法典》;④对外对此打败欧洲反法联盟的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疆域。‎ 评价拿破仑 他是一个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他进行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 ‎ ‎ ‎ ‎ ‎ ‎ ‎ ‎ ‎ ‎ ‎ 起源国家 英国 工业 革命 政治前提 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直接原因 ‎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国内外市场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开始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标志性发明 ‎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的来源 蒸汽机的 发明意义 它的广泛应用使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向纵深发展 开始部门 ‎ 棉纺织部门。在蒸汽机发明之前,英国的棉纺织工厂建在(河流)旁边。‎ 工厂制 度确立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完成标志 ‎(19世纪中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 ‎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铁路意义 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  历史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扩展 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恩早期革命活动 ‎①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②在巴黎,马克思结识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③马克思在伦敦撰写《资本论》;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⑤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 ‎ 马克思主义诞生 创立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 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备注:《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客观规律。‎ 宣言内容 ‎①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②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③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利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诞生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指导实 践活动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 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国际 ‎1864年,英、法、德等国工人代表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斗争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 ‎ 巴黎 公社 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建立 ‎1871年3月,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巴黎人民选举建立巴黎公社。‎ 失败 ‎1871年5月21日-28日资产阶级政府反扑,制造(五月流血周)革命失败 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备注:巴黎公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第一次实践)‎ ‎《国际歌》‎ 背景是:巴黎公社失败。   目的是:为了传承斗争精神创作。‎ ‎(世界无产阶级战歌)‎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