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汇仁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汇仁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 解析版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汇仁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相关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1.(2分)2020年1月21日,青岛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 C.熔点﹣114℃、沸点78℃ D.具有特殊香味 ‎2.(2分)《化学通讯》报道:”人造肉汉堡”的研制被称为突破性技术,可以减轻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人造肉”的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它可以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3.(2分)2019年,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发起的“星期五,为未来”罢课行动让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入了更广泛公众的视野。我们要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 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4.(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 C.产生氢气 D.收集氢气 ‎5.(2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 B.为了出行方便应大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 D.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2分)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Na+、NO3﹣、Cl﹣ B.K+、Na+、Al3+、SO42﹣ ‎ C.H+、K+、SO42﹣、OH﹣ D.Mg2+、NO3﹣、OH﹣、Cl﹣‎ ‎7.(2分)如图表示的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探究燃烧的条件 ‎ B.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 ‎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D.探究CO2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8.(2分)2018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9.(2分)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0.(2分)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钾固体溶于47mL水中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铁粉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5分)含碳物质种类繁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C6H12O6)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是   。‎ ‎(2)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但导电性差异很大,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的体积很小 ‎(3)乙醇(C2H5OH)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完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   能。‎ ‎12.(4分)网上购物和外卖点餐已成为常见的消费方式。‎ ‎(1)凡凡点的外卖午餐是:红烧肉、清蒸鱼、米饭和矿泉水。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   。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这份午餐缺少的营养素是   。‎ ‎(2)塑料矿泉水瓶用后应放入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3)凡凡在网上购买了纯棉T恤衫,她选择的衣服面料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13.(3分)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2)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14.(3分)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 ‎(2)滤液B中的溶质是   ;‎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③MgCl2 ④CaCl2‎ ‎15.(9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   (选填序号)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   ,CO2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   。‎ ‎(4)实验室用FeS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S.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制取H2S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   (选填“甲”或“乙”)‎ ‎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   。‎ ‎16.(8分)在“新冠肺炎”的医疗中会使用大量的溶液,而大部分溶液都可分为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   (填离子符号)。‎ ‎(2)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pH随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C.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3)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2所示:‎ ‎①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   g;‎ ‎②工业可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确定其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探究。‎ ‎①根据实验方案二确定该瓶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 ‎②实验方案一不能准确确定溶质成分,请说明理由   。‎ ‎③实验室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可采取什么措施   ?‎ ‎(5)某造纸厂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再排放。小明取51g该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硫酸49g,计算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   。‎ ‎17.(8分)某项目学习小组用鸡蛋壳进行了如下探究。(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回顾】鸡蛋沉浮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石灰水变浑浊。‎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   。‎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1】鸡蛋壳溶解查资料知: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设计:在20℃时,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 由图1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b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H+和OH﹣‎ B.b﹣c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Ca2+和CO32﹣‎ C.c﹣d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2】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查资料知:鸡蛋壳、牙齿与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NaF)与鸡蛋壳中碳酸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氟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设计:先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再称取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瓶,关闭开关;再用“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交流与反思】根据图3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为什么?   。‎ ‎【拓展应用】某同学称取6g蛋壳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汇仁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相关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1.(2分)2020年1月21日,青岛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 C.熔点﹣114℃、沸点78℃ D.具有特殊香味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易挥发属于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熔点﹣114℃、沸点78℃属于物质的熔点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有特殊香味属于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2.(2分)《化学通讯》报道:”人造肉汉堡”的研制被称为突破性技术,可以减轻畜牧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人造肉”的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它可以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分析】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解答】解:肉类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人造肉”的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所以“人造肉”含有的营养素主要也是蛋白质。‎ 故选:A。‎ ‎3.(2分)2019年,瑞典少女Greta Thunberg发起的“星期五,为未来”‎ 罢课行动让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入了更广泛公众的视野。我们要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 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分析】依据绿色低碳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焚烧秸秆等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分析解答。‎ ‎【解答】解: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 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错误;‎ 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有效的防止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故正确;‎ D、合理施用农药会减少水源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 故选:B。‎ ‎4.(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 C.产生氢气 D.收集氢气 ‎【分析】A.根据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B.根据向试管中添加块状固体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氢气的药品来分析;‎ D.根据收集氢气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正确;‎ B.向试管中添加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处,最后将试管慢慢竖起,让锌粒滑落至试管底部即可,正确;‎ C.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图示装置正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氢气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错误。‎ 故选:D。‎ ‎5.(2分)化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 B.为了出行方便应大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 D.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分析】A.根据霉变在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进行分析;‎ B.根据汽车会产生尾气污染空气进行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 ‎【解答】解:A.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不能食用,故A错误;‎ B.汽车会产生尾气,生成空气污染,提倡少开私家车,故B错误;‎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隔离空气三种方法进行灭火。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和隔离可燃物,故C正确;‎ D.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故D错误。‎ 故选:C。‎ ‎6.(2分)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Na+、NO3﹣、Cl﹣ B.K+、Na+、Al3+、SO42﹣ ‎ C.H+、K+、SO42﹣、OH﹣ D.Mg2+、NO3﹣、OH﹣、Cl﹣‎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这四种离子能共存,但是铁离子的水溶液是黄色的,错误;‎ B、这四种离子能共存,正确;‎ 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产生水分子,不能共存,错误;‎ D、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共存,错误;‎ 故选:B。‎ ‎7.(2分)如图表示的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探究燃烧的条件 ‎ B.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 ‎ 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D.探究CO2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解:A、过程中Y形管中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过程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过程中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过程中④、①中的石蕊试液先后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8.(2分)2018年10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丁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生成了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H2OCH4+2O2;‎ 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丙是有机物,丁物质是单质,故A错误;‎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故C错误;‎ D、CO2、H2O属于无机物,CH4属于有机物,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9.(2分)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根据水分子在不同状态时的性质以及间隔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 ‎【解答】解:A、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正确;‎ B、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错误;‎ C、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状态,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状态③的水分子处于固态,在固定的位置震动,错误;‎ D、①→②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10.(2分)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钾固体溶于47mL水中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适量的铁粉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A.A B.B C.C D.D ‎【分析】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显红色,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至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即说明发生了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C、盐酸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5分)含碳物质种类繁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C6H12O6)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是 1:2:1 。‎ ‎(2)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但导电性差异很大,原因是 a (填字母序号)。‎ a.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的体积很小 ‎(3)乙醇(C2H5OH)是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完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 。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 热 能。‎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3)根据能源的分类、乙醇燃烧的反应原理以及能源转化来分析。‎ ‎【解答】解:(1)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C6H12O6)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是6:12:6=1:2:1;故填:1:2:1;‎ ‎(2)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但是构成二者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烯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填:a;‎ ‎(3)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此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填:可再生;C2H5OH+3O22CO2+3H2O;热。‎ ‎12.(4分)网上购物和外卖点餐已成为常见的消费方式。‎ ‎(1)凡凡点的外卖午餐是:红烧肉、清蒸鱼、米饭和矿泉水。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 贫血 。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这份午餐缺少的营养素是 维生素 。‎ ‎(2)塑料矿泉水瓶用后应放入 可回收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3)凡凡在网上购买了纯棉T恤衫,她选择的衣服面料优点是 吸水性好(或透气性强) (答一点即可)。‎ ‎【分析】(1)根据铁的生理作用和合理膳食分析;‎ ‎(2)根据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分析;‎ ‎(3)根据纯棉的优点:吸水性好、透气性强分析。‎ ‎【解答】解:(1)铁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会引起贫血;大米饭富含糖类,红烧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清蒸鱼含蛋白质,矿泉水提供水分和无机盐,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这份食谱还应该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填:贫血;维生素;‎ ‎(2)塑料矿泉水瓶具有热塑性,可重复利用,故属于可回收垃圾,故填:可回收;‎ ‎(3)纯棉的优点:吸水性好、透气性强,故填:吸水性好(或透气性强)。‎ ‎13.(3分)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2)曲线上 B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 二 种溶质。‎ ‎【分析】(1)根据A点溶液呈酸性进行分析;‎ ‎(2)根据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进行分析;‎ ‎(3)根据酸碱完全反应后碱有剩余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在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所以B点表示本和大恰好完全中和;‎ ‎(3)在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盐和碱两种溶质。‎ 故答案为:‎ ‎(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B;‎ ‎(3)二。‎ ‎14.(3分)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过滤 ;‎ ‎(2)滤液B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①② (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③MgCl2 ④CaCl2‎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操作①、操作②均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指的是过滤。‎ ‎(2)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滤液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3)滤液C是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 故答案为:‎ ‎(1)过滤;‎ ‎(2)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3)①②。‎ ‎15.(9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 A (选填序号)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O2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 ‎(4)实验室用FeS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S.H2S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制取H2S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H2SO4=FeSO4+H2S↑; 。‎ ‎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 乙 (选填“甲”或“乙”)‎ ‎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尾气,防止硫化氢气体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根据装置C的特点进行分析;‎ ‎(4)①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装置甲、乙的特征进行分析;‎ ‎③根据H2S有毒可能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可选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O2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4)①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FeSO4+H2S↑;‎ ‎②图甲装置起不到防倒吸的作用,所以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乙;‎ ‎③硫化氢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硫化氢气体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 ‎(2)A;2KClO32KCl+3O2↑;‎ ‎(3)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4)①FeS+H2SO4=FeSO4+H2S↑;‎ ‎②乙;‎ ‎③吸收尾气,防止硫化氢气体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16.(8分)在“新冠肺炎”的医疗中会使用大量的溶液,而大部分溶液都可分为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 H+ (填离子符号)。‎ ‎(2)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pH随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C.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3)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2所示:‎ ‎①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为 447 g;‎ ‎②‎ 工业可用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2+2NaOH=NaClO+NaCl+H2O 。‎ ‎(4)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确定其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探究。‎ ‎①根据实验方案二确定该瓶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NaOH、Na2CO3 ?‎ ‎②实验方案一不能准确确定溶质成分,请说明理由 因为NaOH、Na2CO3均可使无色酚溶液变红,Na2CO3能与BaC12反生成白色沉淀,NaOH不反应,所以只能确定Na2CO3存在,不能确定NaOH是否存在 。‎ ‎③实验室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可采取什么措施 密封保存 ?‎ ‎(5)某造纸厂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再排放。小明取51g该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硫酸49g,计算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 7.1g 。‎ ‎【分析】(1)依据酸的定义分析;‎ ‎(2)依据pH曲线信息结合选项分析;‎ ‎(3)①依据标签数据计算出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 ‎②依据题中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取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①依据图3实验方案二分析出该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②依据图3实验方案一分析出不能确定的溶质成分;‎ ‎③依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推出保存方法;‎ ‎(5)依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方程式利用,题中数据计算出所得溶液溶质质量。‎ ‎【解答】解:(1)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故填:H+;‎ ‎(2)A.由pH曲线可知,b点pH<7,d点pH>7,所以b、d点对应溶液的pH:b<d,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向b点对应的溶液的pH<7,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红色,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从NaOH+HCl=NaCl+H2O,可知每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与36.5份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从图象可知加入20.0mL氢氧化钠溶液与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由于没有指明两种溶液的密度,所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无法确定,C错误,不符合题意;‎ D.从pH曲线可知d点对应的溶液氢氧化钠已过量,所以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D正确,符合题意;故填:D;‎ ‎(3)①依据标签数据可知该瓶“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1000mL×1.2g/mL×37.25%=447;‎ ‎②因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同时生成食盐的主要成分和水,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O+NaCl+H2O,故填:Cl2+2NaOH=NaClO+NaCl+H2O;‎ ‎(4)①依据图3实验方案二可知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所以该瓶溶液的溶质成分是 NaOH和Na2CO3,故填:NaOH和Na2CO3;‎ ‎②依据图3实验方案一可知先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只能说明溶液显碱性,不能确定溶质成分,因为NaOH、Na2CO3均可使无色酚溶液变红,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Na2CO3,所以该方案不能确定的溶质NaOH是否存在,故填:因为NaOH、Na2CO3均可使无色酚溶液变红,Na2CO3能与BaC12反生成白色沉淀,NaOH不反应,所以只能确定Na2CO3存在,不能确定NaOH是否存在;‎ ‎③氢氧化钠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 ‎(5)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 ‎ 2NaOH+H2SO4=Na2SO4+2H2O,‎ ‎ 98 142‎ ‎ 49g×10% x ‎ =‎ ‎ x=7.1g 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为7.1g ‎17.(8分)某项目学习小组用鸡蛋壳进行了如下探究。(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 ‎,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回顾】鸡蛋沉浮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烧杯上,石灰水变浑浊。‎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 鸡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随着蛋壳表面气泡增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到接近液面时部分气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 。‎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Ca(OH)2+CO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1】鸡蛋壳溶解查资料知: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设计:在20℃时,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 由图1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填字母)。‎ A.a﹣b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H+和OH﹣‎ B.b﹣c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Ca2+和CO32﹣‎ C.c﹣d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实验探究2】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查资料知:鸡蛋壳、牙齿与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微量元素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NaF)与鸡蛋壳中碳酸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更难溶的氟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F+CaCO3═CaF2+Na2CO3 。‎ 实验设计:先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方法是 连接装置,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 。再称取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瓶,关闭开关;再用“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交流与反思】根据图3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为什么? 能,单位时间内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产生二氧化碳较少 。‎ ‎【拓展应用】某同学称取6g蛋壳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计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分析】物体受到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下沉,小于受到的浮力时上浮;‎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氟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和碳酸钠;‎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实验回顾】‎ ‎(1)鸡蛋出现沉浮现象的原因是:鸡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随着蛋壳表面气泡增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到接近液面时部分气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 故填:鸡蛋的重力比受到的浮力大,下沉,随着蛋壳表面气泡增多,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到接近液面时部分气泡破裂,重力大于浮力又下沉。‎ ‎(2)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故填:Ca(OH)2+CO2═CaCO3↓+H2O。‎ ‎【实验探究 1】‎ A.a﹣b 段说明蒸馏水中含有极少量的 H+和 OH﹣,该选项说法正确;‎ B.b﹣c 段说明蛋壳中的碳酸钙在水中解离出 Ca2+和 CO32﹣,该选项说法正确;‎ C.c﹣d 段说明溶质溶解逐渐达到饱和,离子浓度基本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BC。‎ ‎【实验探究 2】‎ ‎(1)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故填:微量元素。‎ ‎(2)氟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F+CaCO3═CaF2+Na2CO3。‎ 检查图 2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2NaF+CaCO3═CaF2+Na2CO3;连接装置,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处,说明装置不漏气。‎ ‎【交流与反思】‎ 根据图 3 的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产生二氧化碳较少。‎ 故填:能,单位时间内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产生二氧化碳较少。‎ ‎【拓展应用】‎ 设碳酸钙质量为x,‎ ‎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 x=5g,‎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100%=83.3%,‎ 答: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